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江縣:“非遺”儺面走出大山 千年文化綻放光彩

手工藝 藝術 雕塑 儺戲 多彩貴州網 2017-03-26

或威武凶猛,或慈善祥和,或端莊秀麗,或醜陋詼諧……當一個個面目生動,神態各異的德江儺面具出現在眼前,恍然間,時光倒流千百年。

在德江縣,作為儺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儺面具,其民族文化厚重神祕的獨特魅力被越來越多的人瞭解喜愛,成為當地傳統民間木雕工藝的典型代表,漸漸走向了山外,廣為人知。

“戲劇活化石”深藏貴州大山中

儺戲在德江被稱為“儺堂戲”,約有兩千多年曆史,保存也十分完整。文革時期,儺文化一度遭到破壞。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起,德江儺堂戲這一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挖掘、搶救,儺面具雕刻製作也得以恢復和發展。1987年,德江縣120餘面儺面具在北京中國美術館展出,引起首都藝術界及中外人士的極大關注,被專家譽為“戲劇活化石”、“藝術瑰寶”,德江儺堂戲由此蜚聲海內外。1993年,貴州省文化廳命名德江縣為全省唯一的“儺戲之鄉”。2006年,德江儺堂戲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作為儺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儺面具,是表現儺堂戲人物性格特徵和麵部神態的主要道具。德江儺面具製作工藝歷史悠久,各儺戲班子的面具各有獨特的藝術造型,形成了德江儺面具的千姿百態、豐富多彩。

德江儺面具按其戲劇人物角色共計56個,包括了東山聖公、雷石匠、開山莽將、南山聖母、唐氏仙娘、么兒媳婦、唐氏太婆、土地、鬍子公公、郭老么、秦仝、秦娘、秋姑婆、惡婆婆等,它們又有160多種藝術造型。上世紀八十年代,德江縣開展的大普查顯示,該縣130多個儺戲班共有3000多面儺面具。記者在展廳看到,這些面具造型各異、線條誇張、栩栩如生。

據德江縣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介紹,自1987年德江儺面具在京展出引起轟動之後,我省及地、縣相關部門更加重視,使德江儺堂戲及儺面具雕刻工藝得到進一步恢復和發展。

“非遺”儺面展現民族傳統工藝

沿著險峻的盤山道,去到距離德江縣城50多公里的楓香溪鎮長征村。這個地處偏遠的小山村,秀麗而寧靜。在村子的中心地帶,一幢嶄新的儺面具展示館引人注目,“這是王大師的博物館”,村民們帶著欽佩的神情說。他們所說的“王大師”,是“非遺”儺面具製作工藝省級傳承人王國華。

循著砍鑿木頭的聲音,來到王國華的雕刻基地,這位巧匠正帶著幾個徒弟忙碌著,刻刀揮舞間,一個勇猛的“開山莽將”形象已見雛形。

環顧王國華雕刻基地的房前屋後,到處堆放著用於雕刻儺面具的原材料。“儺面具選材很講究”,王國華說,儺面具要以生長在本地的柏楊和酸棗為原材料,共有取材、製坯、雕刻、著色、上漆5個流程、20多道工序,全是手工製作。“簡單些的面具一天能做一面,複雜的幾天才能做一面。”王國華工作室內,擺滿造型各異、大膽誇張、怪誕生動的面具,從這些面具,就能感受儺文化的神祕厚重。

王國華說,自己在16歲那年開始跟父親學習儺面具雕刻,成為祖輩儺堂戲表演和儺面具雕刻的第六代傳人。“剛開始學習時,父親就囑咐我一定要把這手藝繼承下去。”到現在,王國華已刻了36年,大約雕刻了300多個人物、4000多面儺面具。

傾囊相授讓千年文化綻放光彩

憑著精湛的手藝,自2006年以來,王國華先後獲得“多彩貴州”旅遊商品兩賽一會“能工巧匠”、“貴州名匠”等稱號,以及“民族風格獎”、“旅遊商品設計作品獎”等20個獎項;2011年8月,他到上海世博會現場展示面具雕刻;2012年5月,到深圳參加文博會展示儺面具;他還帶著作品前往法國、菏蘭、比利時三國參加民族民間藝術展出,每次都受到國內外專家好評。2012年6月,他的雕刻基地被授予“銅仁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範基地”榮譽稱號;2012年12月,王國華被貴州省文化廳命名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儺面具製作工藝省級代表性傳承人”。

看到了儺面具在手工藝品市場的潛力,2010年,王國華註冊成立了公司,產品只有三成用於儺戲表演,其餘都是作為手工藝品外銷。不僅傳承了儺面具雕刻藝術,也拓寬了增收渠道,由此引來了周邊的不少年輕人向他拜師學藝。他收下的6位徒弟在公司裡不僅能學到技術,還能拿到工資。

“隨著儺堂戲的知名度越來越大,儺面具也越來越受歡迎,特別是1987年儺面具到北京展出後,讓更多的人瞭解並喜愛儺面具。這些年縣裡也積極地推介儺文化,為手工藝品的宣傳搭建各種平臺,極大地促進了儺面具工藝的傳承和生產銷售。”王國華說。

在王國華的帶動下,長征村已有30多位村民開始學習、從事儺面具雕刻及銷售。楓香溪鎮一所學校從2013年秋季開始,專門增設了一節儺面具雕刻專業課,並聘請王國華作為輔導老師,為孩子們傳授儺面具雕刻技藝。“面具雕刻,祖上有個規矩是傳內不傳外,但現在我希望把這門手藝教給更多的人,讓它發揚光大。”王國華說。(來源:貴陽日報 趙紅薇 文/圖)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