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威廉·曼徹斯特)

他是美國的以賽亞

民族的良知,

沉默者的喉舌,

無產階級的倡導者,

貴族的叛變者,

敢於打破沉默的先知。

他6 次競選總統,可是沒有一個人投票給他。然而,他沒有拋棄他的理想主義陷入絕望,也不肯拋棄美國原有制度。到最後,他發現他獲得的並不比那些選舉成功的人少——同時,他還保持著正直的品格。

諾曼·托馬斯是一個佈道者。這是世代承襲下來的,深植內心。他的父親、祖父和外祖父都曾是長老會牧師,他從小在俄亥俄州派送沃倫·G·哈寶的《馬里昂明星報》,他獨自練習抑揚頓挫的聲調,直到後來能講得像布賴恩、德布斯、西奧多· 羅斯福一樣引人入勝。

雄辯家的風格他已掌握,現在需要的是好的演講內容。從普林斯頓大學畢業時,他還代表畢業生致畢業辭。畢業後,他環遊世界,這一經歷讓他認識到殖民主義的邪惡。回到紐約後,他在曼哈頓破敗的春天街當一名社會工作者。春天街的悲慘和貧困讓他心碎,他試圖尋找解決的方法,沃爾特· 饒申布什所辦的紐約協和神學院倒是為他提供了一些答案。後來他說:“在紐約市貧民區生活、工作,逼我堅定不移地走上社會主義道路。戰爭即將打響,我更加堅持要這樣做。其中很大一個因素是道德的驅使。”

1917 年,戰爭爆發了。他在競選中反對戰爭,還被人扔石頭。他與羅傑·n· 鮑德溫一起創立美國公民自由局(後來改為聯盟),1918 年他致信尤金· 德布斯:我給你寄了一份申請書,申請加入社會黨。我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我覺得現在是激進分子站出來承擔責任的時候了。我相信有必要建立一個合作制的聯邦國家,並且廢除我們當前不公正的經濟制度,消除基於此制度上的階級差別。

他為這些所動容:

……我身邊充斥著各種荒謬的不平等現象、觸目驚心的浪費、嚴酷的剝削和純屬人為導致的貧窮。

德布斯於1926 年逝世,托馬斯成為社會黨繼任領袖。他當時42 歲,身高6 英尺2 英寸,185 磅,長著一對帶笑的藍眼睛。他是個溫柔的衛道士,一個好脾氣的清教徒。很奇怪,他的健康狀況總是受人類生存條件的影響。如果世界和平與繁榮,他也活力四射;如果世界水深火熱,他的健康狀況就每況愈下,但疾病從來都不能阻止他工作。

1932 年,他知道他無法當選總統,便告誡年輕的跟隨者們做好失敗的準備,“為你的希望而投票,而不是出於你的恐懼”。他還告訴他們:“不要為你不希望或不想得到的東西投票。”

他競選總統提出的綱領有:公共工程、失業保險、最低工資法案、低價住房、貧民窟清除法案、5 天工作制、廢除童工法案、老年人健康保險、公民自由、黑人的公民權利和養老金。那時,幾乎所有人都認為這些建議很激進。

該綱領得到728 860 名選民投票贊成,也包括那位來自紐約在大選中獲勝的人(指羅福斯)。托馬斯的得票在1936 年下降到187 342 票,他知道原因是什麼:“……社會黨也很高興,因為他們看到民主黨人通過了一些他們很早以前就提過的政策,例如關稅和貿易壁壘、勞動立法、社會立法、社會保障以及……農業政策,如徒置局。”

無論哪裡有糾察線,他都參加,還到處發表政治演說,不管那裡有多危險。1935 年3 月,他在密西西比州伯德桑縣為黑人佃農爭取權益發表演講,一群喝醉酒的白人暴徒把他從講臺拖下來,狠狠揍了他一頓,把他丟到縣界之外。其中一個罵他:“我們不需要任何該死的北方雜種來告訴我們該怎麼對待黑鬼。”

三年後,他到澤西市發表演講,反對該市市長弗蘭克· 海格(此人說過“我就是法律”)。海格禁止公民集會,並警告托馬斯不要參與其中,但托馬斯還是來了。

海格讓警察狠狠揍他,把他趕過哈得孫河,並下令禁止他再進澤西城。一小時後,他又回來了。警察又把他打了一頓丟了出去,他躺在曼哈頓人行道上鮮血直流。這次他到聯邦法院告狀,法官對市長和他的中隊發出禁令,托馬斯雖然纏著繃帶依舊剛正不阿,他在澤西市日報廣場面對廣大聽眾譴責“海格主義”。

在“二戰”中,他反對拘留日裔美國人,也反對羅斯福提出的無條件投降的要求。他認為,如果納粹黨勝利,無異於被打入“地獄最底層”,但他認為講清楚什麼是民主和平條件將更加合理。

1945 年,他幾乎是孤軍奮戰地譴責美國使用原子彈:“我們將為此付出代價,我們會遭到百萬人怨恨,並且那種怨恨會越來越深,直至超出我們的想象。”

1948 年,他最後一次參與競選總統。

在以後的歲月裡,他不再作為一名候選人發表演講,而是作為和曾經一樣的傳道者四處演說。1960 年,他意識到必須裁軍並將發生生態危機。他堅信,美國向別國提供軍事援助最後將帶來災難,他也相信馬歇爾計劃是英明的。

一路走來,他寫了20 本書。他精力旺盛得令人難以置信。在他80 歲時,因關節炎而一瘸一拐,可是儘管疾病纏身,身體也已變形,他依然乘汽車或火車全國到處走(為了省錢,他都睡上鋪),發表演講反對越南戰爭。那些曾發誓誰也不信的大學生卻願意擠在大廳裡,聽他譴責戰爭的罪惡。但他從來不鼓勵他們用暴力解決問題:

好生活的祕訣就是要有正確的信仰,並且用正確的價值標準來衡量這些信仰。異議和異議者讓我們重新評估這些價值並堅持真理至上。起義本身並不是一種美德。如果它是的話,我們一些英雄的水平就極低了。

曾經有記者問他什麼是他多年的成就。以下是他的部分回答:

我想能活到我這麼大的歲數,至今仍堅持信念或嘗試著堅持信念,就是一種成就了……能夠帶著某種明確的滿足入眠……因為想到自己在一些事情上付出過,比如在公民自由種族關係以及一些其他領域。我認為,在美國公眾無動於衷甚至懷有敵意之前,保持社會主義的想法,也可算是一種成就吧。

1968 年12 月,他在睡夢中辭世,總統約翰遜、副總統漢弗萊、州長納爾遜· 洛克菲勒、美國駐聯合國大使阿瑟· 戈德堡、紐約市長約翰· 林賽都表示哀悼,並高度讚揚了他的貢獻。他一直堅持信仰,這一點每個人都認同。

但他們忘了提及諾曼· 托馬斯回答記者提問時的最後一句話:“以上這些就是我的成就了。如果要說的話,其實並不多。”

其實並不多,只留下了一道不朽的光輝。

(本文選自《光榮與夢想》)


一個有良知的美國人:參選總統6次,卻連一票都沒有獲得

點擊封面半價入手



《光榮與夢想》

威廉·曼徹斯特 著

中信出版集團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