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戰鷹-殲12:鮮為人知的空中李向陽
中華戰鷹-殲12:鮮為人知的空中李向陽
中華戰鷹-殲12:鮮為人知的空中李向陽
中華戰鷹-殲12:鮮為人知的空中李向陽
中華戰鷹-殲12:鮮為人知的空中李向陽
中華戰鷹-殲12:鮮為人知的空中李向陽
中華戰鷹-殲12:鮮為人知的空中李向陽
中華戰鷹-殲12:鮮為人知的空中李向陽
中華戰鷹-殲12:鮮為人知的空中李向陽
中華戰鷹-殲12:鮮為人知的空中李向陽
聊聊閒話
1/9 殲-12戰鬥機,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我國科研機構在擺脫蘇式飛機設計風格後,第一架由完全由中國自行研製的輕型噴氣戰鬥機,為後續我國獨立自主研製戰鬥機積累了寶貴的經驗。殲-12機體小、重量輕,其短距起落性能優異,可在短土跑道上起落。其設計最終目標是設計生產一種高機動、短起降距離、維護簡單、造價低廉的小型戰鬥機。
2/9 南昌飛機制造廠在設計研發殲-12時採用了許多當時先進的新結構、新工藝和新材料,機身、機翼和主副油箱採用蜂窩結構的複合材料面板和鈦合金板,起落架為鋁合金材質。
3/9 以陸孝彭為主設計師的南昌飛機制造廠研發團隊,於1968年7月開始方案設計,1968年8月總體方案獲上級部門批准。隨後,以1年零5個月的時間,完成了詳細設計、主要風洞試驗、強度試驗和系統模擬試驗。1970年3月,型號名稱定為殲-12。
4/9 殲-12原型機於1970年12月26日首次試飛成功,首批製成3架樣機。1與一般超音速戰鬥機起飛滑跑距離需要千米左右不同,殲-12只在跑道上滑跑了500米就騰空而起,在空中,它可以以1140米的半徑轉彎,爬升率可以達到180米\/秒。
5/9 1973年9月10日,殲-12飛機飛赴北京向中央領導彙報。葉劍英、李先念、徐向前、聶榮臻等中央領導同志觀看了飛行表演。其高機動性登特點得到很多領導的認可。葉劍英元帥讚譽殲-12飛機為“空中李向陽”。這一綽號道出了殲-12飛機機動靈活的飛行特點。
6/9 殲-12在試飛中發現了許多的問題,南昌飛機制造廠後續對殲-12又作了10項重大修改,如採用降低飛行阻力的面積率修形、減小機翼上反角等,並進行了必要的補充實驗。改進後的飛機於1975年7月1日試飛成功,至1977年1月止,殲-12共試飛一百多架次,完全達到原下達的戰術技術指標的要求。
7/9 但由於種種原因,殲-12飛機的研究工作被迫中斷。殲-12的特點是“輕、快、靈”,但由於殲-12過於追求機體小、重量輕,也帶來了一些不足。如燃油貯量有限導致航程較短,不適應未來空戰的要求;其機載武器火力較弱;機頭進氣形式對增裝先進火控設備不利,若改為兩側進行設計,提升火力的同時又削弱了戰機的機動能力;殲-12只裝了1臺渦噴-6乙型發動機,推力明顯不足,極難達到預想的設計性能。
8/9 1978年2月,因調整裝備體制殲-12停止研製。除一架做破壞性強度試驗的原型機外,共生產了5架經過試飛的整機,未列裝部隊。5架樣機中,中國航空博物館保存了2架,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保存了1架,南昌飛機制造廠保存了2架。
9/9 殲-12戰鬥機是中國空軍擺脫蘇聯制式飛機系列設計格局以後,第一代從機體設計到部件製造完全有中國人自行完成的輕型噴氣戰鬥機。儘管半路夭折,但是卻為中國實施全面獨立自主地開發其戰鬥機裝備的研製計劃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並積累了寶貴的經驗,是中國航空工業發展史上的一塊重要里程碑。
2017-08-27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