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天士治胃四法探析二:養胃陰法與“葉氏益胃湯”,創補中益氣、調中益氣、昇陽益胃等,麥冬、甘草、白芍

中藥 麥冬 甘草 中醫 神黃中醫說 2017-07-05

葉天士治胃四法探析二:養胃陰法與“葉氏益胃湯”,創補中益氣、調中益氣、昇陽益胃等,麥冬、甘草、白芍

專業醫學團隊,只為優質內容,請點右上角關注!

葛惠男

養胃陰法與“葉氏益胃湯”

葉天士治胃四法探析二:養胃陰法與“葉氏益胃湯”,創補中益氣、調中益氣、昇陽益胃等,麥冬、甘草、白芍

中藥:麥冬

脾胃之論莫詳於李東垣,葉天士對李東垣之《脾胃論》推崇備至,所謂“內傷必取法於東垣”。然李東垣之脾胃論強調脾胃對元氣的重要作用,脾升胃降,必以脾氣升發為主,脾胃合論,重在於脾,創【補中益氣】、【調中益氣】、【昇陽益胃】等著名方劑,著重於用甘溫益氣之品,調補內傷雜病過程中之脾胃虛弱,而非針對脾胃本臟腑之病,以至於後世有用治脾之藥治胃病之弊。

葉天士治胃四法探析二:養胃陰法與“葉氏益胃湯”,創補中益氣、調中益氣、昇陽益胃等,麥冬、甘草、白芍

葉天士在繼承《脾胃論》的基礎上,突出強調脾胃二者應加以區別,認為胃腑為陽土,“陽土喜柔,偏惡剛燥,若四君、異功等,競是治脾之藥,腑宣通即是補”。因此,脾陽不足,胃有寒溼,則宜溫燥升運,宜用李東垣法。但太陰溼土得陽始運,陽明燥土得陰自安,脾喜剛燥,胃喜柔潤。脾胃分論,且胃陰宜養。實際上葉天士胃陰學說的核心是針對脾胃自身病變且重點在胃。

葉天士治胃四法探析二:養胃陰法與“葉氏益胃湯”,創補中益氣、調中益氣、昇陽益胃等,麥冬、甘草、白芍

中藥:玉竹

在胃陰學說觀點指導下,葉天士主張用降胃之法,使胃氣降則和,又因胃喜潤惡燥,強調不宜用苦降或苦寒下奪之品,而用甘平或甘涼濡潤之品,以養胃陰,使津液來複,通降自成。若見有陽盛之體,或患燥熱之證,或病後傷肺胃津液,以致虛痞不食,舌絳咽乾,煩渴不寐,肌燥熇熱,便下不爽者,宜用後世所稱的“葉天士養胃湯”,藥用麥冬、沙蔘、玉竹、白扁豆、甘草、桑葉或選用生白芍、火麻仁、川石斛、烏梅、天花粉之屬。

下期:葉天士治胃四法探析三:宣胃陽法以通為補

關注本頭條號,不要錯過下期。請點關注,獲得更多專業中醫內容。

友情提示:各大應用商店搜索下載 “中醫智庫” App,獲取更多中醫知識、養生食療方、名家醫案。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