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1800億,軟件巨頭辭900人:廢掉一個人的,從不是穩定的工作


市值1800億,軟件巨頭辭900人:廢掉一個人的,從不是穩定的工作


市值1800億,軟件巨頭辭900人:廢掉一個人的,從不是穩定的工作

作者丨春天
來源丨插座學院(ID:chazuomba)
轉載請聯繫授權

5月7日,世界上最大的企業軟件公司,《財富全球500強》企業,甲骨文中國被曝裁員,人數涉及近900人,其中超過500人來自北京研發中心。

一篇《為什麼甲骨文被裁員工不值得同情》的文章中表示,在甲骨文中國,工作一向以輕鬆著稱,工作氛圍寬鬆,福利待遇優渥。以至於失去這份穩定的工作時,這些員工在甲骨文中國公司樓下拉起了橫幅。

裁員的新聞被證實後,網上有人圍繞“穩定的工作”展開了大討論,觀點無非是這幾種:

你以為的穩定,都在悄悄背叛你;

所有的穩定工作,都是高風險職業;

穩定,是最大的謊言……

而我想說:

這些對穩定的理解,都太狹隘了。

市值1800億,軟件巨頭辭900人:廢掉一個人的,從不是穩定的工作

真正廢掉一個人的,從來不是穩定的工作

不知從何時起,“穩定的工作”成了媒體和公眾熱烈討論的話題。

去年年初,當河北唐山36歲的收費員大姐被下崗失業後,很多人開始把體制內的穩定工作當成是洪水猛獸。

“你看,從來就沒有穩定的工作。工資已經這麼低了,還是會被下崗。”

在他們眼裡,穩定的工作,意味著朝九晚五,工作輕鬆,競爭壓力小,每個月都拿固定的薪水,時間一長,人就會廢掉。

於是,他們大喊著“要逃離舒適區”、“進軍北上廣”,並對那些停留在舒適區、逃離北上廣的人投去鄙視的眼神。

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

穩定的工作,真的會讓一個人廢掉嗎?

並不見得。

自媒體人K叔,2012年碩士畢業後進入北京一家國企,一邊在體制內工作,一邊運營自己的自媒體。

在部門其他人離職時,他被領導問到這樣一個問題:

“你覺得自己這些年在企業裡,學到的最重要的,最提升你個人價值的東西是什麼?”

K叔沒有絲毫猶豫地回答:

“我學會了怎麼踏踏實實做好一件事。”

回答這個問題時,K叔已經在這家國企待了5年。他在自己的文章裡說:

“沒錯,即使這些年,職位薪酬都緩慢前行,心裡也有那麼大的落差,那麼劇烈的波瀾。但我始終清楚,我在這家企業裡,並不是混日子的,也絕不是看上去的原地踏步。我真的在踏踏實實做事情。”

他所在的國企,同事們同樣在拼命工作,並非我們想象的那麼輕鬆,“一張報紙,一杯茶,開開心心過一天”。

我的上一份工作是為政府機關做公眾號,被派駐到當地行政服務中心以後,我親眼見證了體制內的工作是什麼樣。

當時的上級領導王主任,職位是區行政服務中心副主任,負責整個行政服務中心辦事大廳的日常管理。我每天寫完公眾號推文,都要給她發預覽,做最後的審核。

但她每天的工作都很忙,以至於有時候我早早寫完公眾號推文,經常等到下午5點,整個辦事大廳都人去樓空的時候,她還沒有看過一眼預覽。

她的辦公室離我的工位很近,傍晚下班時間,我經常聽到她打電話給別人:

xx,幫我去接一下兒子吧,我今天要加班處理xx事,辛苦了!

xx,今天不能和你吃飯了,臨時有個會要開,下次再約時間,抱歉!

xx,下週的音樂劇我先不看了,最近有個項目要花點時間……

行政服務中心正常下班時間是5點,而她的常態,是加班到7點,有時甚至到9點才下班。

有次做一篇採訪,我無意中得知,當時的王主任也是剛升職不久,原先是市場監管局的一位科長。由於業務能力強,幾個月前才剛被提拔為副主任。

我這才知道,原來體制內的工作,並非我們想象得那麼清閒。看起來穩定的工作,背後的不穩定因素也很高。不管職位高低,如果沒有業績,照樣會有人隨時替代你。

印象很深的還有一位窗口督查科科長,人稱“蔣科”,從部隊轉業過來,也經常加班到晚上8、9點。

一個週五晚上9點多,我回辦公室拿東西,路過蔣科辦公室,碰到剛下班的蔣科。不禁感嘆到:原來體制內也有這麼辛苦的活兒啊!

蔣科笑笑說:

“你還年輕,可能對我們體制內的工作有誤解,以為我們很輕鬆。其實真正瞭解的人會知道,當你到了一定位置就會發現,體制內的工作沒那麼輕鬆的。

那些天天喊著要走出體制的人,要麼是已經身居高位體會過那種辛苦的感覺,要麼是還在底層苦苦掙扎看不到出頭之日的……”

蔣科的話,太過真實。

很喜歡阿里巴巴內部的一句話:平凡人做非凡事。

無論體制內外,大部分崗位,都可以做出不平凡的成績。你選擇踏踏實實從手上的每一件小事做起,等待更好的機會,還是選擇渾渾噩噩混日子,天天抱怨體制或公司,關鍵在於自己的選擇。

真正廢掉一個人的,從來不是穩定的工作,而是你自己的心態。

市值1800億,軟件巨頭辭900人:廢掉一個人的,從不是穩定的工作

市值1800億,軟件巨頭辭900人:廢掉一個人的,從不是穩定的工作

穩定不可怕,穩定思維才可怕

關於“穩定的工作”,除了我們常規認識上的“體制內的工作”,還有一層理解,指的是在一個工作環境中一直待著,幾乎不挪窩的情況。

曾有一位作家出過一本書:《你所謂的穩定,不過是在浪費生命》,聽起來似乎很勵志。但我想說,並非所有穩定,都是在浪費生命。

穩定,意味著變數少,變化慢。一般來說,大城市如北上廣深,往往變化更快,三四五線小城市的生活,更容易被人們貼上“穩定”的標籤。

而真正改變一個人的,不是穩定的工作,也不是身處哪個城市,而是他是否擁有穩定思維。

初中時,隔壁班的班主任杜老師,也是我們班的數學老師,因為數學教得好,在當地頗有名氣。

每個週末,從早到晚,家裡都是補習數學的學生,從初一到初三,生意火爆。一開始,只要交錢都能報名,到後來,家裡實在坐不下,就提高了報名門檻:每個報名的學生都要親自面試,絕不收那些為了補習而補習的學生。

儘管如此,來報名補習的人還是很多。以至於經常有關係好的家長問杜老師:生意這麼好,乾脆從學校辭職,自己去開個培訓機構得了,一定賺得比現在更多,我們這麼多家長也可以幫你推廣,要不要試試?

杜老師每次都笑著謝絕這樣的提議。

她說:學校的工資也許不高,但工作穩定,可以為我獲得源源不斷的生源。如果辭職了,或多或少會影響我的招生,長期來看並非更好的選擇。

而有一份穩定的工作,會讓我沒有後顧之憂,更好地服務於這些來補習的學生。為什麼要辭職呢?

的確如此。學校穩定的工作,讓杜老師不必擔心來補習的學生是多了還是少了。因為無論何時,她都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做支撐,給生活帶來保障,讓她可以心無旁騖地做好自己的培訓副業。

在穩定的工作基礎之上,追求更多自己想要的東西,已經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選擇。我們常說的“斜槓青年”就是如此。

自媒體人曹將,碩士畢業後進入保利地產做研究分析師,今年又轉崗當了公司內部的培訓師。同時,也利用下班後的時間運營著自己的公眾號。

採訪時我問他,自媒體做得有聲有色,有沒有考慮過從保利辭職,全職來做自媒體?很多自媒體人都走過這樣的路。

我記得他的回答和杜老師大同小異:

穩定的工作是一種保障,很多時候能讓我們更安心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我在職場中遇到的人和事,都是我寫作的素材,而脫離職場,我就失去了一個直接的素材來源。

不管是杜老師也好,還是曹將也好,他們能取得今天的成績,都和自己已有的穩定工作密不可分。

我見過很多一邊做著穩定的工作,一邊發展副業的人,也見過很多在穩定的工作崗位上,拿著一份死工資,整天抱怨自己沒有機會的人。

穩定不可怕,穩定的思維才可怕。

當你沒有勇氣離開穩定的工作崗位時,要麼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基礎上,利用下班後的時間挖掘自己的興趣愛好,開拓副業;

要麼老老實實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把當下的事情做到極致,爭取讓自己站到更高的位置上。

因為大部分人逃離的,其實不是穩定的工作,而是害怕穩定地窮著、忙著、空虛著。

市值1800億,軟件巨頭辭900人:廢掉一個人的,從不是穩定的工作

市值1800億,軟件巨頭辭900人:廢掉一個人的,從不是穩定的工作

再穩定的工作,也需要擁抱變化

曾聽過這樣一句話:

想奮鬥,體制內不會攔著你;想安穩,體制內也可以兜著你。

而我想改成:

想奮鬥,沒有人攔著你,想安穩,也沒有人兜著你。一切都在你的選擇。

去年10月,世界零售巨頭西爾斯申請破產保護,8萬人失業時,我寫過一篇文章,其中講到幾個案例:

被外賣平臺影響銷量的方便麵;

被數碼相機時代拋棄的柯達;

被360免費殺毒軟件挑戰的瑞星殺毒……

用科幻作家劉慈欣在《三體》中提到“降維打擊”的概念來說,就是:我毀滅你,與你無關。

時代發展的變化太快,未來,你可能根本想象不到你的對手會是誰。

所以,更好的選擇是讓自己擁有穩定的能力,同時也擁抱變化,關注周邊環境和大環境的變化。

真正的強者,無論身在何方,身處什麼崗位,都能找到一條最適合自己的路,堅定地走下去。

最後,再次重申這篇文章的觀點:

1、真正廢掉一個人的,從來不是穩定的工作。

2、穩定不可怕,穩定的思維才可怕。

3、再穩定的工作,也需要擁抱變化。

市值1800億,軟件巨頭辭900人:廢掉一個人的,從不是穩定的工作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