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策劃】聽媽媽講那軍裝的故事

藥品 徒步 攝影 體檢 解放軍報融媒體 2017-05-17

來源中國軍網

【特別策劃】聽媽媽講那軍裝的故事

這是一名女兵的四套軍裝照,時間跨度為34年。軍裝的主人是1983年11月入伍的陳偉紅,從衛生隊新兵成長為衛生隊隊長、技術七級軍醫,她參加過抗震救災,立過一等功,被評為全國“三八紅旗手”。她最驕傲的是——“作為醫生,幫助了許多人;作為軍人,穿著各個時期的軍裝執行任務。”五月,陳偉紅的女兒陳秋宇寫下了她的媽媽與軍裝的故事。

四套軍裝承載媽媽的青春年華

——記我的媽媽、武警廣東邊防總隊機動支隊衛生隊原隊長陳偉紅

作為一名雙軍人家庭出生的孩子,我在部隊大院裡長大。每日沐浴著部隊早操的晨光,接受嘹亮軍歌的洗禮。兒時的我就經常跟在兵哥哥兵姐姐後面有樣學樣地訓練,站在大隊後一起唱軍歌。對部隊的嚮往從小時候就開始在腦海裡生根、發芽……

有一天中午回家發現媽媽坐在書房裡一個人翻著什麼東西抹眼淚,過去細細詢問,發現媽媽在看那些泛黃的老照片,這些照片記錄著媽媽部隊生活的點點滴滴和她四次換裝的經歷,我們母女倆就圍繞著媽媽的軍裝打開了話匣子……

主人公簡介:陳偉紅,女,1983年11月入伍,1985年6月入黨,曾擔任武警廣東邊防總隊機動支隊衛生隊隊長,於2017年年初退休。曾多次被上級單位評為優秀黨務工作者,多次被評為優秀幹部。榮獲一等功1次,三等功兩2,榮獲“全國公安系統抗震救災先進個人”稱號,被評為“廣東省‘三八’紅旗手”和“全國‘三八’紅旗手”。

文字:陳秋宇(陳偉紅之女)

整理/攝影:廖鍵

【特別策劃】聽媽媽講那軍裝的故事

這張黑白照片攝於1983年11月,當時,陳偉紅身著綠上衣,衣服上是紅領章,下身穿藍褲子,頭戴軍綠色軍帽,帽子上點綴了紅色小圓國徽,顯得格外純撲和簡潔!

第一套軍裝:記錄懵懂少女的入伍決心

這張黑白照片攝於1983年11月,當時,媽媽陳偉紅身著綠上衣,衣服上是紅領章,下身穿藍褲子,頭戴軍綠色軍帽,帽子上點綴了紅色小圓國徽,顯得格外純撲和簡潔!

1983年7月,媽媽高中畢業。一群對未來充滿夢想的少男少女在河邊同學聚會討論自己的理想。“我想當一名女軍人……能穿著綠軍裝,最好還能當上穿白大褂的軍醫。”媽媽暢想著並行動著。

經過嚴格的層層篩選,她順利成為廣西壯族自治區五個女兵中的一員。1983年11月,媽媽穿上了她從軍的第一套軍裝,來到了武警廣東邊防總隊深圳支隊南頭邊防檢查站 。

當她穿上整潔樸素的軍裝後,緊張的新兵連生活開始了。衣服爛了靠自己縫;夜間站哨膽小害怕沒人陪,只靠自己壯膽。她說,來到部隊的第一個月後,當兵前的那些新鮮好奇感全都沒有了。而新兵訓練時的一句口號“流血、流汗、不流淚;掉皮、掉肉、不掉隊。”在她碰到困難和挫折時一次又一次給她前進的動力。

【特別策劃】聽媽媽講那軍裝的故事

陳偉紅穿上第一套軍裝時的留影。

【特別策劃】聽媽媽講那軍裝的故事

這張老照片攝於1985年8月1日,當時,陳偉紅身著一套橄欖綠軍裝,佩戴紅領章、盾牌肩章,顯得格外精神和整潔,這身軍裝記錄著陳偉紅參加深圳特區建設的青春歲月。

第二套軍裝:汗水澆濤軍官夢

這張老照片攝於1985年8月1日,當時,媽媽陳偉紅身著一套橄欖綠軍裝,佩戴紅領章、盾牌肩章,顯得格外精神和整潔,這身軍裝記錄著陳偉紅參加深圳特區建設的青春歲月。新兵連結束後,媽媽分配到武警廣東省邊防總隊第七支隊衛生隊,當時正值深圳特區改革開放,建設的身影無處不在。官兵們每天頭戴草帽手拿鐵鏟,鋪路、建圍牆、刷油漆、養豬,全靠官兵自力更生艱苦奮鬥。

特別讓媽媽難以忘懷的是挖泥土建球場時,由於第一次使用推車沒經驗,在快速衝刺倒泥土時沒鬆手,結果連人帶車一起翻下泥坑裡。當時她的腳腫得像大番薯一樣,嬌嫩的雙手佈滿了老繭。當時部隊的居住環境條件不高,想洗熱水澡都沒有。新兵下連後每個月還要輪流幫廚,有趣的是第一次幫廚的陳偉紅從沒見過這麼大的爐灶和大鍋頭,由於自己個頭小又不會炒菜,於是主動去拿放在灶臺上的大掃帚掃地,結果被炊事班班長髮現了並批評說,這個竹掃帚是用來洗鍋的而不是用來掃地的。

最想家的時候當屬入伍第一年的大年夜,機關裡有家的都回去了,5個新來的女兵圍在一起,吃的就是糖麵包、饅頭和榨菜,恰巧又停電,外面煙花爆竹聲不斷,此情此景使她們更加想家,於是偷偷掉下了眼淚……由於表現出色,她當上了女兵班班長。白天到市人民醫院進修,晚上回到部隊加班加點,獨立完成當天的檢驗任務,而且夜間經常要化驗急診標本。那段日子裡,她幾乎沒有休息過一個完整的星期天。

忙,是她對參軍頭三年的唯一記憶。由於工作出色,1987年,媽媽被破格提幹。

【特別策劃】聽媽媽講那軍裝的故事

陳偉紅(右一)參加特區建設勞動時留影。

【特別策劃】聽媽媽講那軍裝的故事

身著軍裝的陳偉紅。

【特別策劃】聽媽媽講那軍裝的故事

這張照片是1989年實行新的軍銜制以後拍攝的,當時,陳偉紅身著一套合體筆直的橄欖綠軍服,佩戴紅領花、黃肩章警銜,紅黃相間的裝飾風格,非常醒目靚麗。

第三套軍裝:少女晉級“老乾媽”

這張照片是1989年實行新的軍銜制以後拍攝的,當時,媽媽陳偉紅身著一套合體筆直的橄欖綠軍服,佩戴紅領花、黃肩章警銜,紅黃相間的裝飾風格,非常醒目靚麗。提幹後的媽媽更加嚴格要求自己。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工作從來任勞任怨,愛崗敬業,顧全大局。用她的話來說就是:參軍意味著扛槍站崗,保家衛國,犧牲小我完成大我。

“愛兵如子”在媽媽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無論是老兵、新兵,還是患病的戰士,她都盡職盡責認真對待,媽媽也從懵懂少女成為人見人愛的“老乾媽”。

最早叫她“乾媽”的是浙江籍戰士沈森傑。小沈家庭條件比較優越,對部隊的生活和紀律非常牴觸,一天天掰著指頭算退伍的日期。看到這個狀態,媽媽是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她經常主動找到小沈聊天、拉家常,給機會讓他獨立去完成一些重要工作,逐步樹立他的信心。聽說小沈家裡開有診所,他想退伍之後回去經營,她就有意識讓他在各個科室熟悉情況,並鼓勵他考醫師資格證。

有一次,小沈在宿舍裡給家鄉的女友打電話,被媽媽逮了個正著,要知道當時部隊裡面是不允許戰士們用手機的。面對驚慌失措的小沈,媽媽沒有批評他,而是示意他打完並隨後接過電話,對著電話那頭的小沈女友,把他大大誇獎了一番。這下可把小沈高興壞了,隨後,他就乖乖將手機上交,再也沒有違規使用過。此後,小沈的表現也是一天一個樣,進步有目共睹。小沈退伍時,他抱著媽媽哭了,依依不捨,回到家還堅持每隔幾天就要給媽媽打個電話。他說:“幾天不給乾媽打電話,我心裡就難受。”

九中隊的戰士小虞因公致殘曾幾欲輕生。那時在他看來,年紀輕輕便要面臨終身殘疾的命運,實在難以接受。幸運地是,他在最困難的時候,遇到了我媽媽這個永不言棄的老戰士。

小虞來自廣西農村,2002年4月,在執勤時不慎被路上的摩托車撞倒,造成右腳脛骨粉碎性骨折,隨後又由於地方醫院手術時將內固定鋼釘誤打入了踝關節,造成右踝關節僵硬(創傷性關節炎),醫生說治癒的希望只有百分之零點幾,極有可能造成終身殘疾。才19歲的小虞瞭解到自己的病情後,萬念俱灰, 將病歷等資料丟進了垃圾桶,哭著對媽媽陳偉紅說:“隊長,我不想活下去了,我這麼年輕就殘廢了,以後的生活怎麼過?”媽媽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但她還是冷靜地將他的病歷資料從垃圾桶裡撿出來,親切地對他說,“小虞,即使只有百分之零點幾的希望,部隊也一定會盡最大的努力給你治療,你一定要有戰勝疾病的信心,絕不能放棄。”在媽媽的不斷鼓勵下,小虞逐漸變開朗,並積極配合治療。由於第一次手術失敗留下的陰影,在第二次上手術檯前,小虞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懼,媽媽便不斷鼓勵他:“不用怕!要相信自己,要相信醫生,你是最棒的!我在手術室門口等你出來”。不幸的是,由於第一次手術上的失誤,第二次手術後關節腔的損傷恢復很慢。小虞便又出現了意志消沉的情況,對成功治癒失去了信心。為此,她一次一次鼓勵小虞,還為他煲骨頭湯,並不辭辛勞陪他奔波在深圳市人民醫院、北大深圳醫院、平樂骨科醫院等相關醫院,尋求治癒的方法,小虞被母愛般的關心所感動,含著激動的淚水對媽媽說;“你比親媽對我還要好。”終於,在不懈努力下,他們抓住了百分之零點幾的希望,小虞開始放開柺杖,逐步嘗試獨立行走。經過一段時間的鍛鍊,小虞基本上恢復了行走能力,甚至可以活躍在籃球場上了。

多年來,媽媽真情呵護戰士們健康成長,對傷病戰士給予無微不至的關心和幫助,處處為戰士排憂解難,特別是每年老兵退伍期間,媽媽走訪企事業單位和親朋好友,為老兵解決就業等各方面的問題,媽媽慈母般的真情贏得了廣大官兵的尊敬。

【特別策劃】聽媽媽講那軍裝的故事

這張照片攝於2007年,當時,陳偉紅身著一套筆挺的橄欖綠軍服,佩戴軍綠色卷簷帽、領花、資歷章等,黃色的標誌與綠色軍裝融合在一起,顯得特別威武。

第四套軍裝:哪裡有戰鬥,哪裡就有媽媽

這張照片攝於2007年,當時,媽媽陳偉紅身著一套筆挺的橄欖綠軍服,佩戴軍綠色卷簷帽、領花、資歷章等,黃色的標誌與綠色軍裝融合在一起,顯得特別威武。

心懷群眾、大愛無邊、救死扶傷是醫護人員的天職。一直以來,媽媽都堅守自己的職業道德,儘自己所能去幫助困難群眾,多年來,在完成好部隊衛勤保障任務的同時,還帶領衛生隊的官兵為駐地救助站的流浪兒童和外來務工人員進行免費體檢和義診,送醫送藥“三下鄉”,到廣東河源黃塘鎮為12個村莊義診,2008年廣東粵北地區發生雨雪冰凍災害,媽媽帶領醫療小分隊克服嚴寒冒著風雪連夜趕到韶關翁源幫助受災群眾。

【特別策劃】聽媽媽講那軍裝的故事

2008年,陳偉紅在汶川大地震震區參加救援。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縣發生了大地震。13日凌晨,媽媽接到部隊的命令,第一時間奔赴災區,投身到抗震救災的隊伍中。13日10時許,媽媽幾經周折趕到四川德陽市綿竹漢旺鎮重災區——東汽中學任務區。當時地震造成的慘狀震驚了在場每個人,眼前山一樣堆起來的廢墟……情景慘不忍睹!當時現場風雨交加,無情的風聲雨聲,家長撕心裂肺的哭喊聲,鉤機吊機等救援裝備器械設備的轟鳴聲交織在一起。整個現場籠罩著一種難以名狀的悲痛,那些救孩子的家長們看到了媽媽和戰友們,就像看到救命繩索一般。在救援過程中,高二(2)班的女中學生楊柳當屬救援難度最大,時間最長的。為了給楊柳爭取救援時間,媽媽曾多次不顧隨時發生的餘震危險,不顧自身的疲憊,與死神賽跑,與時間做鬥爭。給被壓的學生送去食品,糖鹽水來補充體能,並不斷安慰他們。由於楊柳所處位置狹窄,不能掛吊瓶,所以只能把輸液管插進她嘴裡,用針筒推進去來延續她的生命,這些舉措為救援工作爭取了寶貴時間。

【特別策劃】聽媽媽講那軍裝的故事

2008年5月19日下午,陳偉紅在四川綿陽市安縣進行巡診。

在隨後救援的22天裡,她和她的戰友先後轉戰都江堰、汶川、安縣、北川等5市7鎮重災區。徒步40公里行軍到達水磨鎮進行營救。5月17日上午,媽媽很榮幸地與柯堅平支隊長等領導一起受到胡錦濤總書記的接見,她作為衛生救援突擊隊的隊長,既是救援者也是戰鬥員。她和支隊救援隊官兵一起在災區連續奮戰了22個日日夜夜,營救出29人,為當地群眾巡診醫療1820人次,消殺防疫約201萬平方米,義診6491人次。衛生宣傳16200餘人次,心理疏導1457人次,還為災區捐贈了大量的食品藥品,為災區人民作出了積極貢獻,被駐地群眾稱為愛民女軍官。

【特別策劃】聽媽媽講那軍裝的故事

2008年2月,在京珠北韶關段抗冰救災期間,陳偉紅帶著醫療小分隊深入轄區為受災群眾進行義診。

【特別策劃】聽媽媽講那軍裝的故事

2017年年初,退休的陳偉紅回到部隊受到官兵們熱烈歡迎。

將母愛灑向部隊

入伍34年,媽媽從一個天真的少女蛻變成了一個成熟的軍官,併為人妻為人母。雖然肩挑家庭的責任,但無論何時,她清瘦的臉龐總是掛著親切的笑容,將一腔母愛和關切都給了基層戰士。

2010年,支隊指派她參加總隊“邊防杯”乒乓球比賽,當時她有腰椎間盤突出、肩周炎等疾病,動作稍大就導致劇烈疼痛,但是為了支隊的榮譽。她咬牙堅持訓練,堅決不拖後腿,她拼搏的精神,感動了所有參賽隊員,鼓舞大家一起努力訓練比賽。

而媽媽之所以一心撲在戰士身上,源於那些無法忘懷的成長經歷。她知道,剛入伍的戰士,在剛強背後是多麼的脆弱,多麼需要關愛。媽媽一個勁兒地強調自己只是一顆平凡的螺絲釘,在部隊這個大家庭中,儘自己的力,用心對待自己的工作。

我問媽媽,如果用一句話來總結34年的軍旅生活會是什麼?

她說:“人生中最美的旅程就是軍旅。”

【特別策劃】聽媽媽講那軍裝的故事

陳偉紅正在給新兵講解防登革熱知識。

【特別策劃】聽媽媽講那軍裝的故事

武警廣東省邊防總隊機動支隊的陳偉紅通過軍裝展,講述軍旅故事。

【特別策劃】聽媽媽講那軍裝的故事

2015年學習雷鋒日,陳偉紅帶隊為公交車清潔衛生、消菌殺毒。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