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落在大巴山的記憶——通江縣板凳鄉學堂山村訪古

散落的文化記憶——通江縣板凳鄉學堂山村訪古

劉旭 巴中文藝

親切的鄉音,樸素的生活,古老的建築……置身於通江縣板凳鄉學堂山村,讓外來之人有恍若隔世之感。村子裡保留的眾多清代與民國時期修建的宅院,房前屋後以及山地裡還有不少古墓,各類傳統生活器物和農耕用具更是隨眼可見。

學堂山原名鳳鳴山,後改名富貴山,再後來改為學堂山。明代,村落已初步形成。據碑考,學堂山村蔡氏祖先於湖廣行省麻城(今湖北麻城市)孝感鄉輾轉入居,後裔相繼定居於明清年間,時至今日已發展為村域6.6平方公里、1500餘人的村落。

歷史遺蹟,寄予美好願望

漫步在學堂山村,隨處可見歷史遺蹟,古橋、古碑、古墓、古寨、古井等。尤其是古建築類型多樣,現存穿鬥木結構院落60餘套,大多坐南朝北,錯落有致,掩映於綠樹叢林之中。民居建築雕刻精美,寓意深刻,“纏枝牡丹”“鳳穿牡丹”“麒麟獻瑞”“魚化龍”等裝飾紋樣隨處可見,繪畫栩栩如生。


散落在大巴山的記憶——通江縣板凳鄉學堂山村訪古


▲鳥瞰學堂山村


“三善同緣”石橋始建於清嘉慶二十年(1815年),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重建。該橋是連接沙溪、至誠兩地的重要交通樞紐。“三善同緣”因上下三溪各有一橋而名之。現下河磴子橋尚存,其餘二橋毀於洪水,有完整的記事碑。

三品古寨位於學堂山村與三品寨村的交界處,此寨建於三品樑之上,只有一條路可通山寨。清嘉慶五年(1800年),由蔡珍、蔡紅、蔡學海、蔡國海等人募集銀糧並領頭修建。建寨後,遂易名為“三品寨”,是當年抵禦白蓮教的重要軍事堡壘。三品古寨三峰分頭寨、中寨、博寨,中峰及東側石門因年久失修而垮塌,唯獨頭寨西峰石門現存無損。石門高2米、寬1.5米,門分內外兩層,石拱結構,兩側石刻對聯一副,曰:“四維戈戟歸銷鈅,三品巍峨壯千城”,橫聯為“衛土守義”,並刻有“嘉慶五年歲次庚申”等字樣。

學堂山村還保留著很多古墓,散落在林叢田野之中。這些古墓葬形制講究,石質建築規模宏大,精美的雕飾藝術讓人驚歎叫絕。從這些墓葬石刻及碑記中,可以或多或少了解家族的歷史,以及故人之功名榮祿情況。

古墓葬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清道光年間蔡氏家族大戶人家蔡石玉的合葬墓。蔡石玉,即當年主持創修蔡氏合族宗祠的鄉賢。該墓葬規格之高、石雕藝術之華美,可謂是精工細作,是殷實富足之家才有此堆金砌銀之財力。古墓坊間裡外各類雕飾凸顯中國傳統文化,戲劇人物、歷史典故、花草魚蟲、飛禽走獸,無一不傳遞著人們的美好願望和祥瑞祝福。不僅是墓葬,在院落民居里的各類石木雕飾中,也能看到吉祥文化的不同表達。

蔡家大院,建築規模宏大

學堂山村的民居宅院為典型川東北民居風格,其中多為合院形式,有正房、廂房、簷廊。房屋一般為一層平房,少量為帶“腰欄子”(吊樓欄杆)的二層建築。房屋建築都有厚實的石質基礎,院壩或天井用石板鋪成,廊道邊沿、院子進出或上下的臺階也都是石質的,石質構件上還可看到精美的雕飾。“現在保存完好較有特色的院子10餘套,其中4套最具代表性。”學堂山村負責人蔡前程告訴記者。


散落在大巴山的記憶——通江縣板凳鄉學堂山村訪古


▲蔡家底院子左側


在學堂山村,蔡家大院規模最為宏大,由嶺上院子、底院子、老院子、後頭院子等組成,為川東北一帶罕見。時光荏苒,歷經百年滄桑,如今的蔡家大院依然保存完整。

踏著光滑的青石板,走進嶺上院子,傳統文化氣息撲面而來。該院系蔡氏一族代表人物蔡石玉的私宅,建於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為穿鬥木結構建築,院落坐南朝北,從風水學上來說,屬典型的“美女晒羞”地形,由前後廳堂和左右廂房組成,形成四合面主體,俗稱“一顆印”。左右廂房延伸圍合建成四個小院,形成四個小天井,由正堂左右兩側和左右廂房中間分別設計的通道連通。

俯瞰院落平面格局,4個天井圍繞中間的大天井,精緻排列,猶如花盤展開,被喻為“五月朝天”,也就是民間所謂的“走馬轉閣樓”。駐足欣賞,流連忘返,院子裡多層式柱礎、麒麟獻瑞窗花雕刻精美,壁畫人物栩栩如生。其中軸線上的甬堂,設計規制整齊,正堂神龕上高懸“九思堂”匾額。

相傳,嶺上院子當年在建修時,主人請了周、李兩位工匠各修一半,旨在考驗兩位師傅的技藝高低。在建樑立柱的頭一晚,周姓師傅使壞,便派徒弟將李姓師傅做的房屋中樑鋸短了5寸,被李姓師傅知曉,於是李姓師傅派徒弟連夜趕製了房屋中樑。第二天,在立柱上樑時,使壞的周姓師徒欲看李姓師徒的笑話。心知肚明的李姓師徒在扣樑時,其徒弟故意大聲說:“師傅,中樑短了。”隨即,李姓師傅將帶在身上手絹扔給徒弟,讓徒弟使勁拉長將中樑扣好。事後,周姓師傅主動請教李姓師傅,“如何將短了的中樑扣好?”李姓師傅答曰:“小心為之,自然長。”

蔡家底院子坐南朝北,典型的四合院格局,其裝飾極有特色,院子正堂屋基腳放置的半圓形落簷石與方正形地塹石,恰在對比中寄寓了天人合一的傳統文化內涵,讓家族獲得這種文化示意。正堂屋大門,遺存有彩繪門神。四合院院廊四面對稱八個木柱,其柱礎均有獨特造型和石刻圖案。尤其是雲龍紋、如意紋等設計,以及蓮花八子、三魚報吉等居家風俗圖案石雕工藝,於豐富中見簡潔,於親和中見吉祥,有力渲染烘托了鐘鳴鼎食之家的富貴榮華,頗為經典,也極為少見,彌足珍貴。


散落在大巴山的記憶——通江縣板凳鄉學堂山村訪古


▲吊腳樓


蔡家屋後頭院子呈四合院格局,此院的最大特色是左廂房外側與前堂屋轉角處橫亙一塊巨石,這是當地人說的“四合院屋子裡包了一塊大石頭”。房主人沒有將巨石搬走,而是匠心獨具,因山就勢,將穿鬥樑架巧妙搭建,包容其中。不但不覺得礙事,反而鞏固了樑架,給人以江山穩固、堅如磐石之感。蔡家中院子整個院子形成圍合格局。正中寬一丈五尺,左右兩間均為一張二尺五寬。正堂屋的高度,一般都是按古制,丈八頂九。即正屋簷口的高度是一丈八尺,屋頂高度則是一丈九尺。該院正堂屋的大門設計為兩扇,左右看上去似乎為四扇半截花窗門,但實際不能開合。兩扇大門彩繪巨幅門神,因年代久遠,模糊不清。“以前正堂屋門楣懸掛一塊金匾,刻書‘秀列辟雍’四個大字,記載了祖上榮登國家最高學府的一段家族歷史,反映了家族曾經有過的耕讀輝煌。”蔡前程說。

紅軍時期,紅四方面軍在川陝蘇區建立總醫院。在當年動盪艱難的戰爭環境下,戰鬥頻繁,缺醫少藥,紅軍傷病員頗多。紅四方面軍總醫院輾轉遷移,1934年1月遷至沙溪王坪,在通南巴各地設立7個分院。醫護人員、設備和藥物器械統一調配、統一領導、統一管理。其中,學堂山村蔡家大院,被選定為第一分院所在地。第一分院共佔用3個院子,老院子用作病房區,鄰近老院子的後頭院子用作分院辦公室、藥房和醫護人員居住地,下面的底院子用作守衛紅軍一個排和所屬村自衛隊的駐紮營房。

楊家大院,演繹陰陽五行

走進楊家大院,其格局與蔡家大院相似,整體呈四合院格局,也是封了口的,左右廂房對稱,形成一個大天井的格局。堂屋前的甬堂橫砌石板21塊,十分規範,其格局無不演繹著傳統陰陽五行所形成的生老病死苦,最後落到一個“生”字上。


散落在大巴山的記憶——通江縣板凳鄉學堂山村訪古


▲楊家院子


順著甬道望去,記者看到正堂屋為三開門,雕花保存完好。簷廊下設計為拉通石階,顯得寬大弘敞。四面廊簷連通,十分寬闊,是良好的家庭共享空間。

楊家下院子坐南朝北,該院通階簷四角對稱共8根木柱,立於雕花柱礎之上。正堂左右兩間屋子的門外,對稱架設木梯上樓。還有吊樓欄杆、明樓等傳統民居文化景觀的特色符號。在其堂屋正面牆的下方石刻香爐、香位牌以及花飾,頂部刻有“三多堂”幾個字,正中刻有“中宮土府神”幾個字,兩邊分別刻有楹聯“土結黃金子;地開白玉花”。

楊家大院本不姓楊,系楊繼增從蔡姓地主手中購得。楊繼增當年為求功名,多次前往保寧府(今閬中)參加鄉試,屢試不中。後在楊家大院創辦私塾,教書育人。楊繼增個人崇尚新思想,1932年紅軍入川,楊繼增主動支持,後來因其地主身份被殺。1936年家人尋回屍骨,其女婿蔡永孝贈匾。至今“冰清遺世”匾額仍懸於楊家大院子正堂之上。


散落在大巴山的記憶——通江縣板凳鄉學堂山村訪古


▲堂屋正面


學堂山村村民勤勞質樸,悠久的村落歷史造就了學堂山村豐富物質文化遺存,石、木雕刻精美、寓意深刻,彩繪線條流暢、色彩分明。傳統的工藝世代相傳,對該村的建設發展具有深遠意義。

此外,學堂山村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豐富,尤其是民歌,如《薅秧歌》《號兒歌》《背二哥》《十里坪》等。至今,村民在勞動和農閒時都喜愛哼上幾句。

巴中文藝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