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杯《浮生六記》中的荷花茶,彷彿誤入了藕花深處

浮生六記 沈復 不完美媽媽 慢閱讀 2019-07-08

海邊陋室的棲居生活,讓我躲開酷暑,得幾日清涼。遠離都市的喧囂與車馬勞頓,讓自己沐浴在水光山色裡,心靈才能真正安定下來。

在海邊小居度假,一切突然變得輕快簡單。無電視之煩擾,無網絡之勞神。即使打著赤膊、穿著拖鞋,草帽遮顏過鬧市,也無需在意什麼。素樸的生活,讓我沒有太多的慾望。一碗飯,一盞茶,一卷書,一枝花,就是一日的清清淡淡。生活的一切,依靠雙腳和自行車,都能很環保地解決。遠離電視和網絡,買菜做飯,讀書喝茶,讓我平靜了很多。於事於物,進退有盈,多了沉思,少了憤青。把自己融入自然後,進入視野的一切事務和困擾,便會很輕鬆的迎刃而解。

喝杯《浮生六記》中的荷花茶,彷彿誤入了藕花深處

我常在海邊散步,盤著一塊老玉,不必西裝革履,無須謹言慎行,不會因衣劣而露怯,不會因室陋而自卑。在皎皎明澈的海邊,世人追捧的許多奢侈品,可能會成為累贅。聖初法師喝茶時曾對我說:“自傲於人,一定是為了掩飾內心的自卑。”海邊的生活,簡單而樸素。豪華與奢侈,融不進天藍雲白和山長水闊。於此,我甚至困惑過,蝸居在汙濁焦躁、水深火熱的都市中,為名忙,為利往,爾虞我詐,虛苦勞神,是否是人生的必須?

女兒常喃喃自語地說,海邊的天真藍,雲真白。我告訴女兒,有白雲飄著的天空,是詩意的。在藍藍的天空下生長,是健康的。身居神清氣爽的棲息之地,心靈會變得潔淨,神情會變得安詳。新鮮的空氣,比不必要的物質更重要。都市雖好,灰灰的天空裡,滋生著灰灰的心情,浮塵遮望眼,怎會看得遠?

我和女兒在小區北側的荷塘邊散步,晚霞染紅了競相開放的白荷。女兒突然對我說:“如果你有足夠的錢,就去買一棟海邊的別墅吧!”我笑著對孩子說:“如果人有無限的慾望,怎麼會有足夠的錢呢?”年僅12歲的女兒聽完一愣,或許她還不能真正明白。我便笑著說:“走,回家吃飯,明天來做荷花茶。”

喝杯《浮生六記》中的荷花茶,彷彿誤入了藕花深處

第二天的拂曉,荷塘裡的清露未晞,我徵得主人李大爺的同意,涉水踏入荷塘,採了三支含苞欲放的白荷。回到家裡,我讓女兒把裝滿清水的塑料瓶子拿來,把一莖清香的荷花,分別插入瓶中備用。行囊中,正好有雯嫣女士饋贈的普陀佛茶,我讓女兒把茶均分到三個濾紙袋中,從頂部輕輕撥開白荷的花瓣,把紙袋塞入花骨朵內,用白線把花朵輕輕地束縛住。然後,把瓶插荷花放置到陰涼通風之處,讓它生長醞釀。佛茶便在白荷的花瓣裡,安靜地薰染著幽香,於花深處,做一場冰雪清夢。

茶窨花香的24小時後,荷花有清水的滋潤,疲態未顯。此時,就可以取出在荷花中窨染的茶了。如果不立即去喝,就要利用身邊的熱源,把茶烘乾後密封。當然,如果條件完善,也可把茶如此反覆地窨制兩到三遍,讓清幽的荷香滲透到茶的骨子裡。閒暇品來,必然會香遠益清,別具一番滋味在心頭。

夏日裡做荷花茶,沈復在《浮生六記》裡,這樣回憶芸娘:“夏月荷花初開時,晚含而曉放,芸用小紗囊撮條葉少許,置花心,明早取出,烹天泉水泡之,香韻尤絕。”

喝杯《浮生六記》中的荷花茶,彷彿誤入了藕花深處

就是這個“有友來時”,為愛人“拔釵沽酒,不動聲色”的芸娘,曾經用曼妙的心思,用飽蘸蓮芬的感情,為沈復巧做著蓮花茶。在清貧的日子裡,因陋就簡,用瓦壺清泉,有滋有味地經營著她的愛情。是男人都會愛芸娘。林語堂曾不無感慨地說:“芸,我想,是中國文學上一個最可愛的女人。”

有了荷花茶,更欣喜在小區的東北方,又找到一眼泉池,清泉煮茗自甘肥。朝暮晨昏,習習海風裡,我和女兒爐煎甘泉,碗泡荷花茶。花的蓮芬,茶的香韻,波光瀲灩中,讓我常有“誤入藕花深處”的錯覺。

都有解暑清熱功效,但皆須適可而止為妙。

喝杯《浮生六記》中的荷花茶,彷彿誤入了藕花深處

作者:靜清和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部分圖片摘自網絡,如有版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