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級教師告訴你:讓孩子寫好作文的10個小妙招

文學 語文 兒童文學 早期教育 教育 小學語文董胖胖老師 2019-01-02
特級教師告訴你:讓孩子寫好作文的10個小妙招

如何讓孩子喜歡上寫作文?

一、拼了命地表揚

  • 蔣老師的做法:

蔣老師一般從三年級開始接班。10歲的孩子剛剛開始正式寫短小的文章,他們對寫作還懷有恐懼,他們的每一次嘗試,都想得到老師的積極肯定。

不切實際的泛泛的表揚,可能會助長孩子浮誇的虛榮心,會讓孩子自以為是,而不願投入努力。

但有針對性的讚美對於初試者而言,實在是一劑劑強心針。

因此,這一年,從他們錯別字連篇、語句不通、沒有結構可言的文章中,努力地尋找亮點。讓他們感覺到寫作並不是那麼可怕,他們是可以寫好作文的。

從四年級開始,蔣老師才慢慢提高標準,對於他習作的評價客觀化。

  • 給家長的啟發:

從孩子寫作啟蒙學習開始,就要有針對性地鼓勵和表揚孩子的寫作,比如:

“哇!這個詞用得真好,媽媽都沒想到!”

“嗯!你觀察得真仔細!這麼小的地方都被你發現了!”

“這句話,我特別喜歡,你讀給我聽聽吧!”

讓孩子擁有更多的讀者

  • 蔣老師的做法:

例如:範讀學生的優秀作文、出牆報、辦班級博客、讓學生互看互評……這些方法我都試過,有的現在還在堅持。

例如:每一週我至少花半小時時間來點評學生的週記。每次都點評得口乾舌燥,嗓子生疼。但學生聽到自己的文章在40人的大庭廣眾之下被表揚,確實高興。

例如:一段時間我實施“招標”批改。我簡單說一下某篇文章的亮點,然後詢問是否有人願意把這篇文章認領去“批改”,大受歡迎造成哄搶局面的文章的作者,心裡總是竊喜。

但是,我總覺得這些方法受益面還是太小,刺激力度還是不夠,隨意性太強,最後我自認為找到的最好的辦法就是——設置班刊(週刊)。堅持了多年。

  • 給家長的啟發:

給孩子的作文找讀者這件事,家長可是大有所為了!這位家長的做法就值得大家借鑑:

孩子叫心田,今年三年級,喜歡朗讀,喜歡編故事。從一年級開始,心田爸爸媽媽就很用心地記錄下他脫口而出的小詩、小故事。二年級時,爸爸媽媽共同為心田編了一本精美的“作品集”,並把這本小冊子印刷出來作為禮物送給身邊的親朋好友。

當然更簡單的方法就是把孩子寫得好的作文晒到朋友圈,讓大家點贊,然後給孩子看:瞧!你的作文有這麼多人喜歡、點讚了!

在這個自媒體時代還可以幫孩子開微信公眾號,開微博等等。至於自費為孩子正式出書這樣的事情在當下也並不少見了。

讓孩子寫自己想寫的

  • 蔣老師的做法:

在寫作上,對於學生最好的精神獎勵就是讓他寫自己想寫的,無拘無束寫,想寫什麼就寫什麼。

所以,我的週記作業一般都不規定寫作任務,孩子有充分的自主權。

在我的教學生涯中,好幾個孩子的寫作選擇讓我印象深刻,例如一個孩子寫了一年的《邪惡神兵》,在大人看來,他寫的無非就是在宇宙裡打打殺殺;一個孩子一年都在評述三國裡的人物;一個孩子每週都寫一些在大人看來無意義的碎片……

  • 給家長的啟發:

能遇到像蔣老師這樣的語文老師固然是孩子的幸運,沒有遇到,家長也可以像蔣老師一樣鼓勵孩子,想寫什麼就寫什麼。寫完了別忘了表達你對孩子所寫內容的賞識與肯定哦。

讓作文題儘量有創意法

  • 蔣老師的做法:

蔣老師給孩子佈置的作文“開頭”:

✦ 我的眼睛一隻是綠眼珠,一隻是棕眼珠,綠眼珠看見事實真相,但棕眼珠看得更多,比另一隻眼多得多。

✦ “對他好一點,畢竟他是你的弟弟。”爸爸說。

✦ 我是全國最出名的12歲孩子。

✦ 傑森從來沒覺得自己這麼蠢過,他希望永遠不要再這麼蠢了。

✦ 她感覺馬上要大難臨頭了。

✦ 那間房子陰森森的,低垂的屋頂,灰撲撲的油漆,許願的窗扉像斜著眼鄧人空蕩蕩的門廊上那把搖椅日夜不停的搖啊晃。

✦ 我第一次遇見史蒂芬,他在我又手臂上畫了個魔咒,害我的手指三個小時動彈不得。

✦ 弗萊明太太的假髮不見了。

✦ 他在演講的時候不小心假牙掉了出來。

✦ 我最討厭的人竟然在我面前慢慢變成了一隻毛毛蟲。

如果你讓孩子接著這些開頭往下寫,孩子可能蠻有參與、挑戰的興趣的。你沒發現嗎,這些“開頭”能讓孩子放鬆下來,說到孩子的心裡去,有不可抑止的幽默,充滿了無限的空間。

  • 給家長的啟示:

上面這10個開頭,就夠孩子寫一個學期了,馬上讓孩子開始寫吧!你也可以腦洞大開,自己創造一些好玩的題材和孩子一起寫哦。很多經典兒童文學的開頭也是很奇妙的,不妨去找一找吧。

訓練孩子的寫作,我有6點建議

一、如何豐富三年級以下孩子的詞彙量?

如果你的孩子還小,三年級以下。下面這些建議說不定能幫助孩子養成對詞語的關注,豐富孩子的詞彙。

有意識地讓孩子與很多人談話。就算具有再多的語彙,如果不去使用,就無法變成自己的。不斷對人重複使用,並記取新學習的語彙,進而把它變成屬於自己的語彙。

任何事情都用話語來指示。當我們可以用手指指示孩子做什麼事情時,儘量用準確的語言表示。例如:請你把房間地板上綠色的掃帚拿過來。而不是用手指指掃帚,說:“拿過來。”

邊散步邊聊天。例如“藍色屋頂上那一家的牆上開的是什麼花?”“你昨天做了一個什麼夢,這麼開心?”聊天過程中,父母可以再隨意中修正孩子話語中錯誤的詞彙。

玩詞語遊戲。例如詞語接龍、句子接龍、親子造句什麼的都可以。

給孩子大聲讀書。讀的時候,最好兩人共同看著書,關鍵的句子,速度可以放慢,用語氣的變化來強調,引起孩子的注意。

二、家長用熒光筆幫助孩子劃出好詞好句

很多大人會要求孩子摘錄好詞好句。

這種要求完全是用“威權”的方式實施的。試想,你每讀完一本書,都要摘錄好詞好句,是不是會影響到你讀這本書的心情?

其實還有一種可能取得相似效果的替代的方法——把一些“好詞好句”標註出來。

家長提前把書看一遍,然後把一些富有表現力的詞句用記號筆標註出來,這樣孩子在閱讀的時候就會去關注。如果家長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較高,並且孩子閱讀前鄭重地對孩子明示:我看過這本書,並且把好的詞句劃出來了,希望你也去關注,或許效果更好。

三、讀一遍,然後默寫

什麼是背臨文章?就是事先看一遍文章(不能太長),然後就“默寫”這篇文章,儘可能地用原文的詞彙,實在想不起來了,就用自己的句子。

持續的練習,或許會培養起孩子對詞彙的敏感。因為在閱讀的過程中,我們很容易被作者原本的敘事方式所影響,在複述的過程中也容易憑“記憶”,用了相同的句式、詞彙。

比如我聽到的故事是“男孩送了女孩一束玫瑰,女孩感動極了。”

我在複述時當然不能這麼簡陋地寫出來,初期的練習中,我可能就會寫成:

“男孩趕忙在花店買了一束玫瑰,送給了女孩,女孩接過玫瑰,感動地流下了眼淚。”(真俗)。

中期的練習裡,我可能就已經有能力寫成:

“男孩的眼光瞅向了身邊的花店,那一束束玫瑰花鮮豔欲滴(還是很俗),‘如果我能送她一束,她應該會很開心吧。’(看,我已經開始create人物的心理活動了)。

男孩想著,不自覺地紅了臉(我怎麼這麼俗)。女孩接過花時,那雙會說話的眼睛也淚汪汪的。(此時我已經知道男孩把花遞給女孩這種無聊的動作可以不用寫出來了)。”

後期的練習裡,可能這個故事就變成了這樣的:

“這是冬天一個寒冷的早晨,窄巷子裡四處彌散著白茫茫的霧氣,街角花店和天氣一般清冷,連偶然路過的行人也和店裡那束玫瑰一般,顯出一番無精打采的樣子。(看,竟然還會擴充環境描寫了)。

花店老闆小A(還自己想了個不相關的人物有沒有!)百無聊賴地嚼著泡泡糖,糖紙在她手心裡被舒展開,又揉成一團,反反覆覆地折來折去。

她的眼神在花店門口停了一秒,突然落在了一個步履猶豫的男孩身上(我的寫作風格還真是老派啊)。

男孩被A這麼一掃,好像渾身不自在,卻又好像突然得了什麼鼓勵似的,壯起膽子一腳邁進了店裡:‘老闆,我要買一束玫瑰!’”

從上面例子可以看出,利用這種訓練方法,寫作最需要的一種能力——想象力,就得到了鍛鍊。每天堅持如此,慢慢提高字數的上線,從200字擴寫,練到2000字擴寫,慢慢的寫作水平就有了驚人的進步。

四、大聲讀出來

首先是幫助理解和記憶。小學生,或多或少還存在一些閱讀困難,或者會念文字但是不怎麼能理解。而朗聲而讀是一種調動耳、目、嘴、腦等各種感官的活躍的全身運動,可以幫助孩子加速理解,記憶也會更持久(據測算,默讀時所需的記憶強度是朗讀時的整整兩倍)。

第二,客觀上,大聲讀比默讀,速度上明顯降下來,詞句在孩子腦海裡停留的時間要長。這樣的讀,這樣的聽,會讓孩子慢慢理解到粗讀和細讀是完全不一樣的,會讓孩子領會到怎樣才能成為一個詞彙豐富的讀者。

其實除了大聲讀名家名篇,也可以大聲讀自己的文章。如果做得更到位一點,可以把自己寫的文章朗讀出來並錄音,完了回放給自己聽。

如果自己讀起來都費勁,更別說讀你文章的人感受如何了。這是一個反思的過程,能發現自己在寫作文上的薄弱環節。堅持練習,孩子就能成為一個入門寫手。

五、成為孩子文章的“句子迷”

家長要成為孩子文章的“句子迷”。這種做法會讓孩子主動提升自己文章的句子品味。家長看到孩子的作文本里有精彩的句子,要抓住各種機會表達對孩子的欣賞,和孩子分享。

比如,蔣老師就會視若珍寶般保存班上孩子寫的好句子:

爸爸的朋友如果有一段時間沒見我媽媽,問爸爸我媽媽的情況時,爸爸的回答是:“遠遠的,如果你看到一個球滾過來,那就是我老婆了。”

但是僅僅過了兩個月,我就像是被吹足了氣的“肥”氣球,整個人都圓乎乎,胖墩墩的,用奶奶的話說,身上任何一個地方,用手一按,就是一個可以養魚的小水塘。

六、像作家一樣閱讀和寫作

所謂像作家一樣去閱讀,就是我們在讀一篇文章的時候,不但要弄清它“寫什麼”,更要了解是“怎樣寫”的,也可以思考“為什麼寫”。我們在閱讀的時候,心裡可以不斷問這些問題:

1. 他為什麼要這樣寫?

2. 他為什麼要用這個詞?

3. 他的語言為什麼這麼吸引人?

4. 他為什麼把事情講得那麼清楚?

5. 若也提供給我相應的材料,假如讓我寫篇文章,我將如何從所讀文章中有所借鑑、有所創新?如何行文?

6. 我能針對自己寫作方面的薄弱環節,從中能有所領悟和吸收嗎?——比如作者內心感受、選材風格、表現手法、語言特色。

例如我們閱讀冰波的《毒蜘蛛之死》。

夕陽把它濃濃的,毛茸茸的餘輝都塗在這棵老樹上。

老樹默默地聳立,滿樹是蓬勃的綠葉。

老樹的樹幹上,有一個巨大的節疤。多年以前,它被雷電劈過,失去了一截最豐滿的枝椏而留下了這個節疤。

節疤醜陋而猙獰。從節疤裡能聞到一股陰森的潮氣。

樹葉搖動著,搖出了一塊光斑,投在這個節疤上。彷彿是收到光斑的炙烤,節疤的縫隙裡,亮出了一對眼睛。這對眼睛顯出不安,驚恐和憤怒。這對眼睛透過樹葉的間隙與太陽對視。

這是毒蜘蛛的眼睛。

如果不用作家的眼睛去閱讀,我們主要是瞭解到毒蜘蛛的眼睛從一個節疤裡看出來。但如果我們用作家的眼睛閱讀,我們可以明顯感覺景物按照某種規律在變:夕陽——老樹——節疤——光斑——眼睛——蜘蛛,作者的眼睛在動,由大到小,由近及遠,最後聚焦到“主角”身上,這是觀察的順序。這樣的發現對自己的寫作當然是有幫助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