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劉曉博

中國人的幸福感,似乎總是跟物質的關聯度更高一些。

年紀大一點的,應該還記得:

在上世紀50到60年代,結婚的時候講究有“36條腿”或“72條腿”。所謂“腿”,指的是傢俱。比如衣櫥、寫字檯、餐桌、床等等,每4條腿就意味著一件傢俱。

70年代之後,傢俱需求已經普遍滿足,又興起了“三大件”的說法。比如在70年代,一般把手錶、自行車、縫紉機視為“三大件”;80年代,把彩電、冰箱和洗衣機視作“三大件”;90年代,則把空調、電腦和電話視為“三大件”。

“三大件”的說法源自民間,一旦成為一種潮流,就有巨大的“穿透力”、“影響力”。

政府也慢慢悟出了“妙處”:順應民間消費熱潮,加以引導、利用,就可以成功地拉動經濟發展,創造萬億商機,最終創造大量新增就業崗位。

如果概括一下中國人當今的三大件,則應該是:住房、汽車、手機。

1、被抑制的購房需求

上世紀70到80年代的“三大件”,對於城市家庭來說每購置1件,大約需要節衣縮食1年左右(低收入家庭需要更長時間)。

在當今的“三大件”裡,住房價格最高,往往需要一個普通家庭奮鬥10多年,甚至終身才能還清貸款。而房價裡,往往超過一半甚至70%是“地價+稅費”。

中國這樣一個大一統的國家,運行成本頗高,因此每個時代都需要一個“稅收神器”。在古代,這個神器往往是“鹽”,有時候還有“鐵”和“酒”。現在,則是房子。對於地方政府來說,全口徑財政收入裡大約超過三分之一跟土地、房屋有直接關係。

此外,房地產行業對建築、建材、裝修、傢俱、家電、汽車等眾多行業,都有巨大的帶動作用。毫無疑問,房地產是傳統行業最大的“帶頭大哥”。

房價上漲太快,會讓老百姓負擔變重,擠壓大家在其他方面的消費,降低獲得感。因此,房價的上漲最好能跟GDP、人均收入的增長相匹配。

今年前四個月,樓市走出了一波“小陽春”,部分城市出現了同比超過20%的漲幅。此外,人民幣新增貸款流入房地產行業的速度,竟然達到了“工業中長期貸款”的3倍,因此近期官方不斷收緊對樓市的信貸政策。先是規定房地產信託規模不能突破今年6月末,這兩天又規定“房地產開發貸”不能突破3月末的規模。

這意味著樓市在年底之前,房地產行業將少獲得超過1萬億的融資。

對於房地產行業,央行的最新表態是:

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認真落實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

保持房地產金融政策連續性穩定性。

保持個人住房貸款合理適度增長,嚴禁消費貸款違規用於購房,加強對銀行理財、委託貸款等渠道流入房地產的資金管理。

加強對存在高槓杆經營的大型房企的融資行為的監管和風險提示,合理管控企業有息負債規模和資產負債率。

有讀者問:經濟下行壓力在加大,為什麼還有底氣壓制樓市?我覺得原因有二:一是之前小陽春帶來的慣性,賣地收入不錯;二是倒逼的,錢流入樓市太快了,竟然3倍於實體經濟。

賣地收入好嗎?財政部已經不公佈具體金額了,只告訴我們,前7個月“土地出讓收入同比增長3.1%”。

或許有人會說,3.1%,這增速也太慢了吧。你知道去年增速是多少?前7個月增速35.1%。今年的3.1%增長,是在去年的高基數上達成的。

根據去年數據,我們可以計算出今年前7個月賣地的準確收入是:32526億元。這個數據,幾乎跟同期發行的地方債相當,相當於新增地方債的1.27倍。

預計未來兩三個月,樓市會繼續整體變冷。但到了四季度中後期,情況可能會有新的變化。

2、被鼓勵的汽車、手機消費

跟樓市相比,最近兩年汽車和手機消費越來越低迷。

2018年中國汽車產銷量為2780.9萬輛和2808.1萬輛,同比分別下降4.2%和2.8%。

2019年上半年,中國汽車產銷量為1213.2萬輛和1232.3萬輛,同比又下滑了13.7%和12.4%。

一方面是市場接近飽和,另一方面又在加大汽車行業開放力度,全面降低汽車關稅。所以,國內汽車業的壓力就更大了。

為了拉動經濟,近期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措施來激活汽車消費。國務院相關文件說:

釋放汽車消費潛力。

實施汽車限購的地區要結合實際情況,探索推行逐步放寬或取消限購的具體措施。有條件的地方對購置新能源汽車給予積極支持。

促進二手車流通,進一步落實全面取消二手車限遷政策,大氣汙染防治重點區域應允許符合用車排放標準的二手車在本省(市)內交易流通。

其中最大看點是兩個:1,放鬆或者取消汽車限購;2,放鬆或者取消二手車“限遷政策”。

限購,跟交通擁堵和霧霾有關;限遷,主要是立足環保。現在,都要給經濟增長讓路。

廣州、深圳已經增加了牌照投放量,下一步就看京滬的政策走向了。一些準備出臺汽車限購的城市,政策肯定是泡湯了。

有一點需要提醒大家:中國的城市模式跟美國不同,我們是“摞起來的城市”,人口密度大很多。如果家家買車,將來肯定受不了。刺激汽車消費政策搞下去,會帶來如下影響:

1、路面交通會越來越擁堵,放鬆限購汽車的最終結果是,更多城市實施單雙號上路制度。這會刺激富裕家庭購買多輛車,以突破單雙號。

2、車位會空前緊張,車位價格會大漲。

3、開車上班越來越不靠譜,地鐵變得越來越重要。房價跟地鐵掛鉤程度會增強,將來會出現類似曼谷的現象:距離地鐵每隔200到300米,房價就會不同,越近越貴,呈現顯著階梯走勢。

手機消費近年來也很疲軟。2018年全年手機的出貨量下降了10%,2019年上半年又下降了5.1%。

為了讓手機用戶早點換機,手機生產商可謂費盡心機,要麼通過不斷更新軟件的方式,讓老手機運行速度變慢,要麼通過一些程序設定讓電池變得不耐用。

這顯然不怎麼“道德”,但在電腦、智能手機和軟件行業,這就是潛規則。

當然還有一個辦法:全面升級技術,比如4G變成5G。這比上面說的那些“陰招”來說,光明正大了很多。

目前全國手機用戶超過16億,如果3年內都換成5G手機,每部手機2500元,則每年銷售額將達到1.33萬億,這還沒有包括修建基站的投資。由此可見,手機更新換代帶動的消費、投資,也是很可觀的。

僅從消費端來看,5G帶來的換機需求每年是1.33萬億元,汽車消費(每年2800萬輛,每輛按16萬元計算)每年是4.5萬億元,房地產銷售額(按照2018年水平)每年是15萬億元(以上金額均未包含二手市場)。

從上述數據,我們可以看出“三大件”的規模和拉動力。毫無疑問,住房名列第一,相當於汽車的3倍多一點,相當於手機大約11倍。

也就是說,如果房地產銷售額下降9%,則相當於手機行業“蒸發了”;如果下降30%,相當於汽車行業“蒸發了”。因此樓市不能太冷,房價、成交量都必須穩住。

樓市在未來兩三個月會繼續變冷,再往後就說不好了,因為樓市的週期正在變短。現在的政策跟今年3月不同,今年3月跟去年10月也不同。所以,大家對短期政策不用太在意,還是要看長遠。畢竟,樓市是中長線投資,而房地產對於經濟來說太重要。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