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敗局:“爆倉”、鉅虧、關店,“中國版Zara”迎來艱難時刻'

"
"
大敗局:“爆倉”、鉅虧、關店,“中國版Zara”迎來艱難時刻

有“中國版Zara”之稱的拉夏貝爾正在迎來艱難時刻。

8月6日晚間,拉夏貝爾披露公告稱,其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邢加興質押給海通證券的公司有限售條件股份1.416億股已低於最低履約保障比例,因其未提前購回且未採取履約保障措施,質權人已發出股票質押違約書面通知,構成違約。

公告顯示,邢加興直接持有拉夏貝爾約1.42億股,佔公司總股本25.91%,佔公司A股總股本42.62%。自2017年11月至2019年6月,邢加興先後6次將所持有股份質押給海通證券,累計質押1.416億股,佔公司總股本25.85%,佔公司A股總股本42.54%,佔其持有公司股份的99.81%。

"
大敗局:“爆倉”、鉅虧、關店,“中國版Zara”迎來艱難時刻

有“中國版Zara”之稱的拉夏貝爾正在迎來艱難時刻。

8月6日晚間,拉夏貝爾披露公告稱,其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邢加興質押給海通證券的公司有限售條件股份1.416億股已低於最低履約保障比例,因其未提前購回且未採取履約保障措施,質權人已發出股票質押違約書面通知,構成違約。

公告顯示,邢加興直接持有拉夏貝爾約1.42億股,佔公司總股本25.91%,佔公司A股總股本42.62%。自2017年11月至2019年6月,邢加興先後6次將所持有股份質押給海通證券,累計質押1.416億股,佔公司總股本25.85%,佔公司A股總股本42.54%,佔其持有公司股份的99.81%。

大敗局:“爆倉”、鉅虧、關店,“中國版Zara”迎來艱難時刻

如此頻發的股權質押,除了滿足資金需求外,更多的是因為拉夏貝爾股價持續下跌,需要補足質押:近三個月來拉夏貝爾股價一路下跌,8月7日收報5.04元,跌破發行價。而目前可供其質押的股份已經不多,如果股價繼續下跌,不免會出現強制平倉的情況。這意味著,如果強制平倉,實控人或將失去實控權。

不過拉夏貝爾公告稱,目前邢加興正與海通證券保持持續溝通,計劃通過補充擔保物、追加保證金或提前贖回質押股份等措施解決質押違約問題。

另一方面,拉夏貝爾業績也相當尷尬。根據其此前公告,預計公司2019年上半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4.4億元至-5.4億元。

以上種種,均意味著國內首家A+H股上市的服裝公司拉夏貝爾處境艱難。

做中國版Zara

拉夏貝爾,成立於1998年,主營大眾女性休閒服裝,一度成為平民時尚的代表。

1992-1996年間,拉夏貝爾創始人邢加興曾分別任職於福州蘇菲時裝有限公司和上海貝斯特時裝有限公司;1996年7月至1998年7月間,邢加興為蘇菲服裝做分銷業務,實質上就是服裝代理。當時,由於代理的品牌根基不好,經常在上裝旺季斷貨,邢加興意識到,要在服飾領域做得長久,自創品牌才是解決辦法。

1998年,邢加興籌集了50萬元註冊資本,“拉夏貝爾”就此誕生。法文“La Chapelle”(拉夏貝爾),譯為中文是“小教堂”,是法國盧瓦爾河區的一條風情小街。據說邢加興在構思這個品牌時,正居住在這條充滿法國文化的小街上。

《二十一世紀商業評論》曾報道,自從1998年起,邢加興就開始往全球各地跑,巴黎、米蘭、日本、韓國以及各類大型時裝週,他都不想錯過。“邢總要知道最新的潮流趨勢,有好想法回來大家開會商量。他還要兼顧國內每一家新店的選址、裝潢,每年會花很多時間在市場調研和巡店上。”

資料顯示,創業第一年,拉夏貝爾銷售額僅為兩三百萬元。不過當時國內商業地產正處於萌芽時期,邢加興決定不惜一切擴大品牌規模,佔據重要商業廣場,為未來打下基礎。為此,邢加興甚至有幾個月發不出工資,那是拉夏貝爾資金鍊最緊張的時候。直到2009年,聯想投資分兩次向拉夏貝爾投資1000多萬美元,而拉夏貝爾因此擴張的更加迅速。

2011年之前,拉夏貝爾僅有La Chapelle、Puella、Candie’s三個女裝品牌,門店數量為1841個。2012年,邢加興提出“多品牌、直營為主”的發展戰略。品牌陣營拓展到20多個,涵蓋女裝、男裝、童裝。公司的門店數也從2012年的1800多家快速增長。

瘋狂擴張

2012年,拉夏貝爾計劃A股IPO,但最終失敗。而後拉夏貝爾轉戰H股,並於2014年登陸港交所。但原計劃籌資17億-22.1億港元的拉夏貝爾只拿到了約15億港元。之後,拉夏貝爾再次衝刺A股。2017年9月,拉夏貝爾終於順利登陸上交所,成為國內首家A+H股上市服裝公司。

拉夏貝爾登陸港股之初,業績不錯。當年實現淨利潤5.11億元,同比增長23.67%。而之後,拉夏貝爾的擴張更加“瘋狂”。數據顯示,2014年-2017年,拉夏貝爾實體門店期末數量分別為6887家、7893家、8907家、9448家,到了2018年6月30日,其門店數變成了9269家。八年時間裡,拉夏貝爾門店數擴張了五倍。與之對應的是,其一直對標的Zara,截至2017年底,Zara在全球的門店數也不過7000多家。

"
大敗局:“爆倉”、鉅虧、關店,“中國版Zara”迎來艱難時刻

有“中國版Zara”之稱的拉夏貝爾正在迎來艱難時刻。

8月6日晚間,拉夏貝爾披露公告稱,其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邢加興質押給海通證券的公司有限售條件股份1.416億股已低於最低履約保障比例,因其未提前購回且未採取履約保障措施,質權人已發出股票質押違約書面通知,構成違約。

公告顯示,邢加興直接持有拉夏貝爾約1.42億股,佔公司總股本25.91%,佔公司A股總股本42.62%。自2017年11月至2019年6月,邢加興先後6次將所持有股份質押給海通證券,累計質押1.416億股,佔公司總股本25.85%,佔公司A股總股本42.54%,佔其持有公司股份的99.81%。

大敗局:“爆倉”、鉅虧、關店,“中國版Zara”迎來艱難時刻

如此頻發的股權質押,除了滿足資金需求外,更多的是因為拉夏貝爾股價持續下跌,需要補足質押:近三個月來拉夏貝爾股價一路下跌,8月7日收報5.04元,跌破發行價。而目前可供其質押的股份已經不多,如果股價繼續下跌,不免會出現強制平倉的情況。這意味著,如果強制平倉,實控人或將失去實控權。

不過拉夏貝爾公告稱,目前邢加興正與海通證券保持持續溝通,計劃通過補充擔保物、追加保證金或提前贖回質押股份等措施解決質押違約問題。

另一方面,拉夏貝爾業績也相當尷尬。根據其此前公告,預計公司2019年上半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4.4億元至-5.4億元。

以上種種,均意味著國內首家A+H股上市的服裝公司拉夏貝爾處境艱難。

做中國版Zara

拉夏貝爾,成立於1998年,主營大眾女性休閒服裝,一度成為平民時尚的代表。

1992-1996年間,拉夏貝爾創始人邢加興曾分別任職於福州蘇菲時裝有限公司和上海貝斯特時裝有限公司;1996年7月至1998年7月間,邢加興為蘇菲服裝做分銷業務,實質上就是服裝代理。當時,由於代理的品牌根基不好,經常在上裝旺季斷貨,邢加興意識到,要在服飾領域做得長久,自創品牌才是解決辦法。

1998年,邢加興籌集了50萬元註冊資本,“拉夏貝爾”就此誕生。法文“La Chapelle”(拉夏貝爾),譯為中文是“小教堂”,是法國盧瓦爾河區的一條風情小街。據說邢加興在構思這個品牌時,正居住在這條充滿法國文化的小街上。

《二十一世紀商業評論》曾報道,自從1998年起,邢加興就開始往全球各地跑,巴黎、米蘭、日本、韓國以及各類大型時裝週,他都不想錯過。“邢總要知道最新的潮流趨勢,有好想法回來大家開會商量。他還要兼顧國內每一家新店的選址、裝潢,每年會花很多時間在市場調研和巡店上。”

資料顯示,創業第一年,拉夏貝爾銷售額僅為兩三百萬元。不過當時國內商業地產正處於萌芽時期,邢加興決定不惜一切擴大品牌規模,佔據重要商業廣場,為未來打下基礎。為此,邢加興甚至有幾個月發不出工資,那是拉夏貝爾資金鍊最緊張的時候。直到2009年,聯想投資分兩次向拉夏貝爾投資1000多萬美元,而拉夏貝爾因此擴張的更加迅速。

2011年之前,拉夏貝爾僅有La Chapelle、Puella、Candie’s三個女裝品牌,門店數量為1841個。2012年,邢加興提出“多品牌、直營為主”的發展戰略。品牌陣營拓展到20多個,涵蓋女裝、男裝、童裝。公司的門店數也從2012年的1800多家快速增長。

瘋狂擴張

2012年,拉夏貝爾計劃A股IPO,但最終失敗。而後拉夏貝爾轉戰H股,並於2014年登陸港交所。但原計劃籌資17億-22.1億港元的拉夏貝爾只拿到了約15億港元。之後,拉夏貝爾再次衝刺A股。2017年9月,拉夏貝爾終於順利登陸上交所,成為國內首家A+H股上市服裝公司。

拉夏貝爾登陸港股之初,業績不錯。當年實現淨利潤5.11億元,同比增長23.67%。而之後,拉夏貝爾的擴張更加“瘋狂”。數據顯示,2014年-2017年,拉夏貝爾實體門店期末數量分別為6887家、7893家、8907家、9448家,到了2018年6月30日,其門店數變成了9269家。八年時間裡,拉夏貝爾門店數擴張了五倍。與之對應的是,其一直對標的Zara,截至2017年底,Zara在全球的門店數也不過7000多家。

大敗局:“爆倉”、鉅虧、關店,“中國版Zara”迎來艱難時刻

根據天風證券統計的數據,拉夏貝爾在同類公司中,門店數也是最多的。男女裝服飾龍頭海瀾之家和森馬服飾在2017年底的門店數分別為5792家和8000家,均低於拉夏貝爾的9448家。定位和拉夏貝爾更為接近的太平鳥的門店數還不到拉夏貝爾的一半,僅4173家。

為了配合這些全直營的零售網點,拉夏貝爾當年的A股招股書顯示,其計劃耗資約8418萬元構建一套互相協同的新零售信息系統。包括像第三方電商、門店零售系統、訂單管理系統、CRM 系統、零售管理系統及ERP系統等。

而在品牌方面,2015年以後,拉夏貝爾基本停止內部新培育品牌,主要通過投資合作的方式拓展新品牌。

這種擴張方式確實催生的拉夏貝爾營收規模的高增長,營收規模從29.1億元,增至90億元,並在2018年突破百億元。但其營業成本也連年攀升,從2014年的55.76億元迅速增加至2017年的84.5億元。同時,由於急速擴張、企業戰略等原因造成的低效率、高庫存等問題開始顯現,加之電商平臺不斷普及的衝擊,一系列問題接踵而至。

鉅虧,關店

數據顯示,2017年,拉夏貝爾營收89.99億元,歸母淨利潤為4.99億元,同比下降6.29%;2018年,公司營收101.76億元,歸母淨利潤卻為-1.6億元,同比大降132%,是其上市後首次出現虧損。

今年上半年,其虧損加劇。根據拉夏貝爾披露的2019半年度業績預虧公告,預計2019年半年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4.4億元至-5.4億元,同比下降約286.6%至329.0%。

"
大敗局:“爆倉”、鉅虧、關店,“中國版Zara”迎來艱難時刻

有“中國版Zara”之稱的拉夏貝爾正在迎來艱難時刻。

8月6日晚間,拉夏貝爾披露公告稱,其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邢加興質押給海通證券的公司有限售條件股份1.416億股已低於最低履約保障比例,因其未提前購回且未採取履約保障措施,質權人已發出股票質押違約書面通知,構成違約。

公告顯示,邢加興直接持有拉夏貝爾約1.42億股,佔公司總股本25.91%,佔公司A股總股本42.62%。自2017年11月至2019年6月,邢加興先後6次將所持有股份質押給海通證券,累計質押1.416億股,佔公司總股本25.85%,佔公司A股總股本42.54%,佔其持有公司股份的99.81%。

大敗局:“爆倉”、鉅虧、關店,“中國版Zara”迎來艱難時刻

如此頻發的股權質押,除了滿足資金需求外,更多的是因為拉夏貝爾股價持續下跌,需要補足質押:近三個月來拉夏貝爾股價一路下跌,8月7日收報5.04元,跌破發行價。而目前可供其質押的股份已經不多,如果股價繼續下跌,不免會出現強制平倉的情況。這意味著,如果強制平倉,實控人或將失去實控權。

不過拉夏貝爾公告稱,目前邢加興正與海通證券保持持續溝通,計劃通過補充擔保物、追加保證金或提前贖回質押股份等措施解決質押違約問題。

另一方面,拉夏貝爾業績也相當尷尬。根據其此前公告,預計公司2019年上半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4.4億元至-5.4億元。

以上種種,均意味著國內首家A+H股上市的服裝公司拉夏貝爾處境艱難。

做中國版Zara

拉夏貝爾,成立於1998年,主營大眾女性休閒服裝,一度成為平民時尚的代表。

1992-1996年間,拉夏貝爾創始人邢加興曾分別任職於福州蘇菲時裝有限公司和上海貝斯特時裝有限公司;1996年7月至1998年7月間,邢加興為蘇菲服裝做分銷業務,實質上就是服裝代理。當時,由於代理的品牌根基不好,經常在上裝旺季斷貨,邢加興意識到,要在服飾領域做得長久,自創品牌才是解決辦法。

1998年,邢加興籌集了50萬元註冊資本,“拉夏貝爾”就此誕生。法文“La Chapelle”(拉夏貝爾),譯為中文是“小教堂”,是法國盧瓦爾河區的一條風情小街。據說邢加興在構思這個品牌時,正居住在這條充滿法國文化的小街上。

《二十一世紀商業評論》曾報道,自從1998年起,邢加興就開始往全球各地跑,巴黎、米蘭、日本、韓國以及各類大型時裝週,他都不想錯過。“邢總要知道最新的潮流趨勢,有好想法回來大家開會商量。他還要兼顧國內每一家新店的選址、裝潢,每年會花很多時間在市場調研和巡店上。”

資料顯示,創業第一年,拉夏貝爾銷售額僅為兩三百萬元。不過當時國內商業地產正處於萌芽時期,邢加興決定不惜一切擴大品牌規模,佔據重要商業廣場,為未來打下基礎。為此,邢加興甚至有幾個月發不出工資,那是拉夏貝爾資金鍊最緊張的時候。直到2009年,聯想投資分兩次向拉夏貝爾投資1000多萬美元,而拉夏貝爾因此擴張的更加迅速。

2011年之前,拉夏貝爾僅有La Chapelle、Puella、Candie’s三個女裝品牌,門店數量為1841個。2012年,邢加興提出“多品牌、直營為主”的發展戰略。品牌陣營拓展到20多個,涵蓋女裝、男裝、童裝。公司的門店數也從2012年的1800多家快速增長。

瘋狂擴張

2012年,拉夏貝爾計劃A股IPO,但最終失敗。而後拉夏貝爾轉戰H股,並於2014年登陸港交所。但原計劃籌資17億-22.1億港元的拉夏貝爾只拿到了約15億港元。之後,拉夏貝爾再次衝刺A股。2017年9月,拉夏貝爾終於順利登陸上交所,成為國內首家A+H股上市服裝公司。

拉夏貝爾登陸港股之初,業績不錯。當年實現淨利潤5.11億元,同比增長23.67%。而之後,拉夏貝爾的擴張更加“瘋狂”。數據顯示,2014年-2017年,拉夏貝爾實體門店期末數量分別為6887家、7893家、8907家、9448家,到了2018年6月30日,其門店數變成了9269家。八年時間裡,拉夏貝爾門店數擴張了五倍。與之對應的是,其一直對標的Zara,截至2017年底,Zara在全球的門店數也不過7000多家。

大敗局:“爆倉”、鉅虧、關店,“中國版Zara”迎來艱難時刻

根據天風證券統計的數據,拉夏貝爾在同類公司中,門店數也是最多的。男女裝服飾龍頭海瀾之家和森馬服飾在2017年底的門店數分別為5792家和8000家,均低於拉夏貝爾的9448家。定位和拉夏貝爾更為接近的太平鳥的門店數還不到拉夏貝爾的一半,僅4173家。

為了配合這些全直營的零售網點,拉夏貝爾當年的A股招股書顯示,其計劃耗資約8418萬元構建一套互相協同的新零售信息系統。包括像第三方電商、門店零售系統、訂單管理系統、CRM 系統、零售管理系統及ERP系統等。

而在品牌方面,2015年以後,拉夏貝爾基本停止內部新培育品牌,主要通過投資合作的方式拓展新品牌。

這種擴張方式確實催生的拉夏貝爾營收規模的高增長,營收規模從29.1億元,增至90億元,並在2018年突破百億元。但其營業成本也連年攀升,從2014年的55.76億元迅速增加至2017年的84.5億元。同時,由於急速擴張、企業戰略等原因造成的低效率、高庫存等問題開始顯現,加之電商平臺不斷普及的衝擊,一系列問題接踵而至。

鉅虧,關店

數據顯示,2017年,拉夏貝爾營收89.99億元,歸母淨利潤為4.99億元,同比下降6.29%;2018年,公司營收101.76億元,歸母淨利潤卻為-1.6億元,同比大降132%,是其上市後首次出現虧損。

今年上半年,其虧損加劇。根據拉夏貝爾披露的2019半年度業績預虧公告,預計2019年半年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4.4億元至-5.4億元,同比下降約286.6%至329.0%。

大敗局:“爆倉”、鉅虧、關店,“中國版Zara”迎來艱難時刻

對於鉅虧的原因,拉夏貝爾在公告中稱原因是“受國內大眾服飾零售市場持續低迷和公司主動優化線下渠道結構的雙重影響。同時,公司加速過季品銷售,導致商品平均毛利率同比下降。此外,公司業務轉型調整、降本增效等舉措正在積極推進中,但實際效果尚需一定的時間才能逐步體現,上半年期間費用的減少未能抵消毛利下降的影響。另外,因外部融資環境發生變化,報告期公司持續歸還銀行借款,對公司2019年春、夏貨品下單、上新等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在公告中,拉夏貝爾坦言,2018年公司面臨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面對這種局面,拉夏貝爾決定大規模關店,截至2019年6月底,其境內線下經營網點較2018年底淨減少 2400餘個。以此計算,今年上半年,拉夏貝爾日均關店數量超13家。

不過另一方面,在空白縣級市場或者直營管理半徑難以有效覆蓋的區域,拉夏貝爾也在探索推行加盟、聯營等合作模式,力爭用1-2年的時間形成聯營與加盟門店佔比超過50%的渠道佈局。在品牌提升方面,拉夏貝爾進一步明確各品牌差異化定位,強化產品大類負責制,以銷售額及投資回報率作為核心KPI指標,努力提高資金週轉效率。

經營之錯

除了拉夏貝爾在公告中總結的原因,對於其如今處境,不同人士也有不同看法:

據紡織服裝品牌管理專家、上海良棲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程偉雄向《財經天下》週刊分析:全直營需要的是重投入,資金使用大、庫存也就大;多品牌意味多個場景,往往單品牌場景尚未完善,需要投入資源做多個場景管理,管理不聚焦,也不易落地。

拉夏貝爾的店員表示,電商平臺的興起分流了門店客源,網上定價普遍低於實體店價格,另外,顧客到線下門店購物時,店員也會向顧客推薦網上購買渠道。

一些大學生表示,在價位差不多的情況下,寧願偏向於選購ZARA、UR、優衣庫等洋快消品牌,上述品牌設計更潮,款式也更新。

有觀察人士表示,拉夏貝爾對受眾群體並沒有做到如Zara、h&m的受眾清晰,沒有形成忠實的粉絲。

服裝行業人士表示,“其實,拉夏貝爾一直想擺脫困境,只是用錯了方式”。它們一直砸錢做渠道和品牌,雖然願景是好的,但這顯然加大了公司重擔。

但更深層次的或許在於其經營。

拉夏貝爾一直在學習ZARA,比如打造眾多子品牌,但拉夏貝爾的質量和設計卻跟不上。另外,Zara最核心能力是“最小的週轉時間”。資料顯示:ZARA從生產到銷售全部自己掌握,其每件新時裝從設計師提出創意、設計,到打版、製作成衣、店鋪上架,最快2周即可完成,而每次追加只需要3周的時間。

數據顯示,拉夏貝爾2015年上半年平均存貨週轉率為160天,相比2014年上半年的212天大幅下降。綜合來看,拉夏貝爾的產品設計往往需要提前180天進行,這致使其存貨成本激增。

"
大敗局:“爆倉”、鉅虧、關店,“中國版Zara”迎來艱難時刻

有“中國版Zara”之稱的拉夏貝爾正在迎來艱難時刻。

8月6日晚間,拉夏貝爾披露公告稱,其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邢加興質押給海通證券的公司有限售條件股份1.416億股已低於最低履約保障比例,因其未提前購回且未採取履約保障措施,質權人已發出股票質押違約書面通知,構成違約。

公告顯示,邢加興直接持有拉夏貝爾約1.42億股,佔公司總股本25.91%,佔公司A股總股本42.62%。自2017年11月至2019年6月,邢加興先後6次將所持有股份質押給海通證券,累計質押1.416億股,佔公司總股本25.85%,佔公司A股總股本42.54%,佔其持有公司股份的99.81%。

大敗局:“爆倉”、鉅虧、關店,“中國版Zara”迎來艱難時刻

如此頻發的股權質押,除了滿足資金需求外,更多的是因為拉夏貝爾股價持續下跌,需要補足質押:近三個月來拉夏貝爾股價一路下跌,8月7日收報5.04元,跌破發行價。而目前可供其質押的股份已經不多,如果股價繼續下跌,不免會出現強制平倉的情況。這意味著,如果強制平倉,實控人或將失去實控權。

不過拉夏貝爾公告稱,目前邢加興正與海通證券保持持續溝通,計劃通過補充擔保物、追加保證金或提前贖回質押股份等措施解決質押違約問題。

另一方面,拉夏貝爾業績也相當尷尬。根據其此前公告,預計公司2019年上半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4.4億元至-5.4億元。

以上種種,均意味著國內首家A+H股上市的服裝公司拉夏貝爾處境艱難。

做中國版Zara

拉夏貝爾,成立於1998年,主營大眾女性休閒服裝,一度成為平民時尚的代表。

1992-1996年間,拉夏貝爾創始人邢加興曾分別任職於福州蘇菲時裝有限公司和上海貝斯特時裝有限公司;1996年7月至1998年7月間,邢加興為蘇菲服裝做分銷業務,實質上就是服裝代理。當時,由於代理的品牌根基不好,經常在上裝旺季斷貨,邢加興意識到,要在服飾領域做得長久,自創品牌才是解決辦法。

1998年,邢加興籌集了50萬元註冊資本,“拉夏貝爾”就此誕生。法文“La Chapelle”(拉夏貝爾),譯為中文是“小教堂”,是法國盧瓦爾河區的一條風情小街。據說邢加興在構思這個品牌時,正居住在這條充滿法國文化的小街上。

《二十一世紀商業評論》曾報道,自從1998年起,邢加興就開始往全球各地跑,巴黎、米蘭、日本、韓國以及各類大型時裝週,他都不想錯過。“邢總要知道最新的潮流趨勢,有好想法回來大家開會商量。他還要兼顧國內每一家新店的選址、裝潢,每年會花很多時間在市場調研和巡店上。”

資料顯示,創業第一年,拉夏貝爾銷售額僅為兩三百萬元。不過當時國內商業地產正處於萌芽時期,邢加興決定不惜一切擴大品牌規模,佔據重要商業廣場,為未來打下基礎。為此,邢加興甚至有幾個月發不出工資,那是拉夏貝爾資金鍊最緊張的時候。直到2009年,聯想投資分兩次向拉夏貝爾投資1000多萬美元,而拉夏貝爾因此擴張的更加迅速。

2011年之前,拉夏貝爾僅有La Chapelle、Puella、Candie’s三個女裝品牌,門店數量為1841個。2012年,邢加興提出“多品牌、直營為主”的發展戰略。品牌陣營拓展到20多個,涵蓋女裝、男裝、童裝。公司的門店數也從2012年的1800多家快速增長。

瘋狂擴張

2012年,拉夏貝爾計劃A股IPO,但最終失敗。而後拉夏貝爾轉戰H股,並於2014年登陸港交所。但原計劃籌資17億-22.1億港元的拉夏貝爾只拿到了約15億港元。之後,拉夏貝爾再次衝刺A股。2017年9月,拉夏貝爾終於順利登陸上交所,成為國內首家A+H股上市服裝公司。

拉夏貝爾登陸港股之初,業績不錯。當年實現淨利潤5.11億元,同比增長23.67%。而之後,拉夏貝爾的擴張更加“瘋狂”。數據顯示,2014年-2017年,拉夏貝爾實體門店期末數量分別為6887家、7893家、8907家、9448家,到了2018年6月30日,其門店數變成了9269家。八年時間裡,拉夏貝爾門店數擴張了五倍。與之對應的是,其一直對標的Zara,截至2017年底,Zara在全球的門店數也不過7000多家。

大敗局:“爆倉”、鉅虧、關店,“中國版Zara”迎來艱難時刻

根據天風證券統計的數據,拉夏貝爾在同類公司中,門店數也是最多的。男女裝服飾龍頭海瀾之家和森馬服飾在2017年底的門店數分別為5792家和8000家,均低於拉夏貝爾的9448家。定位和拉夏貝爾更為接近的太平鳥的門店數還不到拉夏貝爾的一半,僅4173家。

為了配合這些全直營的零售網點,拉夏貝爾當年的A股招股書顯示,其計劃耗資約8418萬元構建一套互相協同的新零售信息系統。包括像第三方電商、門店零售系統、訂單管理系統、CRM 系統、零售管理系統及ERP系統等。

而在品牌方面,2015年以後,拉夏貝爾基本停止內部新培育品牌,主要通過投資合作的方式拓展新品牌。

這種擴張方式確實催生的拉夏貝爾營收規模的高增長,營收規模從29.1億元,增至90億元,並在2018年突破百億元。但其營業成本也連年攀升,從2014年的55.76億元迅速增加至2017年的84.5億元。同時,由於急速擴張、企業戰略等原因造成的低效率、高庫存等問題開始顯現,加之電商平臺不斷普及的衝擊,一系列問題接踵而至。

鉅虧,關店

數據顯示,2017年,拉夏貝爾營收89.99億元,歸母淨利潤為4.99億元,同比下降6.29%;2018年,公司營收101.76億元,歸母淨利潤卻為-1.6億元,同比大降132%,是其上市後首次出現虧損。

今年上半年,其虧損加劇。根據拉夏貝爾披露的2019半年度業績預虧公告,預計2019年半年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4.4億元至-5.4億元,同比下降約286.6%至329.0%。

大敗局:“爆倉”、鉅虧、關店,“中國版Zara”迎來艱難時刻

對於鉅虧的原因,拉夏貝爾在公告中稱原因是“受國內大眾服飾零售市場持續低迷和公司主動優化線下渠道結構的雙重影響。同時,公司加速過季品銷售,導致商品平均毛利率同比下降。此外,公司業務轉型調整、降本增效等舉措正在積極推進中,但實際效果尚需一定的時間才能逐步體現,上半年期間費用的減少未能抵消毛利下降的影響。另外,因外部融資環境發生變化,報告期公司持續歸還銀行借款,對公司2019年春、夏貨品下單、上新等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在公告中,拉夏貝爾坦言,2018年公司面臨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面對這種局面,拉夏貝爾決定大規模關店,截至2019年6月底,其境內線下經營網點較2018年底淨減少 2400餘個。以此計算,今年上半年,拉夏貝爾日均關店數量超13家。

不過另一方面,在空白縣級市場或者直營管理半徑難以有效覆蓋的區域,拉夏貝爾也在探索推行加盟、聯營等合作模式,力爭用1-2年的時間形成聯營與加盟門店佔比超過50%的渠道佈局。在品牌提升方面,拉夏貝爾進一步明確各品牌差異化定位,強化產品大類負責制,以銷售額及投資回報率作為核心KPI指標,努力提高資金週轉效率。

經營之錯

除了拉夏貝爾在公告中總結的原因,對於其如今處境,不同人士也有不同看法:

據紡織服裝品牌管理專家、上海良棲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程偉雄向《財經天下》週刊分析:全直營需要的是重投入,資金使用大、庫存也就大;多品牌意味多個場景,往往單品牌場景尚未完善,需要投入資源做多個場景管理,管理不聚焦,也不易落地。

拉夏貝爾的店員表示,電商平臺的興起分流了門店客源,網上定價普遍低於實體店價格,另外,顧客到線下門店購物時,店員也會向顧客推薦網上購買渠道。

一些大學生表示,在價位差不多的情況下,寧願偏向於選購ZARA、UR、優衣庫等洋快消品牌,上述品牌設計更潮,款式也更新。

有觀察人士表示,拉夏貝爾對受眾群體並沒有做到如Zara、h&m的受眾清晰,沒有形成忠實的粉絲。

服裝行業人士表示,“其實,拉夏貝爾一直想擺脫困境,只是用錯了方式”。它們一直砸錢做渠道和品牌,雖然願景是好的,但這顯然加大了公司重擔。

但更深層次的或許在於其經營。

拉夏貝爾一直在學習ZARA,比如打造眾多子品牌,但拉夏貝爾的質量和設計卻跟不上。另外,Zara最核心能力是“最小的週轉時間”。資料顯示:ZARA從生產到銷售全部自己掌握,其每件新時裝從設計師提出創意、設計,到打版、製作成衣、店鋪上架,最快2周即可完成,而每次追加只需要3周的時間。

數據顯示,拉夏貝爾2015年上半年平均存貨週轉率為160天,相比2014年上半年的212天大幅下降。綜合來看,拉夏貝爾的產品設計往往需要提前180天進行,這致使其存貨成本激增。

大敗局:“爆倉”、鉅虧、關店,“中國版Zara”迎來艱難時刻

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9月底,拉夏貝爾存貨金額為27億元,佔總資產的32.46%。而為了擺脫困境,拉夏貝爾選擇了快速擴張,這又導致其現金流急速流失。

去年,拉夏貝爾的短期借款高達19.12億元,而賬上貨幣資金僅6.05億元,存貨卻高達25.34億元,此外還有3.31億元的長期借款。

環境之困

拉夏貝爾的處境,也確實與大環境密不可分。

數據顯示,2007年至2012年,服裝行業進入高速發展期,服裝類社會零售總額增速保持在18%至26%。此後五六年,服裝行業增速減緩,2019年6月限額以上企業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零售額同比增長5.2%。

與此同時,電商渠道景氣度持續提高,對線下實體店造成衝擊。2019年1-6月穿類商品網上累計零售額增長21.4%,較1-5月21.2%有所加快,電商對服裝家紡社零增速的影響越來越大。

事實上,去年一年國內服裝行業整體都在虧損,拉夏貝爾也並不是唯一的一家。

同樣,拉夏貝爾所處的“快時尚”領域,也面臨著危機。Forever 21選擇退出,美邦正在經歷關店潮、哪怕是ZARA這類備受歡迎的品牌增速也在放緩……曾經風頭強勁的“快時尚”品牌正在經歷一輪大洗牌,“唯快不破”正在失靈。

對於拉夏貝爾而言,考驗依然在路上。

資料來源:

財經天下週刊 《中國女裝巨頭失速,半年關店2400家,老闆質押股份》

21世紀商業評論《這家中國快時尚女裝品牌,怎麼比H&M、Zara跑得還快?》

全天候科技 《快時尚大潰敗》

雪球 《從財報看服裝企業的商業模式》

中國基金報 《“中國版ZARA”徹底涼了 拉夏貝爾密集關店2000多家》

來源/物流指聞

作者/葉帥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