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億茶飲市場的資本戰局:最終競爭對手是瑞幸?

潘攀一直預感中國會有一個類似星巴克的國際品牌,去年年中,他對媒體說,“這個品牌一定與星巴克不一樣。這會是一個結合中國文化的產物,茶是一個很好的載體。”潘攀是天圖投資的管理合夥人,從投資八馬茶業開始,便一直關注著茶飲市場的更迭。

這種預感並非空穴來風。一年2.1億外賣訂單,銷量遠遠高於咖啡,爆紅茶飲店的生意甚至一杯難求。這是一個遠比咖啡更大的市場,並且能夠無線拓展下沉空間,根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的估算數據,現制新中式茶飲的市場規模接近已千億元。

資本也在湧入這一市場。CV Sourse披露數據顯示,自2018年至今,僅新中式茶飲品牌的融資事件便有15起,且估值動輒數十億元量級。“這是個很凶猛的行業,紅利還有很多”,眾海資本投資副總裁張燁秋告訴投中網。

資本助推下,巨頭也將隨之產生,咖啡與茶飲這兩種解決相當接近需求的飲品的載體,最終會在“生活方式服務”這一領域短兵相接。

千億茶飲市場的資本戰局:最終競爭對手是瑞幸?

千億市場規模,“還有5倍增長空間”

奶茶究竟有多火,今年4月美團外賣發佈的《美團外賣奶茶真香消費報告》中的數據顯示,2018年外賣訂單中,奶茶佔據2.1億單,銷量遠高於咖啡,甚至將要顛覆可樂。與此同時,2018年,美團平臺上茶飲商戶數量相比2017年翻了3倍。截至2018年第三季度,全國現製茶飲門店數已經達到41萬家,一年內增長74%。

41萬家門店並非一夜之間長出。從2004年CoCo都可奶茶進入中國並瘋狂擴張算來,已有15年的光景。這15年間,中國的茶飲市場經歷了粉末調配、複合材料調配再到新中式茶飲的變革。鮮奶與東方茶葉的碰撞,加之芝士、乳酪與當季水果的創新調配,新中式茶飲終於完成了對國人味蕾的自我迭代。

新中式茶飲品牌也隨著對受眾味蕾的更迭格局漸次明晰。2006年快樂檸檬進駐上海,主打手工製作鮮奶茶;2007年,街客上海開店,珍珠奶茶爆紅;2011年,1點點進駐,現煮奶茶推出,網紅奶茶開始佈局;2014年,貢茶入駐,奶蓋奶茶興起;至2015年,當紅網紅奶茶品牌如喜茶、奈雪の茶、樂樂茶等四下而起,新中式茶飲行業品牌終於形成了品牌初立的局面。

千億茶飲市場的資本戰局:最終競爭對手是瑞幸?

數據來源:艾媒諮詢

無孔不入的新中式茶飲市場到底有多大?根據中商產業研究院在今年通過對全國25個城市15歲--45歲消費者採樣統計而估算的數據,現制飲品的市場規模接近千億元。


千億茶飲市場的資本戰局:最終競爭對手是瑞幸?

但在張燁秋看來,市場遠比這個數據樂觀的多。“滲透率還是很低。在新加坡、臺灣、香港等地,人均奶茶消費量大約是一年150杯。在內地,哪怕是奶茶文化滲透較高的杭州和上海,人均奶茶量消費量也不過一年30杯,至少還有5倍的增長空間”。

千億茶飲市場的資本戰局:最終競爭對手是瑞幸?

資本爭相入局,但“窗口期已經關閉”

這本是一個生長在所有商圈與街邊任意消費場景的小體量生意,按照傳統的說法,“十萬元開店”的低成本與高毛利吸引著大波掘金者入局。茶居里創始人王楠原本也是其中一員,今年年初,她懷揣數十萬元從北京回到貴州開了自己第一家奶茶店,欲給“下沉市場帶來有品質的消費生活”。在此之前,她考察了市場上多家奶茶店,發現市場遠沒有這麼簡單,資本的進駐正在加速市場的更迭,頭部品類迅速聚集,一線城市的品牌競爭激烈,回鄉創業甚至多了些“不得不”的意味。

CV Sourse披露的數據顯示,自2018年至今,新中式茶飲的融資事件便有15起,幾乎每月一起,數額普遍偏大,且估值動輒數十億元量級。本月,有消息傳出,喜茶獲得騰訊與紅杉資本新一輪投資,投後估值80億元。儘管對於這一消息,紅杉資本方面表示不予置評。但如若成真, 這將是這一賽道的最高估值。此外,在這條賽道里,IDG資本、東方富海、真格基金等頭部機構早已入局。此前,劉強東還曾以5億元對因味茶進行注資。

千億茶飲市場的資本戰局:最終競爭對手是瑞幸?

投融資時間與金額的趨勢走向可以直觀地展現資本在該領域的滲透情況。投中網梳理公開數據,發現2012年資本開始進入這一行業,2015年-2018年投資數量與金額猛增,資本快速跑馬圈地。雖然2018年有些許回落,但這一年整體融資金額依然超過20億元。

以奈雪の茶為例,如若沒有資本進駐,它不過只是一深圳本地的茶飲品牌。天圖投資管理合夥人潘攀第一次接觸這家品牌時,不過只有兩家門店。2017年,拿到天圖資本過億元首輪融資之後,這家已成立3年的茶飲品牌迅速開始全國擴張之路,兩年之內門店數量擴展至200家。2018年3月,再拿到天圖資本數億元A+輪投資後,奈雪の茶估值已達到60億元,一躍成為該領域首家跨入獨角獸之列的品牌。

千億茶飲市場的資本戰局:最終競爭對手是瑞幸?

在這些林林總總的茶飲品牌中,投中網發現,不同於多數互聯網類公司創業伊始就尋求資本助力,新中式茶飲行業資本進駐的時間與創立時間多有較長間隔。對此,天圖投資管理合夥人、CEO馮衛東表示,“對於茶飲行業,此前大家還都在講小產地與小產區的故事,碎片化嚴重,很難成大器,只有走到標準化的路徑上,再加上與服務相結合的體驗,才能講述大故事。而資本要做的,就是推進整個行業的標準化與產業化,新中式茶飲很適合講述這樣的故事”。

在資本的嗅覺裡,這或許是一筆穩賺不賠的生意。“失敗的機率沒那麼高”,馮衛東告訴投中網,“這個行業是帶著毛利率在走的,線下流量可以直接反饋到賬面上,選中了頭部的標的,不出意外的話是賺錢的”。

於是,頭部的新中式茶飲標的成了各家消費類投資機構爭搶的陣地。在喜茶上輪融資中,多家機構手握重金,也未能拿下半點份額。潘攀則直接定義,“新中式茶飲資本進駐的窗口期已經關閉”。

千億茶飲市場的資本戰局:最終競爭對手是瑞幸?

茶飲終局:直接競爭對手是瑞幸

幾乎所有的投資人都會談到終局。在以極大的份額投資樂樂茶之後,眾海資本對樂樂茶抱有極大的期待,“希望有獨立上市的可能”,張燁秋說。

國內VC進駐新中式茶飲市場,多是拿星巴克做對照。但瑞幸咖啡奔赴納斯達克之後,他們有了新的參照。談及終局,張燁秋表示,“瑞幸和喜茶最終會在終點上打起來,這只是時間問題”。

在他看來,瑞幸咖啡的邏輯與當前新中式茶飲市場的邏輯有著極大的區別。前端是產品和品牌,後端是運營和供應鏈。當前的新中式茶飲市場,多是先做好產品動銷與品牌打造,對前端產品和品牌進行打磨,然後對後端的運營和供應鏈進行創新、優化與整合。而瑞幸咖啡選擇的是一條更為便捷的道路,“直接跨過品牌動銷和溢價,去做規模化的事情”。但對於瑞幸咖啡投資方大鉦資本執行董事劉紹強提出的“最好的產品形態是介於追求品質與便捷性的中間地帶”這一說法,張燁秋極為認同。

有趣的是,雙方在中間地帶已經開始在同一塊戰場殺戮。工商信息顯示,5月23日,瑞幸咖啡(天津)有限公司投資成立了瑞幸烘焙(天津)有限公司,註冊資本2億人民幣。瑞幸烘焙的經營範圍為糕點、麵包零售、咖啡飲料、自營和代理貨物及技術進口等,正式宣告打入烘焙市場。此前,瑞幸咖啡部還推出了4款小鹿茶殺入奶茶與水果茶領域,而喜茶也在今年3月宣告推出4款咖啡。本屬於不同品類的品牌的產品交集越來越多。

而當初之所以投資樂樂茶,眾海資本看重的也是其多品類多SKU的擴充能力。“樂樂茶從初期就打出了軟歐包、鮮果酪、冰激凌和新式茶飲,而且每一個品類的SKU都可以做得很好,這對於這一賽道的投資來講非常重要,因為擴充單個品類的SKU不難,難的是擴品類。如果把目光緊盯在一個單個人氣產品的SKU產品上去打爆款,品牌的生命週期就會隨著單個SKU的生命週期而下降,只有多品類多SKU獲得了成功才接近生活方式的打造者,滲透更多用戶場景和需求”,張燁秋表示。潘攀也告訴投中網,投資奈雪の茶,是將其看作“生活方式類”項目進行投資。

這種競爭交集甚至還體現在了對於外賣市場的爭奪。參照“76%的現磨咖啡消費都依賴於外賣”這一數據,瑞幸咖啡乾脆放下線下市場,通過首杯免費等補貼方式攫取用戶,甚而用戶到店點餐,也僅能通過線上程序進行下單,從而完成用戶往線上的轉移。與此同時,幾乎所有的頭部新中式茶飲品牌也都開發了自有的小程序,並在外賣平臺進行用戶滲透,區別在於客群多從線下自發轉移到線上,體現的是產品及品牌溢價的優勢,又比瑞幸多了一重到店體驗的功能。

“喜茶們和瑞幸們最終都要擺在一個貨架,接下來就要看消費者如何抉擇了,接下來一步就是拼品牌和產品動銷的時刻了”,張燁秋告訴投中網,至於這個拐點會在出現在什麼時刻,“可能得三到五年後大家滲透率都足夠高、品類也足夠全面很相似的時候,更正面的競爭自然會到來”。(文/馮穎星 編輯/陳姿羊 來源/投中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