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

走過風雨,走過暖陽;走過寂寞,走過喧鬧,始終沒有被冷落江湖。


1

魚化龍

"

走過風雨,走過暖陽;走過寂寞,走過喧鬧,始終沒有被冷落江湖。


1

魚化龍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範洪泉 雲龍壺


典型傳統壺型,清代道光、咸豐間宜興制壺名手邵大亨初創,一面波浪中伸出凶猛的龍頭,張口吐出一顆發光的寶珠,另一面刻鯉魚躍出波濤。壺蓋呈波濤湧起狀,浪尖探出立體雕出的龍頭,作為壺鈕。龍頭可伸縮,端壺到茶時,龍頭伸出,同時龍頭裡又會伸出龍舌。倒完茶,壺持平,龍頭縮回,龍舌也隱入龍頭不見,設計非常巧妙。


2

石瓢

"

走過風雨,走過暖陽;走過寂寞,走過喧鬧,始終沒有被冷落江湖。


1

魚化龍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範洪泉 雲龍壺


典型傳統壺型,清代道光、咸豐間宜興制壺名手邵大亨初創,一面波浪中伸出凶猛的龍頭,張口吐出一顆發光的寶珠,另一面刻鯉魚躍出波濤。壺蓋呈波濤湧起狀,浪尖探出立體雕出的龍頭,作為壺鈕。龍頭可伸縮,端壺到茶時,龍頭伸出,同時龍頭裡又會伸出龍舌。倒完茶,壺持平,龍頭縮回,龍舌也隱入龍頭不見,設計非常巧妙。


2

石瓢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李寒勇 子冶石瓢


傳統經典款式,歷代名家制作較多,風格各異。細分為子冶石瓢,景舟石瓢,漢棠石瓢等。各家的“石瓢”儘管面貌稍有差別,但其整體三角形、底置三足、平蓋橋鈕卻是構成“石瓢”的基本要素,雖歷經幾百年,還是推崇倍致,一直延續下來,深受人們喜愛。

石瓢造型的要點在於力道,要達此目的,則要協調好石瓢各個線條所構成的三角形的比例關係,身筒、流、把,甚至鈕都要相互配合,形成最佳比例,才能最終突出其獨特的力度與氣韻。


3

洋桶

"

走過風雨,走過暖陽;走過寂寞,走過喧鬧,始終沒有被冷落江湖。


1

魚化龍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範洪泉 雲龍壺


典型傳統壺型,清代道光、咸豐間宜興制壺名手邵大亨初創,一面波浪中伸出凶猛的龍頭,張口吐出一顆發光的寶珠,另一面刻鯉魚躍出波濤。壺蓋呈波濤湧起狀,浪尖探出立體雕出的龍頭,作為壺鈕。龍頭可伸縮,端壺到茶時,龍頭伸出,同時龍頭裡又會伸出龍舌。倒完茶,壺持平,龍頭縮回,龍舌也隱入龍頭不見,設計非常巧妙。


2

石瓢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李寒勇 子冶石瓢


傳統經典款式,歷代名家制作較多,風格各異。細分為子冶石瓢,景舟石瓢,漢棠石瓢等。各家的“石瓢”儘管面貌稍有差別,但其整體三角形、底置三足、平蓋橋鈕卻是構成“石瓢”的基本要素,雖歷經幾百年,還是推崇倍致,一直延續下來,深受人們喜愛。

石瓢造型的要點在於力道,要達此目的,則要協調好石瓢各個線條所構成的三角形的比例關係,身筒、流、把,甚至鈕都要相互配合,形成最佳比例,才能最終突出其獨特的力度與氣韻。


3

洋桶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張紅華 洋桶


紫砂洋桶壺自清末民初創制以來,以其造型簡練,使用方便,是宜把玩,便於提攜,便於茗泡而一度盛行,併為大多數茗壺愛好者接受,嗜好、收藏,成為紫砂光貨素器類經典傳統作品之一。(也是老七我最喜歡的壺型。)俞國良、汪寶根、儲銘、顧景舟等人在做洋桶壺有很深的造詣。


4

西施

"

走過風雨,走過暖陽;走過寂寞,走過喧鬧,始終沒有被冷落江湖。


1

魚化龍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範洪泉 雲龍壺


典型傳統壺型,清代道光、咸豐間宜興制壺名手邵大亨初創,一面波浪中伸出凶猛的龍頭,張口吐出一顆發光的寶珠,另一面刻鯉魚躍出波濤。壺蓋呈波濤湧起狀,浪尖探出立體雕出的龍頭,作為壺鈕。龍頭可伸縮,端壺到茶時,龍頭伸出,同時龍頭裡又會伸出龍舌。倒完茶,壺持平,龍頭縮回,龍舌也隱入龍頭不見,設計非常巧妙。


2

石瓢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李寒勇 子冶石瓢


傳統經典款式,歷代名家制作較多,風格各異。細分為子冶石瓢,景舟石瓢,漢棠石瓢等。各家的“石瓢”儘管面貌稍有差別,但其整體三角形、底置三足、平蓋橋鈕卻是構成“石瓢”的基本要素,雖歷經幾百年,還是推崇倍致,一直延續下來,深受人們喜愛。

石瓢造型的要點在於力道,要達此目的,則要協調好石瓢各個線條所構成的三角形的比例關係,身筒、流、把,甚至鈕都要相互配合,形成最佳比例,才能最終突出其獨特的力度與氣韻。


3

洋桶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張紅華 洋桶


紫砂洋桶壺自清末民初創制以來,以其造型簡練,使用方便,是宜把玩,便於提攜,便於茗泡而一度盛行,併為大多數茗壺愛好者接受,嗜好、收藏,成為紫砂光貨素器類經典傳統作品之一。(也是老七我最喜歡的壺型。)俞國良、汪寶根、儲銘、顧景舟等人在做洋桶壺有很深的造詣。


4

西施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鮑志強 西施


西施壺,首創者徐友泉,明萬曆年間(公元1573-1620年)。自小拜時大彬為師。言壺之形若美女西施之豐乳。此壺象豐滿的乳房,壺紐象乳頭,流短而略粗,把為倒耳之形,蓋採用截蓋式,可能後人覺得“西施乳壺”不雅,就改稱“西施”或“倒把西施”。


5

井欄

"

走過風雨,走過暖陽;走過寂寞,走過喧鬧,始終沒有被冷落江湖。


1

魚化龍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範洪泉 雲龍壺


典型傳統壺型,清代道光、咸豐間宜興制壺名手邵大亨初創,一面波浪中伸出凶猛的龍頭,張口吐出一顆發光的寶珠,另一面刻鯉魚躍出波濤。壺蓋呈波濤湧起狀,浪尖探出立體雕出的龍頭,作為壺鈕。龍頭可伸縮,端壺到茶時,龍頭伸出,同時龍頭裡又會伸出龍舌。倒完茶,壺持平,龍頭縮回,龍舌也隱入龍頭不見,設計非常巧妙。


2

石瓢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李寒勇 子冶石瓢


傳統經典款式,歷代名家制作較多,風格各異。細分為子冶石瓢,景舟石瓢,漢棠石瓢等。各家的“石瓢”儘管面貌稍有差別,但其整體三角形、底置三足、平蓋橋鈕卻是構成“石瓢”的基本要素,雖歷經幾百年,還是推崇倍致,一直延續下來,深受人們喜愛。

石瓢造型的要點在於力道,要達此目的,則要協調好石瓢各個線條所構成的三角形的比例關係,身筒、流、把,甚至鈕都要相互配合,形成最佳比例,才能最終突出其獨特的力度與氣韻。


3

洋桶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張紅華 洋桶


紫砂洋桶壺自清末民初創制以來,以其造型簡練,使用方便,是宜把玩,便於提攜,便於茗泡而一度盛行,併為大多數茗壺愛好者接受,嗜好、收藏,成為紫砂光貨素器類經典傳統作品之一。(也是老七我最喜歡的壺型。)俞國良、汪寶根、儲銘、顧景舟等人在做洋桶壺有很深的造詣。


4

西施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鮑志強 西施


西施壺,首創者徐友泉,明萬曆年間(公元1573-1620年)。自小拜時大彬為師。言壺之形若美女西施之豐乳。此壺象豐滿的乳房,壺紐象乳頭,流短而略粗,把為倒耳之形,蓋採用截蓋式,可能後人覺得“西施乳壺”不雅,就改稱“西施”或“倒把西施”。


5

井欄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周俊英 井欄


井欄壺是傳統款式之一 ,顧名思義,其造型源於井欄。古人掘井多置井欄,有的還置井蓋,井頂,井亭,它們即可護井,又能起到美化環境作用。可分為高井欄低井欄和方井欄(六方、八方) ,但於壺的整體形式卻沒什麼大的改變。只是在細節 :如鈕、 流、 把、 蓋上的處理卻有著細微的變化 ,也可以從是看出歷史的痕跡 。另外井欄壺簡單的形式留下很大的發揮的空間, 在裝飾手法上的運用也層出不窮, 詩書畫印皆可點睛 。

井欄壺流大多數是一彎嘴, 也有的以短直嘴出流 。長似鯨虹, 短如鷹喙, 曲直皆微妙 。此壺式也應屬曼十八之列 。一改當時繁瑣, 守舊, 題材狹窄貧乏的局面 ,以其造就簡潔 、明快、 新穎的壺式 耐人尋味 。搏得當時文士的青睞。多少年來經歷時間考驗, 終成紫砂壺式中的傳統經典。後來之匠師從井欄之中汲取了不少靈感 。


6

掇球

"

走過風雨,走過暖陽;走過寂寞,走過喧鬧,始終沒有被冷落江湖。


1

魚化龍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範洪泉 雲龍壺


典型傳統壺型,清代道光、咸豐間宜興制壺名手邵大亨初創,一面波浪中伸出凶猛的龍頭,張口吐出一顆發光的寶珠,另一面刻鯉魚躍出波濤。壺蓋呈波濤湧起狀,浪尖探出立體雕出的龍頭,作為壺鈕。龍頭可伸縮,端壺到茶時,龍頭伸出,同時龍頭裡又會伸出龍舌。倒完茶,壺持平,龍頭縮回,龍舌也隱入龍頭不見,設計非常巧妙。


2

石瓢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李寒勇 子冶石瓢


傳統經典款式,歷代名家制作較多,風格各異。細分為子冶石瓢,景舟石瓢,漢棠石瓢等。各家的“石瓢”儘管面貌稍有差別,但其整體三角形、底置三足、平蓋橋鈕卻是構成“石瓢”的基本要素,雖歷經幾百年,還是推崇倍致,一直延續下來,深受人們喜愛。

石瓢造型的要點在於力道,要達此目的,則要協調好石瓢各個線條所構成的三角形的比例關係,身筒、流、把,甚至鈕都要相互配合,形成最佳比例,才能最終突出其獨特的力度與氣韻。


3

洋桶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張紅華 洋桶


紫砂洋桶壺自清末民初創制以來,以其造型簡練,使用方便,是宜把玩,便於提攜,便於茗泡而一度盛行,併為大多數茗壺愛好者接受,嗜好、收藏,成為紫砂光貨素器類經典傳統作品之一。(也是老七我最喜歡的壺型。)俞國良、汪寶根、儲銘、顧景舟等人在做洋桶壺有很深的造詣。


4

西施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鮑志強 西施


西施壺,首創者徐友泉,明萬曆年間(公元1573-1620年)。自小拜時大彬為師。言壺之形若美女西施之豐乳。此壺象豐滿的乳房,壺紐象乳頭,流短而略粗,把為倒耳之形,蓋採用截蓋式,可能後人覺得“西施乳壺”不雅,就改稱“西施”或“倒把西施”。


5

井欄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周俊英 井欄


井欄壺是傳統款式之一 ,顧名思義,其造型源於井欄。古人掘井多置井欄,有的還置井蓋,井頂,井亭,它們即可護井,又能起到美化環境作用。可分為高井欄低井欄和方井欄(六方、八方) ,但於壺的整體形式卻沒什麼大的改變。只是在細節 :如鈕、 流、 把、 蓋上的處理卻有著細微的變化 ,也可以從是看出歷史的痕跡 。另外井欄壺簡單的形式留下很大的發揮的空間, 在裝飾手法上的運用也層出不窮, 詩書畫印皆可點睛 。

井欄壺流大多數是一彎嘴, 也有的以短直嘴出流 。長似鯨虹, 短如鷹喙, 曲直皆微妙 。此壺式也應屬曼十八之列 。一改當時繁瑣, 守舊, 題材狹窄貧乏的局面 ,以其造就簡潔 、明快、 新穎的壺式 耐人尋味 。搏得當時文士的青睞。多少年來經歷時間考驗, 終成紫砂壺式中的傳統經典。後來之匠師從井欄之中汲取了不少靈感 。


6

掇球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周桂珍 掇球


典型的幾何型傳統圓壺式,也是最優秀的紫砂壺代表款式之一。它的基本造形是壺鈕,壺蓋,身壺,由小中大三個順序排列的球體組成,壺腹為大球,壺蓋為小球,似小球掇於大球上,故稱掇球壺。掇球壺在蓋沿和口沿各塑一條粗細不同的燒線,這種上粗下細複合在一起的雙線,稱為天壓地或文武線,子母線.民國時期程壽珍所作掇球壺為掇球中的精品。


7

合歡

"

走過風雨,走過暖陽;走過寂寞,走過喧鬧,始終沒有被冷落江湖。


1

魚化龍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範洪泉 雲龍壺


典型傳統壺型,清代道光、咸豐間宜興制壺名手邵大亨初創,一面波浪中伸出凶猛的龍頭,張口吐出一顆發光的寶珠,另一面刻鯉魚躍出波濤。壺蓋呈波濤湧起狀,浪尖探出立體雕出的龍頭,作為壺鈕。龍頭可伸縮,端壺到茶時,龍頭伸出,同時龍頭裡又會伸出龍舌。倒完茶,壺持平,龍頭縮回,龍舌也隱入龍頭不見,設計非常巧妙。


2

石瓢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李寒勇 子冶石瓢


傳統經典款式,歷代名家制作較多,風格各異。細分為子冶石瓢,景舟石瓢,漢棠石瓢等。各家的“石瓢”儘管面貌稍有差別,但其整體三角形、底置三足、平蓋橋鈕卻是構成“石瓢”的基本要素,雖歷經幾百年,還是推崇倍致,一直延續下來,深受人們喜愛。

石瓢造型的要點在於力道,要達此目的,則要協調好石瓢各個線條所構成的三角形的比例關係,身筒、流、把,甚至鈕都要相互配合,形成最佳比例,才能最終突出其獨特的力度與氣韻。


3

洋桶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張紅華 洋桶


紫砂洋桶壺自清末民初創制以來,以其造型簡練,使用方便,是宜把玩,便於提攜,便於茗泡而一度盛行,併為大多數茗壺愛好者接受,嗜好、收藏,成為紫砂光貨素器類經典傳統作品之一。(也是老七我最喜歡的壺型。)俞國良、汪寶根、儲銘、顧景舟等人在做洋桶壺有很深的造詣。


4

西施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鮑志強 西施


西施壺,首創者徐友泉,明萬曆年間(公元1573-1620年)。自小拜時大彬為師。言壺之形若美女西施之豐乳。此壺象豐滿的乳房,壺紐象乳頭,流短而略粗,把為倒耳之形,蓋採用截蓋式,可能後人覺得“西施乳壺”不雅,就改稱“西施”或“倒把西施”。


5

井欄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周俊英 井欄


井欄壺是傳統款式之一 ,顧名思義,其造型源於井欄。古人掘井多置井欄,有的還置井蓋,井頂,井亭,它們即可護井,又能起到美化環境作用。可分為高井欄低井欄和方井欄(六方、八方) ,但於壺的整體形式卻沒什麼大的改變。只是在細節 :如鈕、 流、 把、 蓋上的處理卻有著細微的變化 ,也可以從是看出歷史的痕跡 。另外井欄壺簡單的形式留下很大的發揮的空間, 在裝飾手法上的運用也層出不窮, 詩書畫印皆可點睛 。

井欄壺流大多數是一彎嘴, 也有的以短直嘴出流 。長似鯨虹, 短如鷹喙, 曲直皆微妙 。此壺式也應屬曼十八之列 。一改當時繁瑣, 守舊, 題材狹窄貧乏的局面 ,以其造就簡潔 、明快、 新穎的壺式 耐人尋味 。搏得當時文士的青睞。多少年來經歷時間考驗, 終成紫砂壺式中的傳統經典。後來之匠師從井欄之中汲取了不少靈感 。


6

掇球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周桂珍 掇球


典型的幾何型傳統圓壺式,也是最優秀的紫砂壺代表款式之一。它的基本造形是壺鈕,壺蓋,身壺,由小中大三個順序排列的球體組成,壺腹為大球,壺蓋為小球,似小球掇於大球上,故稱掇球壺。掇球壺在蓋沿和口沿各塑一條粗細不同的燒線,這種上粗下細複合在一起的雙線,稱為天壓地或文武線,子母線.民國時期程壽珍所作掇球壺為掇球中的精品。


7

合歡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萬志群 合歡


曼生十八式之一,也是陳曼生本人之所愛;壺銘日:“試陽羨茶、煮合江水,坡仙之徒、皆大歡喜”。闡釋了“合歡”之義,若是東坡的門徒,三五知己,無酒有茶,品茗談天,足矣。


8

仿古

"

走過風雨,走過暖陽;走過寂寞,走過喧鬧,始終沒有被冷落江湖。


1

魚化龍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範洪泉 雲龍壺


典型傳統壺型,清代道光、咸豐間宜興制壺名手邵大亨初創,一面波浪中伸出凶猛的龍頭,張口吐出一顆發光的寶珠,另一面刻鯉魚躍出波濤。壺蓋呈波濤湧起狀,浪尖探出立體雕出的龍頭,作為壺鈕。龍頭可伸縮,端壺到茶時,龍頭伸出,同時龍頭裡又會伸出龍舌。倒完茶,壺持平,龍頭縮回,龍舌也隱入龍頭不見,設計非常巧妙。


2

石瓢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李寒勇 子冶石瓢


傳統經典款式,歷代名家制作較多,風格各異。細分為子冶石瓢,景舟石瓢,漢棠石瓢等。各家的“石瓢”儘管面貌稍有差別,但其整體三角形、底置三足、平蓋橋鈕卻是構成“石瓢”的基本要素,雖歷經幾百年,還是推崇倍致,一直延續下來,深受人們喜愛。

石瓢造型的要點在於力道,要達此目的,則要協調好石瓢各個線條所構成的三角形的比例關係,身筒、流、把,甚至鈕都要相互配合,形成最佳比例,才能最終突出其獨特的力度與氣韻。


3

洋桶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張紅華 洋桶


紫砂洋桶壺自清末民初創制以來,以其造型簡練,使用方便,是宜把玩,便於提攜,便於茗泡而一度盛行,併為大多數茗壺愛好者接受,嗜好、收藏,成為紫砂光貨素器類經典傳統作品之一。(也是老七我最喜歡的壺型。)俞國良、汪寶根、儲銘、顧景舟等人在做洋桶壺有很深的造詣。


4

西施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鮑志強 西施


西施壺,首創者徐友泉,明萬曆年間(公元1573-1620年)。自小拜時大彬為師。言壺之形若美女西施之豐乳。此壺象豐滿的乳房,壺紐象乳頭,流短而略粗,把為倒耳之形,蓋採用截蓋式,可能後人覺得“西施乳壺”不雅,就改稱“西施”或“倒把西施”。


5

井欄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周俊英 井欄


井欄壺是傳統款式之一 ,顧名思義,其造型源於井欄。古人掘井多置井欄,有的還置井蓋,井頂,井亭,它們即可護井,又能起到美化環境作用。可分為高井欄低井欄和方井欄(六方、八方) ,但於壺的整體形式卻沒什麼大的改變。只是在細節 :如鈕、 流、 把、 蓋上的處理卻有著細微的變化 ,也可以從是看出歷史的痕跡 。另外井欄壺簡單的形式留下很大的發揮的空間, 在裝飾手法上的運用也層出不窮, 詩書畫印皆可點睛 。

井欄壺流大多數是一彎嘴, 也有的以短直嘴出流 。長似鯨虹, 短如鷹喙, 曲直皆微妙 。此壺式也應屬曼十八之列 。一改當時繁瑣, 守舊, 題材狹窄貧乏的局面 ,以其造就簡潔 、明快、 新穎的壺式 耐人尋味 。搏得當時文士的青睞。多少年來經歷時間考驗, 終成紫砂壺式中的傳統經典。後來之匠師從井欄之中汲取了不少靈感 。


6

掇球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周桂珍 掇球


典型的幾何型傳統圓壺式,也是最優秀的紫砂壺代表款式之一。它的基本造形是壺鈕,壺蓋,身壺,由小中大三個順序排列的球體組成,壺腹為大球,壺蓋為小球,似小球掇於大球上,故稱掇球壺。掇球壺在蓋沿和口沿各塑一條粗細不同的燒線,這種上粗下細複合在一起的雙線,稱為天壓地或文武線,子母線.民國時期程壽珍所作掇球壺為掇球中的精品。


7

合歡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萬志群 合歡


曼生十八式之一,也是陳曼生本人之所愛;壺銘日:“試陽羨茶、煮合江水,坡仙之徒、皆大歡喜”。闡釋了“合歡”之義,若是東坡的門徒,三五知己,無酒有茶,品茗談天,足矣。


8

仿古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曹留群 仿古


仿古壺可以說是現代每個制壺人學徒時期學的第一把壺。身扁、腹鼓、頸高、蓋板平滑,壺蓋與口沿子母線吻合嚴密,合成圓線飽滿,扁鈕有力,虹鈕有勢,二彎流胥出自然 ;圓圈把勻勢而起,有些款把圓下有垂,富於靈動,整體骨肉亭勻,收展有度,有一氣呵成之暢。


9

供春

"

走過風雨,走過暖陽;走過寂寞,走過喧鬧,始終沒有被冷落江湖。


1

魚化龍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範洪泉 雲龍壺


典型傳統壺型,清代道光、咸豐間宜興制壺名手邵大亨初創,一面波浪中伸出凶猛的龍頭,張口吐出一顆發光的寶珠,另一面刻鯉魚躍出波濤。壺蓋呈波濤湧起狀,浪尖探出立體雕出的龍頭,作為壺鈕。龍頭可伸縮,端壺到茶時,龍頭伸出,同時龍頭裡又會伸出龍舌。倒完茶,壺持平,龍頭縮回,龍舌也隱入龍頭不見,設計非常巧妙。


2

石瓢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李寒勇 子冶石瓢


傳統經典款式,歷代名家制作較多,風格各異。細分為子冶石瓢,景舟石瓢,漢棠石瓢等。各家的“石瓢”儘管面貌稍有差別,但其整體三角形、底置三足、平蓋橋鈕卻是構成“石瓢”的基本要素,雖歷經幾百年,還是推崇倍致,一直延續下來,深受人們喜愛。

石瓢造型的要點在於力道,要達此目的,則要協調好石瓢各個線條所構成的三角形的比例關係,身筒、流、把,甚至鈕都要相互配合,形成最佳比例,才能最終突出其獨特的力度與氣韻。


3

洋桶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張紅華 洋桶


紫砂洋桶壺自清末民初創制以來,以其造型簡練,使用方便,是宜把玩,便於提攜,便於茗泡而一度盛行,併為大多數茗壺愛好者接受,嗜好、收藏,成為紫砂光貨素器類經典傳統作品之一。(也是老七我最喜歡的壺型。)俞國良、汪寶根、儲銘、顧景舟等人在做洋桶壺有很深的造詣。


4

西施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鮑志強 西施


西施壺,首創者徐友泉,明萬曆年間(公元1573-1620年)。自小拜時大彬為師。言壺之形若美女西施之豐乳。此壺象豐滿的乳房,壺紐象乳頭,流短而略粗,把為倒耳之形,蓋採用截蓋式,可能後人覺得“西施乳壺”不雅,就改稱“西施”或“倒把西施”。


5

井欄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周俊英 井欄


井欄壺是傳統款式之一 ,顧名思義,其造型源於井欄。古人掘井多置井欄,有的還置井蓋,井頂,井亭,它們即可護井,又能起到美化環境作用。可分為高井欄低井欄和方井欄(六方、八方) ,但於壺的整體形式卻沒什麼大的改變。只是在細節 :如鈕、 流、 把、 蓋上的處理卻有著細微的變化 ,也可以從是看出歷史的痕跡 。另外井欄壺簡單的形式留下很大的發揮的空間, 在裝飾手法上的運用也層出不窮, 詩書畫印皆可點睛 。

井欄壺流大多數是一彎嘴, 也有的以短直嘴出流 。長似鯨虹, 短如鷹喙, 曲直皆微妙 。此壺式也應屬曼十八之列 。一改當時繁瑣, 守舊, 題材狹窄貧乏的局面 ,以其造就簡潔 、明快、 新穎的壺式 耐人尋味 。搏得當時文士的青睞。多少年來經歷時間考驗, 終成紫砂壺式中的傳統經典。後來之匠師從井欄之中汲取了不少靈感 。


6

掇球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周桂珍 掇球


典型的幾何型傳統圓壺式,也是最優秀的紫砂壺代表款式之一。它的基本造形是壺鈕,壺蓋,身壺,由小中大三個順序排列的球體組成,壺腹為大球,壺蓋為小球,似小球掇於大球上,故稱掇球壺。掇球壺在蓋沿和口沿各塑一條粗細不同的燒線,這種上粗下細複合在一起的雙線,稱為天壓地或文武線,子母線.民國時期程壽珍所作掇球壺為掇球中的精品。


7

合歡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萬志群 合歡


曼生十八式之一,也是陳曼生本人之所愛;壺銘日:“試陽羨茶、煮合江水,坡仙之徒、皆大歡喜”。闡釋了“合歡”之義,若是東坡的門徒,三五知己,無酒有茶,品茗談天,足矣。


8

仿古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曹留群 仿古


仿古壺可以說是現代每個制壺人學徒時期學的第一把壺。身扁、腹鼓、頸高、蓋板平滑,壺蓋與口沿子母線吻合嚴密,合成圓線飽滿,扁鈕有力,虹鈕有勢,二彎流胥出自然 ;圓圈把勻勢而起,有些款把圓下有垂,富於靈動,整體骨肉亭勻,收展有度,有一氣呵成之暢。


9

供春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陳學文 供春


在中國紫砂文化史上,供春是一個開創性的人物。明代正德年間,為求讀書清淨,縣官吳頤山帶著書童供春讀書於宜興(舊稱陽羨)南部山區的金沙寺中,閒暇時供春看到寺內老和尚用當地特有的紫砂泥捏製茶壺,飲茶參禪,此時已成佛界習俗。也許是出於好奇吧,偷偷地跟著寺裡的老和尚摶坯制壺,他見寺後山上一顆千年銀杏古樹,樹身結著樹癭,像團起來的圓瘤,奇特可愛。於是供春用寺里老和尚制壺後洗手沉澱在缸底的紫砂泥,用茶匙挖空壺身,(那時候還沒發展到拍身筒這個工藝步驟吧?呵呵)再接上與樹癭紋路相似的壺嘴、把,用手指按撳壺身表面並留下許多指螺印,燒成後果然生動異常,連老僧與吳頤山見了都連聲稱讚。供春之壺,勝於金玉。


10

德鍾

"

走過風雨,走過暖陽;走過寂寞,走過喧鬧,始終沒有被冷落江湖。


1

魚化龍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範洪泉 雲龍壺


典型傳統壺型,清代道光、咸豐間宜興制壺名手邵大亨初創,一面波浪中伸出凶猛的龍頭,張口吐出一顆發光的寶珠,另一面刻鯉魚躍出波濤。壺蓋呈波濤湧起狀,浪尖探出立體雕出的龍頭,作為壺鈕。龍頭可伸縮,端壺到茶時,龍頭伸出,同時龍頭裡又會伸出龍舌。倒完茶,壺持平,龍頭縮回,龍舌也隱入龍頭不見,設計非常巧妙。


2

石瓢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李寒勇 子冶石瓢


傳統經典款式,歷代名家制作較多,風格各異。細分為子冶石瓢,景舟石瓢,漢棠石瓢等。各家的“石瓢”儘管面貌稍有差別,但其整體三角形、底置三足、平蓋橋鈕卻是構成“石瓢”的基本要素,雖歷經幾百年,還是推崇倍致,一直延續下來,深受人們喜愛。

石瓢造型的要點在於力道,要達此目的,則要協調好石瓢各個線條所構成的三角形的比例關係,身筒、流、把,甚至鈕都要相互配合,形成最佳比例,才能最終突出其獨特的力度與氣韻。


3

洋桶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張紅華 洋桶


紫砂洋桶壺自清末民初創制以來,以其造型簡練,使用方便,是宜把玩,便於提攜,便於茗泡而一度盛行,併為大多數茗壺愛好者接受,嗜好、收藏,成為紫砂光貨素器類經典傳統作品之一。(也是老七我最喜歡的壺型。)俞國良、汪寶根、儲銘、顧景舟等人在做洋桶壺有很深的造詣。


4

西施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鮑志強 西施


西施壺,首創者徐友泉,明萬曆年間(公元1573-1620年)。自小拜時大彬為師。言壺之形若美女西施之豐乳。此壺象豐滿的乳房,壺紐象乳頭,流短而略粗,把為倒耳之形,蓋採用截蓋式,可能後人覺得“西施乳壺”不雅,就改稱“西施”或“倒把西施”。


5

井欄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周俊英 井欄


井欄壺是傳統款式之一 ,顧名思義,其造型源於井欄。古人掘井多置井欄,有的還置井蓋,井頂,井亭,它們即可護井,又能起到美化環境作用。可分為高井欄低井欄和方井欄(六方、八方) ,但於壺的整體形式卻沒什麼大的改變。只是在細節 :如鈕、 流、 把、 蓋上的處理卻有著細微的變化 ,也可以從是看出歷史的痕跡 。另外井欄壺簡單的形式留下很大的發揮的空間, 在裝飾手法上的運用也層出不窮, 詩書畫印皆可點睛 。

井欄壺流大多數是一彎嘴, 也有的以短直嘴出流 。長似鯨虹, 短如鷹喙, 曲直皆微妙 。此壺式也應屬曼十八之列 。一改當時繁瑣, 守舊, 題材狹窄貧乏的局面 ,以其造就簡潔 、明快、 新穎的壺式 耐人尋味 。搏得當時文士的青睞。多少年來經歷時間考驗, 終成紫砂壺式中的傳統經典。後來之匠師從井欄之中汲取了不少靈感 。


6

掇球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周桂珍 掇球


典型的幾何型傳統圓壺式,也是最優秀的紫砂壺代表款式之一。它的基本造形是壺鈕,壺蓋,身壺,由小中大三個順序排列的球體組成,壺腹為大球,壺蓋為小球,似小球掇於大球上,故稱掇球壺。掇球壺在蓋沿和口沿各塑一條粗細不同的燒線,這種上粗下細複合在一起的雙線,稱為天壓地或文武線,子母線.民國時期程壽珍所作掇球壺為掇球中的精品。


7

合歡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萬志群 合歡


曼生十八式之一,也是陳曼生本人之所愛;壺銘日:“試陽羨茶、煮合江水,坡仙之徒、皆大歡喜”。闡釋了“合歡”之義,若是東坡的門徒,三五知己,無酒有茶,品茗談天,足矣。


8

仿古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曹留群 仿古


仿古壺可以說是現代每個制壺人學徒時期學的第一把壺。身扁、腹鼓、頸高、蓋板平滑,壺蓋與口沿子母線吻合嚴密,合成圓線飽滿,扁鈕有力,虹鈕有勢,二彎流胥出自然 ;圓圈把勻勢而起,有些款把圓下有垂,富於靈動,整體骨肉亭勻,收展有度,有一氣呵成之暢。


9

供春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陳學文 供春


在中國紫砂文化史上,供春是一個開創性的人物。明代正德年間,為求讀書清淨,縣官吳頤山帶著書童供春讀書於宜興(舊稱陽羨)南部山區的金沙寺中,閒暇時供春看到寺內老和尚用當地特有的紫砂泥捏製茶壺,飲茶參禪,此時已成佛界習俗。也許是出於好奇吧,偷偷地跟著寺裡的老和尚摶坯制壺,他見寺後山上一顆千年銀杏古樹,樹身結著樹癭,像團起來的圓瘤,奇特可愛。於是供春用寺里老和尚制壺後洗手沉澱在缸底的紫砂泥,用茶匙挖空壺身,(那時候還沒發展到拍身筒這個工藝步驟吧?呵呵)再接上與樹癭紋路相似的壺嘴、把,用手指按撳壺身表面並留下許多指螺印,燒成後果然生動異常,連老僧與吳頤山見了都連聲稱讚。供春之壺,勝於金玉。


10

德鍾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曹留群 德鍾


典型的傳統壺型,清代邵大亨初創,德鍾壺,大亨所創光素造型代表作中的又一佳器。器形端莊穩重,比例協調,結構嚴謹,技藝手法的表現已達紫砂傳統基礎技藝的巔峰。壺身手感極佳,觸摸舒服,造型簡潔質樸,一洗清季宮廷之繁縟習氣。


11

秦權

"

走過風雨,走過暖陽;走過寂寞,走過喧鬧,始終沒有被冷落江湖。


1

魚化龍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範洪泉 雲龍壺


典型傳統壺型,清代道光、咸豐間宜興制壺名手邵大亨初創,一面波浪中伸出凶猛的龍頭,張口吐出一顆發光的寶珠,另一面刻鯉魚躍出波濤。壺蓋呈波濤湧起狀,浪尖探出立體雕出的龍頭,作為壺鈕。龍頭可伸縮,端壺到茶時,龍頭伸出,同時龍頭裡又會伸出龍舌。倒完茶,壺持平,龍頭縮回,龍舌也隱入龍頭不見,設計非常巧妙。


2

石瓢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李寒勇 子冶石瓢


傳統經典款式,歷代名家制作較多,風格各異。細分為子冶石瓢,景舟石瓢,漢棠石瓢等。各家的“石瓢”儘管面貌稍有差別,但其整體三角形、底置三足、平蓋橋鈕卻是構成“石瓢”的基本要素,雖歷經幾百年,還是推崇倍致,一直延續下來,深受人們喜愛。

石瓢造型的要點在於力道,要達此目的,則要協調好石瓢各個線條所構成的三角形的比例關係,身筒、流、把,甚至鈕都要相互配合,形成最佳比例,才能最終突出其獨特的力度與氣韻。


3

洋桶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張紅華 洋桶


紫砂洋桶壺自清末民初創制以來,以其造型簡練,使用方便,是宜把玩,便於提攜,便於茗泡而一度盛行,併為大多數茗壺愛好者接受,嗜好、收藏,成為紫砂光貨素器類經典傳統作品之一。(也是老七我最喜歡的壺型。)俞國良、汪寶根、儲銘、顧景舟等人在做洋桶壺有很深的造詣。


4

西施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鮑志強 西施


西施壺,首創者徐友泉,明萬曆年間(公元1573-1620年)。自小拜時大彬為師。言壺之形若美女西施之豐乳。此壺象豐滿的乳房,壺紐象乳頭,流短而略粗,把為倒耳之形,蓋採用截蓋式,可能後人覺得“西施乳壺”不雅,就改稱“西施”或“倒把西施”。


5

井欄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周俊英 井欄


井欄壺是傳統款式之一 ,顧名思義,其造型源於井欄。古人掘井多置井欄,有的還置井蓋,井頂,井亭,它們即可護井,又能起到美化環境作用。可分為高井欄低井欄和方井欄(六方、八方) ,但於壺的整體形式卻沒什麼大的改變。只是在細節 :如鈕、 流、 把、 蓋上的處理卻有著細微的變化 ,也可以從是看出歷史的痕跡 。另外井欄壺簡單的形式留下很大的發揮的空間, 在裝飾手法上的運用也層出不窮, 詩書畫印皆可點睛 。

井欄壺流大多數是一彎嘴, 也有的以短直嘴出流 。長似鯨虹, 短如鷹喙, 曲直皆微妙 。此壺式也應屬曼十八之列 。一改當時繁瑣, 守舊, 題材狹窄貧乏的局面 ,以其造就簡潔 、明快、 新穎的壺式 耐人尋味 。搏得當時文士的青睞。多少年來經歷時間考驗, 終成紫砂壺式中的傳統經典。後來之匠師從井欄之中汲取了不少靈感 。


6

掇球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周桂珍 掇球


典型的幾何型傳統圓壺式,也是最優秀的紫砂壺代表款式之一。它的基本造形是壺鈕,壺蓋,身壺,由小中大三個順序排列的球體組成,壺腹為大球,壺蓋為小球,似小球掇於大球上,故稱掇球壺。掇球壺在蓋沿和口沿各塑一條粗細不同的燒線,這種上粗下細複合在一起的雙線,稱為天壓地或文武線,子母線.民國時期程壽珍所作掇球壺為掇球中的精品。


7

合歡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萬志群 合歡


曼生十八式之一,也是陳曼生本人之所愛;壺銘日:“試陽羨茶、煮合江水,坡仙之徒、皆大歡喜”。闡釋了“合歡”之義,若是東坡的門徒,三五知己,無酒有茶,品茗談天,足矣。


8

仿古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曹留群 仿古


仿古壺可以說是現代每個制壺人學徒時期學的第一把壺。身扁、腹鼓、頸高、蓋板平滑,壺蓋與口沿子母線吻合嚴密,合成圓線飽滿,扁鈕有力,虹鈕有勢,二彎流胥出自然 ;圓圈把勻勢而起,有些款把圓下有垂,富於靈動,整體骨肉亭勻,收展有度,有一氣呵成之暢。


9

供春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陳學文 供春


在中國紫砂文化史上,供春是一個開創性的人物。明代正德年間,為求讀書清淨,縣官吳頤山帶著書童供春讀書於宜興(舊稱陽羨)南部山區的金沙寺中,閒暇時供春看到寺內老和尚用當地特有的紫砂泥捏製茶壺,飲茶參禪,此時已成佛界習俗。也許是出於好奇吧,偷偷地跟著寺裡的老和尚摶坯制壺,他見寺後山上一顆千年銀杏古樹,樹身結著樹癭,像團起來的圓瘤,奇特可愛。於是供春用寺里老和尚制壺後洗手沉澱在缸底的紫砂泥,用茶匙挖空壺身,(那時候還沒發展到拍身筒這個工藝步驟吧?呵呵)再接上與樹癭紋路相似的壺嘴、把,用手指按撳壺身表面並留下許多指螺印,燒成後果然生動異常,連老僧與吳頤山見了都連聲稱讚。供春之壺,勝於金玉。


10

德鍾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曹留群 德鍾


典型的傳統壺型,清代邵大亨初創,德鍾壺,大亨所創光素造型代表作中的又一佳器。器形端莊穩重,比例協調,結構嚴謹,技藝手法的表現已達紫砂傳統基礎技藝的巔峰。壺身手感極佳,觸摸舒服,造型簡潔質樸,一洗清季宮廷之繁縟習氣。


11

秦權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曹留群 秦權


秦統一六國後統一了度量衡,“權”就是用來稱量重量用的秤砣;“秦權”壺就是仿其外型。誰最早創制了秦權壺,不得而知。但在晚清梅友竹與韻石合作,一如當年陳鴻壽與楊彭年的傳奇。紫砂題銘,直追曼生,神采翻飛。“載船春茗桃源賣,自有人家帶秤來。” 桃源賣茶,以壺為秤。充滿了想象的意境和瀟灑不羈的情趣。

秦權為壺,氣度泰然,剛正不阿。光面古拙中意象萬千,紫砂泰斗顧景舟更是將秦權做成了素器的巔峰典範。


12

虛扁

"

走過風雨,走過暖陽;走過寂寞,走過喧鬧,始終沒有被冷落江湖。


1

魚化龍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範洪泉 雲龍壺


典型傳統壺型,清代道光、咸豐間宜興制壺名手邵大亨初創,一面波浪中伸出凶猛的龍頭,張口吐出一顆發光的寶珠,另一面刻鯉魚躍出波濤。壺蓋呈波濤湧起狀,浪尖探出立體雕出的龍頭,作為壺鈕。龍頭可伸縮,端壺到茶時,龍頭伸出,同時龍頭裡又會伸出龍舌。倒完茶,壺持平,龍頭縮回,龍舌也隱入龍頭不見,設計非常巧妙。


2

石瓢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李寒勇 子冶石瓢


傳統經典款式,歷代名家制作較多,風格各異。細分為子冶石瓢,景舟石瓢,漢棠石瓢等。各家的“石瓢”儘管面貌稍有差別,但其整體三角形、底置三足、平蓋橋鈕卻是構成“石瓢”的基本要素,雖歷經幾百年,還是推崇倍致,一直延續下來,深受人們喜愛。

石瓢造型的要點在於力道,要達此目的,則要協調好石瓢各個線條所構成的三角形的比例關係,身筒、流、把,甚至鈕都要相互配合,形成最佳比例,才能最終突出其獨特的力度與氣韻。


3

洋桶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張紅華 洋桶


紫砂洋桶壺自清末民初創制以來,以其造型簡練,使用方便,是宜把玩,便於提攜,便於茗泡而一度盛行,併為大多數茗壺愛好者接受,嗜好、收藏,成為紫砂光貨素器類經典傳統作品之一。(也是老七我最喜歡的壺型。)俞國良、汪寶根、儲銘、顧景舟等人在做洋桶壺有很深的造詣。


4

西施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鮑志強 西施


西施壺,首創者徐友泉,明萬曆年間(公元1573-1620年)。自小拜時大彬為師。言壺之形若美女西施之豐乳。此壺象豐滿的乳房,壺紐象乳頭,流短而略粗,把為倒耳之形,蓋採用截蓋式,可能後人覺得“西施乳壺”不雅,就改稱“西施”或“倒把西施”。


5

井欄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周俊英 井欄


井欄壺是傳統款式之一 ,顧名思義,其造型源於井欄。古人掘井多置井欄,有的還置井蓋,井頂,井亭,它們即可護井,又能起到美化環境作用。可分為高井欄低井欄和方井欄(六方、八方) ,但於壺的整體形式卻沒什麼大的改變。只是在細節 :如鈕、 流、 把、 蓋上的處理卻有著細微的變化 ,也可以從是看出歷史的痕跡 。另外井欄壺簡單的形式留下很大的發揮的空間, 在裝飾手法上的運用也層出不窮, 詩書畫印皆可點睛 。

井欄壺流大多數是一彎嘴, 也有的以短直嘴出流 。長似鯨虹, 短如鷹喙, 曲直皆微妙 。此壺式也應屬曼十八之列 。一改當時繁瑣, 守舊, 題材狹窄貧乏的局面 ,以其造就簡潔 、明快、 新穎的壺式 耐人尋味 。搏得當時文士的青睞。多少年來經歷時間考驗, 終成紫砂壺式中的傳統經典。後來之匠師從井欄之中汲取了不少靈感 。


6

掇球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周桂珍 掇球


典型的幾何型傳統圓壺式,也是最優秀的紫砂壺代表款式之一。它的基本造形是壺鈕,壺蓋,身壺,由小中大三個順序排列的球體組成,壺腹為大球,壺蓋為小球,似小球掇於大球上,故稱掇球壺。掇球壺在蓋沿和口沿各塑一條粗細不同的燒線,這種上粗下細複合在一起的雙線,稱為天壓地或文武線,子母線.民國時期程壽珍所作掇球壺為掇球中的精品。


7

合歡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萬志群 合歡


曼生十八式之一,也是陳曼生本人之所愛;壺銘日:“試陽羨茶、煮合江水,坡仙之徒、皆大歡喜”。闡釋了“合歡”之義,若是東坡的門徒,三五知己,無酒有茶,品茗談天,足矣。


8

仿古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曹留群 仿古


仿古壺可以說是現代每個制壺人學徒時期學的第一把壺。身扁、腹鼓、頸高、蓋板平滑,壺蓋與口沿子母線吻合嚴密,合成圓線飽滿,扁鈕有力,虹鈕有勢,二彎流胥出自然 ;圓圈把勻勢而起,有些款把圓下有垂,富於靈動,整體骨肉亭勻,收展有度,有一氣呵成之暢。


9

供春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陳學文 供春


在中國紫砂文化史上,供春是一個開創性的人物。明代正德年間,為求讀書清淨,縣官吳頤山帶著書童供春讀書於宜興(舊稱陽羨)南部山區的金沙寺中,閒暇時供春看到寺內老和尚用當地特有的紫砂泥捏製茶壺,飲茶參禪,此時已成佛界習俗。也許是出於好奇吧,偷偷地跟著寺裡的老和尚摶坯制壺,他見寺後山上一顆千年銀杏古樹,樹身結著樹癭,像團起來的圓瘤,奇特可愛。於是供春用寺里老和尚制壺後洗手沉澱在缸底的紫砂泥,用茶匙挖空壺身,(那時候還沒發展到拍身筒這個工藝步驟吧?呵呵)再接上與樹癭紋路相似的壺嘴、把,用手指按撳壺身表面並留下許多指螺印,燒成後果然生動異常,連老僧與吳頤山見了都連聲稱讚。供春之壺,勝於金玉。


10

德鍾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曹留群 德鍾


典型的傳統壺型,清代邵大亨初創,德鍾壺,大亨所創光素造型代表作中的又一佳器。器形端莊穩重,比例協調,結構嚴謹,技藝手法的表現已達紫砂傳統基礎技藝的巔峰。壺身手感極佳,觸摸舒服,造型簡潔質樸,一洗清季宮廷之繁縟習氣。


11

秦權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曹留群 秦權


秦統一六國後統一了度量衡,“權”就是用來稱量重量用的秤砣;“秦權”壺就是仿其外型。誰最早創制了秦權壺,不得而知。但在晚清梅友竹與韻石合作,一如當年陳鴻壽與楊彭年的傳奇。紫砂題銘,直追曼生,神采翻飛。“載船春茗桃源賣,自有人家帶秤來。” 桃源賣茶,以壺為秤。充滿了想象的意境和瀟灑不羈的情趣。

秦權為壺,氣度泰然,剛正不阿。光面古拙中意象萬千,紫砂泰斗顧景舟更是將秦權做成了素器的巔峰典範。


12

虛扁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周俊峰 虛扁


虛扁壺又叫水扁壺、書扁壺。因發音相近,發音幾乎相同,意思上,書扁更恰當,但虛扁一名用得較多,可能是給人一種虛懷若谷,逍遙自在之感。此壺式在各個時代都有名家加以臨摹再創作,佳作不絕。虛扁在紫砂傳統全手工成型中最難得的器型之一。虛懷若谷,逍遙自在。個性鮮明,令人玩味不盡。


13

思亭

"

走過風雨,走過暖陽;走過寂寞,走過喧鬧,始終沒有被冷落江湖。


1

魚化龍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範洪泉 雲龍壺


典型傳統壺型,清代道光、咸豐間宜興制壺名手邵大亨初創,一面波浪中伸出凶猛的龍頭,張口吐出一顆發光的寶珠,另一面刻鯉魚躍出波濤。壺蓋呈波濤湧起狀,浪尖探出立體雕出的龍頭,作為壺鈕。龍頭可伸縮,端壺到茶時,龍頭伸出,同時龍頭裡又會伸出龍舌。倒完茶,壺持平,龍頭縮回,龍舌也隱入龍頭不見,設計非常巧妙。


2

石瓢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李寒勇 子冶石瓢


傳統經典款式,歷代名家制作較多,風格各異。細分為子冶石瓢,景舟石瓢,漢棠石瓢等。各家的“石瓢”儘管面貌稍有差別,但其整體三角形、底置三足、平蓋橋鈕卻是構成“石瓢”的基本要素,雖歷經幾百年,還是推崇倍致,一直延續下來,深受人們喜愛。

石瓢造型的要點在於力道,要達此目的,則要協調好石瓢各個線條所構成的三角形的比例關係,身筒、流、把,甚至鈕都要相互配合,形成最佳比例,才能最終突出其獨特的力度與氣韻。


3

洋桶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張紅華 洋桶


紫砂洋桶壺自清末民初創制以來,以其造型簡練,使用方便,是宜把玩,便於提攜,便於茗泡而一度盛行,併為大多數茗壺愛好者接受,嗜好、收藏,成為紫砂光貨素器類經典傳統作品之一。(也是老七我最喜歡的壺型。)俞國良、汪寶根、儲銘、顧景舟等人在做洋桶壺有很深的造詣。


4

西施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鮑志強 西施


西施壺,首創者徐友泉,明萬曆年間(公元1573-1620年)。自小拜時大彬為師。言壺之形若美女西施之豐乳。此壺象豐滿的乳房,壺紐象乳頭,流短而略粗,把為倒耳之形,蓋採用截蓋式,可能後人覺得“西施乳壺”不雅,就改稱“西施”或“倒把西施”。


5

井欄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周俊英 井欄


井欄壺是傳統款式之一 ,顧名思義,其造型源於井欄。古人掘井多置井欄,有的還置井蓋,井頂,井亭,它們即可護井,又能起到美化環境作用。可分為高井欄低井欄和方井欄(六方、八方) ,但於壺的整體形式卻沒什麼大的改變。只是在細節 :如鈕、 流、 把、 蓋上的處理卻有著細微的變化 ,也可以從是看出歷史的痕跡 。另外井欄壺簡單的形式留下很大的發揮的空間, 在裝飾手法上的運用也層出不窮, 詩書畫印皆可點睛 。

井欄壺流大多數是一彎嘴, 也有的以短直嘴出流 。長似鯨虹, 短如鷹喙, 曲直皆微妙 。此壺式也應屬曼十八之列 。一改當時繁瑣, 守舊, 題材狹窄貧乏的局面 ,以其造就簡潔 、明快、 新穎的壺式 耐人尋味 。搏得當時文士的青睞。多少年來經歷時間考驗, 終成紫砂壺式中的傳統經典。後來之匠師從井欄之中汲取了不少靈感 。


6

掇球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周桂珍 掇球


典型的幾何型傳統圓壺式,也是最優秀的紫砂壺代表款式之一。它的基本造形是壺鈕,壺蓋,身壺,由小中大三個順序排列的球體組成,壺腹為大球,壺蓋為小球,似小球掇於大球上,故稱掇球壺。掇球壺在蓋沿和口沿各塑一條粗細不同的燒線,這種上粗下細複合在一起的雙線,稱為天壓地或文武線,子母線.民國時期程壽珍所作掇球壺為掇球中的精品。


7

合歡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萬志群 合歡


曼生十八式之一,也是陳曼生本人之所愛;壺銘日:“試陽羨茶、煮合江水,坡仙之徒、皆大歡喜”。闡釋了“合歡”之義,若是東坡的門徒,三五知己,無酒有茶,品茗談天,足矣。


8

仿古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曹留群 仿古


仿古壺可以說是現代每個制壺人學徒時期學的第一把壺。身扁、腹鼓、頸高、蓋板平滑,壺蓋與口沿子母線吻合嚴密,合成圓線飽滿,扁鈕有力,虹鈕有勢,二彎流胥出自然 ;圓圈把勻勢而起,有些款把圓下有垂,富於靈動,整體骨肉亭勻,收展有度,有一氣呵成之暢。


9

供春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陳學文 供春


在中國紫砂文化史上,供春是一個開創性的人物。明代正德年間,為求讀書清淨,縣官吳頤山帶著書童供春讀書於宜興(舊稱陽羨)南部山區的金沙寺中,閒暇時供春看到寺內老和尚用當地特有的紫砂泥捏製茶壺,飲茶參禪,此時已成佛界習俗。也許是出於好奇吧,偷偷地跟著寺裡的老和尚摶坯制壺,他見寺後山上一顆千年銀杏古樹,樹身結著樹癭,像團起來的圓瘤,奇特可愛。於是供春用寺里老和尚制壺後洗手沉澱在缸底的紫砂泥,用茶匙挖空壺身,(那時候還沒發展到拍身筒這個工藝步驟吧?呵呵)再接上與樹癭紋路相似的壺嘴、把,用手指按撳壺身表面並留下許多指螺印,燒成後果然生動異常,連老僧與吳頤山見了都連聲稱讚。供春之壺,勝於金玉。


10

德鍾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曹留群 德鍾


典型的傳統壺型,清代邵大亨初創,德鍾壺,大亨所創光素造型代表作中的又一佳器。器形端莊穩重,比例協調,結構嚴謹,技藝手法的表現已達紫砂傳統基礎技藝的巔峰。壺身手感極佳,觸摸舒服,造型簡潔質樸,一洗清季宮廷之繁縟習氣。


11

秦權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曹留群 秦權


秦統一六國後統一了度量衡,“權”就是用來稱量重量用的秤砣;“秦權”壺就是仿其外型。誰最早創制了秦權壺,不得而知。但在晚清梅友竹與韻石合作,一如當年陳鴻壽與楊彭年的傳奇。紫砂題銘,直追曼生,神采翻飛。“載船春茗桃源賣,自有人家帶秤來。” 桃源賣茶,以壺為秤。充滿了想象的意境和瀟灑不羈的情趣。

秦權為壺,氣度泰然,剛正不阿。光面古拙中意象萬千,紫砂泰斗顧景舟更是將秦權做成了素器的巔峰典範。


12

虛扁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周俊峰 虛扁


虛扁壺又叫水扁壺、書扁壺。因發音相近,發音幾乎相同,意思上,書扁更恰當,但虛扁一名用得較多,可能是給人一種虛懷若谷,逍遙自在之感。此壺式在各個時代都有名家加以臨摹再創作,佳作不絕。虛扁在紫砂傳統全手工成型中最難得的器型之一。虛懷若谷,逍遙自在。個性鮮明,令人玩味不盡。


13

思亭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曹留群 笑櫻

思亭壺是清初制壺名家陸思亭所創,壺身如葫瓢,彎嘴自腹向上胥出,圈把秀麗,高虛蓋與壺口相切,呈一完整的器體。圓球形鈕,的腳明顯,乾淨利索,圓包底,整器均勻為明接處理手法,此壺已成為特定的形制名稱。

年代較早的思亭壺,壺嘴曲度較小,流口簡練,趁泥坯七分干時,以竹刀落款於蓋口牆沿,筆致尚稱工整。年代稍晚些的思亭壺,風格柔美,壺嘴已受“孟臣”、“逸公”諸式影響,曲線明顯,流口較尖,實用性強過前者,署款則各式皆備,有竹刀寫刻,也有鋼刀雙鉤刻,罕見鈐印者。以此思亭款式,清代店肆“萬豐”、“恆興”曾將此壺式腹部改為六方。其最著名的是署“秋崖”之款的壺,形制為圓中寓方,剛柔並濟的式度,“秋”字寫法左“火”右“禾”,顯為文人書法,筆姿輕重有致,走泥若書墨,純老中鋒。


14

美人肩

"

走過風雨,走過暖陽;走過寂寞,走過喧鬧,始終沒有被冷落江湖。


1

魚化龍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範洪泉 雲龍壺


典型傳統壺型,清代道光、咸豐間宜興制壺名手邵大亨初創,一面波浪中伸出凶猛的龍頭,張口吐出一顆發光的寶珠,另一面刻鯉魚躍出波濤。壺蓋呈波濤湧起狀,浪尖探出立體雕出的龍頭,作為壺鈕。龍頭可伸縮,端壺到茶時,龍頭伸出,同時龍頭裡又會伸出龍舌。倒完茶,壺持平,龍頭縮回,龍舌也隱入龍頭不見,設計非常巧妙。


2

石瓢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李寒勇 子冶石瓢


傳統經典款式,歷代名家制作較多,風格各異。細分為子冶石瓢,景舟石瓢,漢棠石瓢等。各家的“石瓢”儘管面貌稍有差別,但其整體三角形、底置三足、平蓋橋鈕卻是構成“石瓢”的基本要素,雖歷經幾百年,還是推崇倍致,一直延續下來,深受人們喜愛。

石瓢造型的要點在於力道,要達此目的,則要協調好石瓢各個線條所構成的三角形的比例關係,身筒、流、把,甚至鈕都要相互配合,形成最佳比例,才能最終突出其獨特的力度與氣韻。


3

洋桶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張紅華 洋桶


紫砂洋桶壺自清末民初創制以來,以其造型簡練,使用方便,是宜把玩,便於提攜,便於茗泡而一度盛行,併為大多數茗壺愛好者接受,嗜好、收藏,成為紫砂光貨素器類經典傳統作品之一。(也是老七我最喜歡的壺型。)俞國良、汪寶根、儲銘、顧景舟等人在做洋桶壺有很深的造詣。


4

西施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鮑志強 西施


西施壺,首創者徐友泉,明萬曆年間(公元1573-1620年)。自小拜時大彬為師。言壺之形若美女西施之豐乳。此壺象豐滿的乳房,壺紐象乳頭,流短而略粗,把為倒耳之形,蓋採用截蓋式,可能後人覺得“西施乳壺”不雅,就改稱“西施”或“倒把西施”。


5

井欄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周俊英 井欄


井欄壺是傳統款式之一 ,顧名思義,其造型源於井欄。古人掘井多置井欄,有的還置井蓋,井頂,井亭,它們即可護井,又能起到美化環境作用。可分為高井欄低井欄和方井欄(六方、八方) ,但於壺的整體形式卻沒什麼大的改變。只是在細節 :如鈕、 流、 把、 蓋上的處理卻有著細微的變化 ,也可以從是看出歷史的痕跡 。另外井欄壺簡單的形式留下很大的發揮的空間, 在裝飾手法上的運用也層出不窮, 詩書畫印皆可點睛 。

井欄壺流大多數是一彎嘴, 也有的以短直嘴出流 。長似鯨虹, 短如鷹喙, 曲直皆微妙 。此壺式也應屬曼十八之列 。一改當時繁瑣, 守舊, 題材狹窄貧乏的局面 ,以其造就簡潔 、明快、 新穎的壺式 耐人尋味 。搏得當時文士的青睞。多少年來經歷時間考驗, 終成紫砂壺式中的傳統經典。後來之匠師從井欄之中汲取了不少靈感 。


6

掇球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周桂珍 掇球


典型的幾何型傳統圓壺式,也是最優秀的紫砂壺代表款式之一。它的基本造形是壺鈕,壺蓋,身壺,由小中大三個順序排列的球體組成,壺腹為大球,壺蓋為小球,似小球掇於大球上,故稱掇球壺。掇球壺在蓋沿和口沿各塑一條粗細不同的燒線,這種上粗下細複合在一起的雙線,稱為天壓地或文武線,子母線.民國時期程壽珍所作掇球壺為掇球中的精品。


7

合歡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萬志群 合歡


曼生十八式之一,也是陳曼生本人之所愛;壺銘日:“試陽羨茶、煮合江水,坡仙之徒、皆大歡喜”。闡釋了“合歡”之義,若是東坡的門徒,三五知己,無酒有茶,品茗談天,足矣。


8

仿古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曹留群 仿古


仿古壺可以說是現代每個制壺人學徒時期學的第一把壺。身扁、腹鼓、頸高、蓋板平滑,壺蓋與口沿子母線吻合嚴密,合成圓線飽滿,扁鈕有力,虹鈕有勢,二彎流胥出自然 ;圓圈把勻勢而起,有些款把圓下有垂,富於靈動,整體骨肉亭勻,收展有度,有一氣呵成之暢。


9

供春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陳學文 供春


在中國紫砂文化史上,供春是一個開創性的人物。明代正德年間,為求讀書清淨,縣官吳頤山帶著書童供春讀書於宜興(舊稱陽羨)南部山區的金沙寺中,閒暇時供春看到寺內老和尚用當地特有的紫砂泥捏製茶壺,飲茶參禪,此時已成佛界習俗。也許是出於好奇吧,偷偷地跟著寺裡的老和尚摶坯制壺,他見寺後山上一顆千年銀杏古樹,樹身結著樹癭,像團起來的圓瘤,奇特可愛。於是供春用寺里老和尚制壺後洗手沉澱在缸底的紫砂泥,用茶匙挖空壺身,(那時候還沒發展到拍身筒這個工藝步驟吧?呵呵)再接上與樹癭紋路相似的壺嘴、把,用手指按撳壺身表面並留下許多指螺印,燒成後果然生動異常,連老僧與吳頤山見了都連聲稱讚。供春之壺,勝於金玉。


10

德鍾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曹留群 德鍾


典型的傳統壺型,清代邵大亨初創,德鍾壺,大亨所創光素造型代表作中的又一佳器。器形端莊穩重,比例協調,結構嚴謹,技藝手法的表現已達紫砂傳統基礎技藝的巔峰。壺身手感極佳,觸摸舒服,造型簡潔質樸,一洗清季宮廷之繁縟習氣。


11

秦權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曹留群 秦權


秦統一六國後統一了度量衡,“權”就是用來稱量重量用的秤砣;“秦權”壺就是仿其外型。誰最早創制了秦權壺,不得而知。但在晚清梅友竹與韻石合作,一如當年陳鴻壽與楊彭年的傳奇。紫砂題銘,直追曼生,神采翻飛。“載船春茗桃源賣,自有人家帶秤來。” 桃源賣茶,以壺為秤。充滿了想象的意境和瀟灑不羈的情趣。

秦權為壺,氣度泰然,剛正不阿。光面古拙中意象萬千,紫砂泰斗顧景舟更是將秦權做成了素器的巔峰典範。


12

虛扁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周俊峰 虛扁


虛扁壺又叫水扁壺、書扁壺。因發音相近,發音幾乎相同,意思上,書扁更恰當,但虛扁一名用得較多,可能是給人一種虛懷若谷,逍遙自在之感。此壺式在各個時代都有名家加以臨摹再創作,佳作不絕。虛扁在紫砂傳統全手工成型中最難得的器型之一。虛懷若谷,逍遙自在。個性鮮明,令人玩味不盡。


13

思亭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曹留群 笑櫻

思亭壺是清初制壺名家陸思亭所創,壺身如葫瓢,彎嘴自腹向上胥出,圈把秀麗,高虛蓋與壺口相切,呈一完整的器體。圓球形鈕,的腳明顯,乾淨利索,圓包底,整器均勻為明接處理手法,此壺已成為特定的形制名稱。

年代較早的思亭壺,壺嘴曲度較小,流口簡練,趁泥坯七分干時,以竹刀落款於蓋口牆沿,筆致尚稱工整。年代稍晚些的思亭壺,風格柔美,壺嘴已受“孟臣”、“逸公”諸式影響,曲線明顯,流口較尖,實用性強過前者,署款則各式皆備,有竹刀寫刻,也有鋼刀雙鉤刻,罕見鈐印者。以此思亭款式,清代店肆“萬豐”、“恆興”曾將此壺式腹部改為六方。其最著名的是署“秋崖”之款的壺,形制為圓中寓方,剛柔並濟的式度,“秋”字寫法左“火”右“禾”,顯為文人書法,筆姿輕重有致,走泥若書墨,純老中鋒。


14

美人肩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美人肩是個傳統器形。由清代的老作品修改而來,以體現圓潤的壺身為主,壺蓋與壺身彷彿合為一體,沒有空隙,勾勒出“美人肩”的圓潤,用手撫摸上去,彷彿能感受到她的溫暖。

窈窕秀美的壺身,漂亮勻稱的壺肩,肩項及腹,骨肉勻亭。纖細綽約的壺把和壺嘴,自然舒展,曲線優美。好似美人盈盈而動,清揚婉兮,美目盼兮。


15

上新橋

"

走過風雨,走過暖陽;走過寂寞,走過喧鬧,始終沒有被冷落江湖。


1

魚化龍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範洪泉 雲龍壺


典型傳統壺型,清代道光、咸豐間宜興制壺名手邵大亨初創,一面波浪中伸出凶猛的龍頭,張口吐出一顆發光的寶珠,另一面刻鯉魚躍出波濤。壺蓋呈波濤湧起狀,浪尖探出立體雕出的龍頭,作為壺鈕。龍頭可伸縮,端壺到茶時,龍頭伸出,同時龍頭裡又會伸出龍舌。倒完茶,壺持平,龍頭縮回,龍舌也隱入龍頭不見,設計非常巧妙。


2

石瓢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李寒勇 子冶石瓢


傳統經典款式,歷代名家制作較多,風格各異。細分為子冶石瓢,景舟石瓢,漢棠石瓢等。各家的“石瓢”儘管面貌稍有差別,但其整體三角形、底置三足、平蓋橋鈕卻是構成“石瓢”的基本要素,雖歷經幾百年,還是推崇倍致,一直延續下來,深受人們喜愛。

石瓢造型的要點在於力道,要達此目的,則要協調好石瓢各個線條所構成的三角形的比例關係,身筒、流、把,甚至鈕都要相互配合,形成最佳比例,才能最終突出其獨特的力度與氣韻。


3

洋桶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張紅華 洋桶


紫砂洋桶壺自清末民初創制以來,以其造型簡練,使用方便,是宜把玩,便於提攜,便於茗泡而一度盛行,併為大多數茗壺愛好者接受,嗜好、收藏,成為紫砂光貨素器類經典傳統作品之一。(也是老七我最喜歡的壺型。)俞國良、汪寶根、儲銘、顧景舟等人在做洋桶壺有很深的造詣。


4

西施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鮑志強 西施


西施壺,首創者徐友泉,明萬曆年間(公元1573-1620年)。自小拜時大彬為師。言壺之形若美女西施之豐乳。此壺象豐滿的乳房,壺紐象乳頭,流短而略粗,把為倒耳之形,蓋採用截蓋式,可能後人覺得“西施乳壺”不雅,就改稱“西施”或“倒把西施”。


5

井欄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周俊英 井欄


井欄壺是傳統款式之一 ,顧名思義,其造型源於井欄。古人掘井多置井欄,有的還置井蓋,井頂,井亭,它們即可護井,又能起到美化環境作用。可分為高井欄低井欄和方井欄(六方、八方) ,但於壺的整體形式卻沒什麼大的改變。只是在細節 :如鈕、 流、 把、 蓋上的處理卻有著細微的變化 ,也可以從是看出歷史的痕跡 。另外井欄壺簡單的形式留下很大的發揮的空間, 在裝飾手法上的運用也層出不窮, 詩書畫印皆可點睛 。

井欄壺流大多數是一彎嘴, 也有的以短直嘴出流 。長似鯨虹, 短如鷹喙, 曲直皆微妙 。此壺式也應屬曼十八之列 。一改當時繁瑣, 守舊, 題材狹窄貧乏的局面 ,以其造就簡潔 、明快、 新穎的壺式 耐人尋味 。搏得當時文士的青睞。多少年來經歷時間考驗, 終成紫砂壺式中的傳統經典。後來之匠師從井欄之中汲取了不少靈感 。


6

掇球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周桂珍 掇球


典型的幾何型傳統圓壺式,也是最優秀的紫砂壺代表款式之一。它的基本造形是壺鈕,壺蓋,身壺,由小中大三個順序排列的球體組成,壺腹為大球,壺蓋為小球,似小球掇於大球上,故稱掇球壺。掇球壺在蓋沿和口沿各塑一條粗細不同的燒線,這種上粗下細複合在一起的雙線,稱為天壓地或文武線,子母線.民國時期程壽珍所作掇球壺為掇球中的精品。


7

合歡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萬志群 合歡


曼生十八式之一,也是陳曼生本人之所愛;壺銘日:“試陽羨茶、煮合江水,坡仙之徒、皆大歡喜”。闡釋了“合歡”之義,若是東坡的門徒,三五知己,無酒有茶,品茗談天,足矣。


8

仿古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曹留群 仿古


仿古壺可以說是現代每個制壺人學徒時期學的第一把壺。身扁、腹鼓、頸高、蓋板平滑,壺蓋與口沿子母線吻合嚴密,合成圓線飽滿,扁鈕有力,虹鈕有勢,二彎流胥出自然 ;圓圈把勻勢而起,有些款把圓下有垂,富於靈動,整體骨肉亭勻,收展有度,有一氣呵成之暢。


9

供春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陳學文 供春


在中國紫砂文化史上,供春是一個開創性的人物。明代正德年間,為求讀書清淨,縣官吳頤山帶著書童供春讀書於宜興(舊稱陽羨)南部山區的金沙寺中,閒暇時供春看到寺內老和尚用當地特有的紫砂泥捏製茶壺,飲茶參禪,此時已成佛界習俗。也許是出於好奇吧,偷偷地跟著寺裡的老和尚摶坯制壺,他見寺後山上一顆千年銀杏古樹,樹身結著樹癭,像團起來的圓瘤,奇特可愛。於是供春用寺里老和尚制壺後洗手沉澱在缸底的紫砂泥,用茶匙挖空壺身,(那時候還沒發展到拍身筒這個工藝步驟吧?呵呵)再接上與樹癭紋路相似的壺嘴、把,用手指按撳壺身表面並留下許多指螺印,燒成後果然生動異常,連老僧與吳頤山見了都連聲稱讚。供春之壺,勝於金玉。


10

德鍾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曹留群 德鍾


典型的傳統壺型,清代邵大亨初創,德鍾壺,大亨所創光素造型代表作中的又一佳器。器形端莊穩重,比例協調,結構嚴謹,技藝手法的表現已達紫砂傳統基礎技藝的巔峰。壺身手感極佳,觸摸舒服,造型簡潔質樸,一洗清季宮廷之繁縟習氣。


11

秦權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曹留群 秦權


秦統一六國後統一了度量衡,“權”就是用來稱量重量用的秤砣;“秦權”壺就是仿其外型。誰最早創制了秦權壺,不得而知。但在晚清梅友竹與韻石合作,一如當年陳鴻壽與楊彭年的傳奇。紫砂題銘,直追曼生,神采翻飛。“載船春茗桃源賣,自有人家帶秤來。” 桃源賣茶,以壺為秤。充滿了想象的意境和瀟灑不羈的情趣。

秦權為壺,氣度泰然,剛正不阿。光面古拙中意象萬千,紫砂泰斗顧景舟更是將秦權做成了素器的巔峰典範。


12

虛扁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周俊峰 虛扁


虛扁壺又叫水扁壺、書扁壺。因發音相近,發音幾乎相同,意思上,書扁更恰當,但虛扁一名用得較多,可能是給人一種虛懷若谷,逍遙自在之感。此壺式在各個時代都有名家加以臨摹再創作,佳作不絕。虛扁在紫砂傳統全手工成型中最難得的器型之一。虛懷若谷,逍遙自在。個性鮮明,令人玩味不盡。


13

思亭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曹留群 笑櫻

思亭壺是清初制壺名家陸思亭所創,壺身如葫瓢,彎嘴自腹向上胥出,圈把秀麗,高虛蓋與壺口相切,呈一完整的器體。圓球形鈕,的腳明顯,乾淨利索,圓包底,整器均勻為明接處理手法,此壺已成為特定的形制名稱。

年代較早的思亭壺,壺嘴曲度較小,流口簡練,趁泥坯七分干時,以竹刀落款於蓋口牆沿,筆致尚稱工整。年代稍晚些的思亭壺,風格柔美,壺嘴已受“孟臣”、“逸公”諸式影響,曲線明顯,流口較尖,實用性強過前者,署款則各式皆備,有竹刀寫刻,也有鋼刀雙鉤刻,罕見鈐印者。以此思亭款式,清代店肆“萬豐”、“恆興”曾將此壺式腹部改為六方。其最著名的是署“秋崖”之款的壺,形制為圓中寓方,剛柔並濟的式度,“秋”字寫法左“火”右“禾”,顯為文人書法,筆姿輕重有致,走泥若書墨,純老中鋒。


14

美人肩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美人肩是個傳統器形。由清代的老作品修改而來,以體現圓潤的壺身為主,壺蓋與壺身彷彿合為一體,沒有空隙,勾勒出“美人肩”的圓潤,用手撫摸上去,彷彿能感受到她的溫暖。

窈窕秀美的壺身,漂亮勻稱的壺肩,肩項及腹,骨肉勻亭。纖細綽約的壺把和壺嘴,自然舒展,曲線優美。好似美人盈盈而動,清揚婉兮,美目盼兮。


15

上新橋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曹留群 上新橋


江南多水,長河上的斜拉橋、曲拱橋,村前屋後的木橋、石橋、竹橋,這些連接此岸與彼岸的形態各異的紐帶,隨處可見,這些江南水鄉最常見的元素被用到的紫砂壺上,別有一番韻味。

此壺最初創作者是顧景舟,壺身呈扁圓形,折肩圈足,曲流環狀柄,壓蓋式,橋型鈕。此壺造型端莊、秀美、新穎脫俗,在柄的環狀之上稍加改動即可安放拇指,又與壺蓋鈕相呼應,真可謂匠心獨運、設計巧妙。蓋與肩部均以凹線、階狀分割空間,自上而下視之,有一環扣一環水波盪漾之感。壺蓋上的鈕正像一座小橋矗立於湖水之中,上新橋壺或由此而得名。


16

笑櫻

"

走過風雨,走過暖陽;走過寂寞,走過喧鬧,始終沒有被冷落江湖。


1

魚化龍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範洪泉 雲龍壺


典型傳統壺型,清代道光、咸豐間宜興制壺名手邵大亨初創,一面波浪中伸出凶猛的龍頭,張口吐出一顆發光的寶珠,另一面刻鯉魚躍出波濤。壺蓋呈波濤湧起狀,浪尖探出立體雕出的龍頭,作為壺鈕。龍頭可伸縮,端壺到茶時,龍頭伸出,同時龍頭裡又會伸出龍舌。倒完茶,壺持平,龍頭縮回,龍舌也隱入龍頭不見,設計非常巧妙。


2

石瓢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李寒勇 子冶石瓢


傳統經典款式,歷代名家制作較多,風格各異。細分為子冶石瓢,景舟石瓢,漢棠石瓢等。各家的“石瓢”儘管面貌稍有差別,但其整體三角形、底置三足、平蓋橋鈕卻是構成“石瓢”的基本要素,雖歷經幾百年,還是推崇倍致,一直延續下來,深受人們喜愛。

石瓢造型的要點在於力道,要達此目的,則要協調好石瓢各個線條所構成的三角形的比例關係,身筒、流、把,甚至鈕都要相互配合,形成最佳比例,才能最終突出其獨特的力度與氣韻。


3

洋桶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張紅華 洋桶


紫砂洋桶壺自清末民初創制以來,以其造型簡練,使用方便,是宜把玩,便於提攜,便於茗泡而一度盛行,併為大多數茗壺愛好者接受,嗜好、收藏,成為紫砂光貨素器類經典傳統作品之一。(也是老七我最喜歡的壺型。)俞國良、汪寶根、儲銘、顧景舟等人在做洋桶壺有很深的造詣。


4

西施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鮑志強 西施


西施壺,首創者徐友泉,明萬曆年間(公元1573-1620年)。自小拜時大彬為師。言壺之形若美女西施之豐乳。此壺象豐滿的乳房,壺紐象乳頭,流短而略粗,把為倒耳之形,蓋採用截蓋式,可能後人覺得“西施乳壺”不雅,就改稱“西施”或“倒把西施”。


5

井欄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周俊英 井欄


井欄壺是傳統款式之一 ,顧名思義,其造型源於井欄。古人掘井多置井欄,有的還置井蓋,井頂,井亭,它們即可護井,又能起到美化環境作用。可分為高井欄低井欄和方井欄(六方、八方) ,但於壺的整體形式卻沒什麼大的改變。只是在細節 :如鈕、 流、 把、 蓋上的處理卻有著細微的變化 ,也可以從是看出歷史的痕跡 。另外井欄壺簡單的形式留下很大的發揮的空間, 在裝飾手法上的運用也層出不窮, 詩書畫印皆可點睛 。

井欄壺流大多數是一彎嘴, 也有的以短直嘴出流 。長似鯨虹, 短如鷹喙, 曲直皆微妙 。此壺式也應屬曼十八之列 。一改當時繁瑣, 守舊, 題材狹窄貧乏的局面 ,以其造就簡潔 、明快、 新穎的壺式 耐人尋味 。搏得當時文士的青睞。多少年來經歷時間考驗, 終成紫砂壺式中的傳統經典。後來之匠師從井欄之中汲取了不少靈感 。


6

掇球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周桂珍 掇球


典型的幾何型傳統圓壺式,也是最優秀的紫砂壺代表款式之一。它的基本造形是壺鈕,壺蓋,身壺,由小中大三個順序排列的球體組成,壺腹為大球,壺蓋為小球,似小球掇於大球上,故稱掇球壺。掇球壺在蓋沿和口沿各塑一條粗細不同的燒線,這種上粗下細複合在一起的雙線,稱為天壓地或文武線,子母線.民國時期程壽珍所作掇球壺為掇球中的精品。


7

合歡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萬志群 合歡


曼生十八式之一,也是陳曼生本人之所愛;壺銘日:“試陽羨茶、煮合江水,坡仙之徒、皆大歡喜”。闡釋了“合歡”之義,若是東坡的門徒,三五知己,無酒有茶,品茗談天,足矣。


8

仿古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曹留群 仿古


仿古壺可以說是現代每個制壺人學徒時期學的第一把壺。身扁、腹鼓、頸高、蓋板平滑,壺蓋與口沿子母線吻合嚴密,合成圓線飽滿,扁鈕有力,虹鈕有勢,二彎流胥出自然 ;圓圈把勻勢而起,有些款把圓下有垂,富於靈動,整體骨肉亭勻,收展有度,有一氣呵成之暢。


9

供春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陳學文 供春


在中國紫砂文化史上,供春是一個開創性的人物。明代正德年間,為求讀書清淨,縣官吳頤山帶著書童供春讀書於宜興(舊稱陽羨)南部山區的金沙寺中,閒暇時供春看到寺內老和尚用當地特有的紫砂泥捏製茶壺,飲茶參禪,此時已成佛界習俗。也許是出於好奇吧,偷偷地跟著寺裡的老和尚摶坯制壺,他見寺後山上一顆千年銀杏古樹,樹身結著樹癭,像團起來的圓瘤,奇特可愛。於是供春用寺里老和尚制壺後洗手沉澱在缸底的紫砂泥,用茶匙挖空壺身,(那時候還沒發展到拍身筒這個工藝步驟吧?呵呵)再接上與樹癭紋路相似的壺嘴、把,用手指按撳壺身表面並留下許多指螺印,燒成後果然生動異常,連老僧與吳頤山見了都連聲稱讚。供春之壺,勝於金玉。


10

德鍾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曹留群 德鍾


典型的傳統壺型,清代邵大亨初創,德鍾壺,大亨所創光素造型代表作中的又一佳器。器形端莊穩重,比例協調,結構嚴謹,技藝手法的表現已達紫砂傳統基礎技藝的巔峰。壺身手感極佳,觸摸舒服,造型簡潔質樸,一洗清季宮廷之繁縟習氣。


11

秦權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曹留群 秦權


秦統一六國後統一了度量衡,“權”就是用來稱量重量用的秤砣;“秦權”壺就是仿其外型。誰最早創制了秦權壺,不得而知。但在晚清梅友竹與韻石合作,一如當年陳鴻壽與楊彭年的傳奇。紫砂題銘,直追曼生,神采翻飛。“載船春茗桃源賣,自有人家帶秤來。” 桃源賣茶,以壺為秤。充滿了想象的意境和瀟灑不羈的情趣。

秦權為壺,氣度泰然,剛正不阿。光面古拙中意象萬千,紫砂泰斗顧景舟更是將秦權做成了素器的巔峰典範。


12

虛扁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周俊峰 虛扁


虛扁壺又叫水扁壺、書扁壺。因發音相近,發音幾乎相同,意思上,書扁更恰當,但虛扁一名用得較多,可能是給人一種虛懷若谷,逍遙自在之感。此壺式在各個時代都有名家加以臨摹再創作,佳作不絕。虛扁在紫砂傳統全手工成型中最難得的器型之一。虛懷若谷,逍遙自在。個性鮮明,令人玩味不盡。


13

思亭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曹留群 笑櫻

思亭壺是清初制壺名家陸思亭所創,壺身如葫瓢,彎嘴自腹向上胥出,圈把秀麗,高虛蓋與壺口相切,呈一完整的器體。圓球形鈕,的腳明顯,乾淨利索,圓包底,整器均勻為明接處理手法,此壺已成為特定的形制名稱。

年代較早的思亭壺,壺嘴曲度較小,流口簡練,趁泥坯七分干時,以竹刀落款於蓋口牆沿,筆致尚稱工整。年代稍晚些的思亭壺,風格柔美,壺嘴已受“孟臣”、“逸公”諸式影響,曲線明顯,流口較尖,實用性強過前者,署款則各式皆備,有竹刀寫刻,也有鋼刀雙鉤刻,罕見鈐印者。以此思亭款式,清代店肆“萬豐”、“恆興”曾將此壺式腹部改為六方。其最著名的是署“秋崖”之款的壺,形制為圓中寓方,剛柔並濟的式度,“秋”字寫法左“火”右“禾”,顯為文人書法,筆姿輕重有致,走泥若書墨,純老中鋒。


14

美人肩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美人肩是個傳統器形。由清代的老作品修改而來,以體現圓潤的壺身為主,壺蓋與壺身彷彿合為一體,沒有空隙,勾勒出“美人肩”的圓潤,用手撫摸上去,彷彿能感受到她的溫暖。

窈窕秀美的壺身,漂亮勻稱的壺肩,肩項及腹,骨肉勻亭。纖細綽約的壺把和壺嘴,自然舒展,曲線優美。好似美人盈盈而動,清揚婉兮,美目盼兮。


15

上新橋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曹留群 上新橋


江南多水,長河上的斜拉橋、曲拱橋,村前屋後的木橋、石橋、竹橋,這些連接此岸與彼岸的形態各異的紐帶,隨處可見,這些江南水鄉最常見的元素被用到的紫砂壺上,別有一番韻味。

此壺最初創作者是顧景舟,壺身呈扁圓形,折肩圈足,曲流環狀柄,壓蓋式,橋型鈕。此壺造型端莊、秀美、新穎脫俗,在柄的環狀之上稍加改動即可安放拇指,又與壺蓋鈕相呼應,真可謂匠心獨運、設計巧妙。蓋與肩部均以凹線、階狀分割空間,自上而下視之,有一環扣一環水波盪漾之感。壺蓋上的鈕正像一座小橋矗立於湖水之中,上新橋壺或由此而得名。


16

笑櫻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曹留群 笑櫻


據說,笑櫻壺起始明代,造型原是出自“嬰寧一笑”的歷史典故——“嬰寧一笑千愁解”。仔細欣賞“笑櫻壺”,其造型交融著和諧漫流的姿態,恰如“嬰寧一笑”表現出傳統文化中的“和”的精神內質。“和”代表順和、祥和、和氣、和諧,表現的是一種舒展開闊的生活情感,這和紫砂材質樸素無華、善解人緣的氣質相吻合。

十九、龍頭八卦一捆竹

邵大亨所創,以64根長竹段圍成壺身以合64卦之數。以32根短竹段分成四組,每組8根,結以成足。壺蓋浮雕八卦圖,蓋鈕成太極圖,頗有匠心。

此壺的來歷還有這樣一個典故: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道光帝成功平定了張格爾叛亂,這也是他本人一生之中最大的功績,當然志得意滿,讓內務府置辦相關禮器作為此次功績的紀念,他對內務府的出了一個難題,是“於一器之中,盛載天下乾坤……”最終,各地呈上的數百種禮器都未能滿足清廷的需要,唯有邵大亨這把“龍頭八卦一捆竹”將易經之中所有64個卦象全都收入一把壺中,天下乾坤一壺掌握,真正巧妙地做到了“於一器之中,盛載天下乾坤……”這一點,深的道光皇帝的喜愛。


17

報春

"

走過風雨,走過暖陽;走過寂寞,走過喧鬧,始終沒有被冷落江湖。


1

魚化龍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範洪泉 雲龍壺


典型傳統壺型,清代道光、咸豐間宜興制壺名手邵大亨初創,一面波浪中伸出凶猛的龍頭,張口吐出一顆發光的寶珠,另一面刻鯉魚躍出波濤。壺蓋呈波濤湧起狀,浪尖探出立體雕出的龍頭,作為壺鈕。龍頭可伸縮,端壺到茶時,龍頭伸出,同時龍頭裡又會伸出龍舌。倒完茶,壺持平,龍頭縮回,龍舌也隱入龍頭不見,設計非常巧妙。


2

石瓢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李寒勇 子冶石瓢


傳統經典款式,歷代名家制作較多,風格各異。細分為子冶石瓢,景舟石瓢,漢棠石瓢等。各家的“石瓢”儘管面貌稍有差別,但其整體三角形、底置三足、平蓋橋鈕卻是構成“石瓢”的基本要素,雖歷經幾百年,還是推崇倍致,一直延續下來,深受人們喜愛。

石瓢造型的要點在於力道,要達此目的,則要協調好石瓢各個線條所構成的三角形的比例關係,身筒、流、把,甚至鈕都要相互配合,形成最佳比例,才能最終突出其獨特的力度與氣韻。


3

洋桶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張紅華 洋桶


紫砂洋桶壺自清末民初創制以來,以其造型簡練,使用方便,是宜把玩,便於提攜,便於茗泡而一度盛行,併為大多數茗壺愛好者接受,嗜好、收藏,成為紫砂光貨素器類經典傳統作品之一。(也是老七我最喜歡的壺型。)俞國良、汪寶根、儲銘、顧景舟等人在做洋桶壺有很深的造詣。


4

西施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鮑志強 西施


西施壺,首創者徐友泉,明萬曆年間(公元1573-1620年)。自小拜時大彬為師。言壺之形若美女西施之豐乳。此壺象豐滿的乳房,壺紐象乳頭,流短而略粗,把為倒耳之形,蓋採用截蓋式,可能後人覺得“西施乳壺”不雅,就改稱“西施”或“倒把西施”。


5

井欄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周俊英 井欄


井欄壺是傳統款式之一 ,顧名思義,其造型源於井欄。古人掘井多置井欄,有的還置井蓋,井頂,井亭,它們即可護井,又能起到美化環境作用。可分為高井欄低井欄和方井欄(六方、八方) ,但於壺的整體形式卻沒什麼大的改變。只是在細節 :如鈕、 流、 把、 蓋上的處理卻有著細微的變化 ,也可以從是看出歷史的痕跡 。另外井欄壺簡單的形式留下很大的發揮的空間, 在裝飾手法上的運用也層出不窮, 詩書畫印皆可點睛 。

井欄壺流大多數是一彎嘴, 也有的以短直嘴出流 。長似鯨虹, 短如鷹喙, 曲直皆微妙 。此壺式也應屬曼十八之列 。一改當時繁瑣, 守舊, 題材狹窄貧乏的局面 ,以其造就簡潔 、明快、 新穎的壺式 耐人尋味 。搏得當時文士的青睞。多少年來經歷時間考驗, 終成紫砂壺式中的傳統經典。後來之匠師從井欄之中汲取了不少靈感 。


6

掇球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周桂珍 掇球


典型的幾何型傳統圓壺式,也是最優秀的紫砂壺代表款式之一。它的基本造形是壺鈕,壺蓋,身壺,由小中大三個順序排列的球體組成,壺腹為大球,壺蓋為小球,似小球掇於大球上,故稱掇球壺。掇球壺在蓋沿和口沿各塑一條粗細不同的燒線,這種上粗下細複合在一起的雙線,稱為天壓地或文武線,子母線.民國時期程壽珍所作掇球壺為掇球中的精品。


7

合歡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萬志群 合歡


曼生十八式之一,也是陳曼生本人之所愛;壺銘日:“試陽羨茶、煮合江水,坡仙之徒、皆大歡喜”。闡釋了“合歡”之義,若是東坡的門徒,三五知己,無酒有茶,品茗談天,足矣。


8

仿古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曹留群 仿古


仿古壺可以說是現代每個制壺人學徒時期學的第一把壺。身扁、腹鼓、頸高、蓋板平滑,壺蓋與口沿子母線吻合嚴密,合成圓線飽滿,扁鈕有力,虹鈕有勢,二彎流胥出自然 ;圓圈把勻勢而起,有些款把圓下有垂,富於靈動,整體骨肉亭勻,收展有度,有一氣呵成之暢。


9

供春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陳學文 供春


在中國紫砂文化史上,供春是一個開創性的人物。明代正德年間,為求讀書清淨,縣官吳頤山帶著書童供春讀書於宜興(舊稱陽羨)南部山區的金沙寺中,閒暇時供春看到寺內老和尚用當地特有的紫砂泥捏製茶壺,飲茶參禪,此時已成佛界習俗。也許是出於好奇吧,偷偷地跟著寺裡的老和尚摶坯制壺,他見寺後山上一顆千年銀杏古樹,樹身結著樹癭,像團起來的圓瘤,奇特可愛。於是供春用寺里老和尚制壺後洗手沉澱在缸底的紫砂泥,用茶匙挖空壺身,(那時候還沒發展到拍身筒這個工藝步驟吧?呵呵)再接上與樹癭紋路相似的壺嘴、把,用手指按撳壺身表面並留下許多指螺印,燒成後果然生動異常,連老僧與吳頤山見了都連聲稱讚。供春之壺,勝於金玉。


10

德鍾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曹留群 德鍾


典型的傳統壺型,清代邵大亨初創,德鍾壺,大亨所創光素造型代表作中的又一佳器。器形端莊穩重,比例協調,結構嚴謹,技藝手法的表現已達紫砂傳統基礎技藝的巔峰。壺身手感極佳,觸摸舒服,造型簡潔質樸,一洗清季宮廷之繁縟習氣。


11

秦權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曹留群 秦權


秦統一六國後統一了度量衡,“權”就是用來稱量重量用的秤砣;“秦權”壺就是仿其外型。誰最早創制了秦權壺,不得而知。但在晚清梅友竹與韻石合作,一如當年陳鴻壽與楊彭年的傳奇。紫砂題銘,直追曼生,神采翻飛。“載船春茗桃源賣,自有人家帶秤來。” 桃源賣茶,以壺為秤。充滿了想象的意境和瀟灑不羈的情趣。

秦權為壺,氣度泰然,剛正不阿。光面古拙中意象萬千,紫砂泰斗顧景舟更是將秦權做成了素器的巔峰典範。


12

虛扁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周俊峰 虛扁


虛扁壺又叫水扁壺、書扁壺。因發音相近,發音幾乎相同,意思上,書扁更恰當,但虛扁一名用得較多,可能是給人一種虛懷若谷,逍遙自在之感。此壺式在各個時代都有名家加以臨摹再創作,佳作不絕。虛扁在紫砂傳統全手工成型中最難得的器型之一。虛懷若谷,逍遙自在。個性鮮明,令人玩味不盡。


13

思亭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曹留群 笑櫻

思亭壺是清初制壺名家陸思亭所創,壺身如葫瓢,彎嘴自腹向上胥出,圈把秀麗,高虛蓋與壺口相切,呈一完整的器體。圓球形鈕,的腳明顯,乾淨利索,圓包底,整器均勻為明接處理手法,此壺已成為特定的形制名稱。

年代較早的思亭壺,壺嘴曲度較小,流口簡練,趁泥坯七分干時,以竹刀落款於蓋口牆沿,筆致尚稱工整。年代稍晚些的思亭壺,風格柔美,壺嘴已受“孟臣”、“逸公”諸式影響,曲線明顯,流口較尖,實用性強過前者,署款則各式皆備,有竹刀寫刻,也有鋼刀雙鉤刻,罕見鈐印者。以此思亭款式,清代店肆“萬豐”、“恆興”曾將此壺式腹部改為六方。其最著名的是署“秋崖”之款的壺,形制為圓中寓方,剛柔並濟的式度,“秋”字寫法左“火”右“禾”,顯為文人書法,筆姿輕重有致,走泥若書墨,純老中鋒。


14

美人肩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美人肩是個傳統器形。由清代的老作品修改而來,以體現圓潤的壺身為主,壺蓋與壺身彷彿合為一體,沒有空隙,勾勒出“美人肩”的圓潤,用手撫摸上去,彷彿能感受到她的溫暖。

窈窕秀美的壺身,漂亮勻稱的壺肩,肩項及腹,骨肉勻亭。纖細綽約的壺把和壺嘴,自然舒展,曲線優美。好似美人盈盈而動,清揚婉兮,美目盼兮。


15

上新橋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曹留群 上新橋


江南多水,長河上的斜拉橋、曲拱橋,村前屋後的木橋、石橋、竹橋,這些連接此岸與彼岸的形態各異的紐帶,隨處可見,這些江南水鄉最常見的元素被用到的紫砂壺上,別有一番韻味。

此壺最初創作者是顧景舟,壺身呈扁圓形,折肩圈足,曲流環狀柄,壓蓋式,橋型鈕。此壺造型端莊、秀美、新穎脫俗,在柄的環狀之上稍加改動即可安放拇指,又與壺蓋鈕相呼應,真可謂匠心獨運、設計巧妙。蓋與肩部均以凹線、階狀分割空間,自上而下視之,有一環扣一環水波盪漾之感。壺蓋上的鈕正像一座小橋矗立於湖水之中,上新橋壺或由此而得名。


16

笑櫻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曹留群 笑櫻


據說,笑櫻壺起始明代,造型原是出自“嬰寧一笑”的歷史典故——“嬰寧一笑千愁解”。仔細欣賞“笑櫻壺”,其造型交融著和諧漫流的姿態,恰如“嬰寧一笑”表現出傳統文化中的“和”的精神內質。“和”代表順和、祥和、和氣、和諧,表現的是一種舒展開闊的生活情感,這和紫砂材質樸素無華、善解人緣的氣質相吻合。

十九、龍頭八卦一捆竹

邵大亨所創,以64根長竹段圍成壺身以合64卦之數。以32根短竹段分成四組,每組8根,結以成足。壺蓋浮雕八卦圖,蓋鈕成太極圖,頗有匠心。

此壺的來歷還有這樣一個典故: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道光帝成功平定了張格爾叛亂,這也是他本人一生之中最大的功績,當然志得意滿,讓內務府置辦相關禮器作為此次功績的紀念,他對內務府的出了一個難題,是“於一器之中,盛載天下乾坤……”最終,各地呈上的數百種禮器都未能滿足清廷的需要,唯有邵大亨這把“龍頭八卦一捆竹”將易經之中所有64個卦象全都收入一把壺中,天下乾坤一壺掌握,真正巧妙地做到了“於一器之中,盛載天下乾坤……”這一點,深的道光皇帝的喜愛。


17

報春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丁洪順 報春


報春壺系列作品是現代紫砂歷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它是朱可心於上世紀七十年代初首創的一壺多種裝飾新壺式,梅報春的壺蓋、壺把與壺嘴皆以樹枝為型,但壺身卻是圓潤光滑,恰恰顯示出報春壺美麗逼真。報春之意體現在壺嘴的梅枝、壺身一枝梅、壺蓋的枝幹紋飾上,報得春意不須萬花遍叢,只需一枝梅暗自開放,“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春花爛漫時,它在叢中笑”。

1973年,朱老先生已屆古稀之年,但為了工廠的發展和適應市場的需要,他以現代設計理念,設計了這款高檔的同一種造型多種浮雕裝飾的系列茶具。通過對傳統造型的提煉和精心改進,使之更符合人們日常生活使用和審美情趣的要求。該系列作品分別以梅、竹、柏、鬆、桃為題材,朱老不是簡單的照搬自然形象,而是經過精心設計提煉取捨,梅花疏影橫斜,柏枝青翠、竹葉瀟灑,青松蒼勁、桃葉枝美葉秀,都得到恰如其分的刻畫塑造,給人以美的享受和以少勝多的藝術感受。


18

潘壺

"

走過風雨,走過暖陽;走過寂寞,走過喧鬧,始終沒有被冷落江湖。


1

魚化龍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範洪泉 雲龍壺


典型傳統壺型,清代道光、咸豐間宜興制壺名手邵大亨初創,一面波浪中伸出凶猛的龍頭,張口吐出一顆發光的寶珠,另一面刻鯉魚躍出波濤。壺蓋呈波濤湧起狀,浪尖探出立體雕出的龍頭,作為壺鈕。龍頭可伸縮,端壺到茶時,龍頭伸出,同時龍頭裡又會伸出龍舌。倒完茶,壺持平,龍頭縮回,龍舌也隱入龍頭不見,設計非常巧妙。


2

石瓢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李寒勇 子冶石瓢


傳統經典款式,歷代名家制作較多,風格各異。細分為子冶石瓢,景舟石瓢,漢棠石瓢等。各家的“石瓢”儘管面貌稍有差別,但其整體三角形、底置三足、平蓋橋鈕卻是構成“石瓢”的基本要素,雖歷經幾百年,還是推崇倍致,一直延續下來,深受人們喜愛。

石瓢造型的要點在於力道,要達此目的,則要協調好石瓢各個線條所構成的三角形的比例關係,身筒、流、把,甚至鈕都要相互配合,形成最佳比例,才能最終突出其獨特的力度與氣韻。


3

洋桶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張紅華 洋桶


紫砂洋桶壺自清末民初創制以來,以其造型簡練,使用方便,是宜把玩,便於提攜,便於茗泡而一度盛行,併為大多數茗壺愛好者接受,嗜好、收藏,成為紫砂光貨素器類經典傳統作品之一。(也是老七我最喜歡的壺型。)俞國良、汪寶根、儲銘、顧景舟等人在做洋桶壺有很深的造詣。


4

西施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鮑志強 西施


西施壺,首創者徐友泉,明萬曆年間(公元1573-1620年)。自小拜時大彬為師。言壺之形若美女西施之豐乳。此壺象豐滿的乳房,壺紐象乳頭,流短而略粗,把為倒耳之形,蓋採用截蓋式,可能後人覺得“西施乳壺”不雅,就改稱“西施”或“倒把西施”。


5

井欄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周俊英 井欄


井欄壺是傳統款式之一 ,顧名思義,其造型源於井欄。古人掘井多置井欄,有的還置井蓋,井頂,井亭,它們即可護井,又能起到美化環境作用。可分為高井欄低井欄和方井欄(六方、八方) ,但於壺的整體形式卻沒什麼大的改變。只是在細節 :如鈕、 流、 把、 蓋上的處理卻有著細微的變化 ,也可以從是看出歷史的痕跡 。另外井欄壺簡單的形式留下很大的發揮的空間, 在裝飾手法上的運用也層出不窮, 詩書畫印皆可點睛 。

井欄壺流大多數是一彎嘴, 也有的以短直嘴出流 。長似鯨虹, 短如鷹喙, 曲直皆微妙 。此壺式也應屬曼十八之列 。一改當時繁瑣, 守舊, 題材狹窄貧乏的局面 ,以其造就簡潔 、明快、 新穎的壺式 耐人尋味 。搏得當時文士的青睞。多少年來經歷時間考驗, 終成紫砂壺式中的傳統經典。後來之匠師從井欄之中汲取了不少靈感 。


6

掇球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周桂珍 掇球


典型的幾何型傳統圓壺式,也是最優秀的紫砂壺代表款式之一。它的基本造形是壺鈕,壺蓋,身壺,由小中大三個順序排列的球體組成,壺腹為大球,壺蓋為小球,似小球掇於大球上,故稱掇球壺。掇球壺在蓋沿和口沿各塑一條粗細不同的燒線,這種上粗下細複合在一起的雙線,稱為天壓地或文武線,子母線.民國時期程壽珍所作掇球壺為掇球中的精品。


7

合歡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萬志群 合歡


曼生十八式之一,也是陳曼生本人之所愛;壺銘日:“試陽羨茶、煮合江水,坡仙之徒、皆大歡喜”。闡釋了“合歡”之義,若是東坡的門徒,三五知己,無酒有茶,品茗談天,足矣。


8

仿古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曹留群 仿古


仿古壺可以說是現代每個制壺人學徒時期學的第一把壺。身扁、腹鼓、頸高、蓋板平滑,壺蓋與口沿子母線吻合嚴密,合成圓線飽滿,扁鈕有力,虹鈕有勢,二彎流胥出自然 ;圓圈把勻勢而起,有些款把圓下有垂,富於靈動,整體骨肉亭勻,收展有度,有一氣呵成之暢。


9

供春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陳學文 供春


在中國紫砂文化史上,供春是一個開創性的人物。明代正德年間,為求讀書清淨,縣官吳頤山帶著書童供春讀書於宜興(舊稱陽羨)南部山區的金沙寺中,閒暇時供春看到寺內老和尚用當地特有的紫砂泥捏製茶壺,飲茶參禪,此時已成佛界習俗。也許是出於好奇吧,偷偷地跟著寺裡的老和尚摶坯制壺,他見寺後山上一顆千年銀杏古樹,樹身結著樹癭,像團起來的圓瘤,奇特可愛。於是供春用寺里老和尚制壺後洗手沉澱在缸底的紫砂泥,用茶匙挖空壺身,(那時候還沒發展到拍身筒這個工藝步驟吧?呵呵)再接上與樹癭紋路相似的壺嘴、把,用手指按撳壺身表面並留下許多指螺印,燒成後果然生動異常,連老僧與吳頤山見了都連聲稱讚。供春之壺,勝於金玉。


10

德鍾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曹留群 德鍾


典型的傳統壺型,清代邵大亨初創,德鍾壺,大亨所創光素造型代表作中的又一佳器。器形端莊穩重,比例協調,結構嚴謹,技藝手法的表現已達紫砂傳統基礎技藝的巔峰。壺身手感極佳,觸摸舒服,造型簡潔質樸,一洗清季宮廷之繁縟習氣。


11

秦權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曹留群 秦權


秦統一六國後統一了度量衡,“權”就是用來稱量重量用的秤砣;“秦權”壺就是仿其外型。誰最早創制了秦權壺,不得而知。但在晚清梅友竹與韻石合作,一如當年陳鴻壽與楊彭年的傳奇。紫砂題銘,直追曼生,神采翻飛。“載船春茗桃源賣,自有人家帶秤來。” 桃源賣茶,以壺為秤。充滿了想象的意境和瀟灑不羈的情趣。

秦權為壺,氣度泰然,剛正不阿。光面古拙中意象萬千,紫砂泰斗顧景舟更是將秦權做成了素器的巔峰典範。


12

虛扁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周俊峰 虛扁


虛扁壺又叫水扁壺、書扁壺。因發音相近,發音幾乎相同,意思上,書扁更恰當,但虛扁一名用得較多,可能是給人一種虛懷若谷,逍遙自在之感。此壺式在各個時代都有名家加以臨摹再創作,佳作不絕。虛扁在紫砂傳統全手工成型中最難得的器型之一。虛懷若谷,逍遙自在。個性鮮明,令人玩味不盡。


13

思亭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曹留群 笑櫻

思亭壺是清初制壺名家陸思亭所創,壺身如葫瓢,彎嘴自腹向上胥出,圈把秀麗,高虛蓋與壺口相切,呈一完整的器體。圓球形鈕,的腳明顯,乾淨利索,圓包底,整器均勻為明接處理手法,此壺已成為特定的形制名稱。

年代較早的思亭壺,壺嘴曲度較小,流口簡練,趁泥坯七分干時,以竹刀落款於蓋口牆沿,筆致尚稱工整。年代稍晚些的思亭壺,風格柔美,壺嘴已受“孟臣”、“逸公”諸式影響,曲線明顯,流口較尖,實用性強過前者,署款則各式皆備,有竹刀寫刻,也有鋼刀雙鉤刻,罕見鈐印者。以此思亭款式,清代店肆“萬豐”、“恆興”曾將此壺式腹部改為六方。其最著名的是署“秋崖”之款的壺,形制為圓中寓方,剛柔並濟的式度,“秋”字寫法左“火”右“禾”,顯為文人書法,筆姿輕重有致,走泥若書墨,純老中鋒。


14

美人肩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美人肩是個傳統器形。由清代的老作品修改而來,以體現圓潤的壺身為主,壺蓋與壺身彷彿合為一體,沒有空隙,勾勒出“美人肩”的圓潤,用手撫摸上去,彷彿能感受到她的溫暖。

窈窕秀美的壺身,漂亮勻稱的壺肩,肩項及腹,骨肉勻亭。纖細綽約的壺把和壺嘴,自然舒展,曲線優美。好似美人盈盈而動,清揚婉兮,美目盼兮。


15

上新橋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曹留群 上新橋


江南多水,長河上的斜拉橋、曲拱橋,村前屋後的木橋、石橋、竹橋,這些連接此岸與彼岸的形態各異的紐帶,隨處可見,這些江南水鄉最常見的元素被用到的紫砂壺上,別有一番韻味。

此壺最初創作者是顧景舟,壺身呈扁圓形,折肩圈足,曲流環狀柄,壓蓋式,橋型鈕。此壺造型端莊、秀美、新穎脫俗,在柄的環狀之上稍加改動即可安放拇指,又與壺蓋鈕相呼應,真可謂匠心獨運、設計巧妙。蓋與肩部均以凹線、階狀分割空間,自上而下視之,有一環扣一環水波盪漾之感。壺蓋上的鈕正像一座小橋矗立於湖水之中,上新橋壺或由此而得名。


16

笑櫻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曹留群 笑櫻


據說,笑櫻壺起始明代,造型原是出自“嬰寧一笑”的歷史典故——“嬰寧一笑千愁解”。仔細欣賞“笑櫻壺”,其造型交融著和諧漫流的姿態,恰如“嬰寧一笑”表現出傳統文化中的“和”的精神內質。“和”代表順和、祥和、和氣、和諧,表現的是一種舒展開闊的生活情感,這和紫砂材質樸素無華、善解人緣的氣質相吻合。

十九、龍頭八卦一捆竹

邵大亨所創,以64根長竹段圍成壺身以合64卦之數。以32根短竹段分成四組,每組8根,結以成足。壺蓋浮雕八卦圖,蓋鈕成太極圖,頗有匠心。

此壺的來歷還有這樣一個典故: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道光帝成功平定了張格爾叛亂,這也是他本人一生之中最大的功績,當然志得意滿,讓內務府置辦相關禮器作為此次功績的紀念,他對內務府的出了一個難題,是“於一器之中,盛載天下乾坤……”最終,各地呈上的數百種禮器都未能滿足清廷的需要,唯有邵大亨這把“龍頭八卦一捆竹”將易經之中所有64個卦象全都收入一把壺中,天下乾坤一壺掌握,真正巧妙地做到了“於一器之中,盛載天下乾坤……”這一點,深的道光皇帝的喜愛。


17

報春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丁洪順 報春


報春壺系列作品是現代紫砂歷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它是朱可心於上世紀七十年代初首創的一壺多種裝飾新壺式,梅報春的壺蓋、壺把與壺嘴皆以樹枝為型,但壺身卻是圓潤光滑,恰恰顯示出報春壺美麗逼真。報春之意體現在壺嘴的梅枝、壺身一枝梅、壺蓋的枝幹紋飾上,報得春意不須萬花遍叢,只需一枝梅暗自開放,“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春花爛漫時,它在叢中笑”。

1973年,朱老先生已屆古稀之年,但為了工廠的發展和適應市場的需要,他以現代設計理念,設計了這款高檔的同一種造型多種浮雕裝飾的系列茶具。通過對傳統造型的提煉和精心改進,使之更符合人們日常生活使用和審美情趣的要求。該系列作品分別以梅、竹、柏、鬆、桃為題材,朱老不是簡單的照搬自然形象,而是經過精心設計提煉取捨,梅花疏影橫斜,柏枝青翠、竹葉瀟灑,青松蒼勁、桃葉枝美葉秀,都得到恰如其分的刻畫塑造,給人以美的享受和以少勝多的藝術感受。


18

潘壺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徐進 潘壺


紫砂據《陽羨砂壺圖考》記載,潘仕成字德畬,為清道光廣東番禺人。先世以鹽賈起家,累官至兩廣鹽運使。由於潘氏家傳素嗜飲茶,便在宜興訂製專屬紫砂壺,一則自用,一則往還饋贈。潘氏訂製的紫砂壺形制固定,且慣於將印款落於蓋沿之上,壺底及他處反而不落款,所用印款均為陽文篆字「潘」印。由於潘氏聲名遠播,世人乃將此一形制紫砂壺稱為[潘壺]。

潘仕成祖籍福建蒲田,用朱泥小壺喝茶的習慣應源於此,因而所有正宗由潘仕所設計訂製的潘壺均應是朱泥小紫砂壺!一般是三款,分標為高潘、矮潘、中潘。

壺腹作扁柿形者,曰“矮潘”;器身稍高,近扁球形曰“中潘”;器身高,近梨形者,是為“高潘”。潘仕成祖籍莆田一地,因以潘氏為榮,當地人在女兒出嫁時必以一潘壺為嫁妝,希望在夫家相夫教子,能像潘仕成般的榮華富貴。

"

走過風雨,走過暖陽;走過寂寞,走過喧鬧,始終沒有被冷落江湖。


1

魚化龍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範洪泉 雲龍壺


典型傳統壺型,清代道光、咸豐間宜興制壺名手邵大亨初創,一面波浪中伸出凶猛的龍頭,張口吐出一顆發光的寶珠,另一面刻鯉魚躍出波濤。壺蓋呈波濤湧起狀,浪尖探出立體雕出的龍頭,作為壺鈕。龍頭可伸縮,端壺到茶時,龍頭伸出,同時龍頭裡又會伸出龍舌。倒完茶,壺持平,龍頭縮回,龍舌也隱入龍頭不見,設計非常巧妙。


2

石瓢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李寒勇 子冶石瓢


傳統經典款式,歷代名家制作較多,風格各異。細分為子冶石瓢,景舟石瓢,漢棠石瓢等。各家的“石瓢”儘管面貌稍有差別,但其整體三角形、底置三足、平蓋橋鈕卻是構成“石瓢”的基本要素,雖歷經幾百年,還是推崇倍致,一直延續下來,深受人們喜愛。

石瓢造型的要點在於力道,要達此目的,則要協調好石瓢各個線條所構成的三角形的比例關係,身筒、流、把,甚至鈕都要相互配合,形成最佳比例,才能最終突出其獨特的力度與氣韻。


3

洋桶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張紅華 洋桶


紫砂洋桶壺自清末民初創制以來,以其造型簡練,使用方便,是宜把玩,便於提攜,便於茗泡而一度盛行,併為大多數茗壺愛好者接受,嗜好、收藏,成為紫砂光貨素器類經典傳統作品之一。(也是老七我最喜歡的壺型。)俞國良、汪寶根、儲銘、顧景舟等人在做洋桶壺有很深的造詣。


4

西施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鮑志強 西施


西施壺,首創者徐友泉,明萬曆年間(公元1573-1620年)。自小拜時大彬為師。言壺之形若美女西施之豐乳。此壺象豐滿的乳房,壺紐象乳頭,流短而略粗,把為倒耳之形,蓋採用截蓋式,可能後人覺得“西施乳壺”不雅,就改稱“西施”或“倒把西施”。


5

井欄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周俊英 井欄


井欄壺是傳統款式之一 ,顧名思義,其造型源於井欄。古人掘井多置井欄,有的還置井蓋,井頂,井亭,它們即可護井,又能起到美化環境作用。可分為高井欄低井欄和方井欄(六方、八方) ,但於壺的整體形式卻沒什麼大的改變。只是在細節 :如鈕、 流、 把、 蓋上的處理卻有著細微的變化 ,也可以從是看出歷史的痕跡 。另外井欄壺簡單的形式留下很大的發揮的空間, 在裝飾手法上的運用也層出不窮, 詩書畫印皆可點睛 。

井欄壺流大多數是一彎嘴, 也有的以短直嘴出流 。長似鯨虹, 短如鷹喙, 曲直皆微妙 。此壺式也應屬曼十八之列 。一改當時繁瑣, 守舊, 題材狹窄貧乏的局面 ,以其造就簡潔 、明快、 新穎的壺式 耐人尋味 。搏得當時文士的青睞。多少年來經歷時間考驗, 終成紫砂壺式中的傳統經典。後來之匠師從井欄之中汲取了不少靈感 。


6

掇球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周桂珍 掇球


典型的幾何型傳統圓壺式,也是最優秀的紫砂壺代表款式之一。它的基本造形是壺鈕,壺蓋,身壺,由小中大三個順序排列的球體組成,壺腹為大球,壺蓋為小球,似小球掇於大球上,故稱掇球壺。掇球壺在蓋沿和口沿各塑一條粗細不同的燒線,這種上粗下細複合在一起的雙線,稱為天壓地或文武線,子母線.民國時期程壽珍所作掇球壺為掇球中的精品。


7

合歡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萬志群 合歡


曼生十八式之一,也是陳曼生本人之所愛;壺銘日:“試陽羨茶、煮合江水,坡仙之徒、皆大歡喜”。闡釋了“合歡”之義,若是東坡的門徒,三五知己,無酒有茶,品茗談天,足矣。


8

仿古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曹留群 仿古


仿古壺可以說是現代每個制壺人學徒時期學的第一把壺。身扁、腹鼓、頸高、蓋板平滑,壺蓋與口沿子母線吻合嚴密,合成圓線飽滿,扁鈕有力,虹鈕有勢,二彎流胥出自然 ;圓圈把勻勢而起,有些款把圓下有垂,富於靈動,整體骨肉亭勻,收展有度,有一氣呵成之暢。


9

供春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陳學文 供春


在中國紫砂文化史上,供春是一個開創性的人物。明代正德年間,為求讀書清淨,縣官吳頤山帶著書童供春讀書於宜興(舊稱陽羨)南部山區的金沙寺中,閒暇時供春看到寺內老和尚用當地特有的紫砂泥捏製茶壺,飲茶參禪,此時已成佛界習俗。也許是出於好奇吧,偷偷地跟著寺裡的老和尚摶坯制壺,他見寺後山上一顆千年銀杏古樹,樹身結著樹癭,像團起來的圓瘤,奇特可愛。於是供春用寺里老和尚制壺後洗手沉澱在缸底的紫砂泥,用茶匙挖空壺身,(那時候還沒發展到拍身筒這個工藝步驟吧?呵呵)再接上與樹癭紋路相似的壺嘴、把,用手指按撳壺身表面並留下許多指螺印,燒成後果然生動異常,連老僧與吳頤山見了都連聲稱讚。供春之壺,勝於金玉。


10

德鍾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曹留群 德鍾


典型的傳統壺型,清代邵大亨初創,德鍾壺,大亨所創光素造型代表作中的又一佳器。器形端莊穩重,比例協調,結構嚴謹,技藝手法的表現已達紫砂傳統基礎技藝的巔峰。壺身手感極佳,觸摸舒服,造型簡潔質樸,一洗清季宮廷之繁縟習氣。


11

秦權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曹留群 秦權


秦統一六國後統一了度量衡,“權”就是用來稱量重量用的秤砣;“秦權”壺就是仿其外型。誰最早創制了秦權壺,不得而知。但在晚清梅友竹與韻石合作,一如當年陳鴻壽與楊彭年的傳奇。紫砂題銘,直追曼生,神采翻飛。“載船春茗桃源賣,自有人家帶秤來。” 桃源賣茶,以壺為秤。充滿了想象的意境和瀟灑不羈的情趣。

秦權為壺,氣度泰然,剛正不阿。光面古拙中意象萬千,紫砂泰斗顧景舟更是將秦權做成了素器的巔峰典範。


12

虛扁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周俊峰 虛扁


虛扁壺又叫水扁壺、書扁壺。因發音相近,發音幾乎相同,意思上,書扁更恰當,但虛扁一名用得較多,可能是給人一種虛懷若谷,逍遙自在之感。此壺式在各個時代都有名家加以臨摹再創作,佳作不絕。虛扁在紫砂傳統全手工成型中最難得的器型之一。虛懷若谷,逍遙自在。個性鮮明,令人玩味不盡。


13

思亭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曹留群 笑櫻

思亭壺是清初制壺名家陸思亭所創,壺身如葫瓢,彎嘴自腹向上胥出,圈把秀麗,高虛蓋與壺口相切,呈一完整的器體。圓球形鈕,的腳明顯,乾淨利索,圓包底,整器均勻為明接處理手法,此壺已成為特定的形制名稱。

年代較早的思亭壺,壺嘴曲度較小,流口簡練,趁泥坯七分干時,以竹刀落款於蓋口牆沿,筆致尚稱工整。年代稍晚些的思亭壺,風格柔美,壺嘴已受“孟臣”、“逸公”諸式影響,曲線明顯,流口較尖,實用性強過前者,署款則各式皆備,有竹刀寫刻,也有鋼刀雙鉤刻,罕見鈐印者。以此思亭款式,清代店肆“萬豐”、“恆興”曾將此壺式腹部改為六方。其最著名的是署“秋崖”之款的壺,形制為圓中寓方,剛柔並濟的式度,“秋”字寫法左“火”右“禾”,顯為文人書法,筆姿輕重有致,走泥若書墨,純老中鋒。


14

美人肩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美人肩是個傳統器形。由清代的老作品修改而來,以體現圓潤的壺身為主,壺蓋與壺身彷彿合為一體,沒有空隙,勾勒出“美人肩”的圓潤,用手撫摸上去,彷彿能感受到她的溫暖。

窈窕秀美的壺身,漂亮勻稱的壺肩,肩項及腹,骨肉勻亭。纖細綽約的壺把和壺嘴,自然舒展,曲線優美。好似美人盈盈而動,清揚婉兮,美目盼兮。


15

上新橋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曹留群 上新橋


江南多水,長河上的斜拉橋、曲拱橋,村前屋後的木橋、石橋、竹橋,這些連接此岸與彼岸的形態各異的紐帶,隨處可見,這些江南水鄉最常見的元素被用到的紫砂壺上,別有一番韻味。

此壺最初創作者是顧景舟,壺身呈扁圓形,折肩圈足,曲流環狀柄,壓蓋式,橋型鈕。此壺造型端莊、秀美、新穎脫俗,在柄的環狀之上稍加改動即可安放拇指,又與壺蓋鈕相呼應,真可謂匠心獨運、設計巧妙。蓋與肩部均以凹線、階狀分割空間,自上而下視之,有一環扣一環水波盪漾之感。壺蓋上的鈕正像一座小橋矗立於湖水之中,上新橋壺或由此而得名。


16

笑櫻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曹留群 笑櫻


據說,笑櫻壺起始明代,造型原是出自“嬰寧一笑”的歷史典故——“嬰寧一笑千愁解”。仔細欣賞“笑櫻壺”,其造型交融著和諧漫流的姿態,恰如“嬰寧一笑”表現出傳統文化中的“和”的精神內質。“和”代表順和、祥和、和氣、和諧,表現的是一種舒展開闊的生活情感,這和紫砂材質樸素無華、善解人緣的氣質相吻合。

十九、龍頭八卦一捆竹

邵大亨所創,以64根長竹段圍成壺身以合64卦之數。以32根短竹段分成四組,每組8根,結以成足。壺蓋浮雕八卦圖,蓋鈕成太極圖,頗有匠心。

此壺的來歷還有這樣一個典故: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道光帝成功平定了張格爾叛亂,這也是他本人一生之中最大的功績,當然志得意滿,讓內務府置辦相關禮器作為此次功績的紀念,他對內務府的出了一個難題,是“於一器之中,盛載天下乾坤……”最終,各地呈上的數百種禮器都未能滿足清廷的需要,唯有邵大亨這把“龍頭八卦一捆竹”將易經之中所有64個卦象全都收入一把壺中,天下乾坤一壺掌握,真正巧妙地做到了“於一器之中,盛載天下乾坤……”這一點,深的道光皇帝的喜愛。


17

報春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丁洪順 報春


報春壺系列作品是現代紫砂歷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它是朱可心於上世紀七十年代初首創的一壺多種裝飾新壺式,梅報春的壺蓋、壺把與壺嘴皆以樹枝為型,但壺身卻是圓潤光滑,恰恰顯示出報春壺美麗逼真。報春之意體現在壺嘴的梅枝、壺身一枝梅、壺蓋的枝幹紋飾上,報得春意不須萬花遍叢,只需一枝梅暗自開放,“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春花爛漫時,它在叢中笑”。

1973年,朱老先生已屆古稀之年,但為了工廠的發展和適應市場的需要,他以現代設計理念,設計了這款高檔的同一種造型多種浮雕裝飾的系列茶具。通過對傳統造型的提煉和精心改進,使之更符合人們日常生活使用和審美情趣的要求。該系列作品分別以梅、竹、柏、鬆、桃為題材,朱老不是簡單的照搬自然形象,而是經過精心設計提煉取捨,梅花疏影橫斜,柏枝青翠、竹葉瀟灑,青松蒼勁、桃葉枝美葉秀,都得到恰如其分的刻畫塑造,給人以美的享受和以少勝多的藝術感受。


18

潘壺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徐進 潘壺


紫砂據《陽羨砂壺圖考》記載,潘仕成字德畬,為清道光廣東番禺人。先世以鹽賈起家,累官至兩廣鹽運使。由於潘氏家傳素嗜飲茶,便在宜興訂製專屬紫砂壺,一則自用,一則往還饋贈。潘氏訂製的紫砂壺形制固定,且慣於將印款落於蓋沿之上,壺底及他處反而不落款,所用印款均為陽文篆字「潘」印。由於潘氏聲名遠播,世人乃將此一形制紫砂壺稱為[潘壺]。

潘仕成祖籍福建蒲田,用朱泥小壺喝茶的習慣應源於此,因而所有正宗由潘仕所設計訂製的潘壺均應是朱泥小紫砂壺!一般是三款,分標為高潘、矮潘、中潘。

壺腹作扁柿形者,曰“矮潘”;器身稍高,近扁球形曰“中潘”;器身高,近梨形者,是為“高潘”。潘仕成祖籍莆田一地,因以潘氏為榮,當地人在女兒出嫁時必以一潘壺為嫁妝,希望在夫家相夫教子,能像潘仕成般的榮華富貴。

十八種永遠不會過時的紫砂器型,你藏了幾種?

“正器紫砂”創立以來以傳播中華紫砂文化為己任,典藏宜興紫砂名家佳作,以專業角度在萬千陶手中挖掘出“貨真”“價實”的陶手,我們是紫砂文化的傳播者,也是精品茶壺的“搬運工”做到不神化,不炒作,讓壺自己說話,讓事實說話,甄選最真的紫砂壺,是正器紫砂對您的承諾。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