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古今易道禪家 人生境界立意不同

莊子 國學 政治 藝術 國學解碼 國學解碼 2017-08-27

文/圓明

人生繁蕪,人性幻變,個體各異,眾相萬千。人生境界,參差不一。從宏觀上看,去粗存精,很多學者進行過分類概括總結,哲學家,藝術家,站在不同角度,給出不同的說詞,當然不會有標準答案。時空文化背景不同,東西方表達方式,也大相徑庭。

東西古今易道禪家 人生境界立意不同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從需求的角度,將人類需求分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等五種層次。西方人很直接,講需求,向外求,好象一直不能滿足似的。東方人多講境界,意味好象不一般,大家耳熟能詳的有很多,給我們帶來啟示。

如學者王國維形容做學問有三重境界:一境“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二境“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三境“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東西古今易道禪家 人生境界立意不同

對於人生境界,古今大哲無不在徹悟詮釋。美學家宗白華先生從功利境界、倫理境界、政治境界、學術境界、宗教等人生境界五境,引出介於學術與宗教之間的藝術境界,功利境界主利,倫理境界主愛,政治境界主權,學術境界主真,宗教境界主神,藝術境界主美,這樣就有六種境界了。

哲學家馮友蘭先生則將人生會為四種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層次依次提升,從滿足本能需要,自我為中心,到提升道德品質,利益社會,最後達到與宇宙自然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東西古今易道禪家 人生境界立意不同

古老的《易經》64卦,每一卦從下到上有六爻,就代表六個層次的境界,如首乾卦,就有潛龍、田龍、惕龍、躍龍、飛龍、亢龍六個不同的境界,反應出人生不同的狀況。

而道家代表人物莊子提出有待三境,無待三境。有待就是有所依賴,受到外力的牽制,精神不得自主。無待,則打破了一切對立的限制,無所憑藉,無所依靠。所謂“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至人、神人、聖人已達逍遙自由之境,真正與天地精神相往來。

東西古今易道禪家 人生境界立意不同

中國創造的禪宗更是活潑絢爛,青原行思參禪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最為人所引用樂道,也最被謬解。二重境已非大腦識性能進入的領域,非真參實修不能入。

佛家重生命覺悟智慧教育,對生命探討最深最廣,表達也最豐富,各家各派從各個角度釐清判明。如常說的凡聖境界,凡有人天六道,聖有聲聞、緣覺、菩薩、佛四境。聖境也可分為小乘、中乘、大乘、一乘,為人格最理想者。細分從凡夫發心到究竟圓滿覺悟,有分52位,有分56位,有分60位的,我們多活得太粗線大條!

東西古今易道禪家 人生境界立意不同

華嚴宗清涼大師等開出四法界,事法界為凡夫境,理法界為羅漢境,理事無礙法界為菩薩境,事事無礙法界為法身大士境,此無功用行,自然而為無不合乎道,實現了生命的絕對自由,也可與莊子無待境相互通。

換個角度,人常不離“我”字,從這人生分為四重境界:一小我境界;二自我境界;三無我境界;四大我境界。小我與自我有什麼分別,小我從生物性出發,完全自私,需要的要,不需要的也要,損人不利已,屬人格不健全之列。自我追求合理需要,利已不損人,人格相對健全,很多人分不清自我與自私的區別。

東西古今易道禪家 人生境界立意不同

無我之境超越了物我對立,我泯於法,比如藝術家完全專注於創作中,沒有得失價格高低;打球則完全陶醉融於球中,只有球,沒有自己也沒有對方,沒有輸贏概念。大我與小我相對,在無我基礎上,完全利他,此我已大到無有邊限,生命本然而然,此為人格最理想者,人生最燦爛圓滿者,豈非莊子說的無己無功無名,抑或事事皆無礙哉!(文/圓明)

願超越一切的平靜與你同在!

相關閱讀:

宗白華:若想觀照神與美 先要自己似神而美

【國學解碼——高大 深廣 百科式 智慧全方位 解碼生命萬法!

國學正能量,解碼逗趣樂!如此有緣,歡喜訂、評、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