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影院線市場的寡佔格局:從《摔跤吧!爸爸》逆襲談起

萬達院線 銀河護衛隊 投資 摔跤 澎湃新聞 2017-06-09
中國電影院線市場的寡佔格局:從《摔跤吧!爸爸》逆襲談起

《摔跤吧!爸爸》劇照

在票房上擊退了《銀河護衛隊2》、打敗了《亞瑟王:鬥獸爭霸》之後,《摔跤吧!爸爸》繼續以超高口碑和持續在10%以上的排片率從五一勞動節小長假起,一路經過端午節、六一兒童節,阻擊《加勒比海盜5》和《神奇女俠》,迎戰《新木乃伊》。這部印度影片目前在中國的票房累計11.7億元,超過《心花路放》成為累計票房第22位的電影,讓同檔期國產影片黯然失色。

而就在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帶著中小學生、甚至幼兒園孩子一起觀賞中文版《摔跤吧!爸爸》,討論家庭教育、勵志成才,激辯女權解放與父權文化時,就在體育運動員、中國電影人紛紛湧向電影院觀看英文版或原版影片,分析體育題材、勵志影片在中國市場的前景,反思中國電影發展的癥結時,該片的逆襲所反映的另一個現象卻被人們所忽視。那就是:中國電影院線市場的寡佔格局客觀上並沒能阻礙這部電影同時贏得口碑和市場。

《摔跤吧!爸爸》幫萬達摘下“壟斷”的帽子

相比《摔跤吧!爸爸》,2016年11月華誼推廣馮小剛導演的作品《我不是潘金蓮》時,最終沒能達到預期票房被許多人歸因於萬達院線的“壟斷”與對該片的抵制。但筆者曾在《萬達給“潘金蓮”坐“板凳”:到底誰在搞壟斷?》(2016年11月27日載澎湃新聞網)中結合《反壟斷法》規定,從相關市場界定、市場份額評估、消費者轉換成本等各方面分析證明:萬達在院線市場並不具有憑一己之力就左右市場的支配地位。

中國電影院線市場的寡佔格局:從《摔跤吧!爸爸》逆襲談起

《我不是潘金蓮》劇照

事實上,這部同樣由華誼兄弟下屬公司參與發行的印度電影起初並不被一些院線看好,尤其是與華誼存在激烈競爭的萬達院線,更是在《摔跤吧!爸爸》上映初期給出了很低的排片率,自恃可以用好萊塢特效大片碾壓這部情節缺乏懸念,完全靠真人演出而沒有使用特效的印度電影。然而,伴隨《摔跤吧!爸爸》口碑上升,主流媒體的熱議,萬達最終也“在商言商”地調高了這部影片的排片率,力求從這部叫好又叫座的電影中分一杯羹。

當然,單單這一部電影的票房收入未必就高到讓萬達院線“欲罷不能”。萬達此舉更主要是因為顧忌消費者的感受,避免萬達院線的忠實觀眾為了看這一部片子,以較低的交通成本,就放棄他們習慣去的萬達系電影院,轉而去萬達競爭對手那裡辦卡、加會員,削弱萬達院線的領先優勢。這也正說明了,在電影院線市場,即便是像萬達這樣市場份額遙遙領先的企業,同樣要考慮競爭對手、消費者的反應,不能恣意經營,辜負投資者對其“追求利潤最大化”的信任。可見,《摔跤吧!爸爸》的逆襲佐證了萬達院線仍舊受到有效競爭約束,尚不具有市場支配地位的事實。

警惕“無形的手”干預市場

近期,面臨部分國產影片排片率少,上座率低,投資回報慘淡的現象,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饒曙光表示:“我們也可以出臺政策明確規定,任何一部影片的排片市場佔比不能超過38%(已經比法國高三個百分點)”。這類倡導限制影片排片率上限的政策建議,則難免讓國內外電影人更加擔憂保護主義情緒在中國電影市場的蔓延。事實上,法國長期有著保護法語文化市場的傳統。但是,目前沒有任何證據能夠證明,法國電影業的繁榮是依靠這樣的保護政策換來的。

相反,如果在國內電影市場也對電影的排片市場設定某一上限,那麼可能導致這些達到排片率上限的影片因無法及時充分滿足消費者需求,而變得一票難求,不僅票價上漲在所難免,還會再次引發“黃牛市”,擾亂票務市場。另一方面,也不排除會有一些院線或發行商藉助個別影片短期排片達到上限來忽悠觀眾去消費,誤導廣大消費者,最終損害中國電影觀眾的利益,以及中國電影業的發展。

再以同檔上映的《銀河護衛隊2》(簡稱“銀河”)與(《摔跤吧!爸爸》(簡稱“摔跤”)對比,根據貓眼電影的統計數據,萬達院線力推的“銀河”在2017年5月5日上映後連續5天排片率超過38%,但是這並沒有影響“摔跤”在之後的一個週末成功完成逆襲。

而且,由於“銀河”上映初期的集中高排片率快速釋放了潛在觀眾的需求,及時讓公眾收穫了該影片的口碑評價,客觀上也幫助“摔跤”在2017年5月13日、14日的週末連續獲得超過9千萬的票房。更重要的是,由於“摔跤”的題材、尺度和口碑,適合全家兩代、甚至三代一起觀影,因此也通過延長上映時間獲得了更好的市場收益,足以彌補上映初期拍片率低的損失。

有效競爭的外溢效果

在電影院線市場,一如筆者在《萬達給“潘金蓮”坐“板凳”:到底誰在搞壟斷?》中預言的那樣,如果中國院線能夠引入更多優秀的非好萊塢電影,可以讓中國觀眾和電影院線收穫更多。這一點也在《摔跤吧!爸爸》一片的上映效果中得到了應驗,並將伴隨中國繼續推進“一帶一路”倡議,引進更多“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優秀電影后得到更多次驗證,促進全球電影業的投資與競爭。而由此被調動起獵奇心理的中國觀眾也會更樂於去相關國家旅遊,帶動雙邊經貿與文化往來,一舉多得。

但是,伴隨著中國電影市場的對外開放,中國觀眾有更多機會在家門口更及時地觀看非好萊塢出產的各國佳作,中國電影業必將面臨更加激烈的競爭,優勝劣汰在所難免。面對逐利的資本市場,國內各大院線更多會從經濟效益考慮優先安排觀眾可能更喜歡的電影作品。那麼,必然只有最優秀的國產影片才能得到各大電影院線的青睞,從而以較低的票價,在更便於市民前往的城市區位,在黃金時段推廣更廣大觀眾。那麼,一些相對小眾的電影就需要面臨投資回報不足的挑戰。

但是,人們也應注意到,伴隨廣大觀眾逐漸形成了定期相約到電影院看電影的消費習慣、社交形式後,觀眾不僅品味會提高,口味也會更豐富,更有可能嘗試不同題材、不同風格、不同國家與民族文化的電影。例如《摔跤吧!爸爸》所代表的體育題材,人口老齡化背景下的老年人題材電影、懷舊電影,適合全家人觀看的紀錄片,反應少數民族生活與的電影,以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優秀影片等等。這樣的發展趨勢可以一方面提高中國電影出品的品質,讓更多中青年電影人有展現的機會,也可以讓電影業投資更加多元化,更加理性。

要推進電影業的發展,促進各大院線通過投資、引進不同類型特點的影片,開展差異化競爭,從根本上要保護電影院線、電影製作與投資行業的有效競爭,依靠市場發揮資源優化配置的基礎性作用。這需要一方面嚴厲打擊假票房等弄虛作假、誤導觀眾的不正當競爭行為,另一方面也需要嚴厲打擊各類串謀操縱票價或排片率、分割市場與客戶的限制競爭協議。與此同時,也需要防範相關主管部門濫用行政權力限制競爭。

相信,通過小觀眾、大觀眾、老觀眾們“用腳投票”,通過市場自身的力量,好的國產電影,也可以像《摔跤吧!爸爸》一樣,依靠好題材,敬業的演職人員,出色的口碑贏得中國觀眾的支持。只要保持市場的開放與有效競爭,中國電影市場自然會交出令人滿意的答卷,無需犧牲廣大中國消費者的利益,推行“為保護而保護”的產業政策。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