沙河水質達標進度納入黨政幹部考核

沙河水質達標進度納入黨政幹部考核沙河水質達標進度納入黨政幹部考核

南都訊“水汙染防治事關人民利益,事關千秋萬代。”博羅縣日前召開專題會議,重點研究沙河和東江干流博羅段水質達標工作。博羅縣沙河水質達標攻堅行動目前已經全面開啟,今年的目標是要實現沙河河口斷面水質達到Ⅲ類。

南都記者從博羅縣環保局獲悉,去年該縣積極爭取中央及省環保專項資金1.5億用於沙河流域的水汙染防治及2300萬用於公莊河流域的水汙染防治,並申請縣專項資金1600多萬用於博羅縣水環境整治工作。

目前縣環保局抽調業務骨幹成立了由局長和局相關領導擔任組長和副組長,相關業務股室負責人為成員的水環境整治辦公室,綜合開展水環境整治工作。

實施沙河水質達標攻堅掛圖作戰

沙河,是博羅境內東江最主要的支流,流經湖鎮、長寧、龍華、龍溪、園洲、石灣等地後流入東江。其中沙河中下游的園洲、石灣等鄉鎮,是博羅的工業重鎮、人口集居地區,也是沙河的重要汙染來源。

根據《2019年博羅縣沙河水質達標攻堅方案》,將通過實施沙河水質達標攻堅掛圖作戰,今年內沙河河口斷面水質達到Ⅲ類。該《方案》明確,博羅縣政府是沙河河口國考斷面水質達標攻堅的責任主體,將沙河水質達標攻堅工作納入博羅縣黨政領導班子年度述職考核範圍,未按時達標或進度嚴重滯後的,視情節給予約談、通報批評、紅牌警告、就地免職。

“沙河國考斷面水質達標攻堅專項行動實施掛圖作戰,通過強化水生態修復、水資源調度等措施,為水質改善騰出時間。建立工作臺賬,實行清單管理,嚴格落實重點任務和發現問題銷號制度,確保工作不流於形式。”博羅縣河長辦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建立以“河長制”為抓手的水汙染防治攻堅戰責任落實機制,將監測斷面和水質目標落實到縣、鎮、村三級“河長”,制訂各級河長考核辦法。

據悉,沙河流域設立縣級河長3名、鎮級河長78名、村級河長176名、村小組河長861名,共計1118名河長。2018年以來沙河流域累計開展縣、鎮級河長巡河1146人次,發現問題455個,整改落實問題446個;村級河長巡河4337人次,發現問題381個,整改落實問題356個。

按照要求,縣級河長每月巡河不少於一次,鎮級河長每旬至少巡河一次,村級河長每週至少巡河一次,及時發現並有效解決河湖管護問題。

解決流域內的“散亂汙”企業

控制汙染源,解決流域內的“散亂汙”企業很關鍵。根據《博羅縣嚴厲打擊違法排汙企業專項行動方案》,博羅縣環保局推進“散亂汙”企業整治,共摸查出“散亂汙”工業企業1199家,已整治917家,完成率76.5%;通過開展“利刃”專項執法行動,成立5個工作組對沙河流域118家涉水重汙染企業實施“三超兩表”專項行動,對企業的超標、超水量、超排汙總量和工業用水錶及生活用水錶存在的問題進行排查整治。

通過執法人員進駐下沉執法、鎮派人24小時監控企業排汙口等方式,對企業進行長期嚴密的排汙監控。

通過嚴格執法和約談等多種形式,促使有提升能力的企業主動升級治汙設施提高其排汙標準,已對提升無望的5家排汙企業註銷排汙證,共削減水量10.5萬噸/年,另外有6家已停產並拆除了設備(年排水量23.38萬噸),6家申請停產整治。

5月2日,縣環保局駐石灣工作組與石灣鎮環保辦等相關部門聯合行動,對石灣鎮存在“廠中廠”等環境違法行為的16家企業進行依法停產處理。

聲音

陳國煌:堅決切除環境汙染惡性腫瘤

“要敢擔當善作為,拿出鬥爭精神堅決切除環境汙染‘惡性腫瘤’。”博羅縣委書記陳國煌要求,各級各部門要拿出鬥爭精神,堅持系統治理、科學治水,高標準、高質量完成整改任務,堅決打好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

陳國煌強調,要突出工作重點,加快推進生活汙水處理廠和截汙管網建設以及“散亂汙”“廠中廠”企業、農業面源汙染、畜禽養殖場、糞汙塘清理、排汙口截汙、工業排汙監管等整治工作,鼓勵群眾檢舉揭發汙染水環境的違法行為,全力抓好水汙染防治工作;要鞏固工作成果,防止畜禽養殖、“散亂汙”企業等問題反彈回潮,確保水汙染防治工作取得實效;各掛點領導要切實加強對掛鉤鎮(街道、管委會)重要支流水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的牽頭協調和督促指導,有序推進水環境整治各項工作,做到忙而不亂、快而不亂;要加強督促檢查,強化對環保工程項目進度、質量、造價的監管,全力打造廉潔工程,確保各項整治任務按期保質完成;要堅持實績導向,嚴格考核問責,以目標責任落實倒逼工作落實,堅決打好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

謝遠區:依法關停取締“散亂汙”企業

博羅縣長謝遠區則表示,各級各部門要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綜合運用經濟、政治、宣傳、思想等手段,切實把博羅的生態環境保護好、把水汙染治理好,為博羅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騰出空間和容量;要簡化審批程序,加快做好汙水處理廠等一批項目的可研報告編制、立項等項目前期工作,推動項目建設落地見效;加大打擊力度,堅決依法關停取締稅收少、汙染重、危害大的“散亂汙”企業,推動企業轉型升級;加大宣傳力度,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水汙染防治工作的良好氛圍。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