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寧自治縣板底鄉:月琴調裡的文化記憶與傳承'

"
"
威寧自治縣板底鄉:月琴調裡的文化記憶與傳承

"
威寧自治縣板底鄉:月琴調裡的文化記憶與傳承

威寧自治縣板底鄉:月琴調裡的文化記憶與傳承

"
威寧自治縣板底鄉:月琴調裡的文化記憶與傳承

威寧自治縣板底鄉:月琴調裡的文化記憶與傳承

威寧自治縣板底鄉:月琴調裡的文化記憶與傳承

"
威寧自治縣板底鄉:月琴調裡的文化記憶與傳承

威寧自治縣板底鄉:月琴調裡的文化記憶與傳承

威寧自治縣板底鄉:月琴調裡的文化記憶與傳承

威寧自治縣板底鄉:月琴調裡的文化記憶與傳承

一把月琴,一杯咂酒,獨自一人、或三五好友、或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在自家院子、或尋個山清水秀的地方,一首《阿西里西》的旋律,便從月琴中悠悠地盪漾開來。

在烏蒙山深處,有一個叫板底的地方,這裡是威寧自治縣的一個民族鄉。在那裡,有月琴,有歌聲,有故事。生活在這裡的人們,用一把月琴,彈唱著一個民族的記憶;用一種曲調,傳唱著經年的夢想。

都說彝族是一個熱愛音樂的民族,他們的音樂種類繁多,內容豐富,而今年剛剛被納入貴州省第五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的傳統音樂彝族月琴調,就是其中最閃耀的光芒。無論是彝族婚嫁歌《初初候》《阿買肯》,還是彝族情歌《曲谷走谷》,或是牧歌、酒歌、迎客歌等等,都曾被人們用月琴一遍又一遍地彈奏,或清脆、明亮,或低沉、委婉。

彝族月琴調主要分為歷史故事、勞作生產、家訓、情歌、喪事、酒歌、牧歌、陸外(娶親調)等10大類,每一類即是月琴調的表達內容,也是它的創作源泉。由於歷史上沒有曲譜和文字記錄,也沒有書本記載,在口耳相傳的過程中,導致不少古老傳統的月琴調未被傳承下來。

據板底小學月琴老師介紹,由於各種原因,民族文化的開展和傳承始終是口耳相傳,因此,民間文化的消亡就會出現斷鏈現象。比如彝族月琴調,目前只有寥寥的100多首,而更多的曲調,已消失在歷史的長流中。

古老傳統的月琴調於老一輩的人來說,有著深厚的感情,在他們看來,月琴調不僅僅是調子,更是對一種歷史文化的傳承和時代生產生活的記錄方式。就比如彈了一輩子月琴的板底村彝族老人羅德恩,說起彝族月琴調,語氣中難免有些許遺憾,“我們以前彈的好多調子,現在的年輕人都不會彈了。”用她的話來說,現在的年輕人都不太願意學,也不喜歡傳統的月琴調子。

在羅德恩看來,生活環境對一門文化、對一種技藝的影響很大,被遺忘的傳統月琴調不僅僅是傳統音樂的調子,更是彝族人民古往今來的民族文化精髓。

月琴是彝族傳統樂器,因其形圓似月,聲如琴故名。而月琴調,便是彈奏月琴的調子。彝族月琴調早已深深地融合在彝族人民生活的每一寸土地上,不受時空和地域限制,只要有彝族人民生活的地方,便有月琴和月琴調。閒暇時,無論男女老少,都會抱著月琴,彈起調子,唱著歌兒。

在板底,無論是耄耋的老人,還是懵懂的孩童,他們都能給你彈上幾首經典的月琴調子。時常,他們將琴斜抱於胸前,左手持琴按弦,右手用食指或執撥片彈撥琴絃發音,悠揚的琴聲便在指尖裡歡快地流淌。

王玲是板底小學六年級的一名學生,從第一首《阿西里西》的旋律開始,她學了一年多的月琴彈奏。“現在我已經會彈四五首曲子了。”說起自己彈月琴的經歷,王玲有些靦腆。

在板底中學讀初三的龍念抱起月琴,隨手一彈,都是經典的月琴調,可以說,他熟練的彈奏技巧不亞於一個專業的月琴老師。“我從小跟著家裡人學彈月琴,上學後又跟著老師學,而且我自己也很喜歡,時間長了,很多歌曲和調子就記住了。”龍念笑著說。

在彝族月琴調裡,最複雜的是“九把十三腔 ”,九把指的是月琴的九個把位,“十三腔”指的是十三個調子,這十三個調子的難度最大。羅德恩說:“現在已經沒有人能完整地演奏這個調了。”

板底小學民族歌舞老師文君表示,由於種種原因,導致一些傳統的民族文化被漸漸遺忘。

一直以來,民族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在板底從未間斷過。為了進一步蒐集整理更多的彝族文化使其得到繼承和發揚,板底小學還將民族文化引進校園,將優秀的彝族民歌《蘆虹高原》《大雁往南飛》等作為大課間活動內容向全校師生推廣。同時,該校還組建了20人左右的“月琴彈奏興趣班”和50人左右的“月琴舞蹈興趣班”,專門從民間聘請了一位月琴老師進行輔導,並精心挑選了《彝山杜鵑紅》《撒麻舞曲》《迎客歌》等15首具有代表性的月琴調教學生彈唱。

板底小學校長羅曉芬說,通過民族文化進校園活動的開展,使學生在學好基礎文化課的同時,瞭解民族文化、參與傳統文化的傳承,既豐富了校園文化,又培養了學生的興趣愛好,增強了學生民族文化自信和民族文化自覺,滿足了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同時,讓民族文化得到很好的傳承。

來源:畢節日報 作者: 文\\ 陳燕南 圖\\ 鄭林華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