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莊子道家的聖人,和孔子儒家的君子,根本不同是什麼?'

莊子 儒家 老子 孔子 倫理 中庸 小播讀書 2019-07-31
"

大家好,今天我們繼續分享《莊子》,今天我們要分享的是《莊子·馬蹄》,這是《莊子》外篇的第二篇。

01

我們都聽說過一句話“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一方面,是伯樂發現了千里馬,但另一方面,伯樂也淘汰了大部分不是千里馬的馬。這一篇《馬蹄》莊子就是要站到“馬”的角度,來批判那些看似有為,實則勞民傷財的行為。

"

大家好,今天我們繼續分享《莊子》,今天我們要分享的是《莊子·馬蹄》,這是《莊子》外篇的第二篇。

01

我們都聽說過一句話“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一方面,是伯樂發現了千里馬,但另一方面,伯樂也淘汰了大部分不是千里馬的馬。這一篇《馬蹄》莊子就是要站到“馬”的角度,來批判那些看似有為,實則勞民傷財的行為。

老子莊子道家的聖人,和孔子儒家的君子,根本不同是什麼?

莊子說,馬這種動物,四個蹄子可以踐踏霜雪,皮毛可以抵禦嚴寒,吃草喝水,揚蹄跳躍,這就是馬的本性。至於高臺大殿反而對馬沒什麼用處。等到伯樂出現後,說:“我擅長訓練馬。”於是用燒紅的烙鐵在馬身上打上印記,拿剪刀修剪鬃毛,鏟削馬掌,在馬身上烙制印記,給馬帶上絡頭,並用韁繩把它們拴在一起,編上號再依次把它們驅趕進馬棚,經過這樣的一番折騰,十匹馬裡面有二到三匹馬會死去。

餓了,不讓它們吃草,渴了,不給它們水喝,不停地馳騁,驅趕它們快速地奔跑,讓它們步伐整齊,行動一致,前面有韁繩絡頭的束縛,後有皮鞭和竹條的威脅,這樣一來,馬已經死去一半了。

"

大家好,今天我們繼續分享《莊子》,今天我們要分享的是《莊子·馬蹄》,這是《莊子》外篇的第二篇。

01

我們都聽說過一句話“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一方面,是伯樂發現了千里馬,但另一方面,伯樂也淘汰了大部分不是千里馬的馬。這一篇《馬蹄》莊子就是要站到“馬”的角度,來批判那些看似有為,實則勞民傷財的行為。

老子莊子道家的聖人,和孔子儒家的君子,根本不同是什麼?

莊子說,馬這種動物,四個蹄子可以踐踏霜雪,皮毛可以抵禦嚴寒,吃草喝水,揚蹄跳躍,這就是馬的本性。至於高臺大殿反而對馬沒什麼用處。等到伯樂出現後,說:“我擅長訓練馬。”於是用燒紅的烙鐵在馬身上打上印記,拿剪刀修剪鬃毛,鏟削馬掌,在馬身上烙制印記,給馬帶上絡頭,並用韁繩把它們拴在一起,編上號再依次把它們驅趕進馬棚,經過這樣的一番折騰,十匹馬裡面有二到三匹馬會死去。

餓了,不讓它們吃草,渴了,不給它們水喝,不停地馳騁,驅趕它們快速地奔跑,讓它們步伐整齊,行動一致,前面有韁繩絡頭的束縛,後有皮鞭和竹條的威脅,這樣一來,馬已經死去一半了。

老子莊子道家的聖人,和孔子儒家的君子,根本不同是什麼?

莊子認為,治理天下的人也是犯了類似的錯誤,百姓有他們一貫的本性,織布而穿,耕田而食,大家和睦相處,渾然一體沒有私偏。在至德的時代,百姓行動從容,目光如一。那個時候,山上沒有路徑信道,水澤沒有船隻橋樑;萬物眾生,不分鄉里;禽獸成群,草木茂盛,百姓與禽獸同居,與萬物共處,哪裡知道什麼君子和小人,老老實實,單純實在,這是百姓的本性。

但“聖人”出現之後,他們用力去推廣“仁義”,到處奔走去行義,於是天下人開始疑惑了,製作縱情的音樂,規定繁瑣的禮儀,於是天下人開始分裂。完整的樹木被砍伐來做成了酒杯;潔白的玉石被毀壞,做成玉器。不拋棄道與德,怎麼用得著仁義,不離開本性和真情,怎麼用得著禮儀。摧毀道與德來推廣仁義,這是“聖人”的過錯。

"

大家好,今天我們繼續分享《莊子》,今天我們要分享的是《莊子·馬蹄》,這是《莊子》外篇的第二篇。

01

我們都聽說過一句話“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一方面,是伯樂發現了千里馬,但另一方面,伯樂也淘汰了大部分不是千里馬的馬。這一篇《馬蹄》莊子就是要站到“馬”的角度,來批判那些看似有為,實則勞民傷財的行為。

老子莊子道家的聖人,和孔子儒家的君子,根本不同是什麼?

莊子說,馬這種動物,四個蹄子可以踐踏霜雪,皮毛可以抵禦嚴寒,吃草喝水,揚蹄跳躍,這就是馬的本性。至於高臺大殿反而對馬沒什麼用處。等到伯樂出現後,說:“我擅長訓練馬。”於是用燒紅的烙鐵在馬身上打上印記,拿剪刀修剪鬃毛,鏟削馬掌,在馬身上烙制印記,給馬帶上絡頭,並用韁繩把它們拴在一起,編上號再依次把它們驅趕進馬棚,經過這樣的一番折騰,十匹馬裡面有二到三匹馬會死去。

餓了,不讓它們吃草,渴了,不給它們水喝,不停地馳騁,驅趕它們快速地奔跑,讓它們步伐整齊,行動一致,前面有韁繩絡頭的束縛,後有皮鞭和竹條的威脅,這樣一來,馬已經死去一半了。

老子莊子道家的聖人,和孔子儒家的君子,根本不同是什麼?

莊子認為,治理天下的人也是犯了類似的錯誤,百姓有他們一貫的本性,織布而穿,耕田而食,大家和睦相處,渾然一體沒有私偏。在至德的時代,百姓行動從容,目光如一。那個時候,山上沒有路徑信道,水澤沒有船隻橋樑;萬物眾生,不分鄉里;禽獸成群,草木茂盛,百姓與禽獸同居,與萬物共處,哪裡知道什麼君子和小人,老老實實,單純實在,這是百姓的本性。

但“聖人”出現之後,他們用力去推廣“仁義”,到處奔走去行義,於是天下人開始疑惑了,製作縱情的音樂,規定繁瑣的禮儀,於是天下人開始分裂。完整的樹木被砍伐來做成了酒杯;潔白的玉石被毀壞,做成玉器。不拋棄道與德,怎麼用得著仁義,不離開本性和真情,怎麼用得著禮儀。摧毀道與德來推廣仁義,這是“聖人”的過錯。

老子莊子道家的聖人,和孔子儒家的君子,根本不同是什麼?

02

這裡,莊子給我們描繪了一個栩栩如生的“伊甸園”似的社會,這裡人與自然和睦相處,人與人之間也沒有高低貴賤,也沒有所謂的君子和小人,這是莊子認為的“至德之世”,也就是“故至德之世,其行填填,其視顛顛”。

顯然,這一篇中,莊子是對儒家推行的“仁義禮”的思想進行了嚴厲的批判,尤其是對孔子的儒家思想學說進行了批判,認為他們推廣的仁義是違反的自然規律的,讓人們失去的本性和純真。

儒家思想以仁為核心,從家庭倫理,社會倫理和治國倫理三個維度,構建起了一整套道德倫理思想體系。其核心的觀念是“仁”,就是一個人內心有“仁愛之心”。在家庭倫理上,孔子主張“孝敬”。孔子說

“仁者人也,親親為大。意思是仁就是愛人,而且應該將愛父母親放在第一位。他也說:孝,德之始也”。

"

大家好,今天我們繼續分享《莊子》,今天我們要分享的是《莊子·馬蹄》,這是《莊子》外篇的第二篇。

01

我們都聽說過一句話“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一方面,是伯樂發現了千里馬,但另一方面,伯樂也淘汰了大部分不是千里馬的馬。這一篇《馬蹄》莊子就是要站到“馬”的角度,來批判那些看似有為,實則勞民傷財的行為。

老子莊子道家的聖人,和孔子儒家的君子,根本不同是什麼?

莊子說,馬這種動物,四個蹄子可以踐踏霜雪,皮毛可以抵禦嚴寒,吃草喝水,揚蹄跳躍,這就是馬的本性。至於高臺大殿反而對馬沒什麼用處。等到伯樂出現後,說:“我擅長訓練馬。”於是用燒紅的烙鐵在馬身上打上印記,拿剪刀修剪鬃毛,鏟削馬掌,在馬身上烙制印記,給馬帶上絡頭,並用韁繩把它們拴在一起,編上號再依次把它們驅趕進馬棚,經過這樣的一番折騰,十匹馬裡面有二到三匹馬會死去。

餓了,不讓它們吃草,渴了,不給它們水喝,不停地馳騁,驅趕它們快速地奔跑,讓它們步伐整齊,行動一致,前面有韁繩絡頭的束縛,後有皮鞭和竹條的威脅,這樣一來,馬已經死去一半了。

老子莊子道家的聖人,和孔子儒家的君子,根本不同是什麼?

莊子認為,治理天下的人也是犯了類似的錯誤,百姓有他們一貫的本性,織布而穿,耕田而食,大家和睦相處,渾然一體沒有私偏。在至德的時代,百姓行動從容,目光如一。那個時候,山上沒有路徑信道,水澤沒有船隻橋樑;萬物眾生,不分鄉里;禽獸成群,草木茂盛,百姓與禽獸同居,與萬物共處,哪裡知道什麼君子和小人,老老實實,單純實在,這是百姓的本性。

但“聖人”出現之後,他們用力去推廣“仁義”,到處奔走去行義,於是天下人開始疑惑了,製作縱情的音樂,規定繁瑣的禮儀,於是天下人開始分裂。完整的樹木被砍伐來做成了酒杯;潔白的玉石被毀壞,做成玉器。不拋棄道與德,怎麼用得著仁義,不離開本性和真情,怎麼用得著禮儀。摧毀道與德來推廣仁義,這是“聖人”的過錯。

老子莊子道家的聖人,和孔子儒家的君子,根本不同是什麼?

02

這裡,莊子給我們描繪了一個栩栩如生的“伊甸園”似的社會,這裡人與自然和睦相處,人與人之間也沒有高低貴賤,也沒有所謂的君子和小人,這是莊子認為的“至德之世”,也就是“故至德之世,其行填填,其視顛顛”。

顯然,這一篇中,莊子是對儒家推行的“仁義禮”的思想進行了嚴厲的批判,尤其是對孔子的儒家思想學說進行了批判,認為他們推廣的仁義是違反的自然規律的,讓人們失去的本性和純真。

儒家思想以仁為核心,從家庭倫理,社會倫理和治國倫理三個維度,構建起了一整套道德倫理思想體系。其核心的觀念是“仁”,就是一個人內心有“仁愛之心”。在家庭倫理上,孔子主張“孝敬”。孔子說

“仁者人也,親親為大。意思是仁就是愛人,而且應該將愛父母親放在第一位。他也說:孝,德之始也”。

老子莊子道家的聖人,和孔子儒家的君子,根本不同是什麼?

儒家思想在社會倫理上,孔子主張“泛愛”,要具有社會功德和同情心,樂於助人,待人真誠。“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都是他的做人準則。

儒家思想在治國倫理上,孔子提出了以 “禮”與“仁”為核心的治國理念,他主張“為政以德”,用道德和禮教來治理國家是最高尚的治國之道。這種治國方略也叫“德治”或“禮治”。“ 德治”就是主張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而且孔子認為,無論人性善惡,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而所謂“禮治”,就是要遵守嚴格的等級制度,比如君臣、父子、貴賤、尊卑都有嚴格的區別。

"

大家好,今天我們繼續分享《莊子》,今天我們要分享的是《莊子·馬蹄》,這是《莊子》外篇的第二篇。

01

我們都聽說過一句話“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一方面,是伯樂發現了千里馬,但另一方面,伯樂也淘汰了大部分不是千里馬的馬。這一篇《馬蹄》莊子就是要站到“馬”的角度,來批判那些看似有為,實則勞民傷財的行為。

老子莊子道家的聖人,和孔子儒家的君子,根本不同是什麼?

莊子說,馬這種動物,四個蹄子可以踐踏霜雪,皮毛可以抵禦嚴寒,吃草喝水,揚蹄跳躍,這就是馬的本性。至於高臺大殿反而對馬沒什麼用處。等到伯樂出現後,說:“我擅長訓練馬。”於是用燒紅的烙鐵在馬身上打上印記,拿剪刀修剪鬃毛,鏟削馬掌,在馬身上烙制印記,給馬帶上絡頭,並用韁繩把它們拴在一起,編上號再依次把它們驅趕進馬棚,經過這樣的一番折騰,十匹馬裡面有二到三匹馬會死去。

餓了,不讓它們吃草,渴了,不給它們水喝,不停地馳騁,驅趕它們快速地奔跑,讓它們步伐整齊,行動一致,前面有韁繩絡頭的束縛,後有皮鞭和竹條的威脅,這樣一來,馬已經死去一半了。

老子莊子道家的聖人,和孔子儒家的君子,根本不同是什麼?

莊子認為,治理天下的人也是犯了類似的錯誤,百姓有他們一貫的本性,織布而穿,耕田而食,大家和睦相處,渾然一體沒有私偏。在至德的時代,百姓行動從容,目光如一。那個時候,山上沒有路徑信道,水澤沒有船隻橋樑;萬物眾生,不分鄉里;禽獸成群,草木茂盛,百姓與禽獸同居,與萬物共處,哪裡知道什麼君子和小人,老老實實,單純實在,這是百姓的本性。

但“聖人”出現之後,他們用力去推廣“仁義”,到處奔走去行義,於是天下人開始疑惑了,製作縱情的音樂,規定繁瑣的禮儀,於是天下人開始分裂。完整的樹木被砍伐來做成了酒杯;潔白的玉石被毀壞,做成玉器。不拋棄道與德,怎麼用得著仁義,不離開本性和真情,怎麼用得著禮儀。摧毀道與德來推廣仁義,這是“聖人”的過錯。

老子莊子道家的聖人,和孔子儒家的君子,根本不同是什麼?

02

這裡,莊子給我們描繪了一個栩栩如生的“伊甸園”似的社會,這裡人與自然和睦相處,人與人之間也沒有高低貴賤,也沒有所謂的君子和小人,這是莊子認為的“至德之世”,也就是“故至德之世,其行填填,其視顛顛”。

顯然,這一篇中,莊子是對儒家推行的“仁義禮”的思想進行了嚴厲的批判,尤其是對孔子的儒家思想學說進行了批判,認為他們推廣的仁義是違反的自然規律的,讓人們失去的本性和純真。

儒家思想以仁為核心,從家庭倫理,社會倫理和治國倫理三個維度,構建起了一整套道德倫理思想體系。其核心的觀念是“仁”,就是一個人內心有“仁愛之心”。在家庭倫理上,孔子主張“孝敬”。孔子說

“仁者人也,親親為大。意思是仁就是愛人,而且應該將愛父母親放在第一位。他也說:孝,德之始也”。

老子莊子道家的聖人,和孔子儒家的君子,根本不同是什麼?

儒家思想在社會倫理上,孔子主張“泛愛”,要具有社會功德和同情心,樂於助人,待人真誠。“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都是他的做人準則。

儒家思想在治國倫理上,孔子提出了以 “禮”與“仁”為核心的治國理念,他主張“為政以德”,用道德和禮教來治理國家是最高尚的治國之道。這種治國方略也叫“德治”或“禮治”。“ 德治”就是主張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而且孔子認為,無論人性善惡,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而所謂“禮治”,就是要遵守嚴格的等級制度,比如君臣、父子、貴賤、尊卑都有嚴格的區別。

老子莊子道家的聖人,和孔子儒家的君子,根本不同是什麼?

03

所以,在這裡,莊子批判了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尤其是對其“仁義禮”進行了批判,也對儒家的“聖人、君子、小人”等進行了批判。但可能有人會說,前面我們講老子的道家思想的時候,其實也有“聖人”的說法,難道這裡莊子也是在否定道家思想嗎?

其實不然,道家的聖人和儒家的聖人是不一樣。

儒家講“君子之道”,而道家更看重“聖人之道”。在《老子》(道德經)一書中,就有32次出現“聖人”這兩字,在《莊子》中“神人、真人、至人、明人、大宗師”都是指聖人的意思。在《逍遙遊》中,莊子說“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所以,在道家思想中,聖人是擁有至高智慧的人,他們並不追求禮儀仁義,他們更強調的是“無為”,是一種普通人都可以擁有的智慧。

"

大家好,今天我們繼續分享《莊子》,今天我們要分享的是《莊子·馬蹄》,這是《莊子》外篇的第二篇。

01

我們都聽說過一句話“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一方面,是伯樂發現了千里馬,但另一方面,伯樂也淘汰了大部分不是千里馬的馬。這一篇《馬蹄》莊子就是要站到“馬”的角度,來批判那些看似有為,實則勞民傷財的行為。

老子莊子道家的聖人,和孔子儒家的君子,根本不同是什麼?

莊子說,馬這種動物,四個蹄子可以踐踏霜雪,皮毛可以抵禦嚴寒,吃草喝水,揚蹄跳躍,這就是馬的本性。至於高臺大殿反而對馬沒什麼用處。等到伯樂出現後,說:“我擅長訓練馬。”於是用燒紅的烙鐵在馬身上打上印記,拿剪刀修剪鬃毛,鏟削馬掌,在馬身上烙制印記,給馬帶上絡頭,並用韁繩把它們拴在一起,編上號再依次把它們驅趕進馬棚,經過這樣的一番折騰,十匹馬裡面有二到三匹馬會死去。

餓了,不讓它們吃草,渴了,不給它們水喝,不停地馳騁,驅趕它們快速地奔跑,讓它們步伐整齊,行動一致,前面有韁繩絡頭的束縛,後有皮鞭和竹條的威脅,這樣一來,馬已經死去一半了。

老子莊子道家的聖人,和孔子儒家的君子,根本不同是什麼?

莊子認為,治理天下的人也是犯了類似的錯誤,百姓有他們一貫的本性,織布而穿,耕田而食,大家和睦相處,渾然一體沒有私偏。在至德的時代,百姓行動從容,目光如一。那個時候,山上沒有路徑信道,水澤沒有船隻橋樑;萬物眾生,不分鄉里;禽獸成群,草木茂盛,百姓與禽獸同居,與萬物共處,哪裡知道什麼君子和小人,老老實實,單純實在,這是百姓的本性。

但“聖人”出現之後,他們用力去推廣“仁義”,到處奔走去行義,於是天下人開始疑惑了,製作縱情的音樂,規定繁瑣的禮儀,於是天下人開始分裂。完整的樹木被砍伐來做成了酒杯;潔白的玉石被毀壞,做成玉器。不拋棄道與德,怎麼用得著仁義,不離開本性和真情,怎麼用得著禮儀。摧毀道與德來推廣仁義,這是“聖人”的過錯。

老子莊子道家的聖人,和孔子儒家的君子,根本不同是什麼?

02

這裡,莊子給我們描繪了一個栩栩如生的“伊甸園”似的社會,這裡人與自然和睦相處,人與人之間也沒有高低貴賤,也沒有所謂的君子和小人,這是莊子認為的“至德之世”,也就是“故至德之世,其行填填,其視顛顛”。

顯然,這一篇中,莊子是對儒家推行的“仁義禮”的思想進行了嚴厲的批判,尤其是對孔子的儒家思想學說進行了批判,認為他們推廣的仁義是違反的自然規律的,讓人們失去的本性和純真。

儒家思想以仁為核心,從家庭倫理,社會倫理和治國倫理三個維度,構建起了一整套道德倫理思想體系。其核心的觀念是“仁”,就是一個人內心有“仁愛之心”。在家庭倫理上,孔子主張“孝敬”。孔子說

“仁者人也,親親為大。意思是仁就是愛人,而且應該將愛父母親放在第一位。他也說:孝,德之始也”。

老子莊子道家的聖人,和孔子儒家的君子,根本不同是什麼?

儒家思想在社會倫理上,孔子主張“泛愛”,要具有社會功德和同情心,樂於助人,待人真誠。“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都是他的做人準則。

儒家思想在治國倫理上,孔子提出了以 “禮”與“仁”為核心的治國理念,他主張“為政以德”,用道德和禮教來治理國家是最高尚的治國之道。這種治國方略也叫“德治”或“禮治”。“ 德治”就是主張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而且孔子認為,無論人性善惡,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而所謂“禮治”,就是要遵守嚴格的等級制度,比如君臣、父子、貴賤、尊卑都有嚴格的區別。

老子莊子道家的聖人,和孔子儒家的君子,根本不同是什麼?

03

所以,在這裡,莊子批判了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尤其是對其“仁義禮”進行了批判,也對儒家的“聖人、君子、小人”等進行了批判。但可能有人會說,前面我們講老子的道家思想的時候,其實也有“聖人”的說法,難道這裡莊子也是在否定道家思想嗎?

其實不然,道家的聖人和儒家的聖人是不一樣。

儒家講“君子之道”,而道家更看重“聖人之道”。在《老子》(道德經)一書中,就有32次出現“聖人”這兩字,在《莊子》中“神人、真人、至人、明人、大宗師”都是指聖人的意思。在《逍遙遊》中,莊子說“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所以,在道家思想中,聖人是擁有至高智慧的人,他們並不追求禮儀仁義,他們更強調的是“無為”,是一種普通人都可以擁有的智慧。

老子莊子道家的聖人,和孔子儒家的君子,根本不同是什麼?

老子說“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老子》第二章)。在道家思想中,聖人可以是普通人,也可以是國君,只要悟道了都可以稱之為聖人。老子說“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

但儒家思想中,聖人是指達到道德的最高境界的人,多是指聖賢的國君和地位高尚的人。在儒家經典《中庸》中說“德為聖人,尊為天子,富有四海之內”、“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

"

大家好,今天我們繼續分享《莊子》,今天我們要分享的是《莊子·馬蹄》,這是《莊子》外篇的第二篇。

01

我們都聽說過一句話“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一方面,是伯樂發現了千里馬,但另一方面,伯樂也淘汰了大部分不是千里馬的馬。這一篇《馬蹄》莊子就是要站到“馬”的角度,來批判那些看似有為,實則勞民傷財的行為。

老子莊子道家的聖人,和孔子儒家的君子,根本不同是什麼?

莊子說,馬這種動物,四個蹄子可以踐踏霜雪,皮毛可以抵禦嚴寒,吃草喝水,揚蹄跳躍,這就是馬的本性。至於高臺大殿反而對馬沒什麼用處。等到伯樂出現後,說:“我擅長訓練馬。”於是用燒紅的烙鐵在馬身上打上印記,拿剪刀修剪鬃毛,鏟削馬掌,在馬身上烙制印記,給馬帶上絡頭,並用韁繩把它們拴在一起,編上號再依次把它們驅趕進馬棚,經過這樣的一番折騰,十匹馬裡面有二到三匹馬會死去。

餓了,不讓它們吃草,渴了,不給它們水喝,不停地馳騁,驅趕它們快速地奔跑,讓它們步伐整齊,行動一致,前面有韁繩絡頭的束縛,後有皮鞭和竹條的威脅,這樣一來,馬已經死去一半了。

老子莊子道家的聖人,和孔子儒家的君子,根本不同是什麼?

莊子認為,治理天下的人也是犯了類似的錯誤,百姓有他們一貫的本性,織布而穿,耕田而食,大家和睦相處,渾然一體沒有私偏。在至德的時代,百姓行動從容,目光如一。那個時候,山上沒有路徑信道,水澤沒有船隻橋樑;萬物眾生,不分鄉里;禽獸成群,草木茂盛,百姓與禽獸同居,與萬物共處,哪裡知道什麼君子和小人,老老實實,單純實在,這是百姓的本性。

但“聖人”出現之後,他們用力去推廣“仁義”,到處奔走去行義,於是天下人開始疑惑了,製作縱情的音樂,規定繁瑣的禮儀,於是天下人開始分裂。完整的樹木被砍伐來做成了酒杯;潔白的玉石被毀壞,做成玉器。不拋棄道與德,怎麼用得著仁義,不離開本性和真情,怎麼用得著禮儀。摧毀道與德來推廣仁義,這是“聖人”的過錯。

老子莊子道家的聖人,和孔子儒家的君子,根本不同是什麼?

02

這裡,莊子給我們描繪了一個栩栩如生的“伊甸園”似的社會,這裡人與自然和睦相處,人與人之間也沒有高低貴賤,也沒有所謂的君子和小人,這是莊子認為的“至德之世”,也就是“故至德之世,其行填填,其視顛顛”。

顯然,這一篇中,莊子是對儒家推行的“仁義禮”的思想進行了嚴厲的批判,尤其是對孔子的儒家思想學說進行了批判,認為他們推廣的仁義是違反的自然規律的,讓人們失去的本性和純真。

儒家思想以仁為核心,從家庭倫理,社會倫理和治國倫理三個維度,構建起了一整套道德倫理思想體系。其核心的觀念是“仁”,就是一個人內心有“仁愛之心”。在家庭倫理上,孔子主張“孝敬”。孔子說

“仁者人也,親親為大。意思是仁就是愛人,而且應該將愛父母親放在第一位。他也說:孝,德之始也”。

老子莊子道家的聖人,和孔子儒家的君子,根本不同是什麼?

儒家思想在社會倫理上,孔子主張“泛愛”,要具有社會功德和同情心,樂於助人,待人真誠。“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都是他的做人準則。

儒家思想在治國倫理上,孔子提出了以 “禮”與“仁”為核心的治國理念,他主張“為政以德”,用道德和禮教來治理國家是最高尚的治國之道。這種治國方略也叫“德治”或“禮治”。“ 德治”就是主張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而且孔子認為,無論人性善惡,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而所謂“禮治”,就是要遵守嚴格的等級制度,比如君臣、父子、貴賤、尊卑都有嚴格的區別。

老子莊子道家的聖人,和孔子儒家的君子,根本不同是什麼?

03

所以,在這裡,莊子批判了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尤其是對其“仁義禮”進行了批判,也對儒家的“聖人、君子、小人”等進行了批判。但可能有人會說,前面我們講老子的道家思想的時候,其實也有“聖人”的說法,難道這裡莊子也是在否定道家思想嗎?

其實不然,道家的聖人和儒家的聖人是不一樣。

儒家講“君子之道”,而道家更看重“聖人之道”。在《老子》(道德經)一書中,就有32次出現“聖人”這兩字,在《莊子》中“神人、真人、至人、明人、大宗師”都是指聖人的意思。在《逍遙遊》中,莊子說“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所以,在道家思想中,聖人是擁有至高智慧的人,他們並不追求禮儀仁義,他們更強調的是“無為”,是一種普通人都可以擁有的智慧。

老子莊子道家的聖人,和孔子儒家的君子,根本不同是什麼?

老子說“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老子》第二章)。在道家思想中,聖人可以是普通人,也可以是國君,只要悟道了都可以稱之為聖人。老子說“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

但儒家思想中,聖人是指達到道德的最高境界的人,多是指聖賢的國君和地位高尚的人。在儒家經典《中庸》中說“德為聖人,尊為天子,富有四海之內”、“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

老子莊子道家的聖人,和孔子儒家的君子,根本不同是什麼?

所以,總結起來,我們可以說:道家的“聖人”更強調智慧,而儒家的“聖人”更強調德行。但孰是孰非?也許只是角度不同,闡釋不同而已吧。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是這些,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小播讀書”或分享給您的朋友,謝謝。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