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署連續13個季度查出亂收費現象,新一輪整治已展開'

"

地方政府部門、單位亂收費一直是國務院嚴打對象,但這一頑疾仍難以根除。

近日,審計署公佈了2019年第二季度國家重大政策措施落實情況跟蹤審計結果(下稱“審計結果”),發現一些地方和部門違規收費、轉嫁費用等涉及金額3.82億元。部分地區行政審批中介服務清理規範不到位,涉資約6779萬元。17 個省和 9 戶央企的 82 家單位違規收取或未及時清退各類保證金 48.85 億元。

第一財經記者發現,亂收費現象時有發生,審計署從2016年第二季度跟蹤審計開始,連續13個季度均發現地方存在亂收費現象,涉及金額不一。

審計署財政審計司主要負責人在今年二季度審計結果答記者問時表示,審計指出問題後,有關地區和部門積極落實責任主體,壓實整改責任,正在積極整改。33個省和部門在審計過程中已整改問題金額15.21億元,其中退還違規收費1614.07萬元。今年第三季度跟蹤審計還將持續關注各地區是否存在收“過頭稅”等方式違規組織收入、抵減減稅降費政策效果等問題。

除了審計署外,市監總局、國家發改委、工信部、民政部、財政部、國資委、銀保監會七部門也已聯手在8月掀起新一輪涉企收費整治。

亂收費新案例曝光

隨著今年二季度審計結果公佈,新的亂收費案例也隨之曝光。雖是些新案例,但都是些老手法。

為了降低企業各種費用負擔,近些年國務院推出幾輪涉企收費清理,免徵、減徵不少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但亂收費一個常見手法就是,有令不行,繼續徵收應免收的各項收費。

比如,審計署發現,截至 2019 年6月底,遼寧省未執行免收中小學校舍 建設項目涉及的行政事業 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相關政策。2016 年至2018年, 全省11個地市共向 95 所中小學收取城市基礎設施 配套費、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設費1973.5 萬元。

一些本該退還給企業的收費未退,也被此次審計署揪出。

截至2019年5月底,大連市住房城鄉建設事務服務中心以前年度收取的 2.93億元建設工程勞動保險費尚未退還給相關企業。

一些政府部門向企業轉嫁應由財政資金承擔的費用,也是常見的亂收費手法,這次又被曝光。

比如,2017年至2019 年 4 月,天津市發展改革委在委託相關單位開展行政審批技術性服務時,要求項目建設單位承擔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工程初步設計等申報材料的評審費用約 624萬元。

另外,審計署查出一些金融機構違規收取金融顧問費。

比如,吉林九臺農村商業銀行等 4 家金融機構通過將貸款利息或投資收益轉化為財務顧問費等方式,向貸款企業收取顧問費約3383 萬元。

國家三令五申嚴禁行業協會和政府部門下屬單位借用行政權力違規收費。但一些單位依託主管部門的行政審批事項開展中介服務並收取費用。

比如,2018 年至 2019 年 5 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 魯木齊市自然資源局(原市國土資源局)、市 城鄉規劃管理局所屬事業單位市國土資源勘測 規劃院、市城市勘察測繪院分別依託主管部門 的建設用地報批勘界、建設用地規劃許可等行政審批事項,開展項目測繪等中介服務,收取服務費約 5520萬元。

地方違規收取企業保證金,或未及時清退保證金問題也經常被查出,而且金額較大。

此次審計發現,浙江、安徽、廣東等8個省和3戶央企的21家單位違規收取工程質量等保證金15.18億元。山西、遼寧等15個省和6戶央企的61家單位未及時清退保證金33.67億元。

新一輪整治8月啟動

上述亂收費手法經常被審計部門揪出,但難以杜絕。今年2萬億元減稅降費政策力度空前,為了彌補稅收減收,中央和地方多渠道盤活存量資產和資金,增加央企國企上繳利潤,非稅收入保持較快增長。

為了防止亂收費死灰復燃,衝抵減稅降費效果,今年8月市場監管總局等7部門發佈《關於進一步加強違規涉企收費治理工作的通知》,針對經常被查出的亂收費有針對性進行整治。

比如,《通知》明確,嚴禁政府部門將自身應承擔的費用轉嫁企業承擔,嚴禁行業協會和政府部門下屬單位借用行政權力違規收費。銀行不得以貸轉存、不得存貸掛鉤、不得以貸收費、不得浮利分費、不得借貸搭售、不得一浮到頂、不得轉嫁成本。加強對中介機構的事中事後監管,糾正中介機構借用行政職能或行政資源壟斷經營、強制服務、不合理收費等問題。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馮俏彬曾告訴第一財經,雖然根治亂收費很難,但應繼續加大整治和監督力度,讓收費透明化、法治化,加大違法處罰力度,遏制亂收費行為。

此次《通知》一大亮點,正是提高涉企收費透明度,通過公開政府部門委託事項、下屬單位收費事項、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事項、要求企業接受第三方服務事項,來接受全社會監督。

市場監管總局副局長甘霖近日在國新辦發佈會上介紹表示,為了降低企業維權成本,相關部門正在建立違規涉企收費舉報線索高效查處、信息共享、聯合懲戒等工作制度。並研究推進收費監管立法,進一步強化法律責任,引入第三方評估降費成效,防止落實政策“走過場”。

根據《通知》,9月底前各部門及商業銀行將完成自查自糾,各部委年底前將隨機抽查並曝光典型亂收費案例。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