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對慢性腎衰竭的辨治及名家臨床驗案

中醫藥對慢性腎衰竭的辨治及名家臨床驗案

文獻綜述

一、中醫學對慢性腎衰竭的認識及研究進展

慢性腎衰竭( CRF) 的主要表現為多種代謝障礙及由於代謝產物瀦留所產生的各系統症狀。依據其臨床表現特徵,本病應屬於中醫學“ 關格” 、“ 隆閉” 、“ 腎勞” 、“ 水腫” 、“ 溺毒” 、“ 噦逆”等病證的範疇。

( 一) 關於病因病機的認識

1、內因腎虛為本,涉及肝脾

CRF的發生是腎臟虛損,久而不復所致。其病因可以是多方面的,《景嶽全書》就有“ 五臟之傷,窮必及腎” 的記載。。腎為先天之本,內寓真陰真陽,維繫著人體的生長髮育及生命;脾為後天之本,為先天所生,賴於腎陽的溫煦,先天又為後天所養,二者相互依託。肝為藏血之髒,其血又由精而化生,腎主藏精,故有“ 乙癸同源” 之論。所以脾胃虛損或肝腎兩虧是。腎虛日久的必然結果,也是CRF發生發展的內在依據。

2、外因感邪、勞倦、情志失節等誘發加劇腎元虧虛則陰陽俱虛,衛外功能隨之下降,亦招致外邪,邪氣入裡,循經入腎,更傷腎體,則可促使病證加劇發展。古代文獻對於勞倦損傷五臟己早有記載。《景嶽全書》就有“ 凡勞倦之傷,雖日在脾,實兼之五臟矣” 的記載。《素問· 生氣通天論》日:“ 因而強力,腎氣乃傷” 。可見無論勞力,抑或勞心皆可傷及腎,使其虛損加劇。情志失節使周身氣機失調,氣血運行逆亂而損傷臟腑。如《景嶽全書》載有:“ 盛怒不惟傷肝,腎亦受其害也” 等。

3、氣血虧損、濁毒內停的病理機轉

腎主藏精,主水,司二便;脾主運化水谷精微,化生氣血;肝主藏血,主疏洩,調暢氣機,故脾腎虛則精血不生,氣無所化,清濁不分,水溼內停,濁毒難排;肝腎虛則精血虧,氣機失調,清氣難升而濁亦不降。因此,氣血虧虛,生化失常與濁毒內停是 本病髒虛造成的病理結果,也是引起CRF虛實夾雜症情變化的原

因。何廉臣日:“ 溺毒入血,血毒上腦之候:頭痛而暈,視為模糊,耳鳴耳聾,噁心嘔吐,呼之帶有溺臭,問或卒發癲癇狀,甚或神昏痙厥,不省人事,循衣摸床撮空,舌苔起腐,間有黑點” 。此溺毒是濁毒的一部分,此外還包括痰溼瘀血等。由於氣血虧虛不斷加劇,濁毒隨血運行周身,更傷臟腑氣血,因而隨病情發展,兼夾症和受累臟腑不斷增加,最終危機生命。

( 二) 中醫藥治療的研究進展

1、辨證治療與治法

聶莉芳將本病辨證為氣陰兩虛型,予參芪地黃湯加昧;寒溼中阻,脾胃不和型用香砂六君子湯加味;溼熱中阻,脾胃不和型以黃連溫膽湯加味。便祕,胃腸熱結輕者用制大黃,熱重加生大黃;浮腫尿少加車前子、椒目;手足痙攣加芍藥甘草湯或羚羊角粉( 水牛角粉) ;尿毒症性腦病加牛黃清心丸或安宮牛黃丸。2個月為一療程,總有效率為74.24%,症狀改善率為50%一83.3%。

李海聰認為本病可分為脾腎陽虛,水溼內停;肝腎陰虛,溼熱內蘊;氣血虧虛,痰瘀互阻和肝陽上亢,痰溼內阻。觀察了以中藥口服與高位灌腸( 生大黃、煅龍骨、煅牡蠣、附子、蒲公英、芒硝) 結合治療對CRF進程的影響,總有效率為80%。羅素將本病分為腎虛溼阻、脾虛血虧、脾腎陽虛三型,分別用健脾益氣化溼法,健脾生血統血法和補脾腎祛邪法治療,有效率89.3%。

2、中西醫結合治療

薛志強【5J 等將217例CRF病人隨機分為單純西藥對照組和在此基礎上加服中藥腎衰方的治療組,觀察近期和遠期療效。結果表明其可延緩病情進展,改善腎功能。提示腎衰方與西醫療法配合應用為非透析治療本病的有效方法。盛梅笑等用運脾化溼通腑洩濁中藥,配合抗感染,糾正水、電解質、酸鹼平衡紊亂等治療CRF伴高分解代謝患者,在總有效率,改善症狀和腎功能方面均優於單純西藥組。汪蓮開171應用中藥口服,灌腸與西藥配合治 療近期、遠期總有效率為79.2%和86.9%,顯著高於單純西藥組的45%;ftl44.4%( P<0.05) bu="bu" crf的情況。治療方法包括常規治療,以飲食、必需氨基酸、降壓、促紅素糾正貧血、抗感染和糾正水電解質、酸鹼平衡紊亂等措施。治療組應用複方丹蔘注射液靜點、口服和灌腸中藥。結果近期療效顯示,中西醫結合組在降低尿素氮(="crf的情況。治療方法包括常規治療,以飲食、必需氨基酸、降壓、促紅素糾正貧血、抗感染和糾正水電解質、酸鹼平衡紊亂等措施。治療組應用複方丹蔘注射液靜點、口服和灌腸中藥。結果近期療效顯示,中西醫結合組在降低尿素氮(" n="n" scr)="scr)" scr升高方面有顯著作用。上述研究說明中西醫結合治療確實可以延緩本病進程,改善預後,故仍應作為目前治療的最主要方法。<br="scr升高方面有顯著作用。上述研究說明中西醫結合治療確實可以延緩本病進程,改善預後,故仍應作為目前治療的最主要方法。

朱闢疆等以保元強腎II號與腎安加開搏通組對照治療觀察其對血漿及尿SO D 、M D A及腎功能的影響,治療組治療後血漿

SO D 顯著增高,血漿M D A、尿SO D 及M D A均顯著降低( P<0.01) br="br">BU N 、Scr及Ccr顯著改善( P<0.01) crf,與單純西藥治療進行對照。治療組療後bu="crf,與單純西藥治療進行對照。治療組療後bu" crf患者<br="crf患者

4、中藥灌腸法的研究

中藥灌腸法是仿腹透原理的“ 腸道透析” ,通過彌散及超濾作用,使血中中分子物質被清除。中藥灌腸法也是中醫藥治療CRF的特色療法之一。灌腸療法的方藥甚多,但以生大黃、蒲公英、煅牡蠣應用較多。黃氏等用洩濁排毒方( 生大黃、益母草、煅龍牡、生甘草、六月雪、紅花等) 應用微機系統管理的結腸透析,以帶有專用探頭的雙腔導管,緩慢插入結腸,置管深度50~60cm

由微機管理,行反覆灌洗共2h,使藥物在結腸內充分透析。楊氏用腎衰液( 附子、大黃、牡蠣、益母草、丹蔘、自茅根) 200m l

裝入一次性無菌輸液袋直腸滴注治療慢性腎衰竭療效較好。張氏

¨ 6】用統一中藥方劑( 大黃、牡蠣、附子、蒲公英、槐米) 煎液200m l

以肛管插入30cm 、20cm 不同深度,結果顯示30cm 深度效果較好。吳氏以中藥( 大黃、牡蠣、丹蔘等) 灌腸加血液透析治療CRF在降低血肌酐、尿素氮方面顯著優於單純透析組,提示中藥灌腸有加強透析的作用。

5、中藥針劑的研究

目前,臨床治療CRF的中藥針劑主要包括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丹蔘注射液、香丹注射液、脈絡寧注射液、紅花注射液、燈盞花注射液、刺五加註射液、川芎嗪注射液等。其作用機理是通過擴張血管,改善微循環,增加血流量及抗凝血等方面來實現。其次是具有益氣養血、扶正祛邪作用的黃芪注射液,對其治療CRF作用機理多集中於免疫調節和細胞因子方面。

( 三) 名醫診治經驗

1、時振聲診治經驗

時氏認為CRF患者脾腎虛損乃為其素因,且以腎虛為主,素因腎元之氣虧虛,氣化不健而分清泌濁功能下降,致使“ 溼濁”貯留體內,應當排出的溼濁不能排出,久致溼濁化為“ 溺毒” ,且 “ 入血” 為患。這種病之標邪的產生,乃為腎虛或脾腎兩虛所造成的,併為病之根本。時氏多年來治療CRF尿毒症的方法總結歸納為兩方面十三法。

( 1) 扶正:

①健脾益氣法:尿毒症屬於脾虛,或脾腎兩虛以脾虛為主者,症見全身乏力,不思飲食、噁心嘔吐、口中有尿臭,腹脹便溏,或有浮腫,舌質淡潤、脈沉細,可用香砂六君子湯、補中益氣湯、參苓白朮散等。②溫補脾腎法:脾腎陽虛,水溼氾濫,腹脹尿少,畏寒肢冷,溼濁上逆而有噁心嘔吐,口中尿臭,神疲乏力,腰膝痠軟,面色咣白,舌淡胖嫩,脈象沉弱,宜溫補脾腎,有水腫者佐以淡滲利溼,可用真武湯、金匱腎氣湯、濟生腎氣湯加減,待陽氣得復,水溼得去,病情得以緩解。③滋養肝腎法:尿毒症而有肝腎陰虛或陰虛陽亢者,宜滋養肝腎,症見頭暈頭痛,噁心嘔吐,口中有尿臭,手足心熱,足跟疼痛,皮膚乾燥,煩躁不安,舌苔薄黃,舌質稍紅,脈象弦細。滋養肝腎可以六味地黃湯、歸芍地黃湯加減,滋陰潛陽可用建翎湯、三甲復脈湯等加減。④益氣養陰法:脾。腎兩虛可以陽損及陰,肝腎陰虛亦可陰損及陽,時氏認為臨床上表現氣陰兩虛者比較多見,皆宜益氣養陰。症見全身乏力,噁心嘔吐,口粘口乾,飲水不多,口中尿臭,腰膝痠軟,手足心熱,舌淡齒痕,舌質稍紅,脈象沉細。可用參芪地黃湯、大補元煎等加減。⑤益氣固脫法:尿毒症如因邪熱犯肺,症見氣促痰鳴,汗出不止,脈細欲絕,為陽氣欲脫,急宜益氣固脫,如參附龍牡湯或參附湯,以大劑參附回陽,龍牡固脫。

( 2) 驅邪:

①祛水除溼法:尿毒症病人水腫顯著並有腹水胸水者,症見胸憋氣急,腹脹滿悶,面目皆腫,四肢水腫,按之如泥,尿少尿閉,口中尿臭,噁心嘔吐,乃三焦氣滯,水道不通,急宜通利三焦,方如導水茯苓湯;如效果不明顯,亦可攻瀉逐水,急去水溼,方如疏鑿飲子等。尿毒症病人出現尿毒症性心包炎,症見胸悶氣憋,倚息喘促,不能平臥,雖患者身無水腫,亦屬水凌心肺,急 宜蠲飲利水,方如苓桂術甘湯合葶藶大棗瀉肺湯加減。②通腑洩濁法通腑洩濁是指大黃攻下而言,一般用於有嘔逆,下有便祕。如脾陽不足,濁邪冷積,宜溫脾通腑,方如溫脾湯;如胃腸積熱,濁邪熱祕,宜清熱通腑,方如大承氣湯。臨床上虛實夾雜者為多,時氏觀察到的病人以脾虛氣弱者較多,故常以香砂六君子湯加大黃治之,可使噁心嘔吐控制,溼濁得以從大便排出。③清熱利溼法:尿毒症病人,溼濁化熱,溼熱下注膀胱,氣化不利,而見尿頻、尿熱、尿痛,甚至尿血,皆當清利下焦溼熱,方如八正散加減;如兼心煩,口舌生瘡者,用導赤散加減;如兼腎陰不足,可用參芪知柏地黃湯,如果溼濁阻滯三焦,胸悶腹脹,不思飲食,口淡口粘,大便不爽,脈象濡軟,舌苔黃膩,治宜清利三焦溼熱,可用三仁湯。④活血化瘀法:尿毒症而有瘀血徵象者,如面色晦暗,脣色發紫,舌有瘀斑等,由於病久入絡,氣機失調,必有瘀血內阻。脾腎陽虛或氣虛者,以補中益氣湯合桂枝茯苓丸治之,肝腎陰虛者,以血府逐瘀湯治之。⑤宣散表熱法:尿毒症病人由於腎虛,衛氣不足,易於感受外邪,而感受外邪常常促使病情加重,甚至急轉直下,使溼濁化熱,痰熱壅肺,邪熱擾心,血熱妄行,肝風內動,熱閉於下等伴隨而至,終於五臟俱敗,陰陽離決而死亡。一般脾。腎陽虛者,感受外邪易表現寒重熱輕的徵象,宜辛溫宣散,扶正祛邪,方如人蔘敗毒散、柴胡桂枝湯等;肝腎陰虛者,易表現熱甚傷陰的徵象,也可暫用辛涼宣散,方如桑菊飲、銀翹散等。⑥清營解毒法:尿毒症病人感受外邪化熱內傳營分,則症見神昏譫妄,鼻衄牙宣,嘔血便血,舌質暗紅,脈象細數,宜清營解毒,方如清營湯、犀角地黃湯加減。如果營血有熱,而陽氣大虛,脈微肢厥,可合用生脈散或參附湯以扶助陽氣。⑦鎮痙熄風法:邪熱熾盛,內擾肝木,肝風內動,抽搐痙厥,甚則抽搐而呼吸停止,病情至為危重。邪熱灼傷陰津,陰虛亦可風動,手指蠕蠕而動,神倦抽搐,皆可鎮痙熄風,用羚羊鉤藤湯、大定風珠、三甲復脈湯等加減。⑧開竅醒神法:邪熱內陷擾心,以致神昏不醒,舌強不語,除同時清營解毒外,還可開竅醒神,可用 安宮牛黃丸、紫雪丹、至寶丹清上;如屬溼盛瀰漫,矇蔽清竅,則可用菖蒲鬱金湯送服蘇合香丸以溫開。

時氏認為治療尿毒症雖有十三法,但最主要者還是要早期發現,早期扶正治本,可望減慢病情發展,延長生命,已有溼濁、水溼、瘀血、虛熱、風熱等夾雜,則應分清標本,急則治標,緩則治本或標本同治,或可緩解病情。

張鏡人診治經驗

張氏認為,由於CRF時腎之升降開合失常,精微不攝而漏出,水濁不洩而瀦留,濁陰鬱滯,病理產物遂成致病因素,臟腑受害與濁邪彌散壅阻互為因果,形成惡性循環。故此,張氏多年研究運用洩濁法來阻斷這種病理因素,並取得了良好的臨床效果。張氏主要從以下五方面著手治療:①祛溼化痰洩濁邪:飲食入胃,如脾胃運化失健,。腎司開合無能,升降出入失常,則飲食不化精微,轉為水溼,凝聚為痰,鬱滯成濁,故治療宜祛溼化痰洩濁,此為洩濁之常法。常選用半夏、陳皮、茯苓皮、晚蠶砂、皂莢子等。②清熱解毒治標實:溼濁不得正常排洩,鬱滯體內,久則易從熱化,釀成邪毒,溼熱與邪毒膠著,難分難解,故清熱解毒成為洩濁的配伍常法。常選用黃連、六月雪、土茯苓、金銀花藤、連翹等。③活血化瘀通絡脈:由於觀察到CRF患者面色多見晦滯,舌質淡而色黯,有血瘀之見症。而且病程日久,“ 久病入絡” 。因此張氏常採用丹蔘靜點,並認為活血化瘀通絡洩濁是治療本病的手段之一。但丹蔘大量靜點個別患者有導致出血傾向之弊。故用量、用法尚需斟酌,湯劑內服尚未發現類似情況。其他如益母草、當歸、赤芍之類也經常選用。④通腑導瀉求出路:濁邪不得從小便外洩,故通腑導瀉應不失為濁邪另找出路的較理想的治法。大黃既能清熱除溼,活血化瘀,又能下瀉濁邪,自屬首選。但導瀉一法用之宜慎。本病患者元氣已虛,陰血虧損,而瀉法傷正,用之稍過則犯虛虛之戒。因此,張氏常改變給藥途徑,以大黃配合他藥保留灌腸,峻藥緩用,作為輔助治療,洩濁而不傷正。⑤益氣和營固根本:本病的病機多由溼熱內傷脾。腎氣陰,以致太 陰轉輸與少陰開合失常,清濁相干,邪毒不洩,進而營血虧耗,

其或陰損及陽,形成氣血陰陽俱虛的證候。溫補剛燥,則助邪熱,重竭氣陰,滋膩柔潤,則礙脾胃,更長溼濁。故從益氣和營著手,一則達到邪正兼顧的目的,二則體內氣血調和,陰陽平衡,則臟腑功能發揮作用,有利於濁邪的排洩,達到“ 扶正以達邪” 的目的。臨床常選用補而不膩的生晒參、冬蟲夏草,與白朮、當歸、白芍同進。

祝諶予診治經驗

祝氏認為CRF尿毒症久病脾腎氣血均虛,氣血運化失司,病邪久滯,溼熱毒邪不能外洩,阻遏三焦,升降失常而成。祝氏臨床辨證治療分為四法:①濁毒上逆證:症見噁心嘔吐,口中尿臭,納差浮腫,尿少浮腫,乏力氣短,舌淡胖,苔白膩,脈滑。治宜健脾和胃,降逆洩濁。方用香砂六君子湯加菖蒲、佩蘭、竹茹、旋覆花、代赭石等。大便乾燥加生大黃109一159。②肝腎陰虛證:症見血壓升高,頭暈頭痛,目昏耳鳴,面色黧黑,腰膝痠軟,口乾心煩,甚至抽搐,舌紅暗,脈細弦。治宜補益肝腎,清熱平肝。方用枸杞地黃湯加牛膝、益母草、丹蔘、仙靈脾、鉤藤、夏枯草、黃芩、珍珠母、石決明等。③氣血兩虧證:症見貧血,血紅蛋白低,面色蒼白,頭暈欲倒,乏力氣短,心悸失眠,舌淡嫩,脈沉細。治宜益氣養血,補腎生精。方用聖愈湯或八珍湯加桑椹子、枸杞子、制首烏、女貞子、阿膠、仙鶴草、紫河車、鹿角膠等。大便溏薄加生薏苡仁、白朮;腹脹納差加陳皮、砂仁,使補而不滯。④濁蒙清竅證:症見面色灰滯,頭痛惡心,嗜睡或神昏譫語,四肢震顫,尿少水腫,舌紅苔腐膩,脈細滑。治宜祛濁開竅,平肝熄風。方用當歸芍藥散加菖蒲、鬱金、半夏、南星、水牛角、生牡蠣、鉤藤等藥。

鄒雲翔診治經驗

鄒氏在多年的臨床實踐中,辨證治療CRF取得了良好的療效,將其治療經驗總結如下:( 1) 強調維護腎氣:腎病日久,因失治或誤治致腎功能日益衰退,氣血陰陽虛憊,肺、脾、心、肝 等內臟功能亦為之虛損,故在治療中強調維護腎氣和其它內臟的功能,切不可用克伐之品而損陰傷陽,促使腎及其它內臟功能的進一步衰竭。因此在治療上處處維護腎氣,以求增一一分元陽,復一分真陰。( 2) 重視脾胃調理:鄒氏非常重視保護胃氣,反對使用敗傷胃氣之方藥。症見嘔吐不能食者,乃由腎氣衰敗,內毒蘊於胃腑,致氣逆不降,治應健脾益。腎,和胃降逆;內毒蘊腸,氣虛下陷,致大便溏洩不已,治宜健脾昇陽,補腎暖土,如血枯腸燥,大便乾結者,則以養血潤腸,清養肺氣治之,( 3) 治’腎而不泥於腎:鄒氏認為尿毒症病情複雜多變,治療中要重視辨證施治,整個治療,不要見腎只知治腎。如病發於暑天,症以嘔吐為主,辨證為暑熱嘔吐,以清暑益氣,芳香宣濁,和胃降逆等法治療而獲良效。對於肝腎陰虛,氣血兩虧者,從滋腎柔肝、補養氣血等法治療並配合藥酒和血通脈,使肝腎功能獲得改善。對於陰陽氣血虛損症狀明顯,根據陰陽互根、氣血相關、臟腑之間相互制約和依存等關係,皆注意運用補益氣血,調攝陰陽,肺、脾、腎、心、肝並治等法。若見面色黧黑灰滯,脣舌瘀紫,或女性患者有經閉等症狀者,須用活血化瘀,和血通脈之品皆能有效。如有出血,可用健脾統血,補氣攝血,滋陰清熱,溫經攝血,補腎固攝等法,如出血量多虛脫衰竭者,可用回陽救逆等法。( 4) 強腎填髓以養血堅骨以及注意攝生。

方藥中診治經驗

方氏提出對CRF辨證論治的獨特模式,即“ 辨證治五步” ,第一步:定位,即按臟腑經絡對疾病進行定位;第二步;定性,即從陰陽、表裡、虛實、氣血、風、熱、溼、燥、寒、毒14個方而

對疾病定性;第三步:即在定位定性基礎上,找出起主導作用的病理生理變化;第四步:治病求本,即根據上述診斷,提出相應的治則、治法和方藥;第五步:治未病,即在治CRF的臨床研究,可以上述中醫理論體系為指導,來認識CRF的全過程,並指導對本病的診斷和治療。對本病的具體診斷治療,從動態中把握病機,並達到理法方藥統一性。

王永鈞診治經驗

王氏認為在CRF的病程經過中,其臨床證候、病機可參考水腫、關格、癃閉、溺毒及虛勞等篇,此外還可以從溫熱病及溺毒幾方面。CRF病期、病位、病性有一定的規律。病期:中期以腎不化水為主,此時尿液漸少。末期可因溺毒導致多臟腑的病損,如犯胃則嘔逆;傷絡則血溢;攻心則心動悸、脈結代;射肺則喘促不得臥;上腦則狀如癲癇或昏不識人。病位:累及腎、脾、胃,此外累及肺臟。病性:不同的臟腑虛象及水溼、夾溼濁、夾瘀阻、夾風寒、溼熱、溼毒之邪外襲,多數夾邪在二種以上。對於CRF的治療,王氏重視食療法,認為調理陰陽、安寧腎絡是中醫辨證施治的總原則。代償期及尿毒症早期,以虛勞血痺為主要表現者,亦可辨證結合洩濁法。洩濁法主要指清除溼濁溺毒。但洩濁逐毒時,必須重視個體的陰陽虛實。辨證洩濁,常用治則有:和胃洩濁,清絡洩濁,溫腎洩濁,攻逐濁毒。對於口服大黃,王氏認為大黃內服的瀉下作用,除個體因素外,多與劑量、炮製及煎煮方法有關,一般劑量增大、生用、後下,或研粉吞服均可使通裡攻下作用增強,反之則作用減弱,而生大黃冷浸液則最能保持其固有的各項治療效用。王氏還重視灌腸法:由於CRF溼濁中阻、嘔吐不納者,因此腸道給藥是一個較好的途徑。主張使用大黃灌腸,大黃的用量一般為20~30g,最多50g。

黃春林診治經驗

黃氏認為血液透析為尿毒症患者提供了良好的治療方法,使很多在過去被認為是不治之症的尿毒症得到救治。但不是所有的

CRF患者都可行此治療。黃氏認為非透析患者,包括四種情況:

一是病情較輕還未透析者;二是病情雖較重,但有可逆因素可以消除者;三是因經濟困難需透析而無力支付透析費用者;四是因併發其他嚴重併發症不適宜透析者。對這些病人,則採用以保持機體的整體健康為目的的中醫療法。對胃腸道症狀較為突出者,黃氏所立口服中藥處方多顧及脾胃,以香砂六君為基本方,使飲食增進,消化道症狀減輕,同時 投以補。腎降濁之品。黃氏素用海螵蛸以保護胃粘膜,並認為海螵蛸還具有補鈣降磷的作用,長期服用有助於糾正CRF者的鈣磷代謝紊亂。對病情穩定者則主張使用黃芪、山藥、何首烏、淫羊藿、山茱萸、肉桂、女貞子等益氣固腎諸藥。大黃對CRF的作用是肯定的,但對於脾胃虛弱者,大黃的敗胃作用卻不可忽視,否則易致虛虛之變。黃氏特別指出何首烏不但具有益腎補血的作用,而且還具有大黃樣的降濁之功,也可借用於治療CRF的治療。而CRF水腫、尿少用利尿劑無效,而又不能透析治療者,以及部分透析病人的皮膚瘙癢者,主張用中醫的“ 開鬼門” 的藥浴方法。藥用橘子葉、生薑、柚子皮等透表發汗藥,煮開加入浴缸溫水( 38℃~40℃) ,浸浴30rai n左右,有益於症狀的消除。

洪用森診治經驗

洪氏根據多年的臨床觀察認為,CRF的整個病程中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虛中夾實證,實邪與溺毒密不可分。由於陰陽虛衰,阻遏氣機的升清降濁,致水液、溼濁、痰阻等病理因子進一步留滯,導致疾病的惡性循環,臨床表現出一系列的臨床綜合證候。

洪氏認為,隨著病情的發展本病從腎氣虛一陽虛一陰陽兩虛一虛中夾實逐步演變的規律。因此,洪氏將CRF的發展以及論治分為三期:①初期以腎氣虧乏、腎陽不足、腎不攝水為主:症見夜間溲溺增多,常伴面色萎黃,眼瞼蒼白,倦怠乏力,畏寒怕冷,頭暈耳鳴,腰膝痠軟,偶有口中尿臭,皮膚乾癟或水腫不明顯,脈多弦細或滑或數,舌淡苔薄。治宜益氣補血、溫陽運中。方用八珍湯、黃芪建中湯加減:黃芪15克,桂枝10克,當歸10克,白芍15克,川芎12克,黨蔘10克,白朮10克,茯苓12克,大黃6~9克。②中期以腎陽虛衰,溼濁停滯,腎不化水為主:症見尿液日趨減少,常伴面黃虛浮,脘腹痞滿,下肢腫脹,納呆噁心,口中尿臭,皮膚騷癢,脈弦細或滑數重按無力,舌質淡胖嫩邊有齒痕,苔腐而膩厚。治宜溫補脾。腎,利溼化濁。方用真武湯、溫脾湯加減:附子( 先煎) 6克,茯苓15克,白朮12克,白芍l5克,大黃( 後下) 15克,乾薑3克。③末期以陰陽兩衰,濁毒蘊 久,累及多髒為主:CRF末期時的陰陽兩衰,表現為五心煩熱,潮熱盜汗,頭面烘熱等純陰虛內熱者少見,而往往在陽衰的症候上夾有陰衰。偏陰衰者,症見面色萎黃而晦滯,手足冰冷,盜汗,汗味穢臭,肌膚甲錯,口乾喜飲,齒鼻衄血,呼氣深長而帶尿臭味,舌瘦小乾裂,苔少無津,脈多細數。而偏陽衰者,可見面蒼白而浮腫,極其畏寒,舌淡體胖大邊嫩滿布齒痕,脈多沉細或沉弦。濁毒蘊久,累及多個臟腑,如犯脾胃,則口粘膩不欲食,噁心頻頻,腹瀉與便祕交替;濁蒙心竅,引動肝風則氣急不能平臥,神昏不識親疏、譫妄亂語,肢體抽搐,躁動不得安;入血上絡則齒鼻衄血、嘔血或黑便。治宜調和陰陽,逐毒安髒。洪氏自擬以大黃後下15—30克為主組成複方,結合證情加味,認為大黃治療本病的給藥方式,以口服為最佳,灌腸的療效不及口服。

張大寧診治經驗

張氏在多年臨床實踐基礎上,概括出了CRF的四大病機,虛、瘀、溼、逆。提出了以補虛活血為本,祛溼降逆為標和整體局部相結合,多種治法相結合的總治則。創造了腎衰系列方劑。治療時區別本證與標證,本證中有虛證、血瘀兩個類別,標證中有溼證、逆證兩個類別。每一一類別有各自的證型。①虛證:分為脾,腎氣( 陽) 虛及肝腎陰虛兩種表現。其中腎氣( 陽) 虛者症見面色咣白,倦怠乏力,氣短,納少腹脹,腰痠痛,畏寒肢冷,溲少,夜尿多,舌淡,脈沉細。肝。腎陰虛者症見手足心熱,目澀,耳鳴,咽乾,頭暈,溲黃,便幹,發熱,舌紅苔少,脈細。②血瘀:原發病5年以上,腰痛固定不移,出血紫暗,舌紅紫晴或有瘀點,脈澀或結代,尿量小於每小時20m l ,甲皺微循環異形管襻大於30%或襻項瘀血大於30%,微循環血流流速減慢。③溼證:分溼困、水溼兩種表現。溼困症見頭重,口粘,大便粘膩,舌苔膩,脈濡。水溼症症見水腫,胸腹大,胸悶氣急,苔白潤,脈濡緩。④逆證:分濁陰上逆和肝陽上亢兩種表現。濁陰上逆症見面色灰滯,噁心 嘔吐,口有氨味,頭昏,嗜睡,昏迷,騷癢,舌苔膩。肝陽上亢症見眩暈,耳鳴,煩躁,昏迷,脈弦。張氏多年研 究所採用“ 腎衰系列方” 共十一個基礎方劑組成。其中治本方劑共有5個:①健脾補‘腎湯:重用黃芪、附子、防己,以及白朮、茯苓、茵陳等。②滋補肝腎湯:重用女貞子、旱蓮草、山萸肉,以及龜板、當歸、白芍等。③活血湯:重用赤芍、丹蔘、澤蘭,以及三稜、莪術、桃仁等。④補腎扶正膠囊:重用冬蟲夏草、西洋參、百合等。⑤活血化瘀膠囊,重用蜈蚣、天仙子等。治標方劑共6個:①化溼湯:重用土茯苓、苦蔘、茵陳等。②降濁湯:重用大黃、苦蔘、甘遂等。③利水湯:重用茯苓、茯苓皮、甘遂等。④平肝湯,重用青黛、紫石英、天麻等。⑤腎衰灌腸液:重用大黃、附子、赤芍、青黛等。⑥清熱防感飲:重用金銀花、麥冬、胖大海、藏青果等。張氏認為在服藥方法上,應分為標本方劑分服及標本方劑混服兩種。治本方面辨證為脾腎氣( 陽) 虛及肝腎陰虛者分別用健脾補腎湯和滋補肝腎湯。根據血瘀為CRF的共同表現,上述兩方劑使用時均與活血湯合用,每晚飯後l 劑,同時送服補腎扶正膠囊和活血化瘀膠囊。治標方面,溼困、水溼、濁陰上逆、肝陽上亢諸證分別治以化溼湯、利水湯、降濁湯、平肝湯。證型交叉者,則以複方化裁。每早飯後服1劑,每晚均予腎衰灌腸液保留灌腸1次。易感冒者則予清熱防感飲用法同前。

張氏認為,CRF是一種以腎功能嚴重損害為主要病理學基礎所導致的全身多系統病變的複雜病症,涉及五臟六腑,氣血津液各個方面,病機變化錯綜複雜,非一方一藥一法所能解決。故此,張氏之所以研究CRF系列方藥,原本是遵守“ 標本兼顧” 之原則,為了解決病情複雜的矛盾,因而採用口服、灌腸、沖劑、煎水代茶飲等途徑給藥,達到綜合治療,針對性強,直達病所的目的,經張氏多年臨床驗證,療效比較滿意。

呂仁和診治經驗

呂氏在治療CRF上分為扶正與祛邪兩方面,並認為病情比較穩定者以扶正為主,邪實標急者則以祛邪為主,或標本同治,扶正與祛邪兼顧。扶正措施主要有六個:①脾氣虛損者,治用香砂六君子湯、補中益氣湯、參苓白朮散;②脾腎陽虛,合併溼濁上 逆者,治用真武湯、濟生腎氣湯;③肝腎陰虛者,治用六昧地黃

丸、歸芍地黃湯;④陰虛陽亢者,治用建瓴湯、三甲復脈湯;⑤氣陰兩虛者,治用參芪地黃湯、大補陰煎;⑥陰陽兩虛者,治用參芪地黃湯、金匱腎氣丸。祛邪方面主要有七種方法:①溼濁上逆者,治宜化濁降逆,方用小半夏湯加茯苓湯、吳茱萸湯;②溼濁化熱者,治宜苦辛合化,方用蘇葉黃連湯、黃連溫膽湯;③氣逆甚者,治用旋覆代赭湯;④溼熱下注、腎陰不足者,治用知柏地黃丸;⑤溼濁貯留、尿素氮、肌酐升高者,治宜通腑洩濁,方用大黃複方湯劑保留灌腸。呂氏認為大黃應用時應注意辨證用藥,只有這樣才能提高臨床效果。如脾氣虛者,用香砂六君子湯加大黃;脾陽不足者用溫脾湯;氣陰兩虛者用參芪地黃湯加大黃;⑥水腫明顯者,治宜通利三焦、行氣利水,方用導水茯苓湯加肉桂;⑦水凌心肺者,治用苓桂術甘湯合葶藶大棗瀉肺湯。

葉任高診治經驗

葉氏認為CRF早、中期的治療,目前主要靠中西醫結合治療,以延緩病情的發展。而晚期尿毒症,主要靠替代治療。CRF患者經中西醫結合保守治療無效,而進入尿毒症時應儘早進行透析治療。但對於臨床中所出現的標實之候亦可酌情使用中藥;若出現胃腸道症狀,如嘔吐、噁心等則配以清熱化溼,和胃降濁之法,用黃連溫膽湯加減;若伴有精神症狀,如煩躁不安,嗜睡等則使用化濁開竅之法,方選滌痰湯加減;若伴有高血壓或電解質紊亂者,當配以滋陰潛陽、鎮肝熄風,合用鎮肝熄風湯加減。但無論是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的過程中均可能伴發不同的副作用,為此葉氏認為,如能恰當地配合中藥治療,也將會減少這些副作用的發生。對透析配合中藥治療後,病情穩定,症狀緩解的患者,葉氏讓患者服用自擬的經驗方“ 養腎湯” ( 人蔘、巴戟天、肉蓯蓉、枸杞子、附子各10克,熟地、茯苓各20克,淫羊藿15克,丹蔘、黃芪、益母草各30克) 進行治療,對腎功能恢復有較好的作用。配合使用調理脾胃及利尿藥物,則其功效更顯。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