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進監獄,入小學。這門死於“創新”的手藝,被一個傻子復活

手工藝 技術 福州 設計 湄洲島 藝非凡 2019-06-05

吳芝生是個“傻子”,一個比很多人聰明的“傻子”。

匠心


“吳芝生是個傻子。”這句話他本人已經聽過太多遍。

在西園村同村的人都已經蓋房買車時,他仍舊靠開著雜貨店勉強度日。

等晚上就在老宅裡,鑽研著被其他聰明人,早已拋棄的玩意兒。

人們更加確信了:吳芝生是個傻子。

他進監獄,入小學。這門死於“創新”的手藝,被一個傻子復活

曾經的吳家,聲名顯赫,四代皆為名匠,祖傳的軟木畫手藝是全國一絕。

吳芝生15歲便跟著父親學藝,親眼見證了這門手藝,繁盛、沒落、消失、重生。

他進監獄,入小學。這門死於“創新”的手藝,被一個傻子復活


他進監獄,入小學。這門死於“創新”的手藝,被一個傻子復活


他進監獄,入小學。這門死於“創新”的手藝,被一個傻子復活

福州軟木畫,木刻中國山水天下,以小觀大。

大到山水樹木,小到亭臺樓閣,叢山數百里,盡在一框中。

曾經是中國對外的國禮。

他進監獄,入小學。這門死於“創新”的手藝,被一個傻子復活


他進監獄,入小學。這門死於“創新”的手藝,被一個傻子復活

不但有平面的,更有磅礴大氣的立體版本。

最為出名的一件作品,是趙權的《龍船》。

房上的瓦片不足1釐米,風鈴也只有綠豆大小。

他進監獄,入小學。這門死於“創新”的手藝,被一個傻子復活


他進監獄,入小學。這門死於“創新”的手藝,被一個傻子復活


他進監獄,入小學。這門死於“創新”的手藝,被一個傻子復活


他進監獄,入小學。這門死於“創新”的手藝,被一個傻子復活

吳芝生仍然記得當初,整個西園村,無論男女老少,全部在做軟木畫。

1988年福州木畫廠的銷售額,更是高達500萬元。

然而僅僅2年後,便跌落至20萬。

曾經紅遍大江南北的軟木畫,一夜之間衰敗到即將絕跡。

他進監獄,入小學。這門死於“創新”的手藝,被一個傻子復活

這段時期發生的事情,是吳芝生人生中最暗淡的回憶。

說來諷刺,軟木畫的衰敗,是因為最被外行人吹捧的,現代化和工業化。

一門手藝,死在了創新上。一位匠人,靠賣雜貨生存。

他進監獄,入小學。這門死於“創新”的手藝,被一個傻子復活

軟木畫的工序中,最基礎的“切片”,也是最難的,要求薄而不卷,折而不斷。

單單這一道工序,吳芝生跟著父親學了整整6年。

可人的生產速度,比不上不用休息的機器。

他進監獄,入小學。這門死於“創新”的手藝,被一個傻子復活

上世紀70年代軟木畫揚名海內外,產品供不應求,西園村工人數量激增,但水平高低差別很大,導致製作水平參差不平。

為了保證質量,他們開始了第一次創新,學習所謂的流水線作業。

每個工人只做一個部件,最後組裝出廠。

用犧牲質量的代價,提高了效率。

他進監獄,入小學。這門死於“創新”的手藝,被一個傻子復活

在吳芝生這些老匠人眼裡,根本不合格的產品,被堂而皇之賣出去。

因為手工切片的速度,遠不能滿足生產要求。

於是聰明人第二次創新, 發明了機械切片機。

他進監獄,入小學。這門死於“創新”的手藝,被一個傻子復活

沒有感情的機器,切的又快又齊,卻沒有匠人的控刀技術。

木片上面凹凸不平,密密麻麻的都是坑,是極差的原材料。

他進監獄,入小學。這門死於“創新”的手藝,被一個傻子復活

因為軟木畫要用的木材,必須是栓皮櫟樹,水分極多。

因此用機器切割的時候,會導致刀片折卷。

有聰明人開始了第三次創新改良,發明了炭火技術。

既然水分多,烤掉不就行了。

他進監獄,入小學。這門死於“創新”的手藝,被一個傻子復活

失去水分的木纖維,果然更容易斷裂,機器切割的效率大幅度提升,軟木畫更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瘋狂生產、投放市場。

然後,和吳芝生一樣,一開始就反對這樣做的老匠人們,

迎來了他們最害怕看到的結果:2年後,軟木畫滅絕。

他進監獄,入小學。這門死於“創新”的手藝,被一個傻子復活

炭火技術讓機器容易切割,更讓軟木畫成品容易破碎。

被烤乾水分的木材,稍一用力就會脫落、分散、輕輕一捏就成為木屑。

這些殘次品讓軟木畫由盛轉衰。

他進監獄,入小學。這門死於“創新”的手藝,被一個傻子復活


他進監獄,入小學。這門死於“創新”的手藝,被一個傻子復活


曾被尊稱為:立體山水的軟木畫,如今被戲稱為:豆腐渣手藝。

吳芝生這樣的老匠人,被連帶著羞辱。

人們拋棄了軟木畫。

軟木畫說白了,就是塊木頭,人們看重的,真正值錢的,是匠人一筆一刀裡傾注的心血。

他進監獄,入小學。這門死於“創新”的手藝,被一個傻子復活

匠人會心痛,但商人不會。

許多人發現軟木畫賣不出去,覺得這個破玩意兒就沒有必要再做,紛紛轉行去做其他賺錢的事情。

留下滿地狼藉,破敗的口碑,以及因為他們瘋狂製作,導致價格翻了幾十倍的原材料。

他進監獄,入小學。這門死於“創新”的手藝,被一個傻子復活

市場拋棄了軟木畫,眼看不再賺錢,大批的工人作鳥獸散。

吳芝生帶著自己的作品,跑去歐洲聯繫老客戶,卻都因為負面口碑被拒之門外。

他們相信吳芝生,相信他的技術,但他們不再相信軟木畫。

前人百年基業與信譽,就這麼被毀於一旦。

他進監獄,入小學。這門死於“創新”的手藝,被一個傻子復活

軟木畫的原材料不便宜,而且如今又沒有人買。

還堅持做的吳芝生,很快用盡積蓄,

不得不當郵局送報員來維持生計。

白天東奔西走的送報,晚上繼續研究。

他進監獄,入小學。這門死於“創新”的手藝,被一個傻子復活

他最得意的作品是《媽祖風光》,

1米長的畫,包含了亭臺樓閣334間,房簷樑柱1112件。

為了設計這件作品,他單是湄洲島就跑了八次。

他進監獄,入小學。這門死於“創新”的手藝,被一個傻子復活

裡面的每一個步驟,他都做到了極致。

軟木畫在拼貼前有一步:畫山。

先用一點點膠在木板上畫出山水輪廓,再按輪廓撒上軟木粉。

靠敲打畫背面,讓粉自然滑落,形成山水的樣子!

他進監獄,入小學。這門死於“創新”的手藝,被一個傻子復活

雕刻中最複雜的,並不是舞榭歌臺,而是那些松柏。

成百上千的松葉都是先雕刻出來,再粘在樹幹上。

他進監獄,入小學。這門死於“創新”的手藝,被一個傻子復活


他進監獄,入小學。這門死於“創新”的手藝,被一個傻子復活


他進監獄,入小學。這門死於“創新”的手藝,被一個傻子復活

這麼複雜的工藝,費時、費力、費錢,而且現在無法賺錢。

所以大家都覺得吳芝生是個傻子。

對他們來說,軟木畫只是一個賺錢的手段。

而對吳芝生來講,這是家族四代的傳承與榮譽,是他的命。

他進監獄,入小學。這門死於“創新”的手藝,被一個傻子復活

吳芝生老了,他不再像年輕時那樣充滿豪情壯志。

他慢慢意識到,現在需要做的已經不是發揚光大,而是為這門手藝留下火種。

可他找不到願意學的年輕人,兜兜轉轉,他居然找到了福州監獄。

他進監獄,入小學。這門死於“創新”的手藝,被一個傻子復活

監獄願意讓犯人多一門技能,出獄後能生存,也能走上正路。

於是吳芝生每週都穿越大半個城市,去監獄給犯人們免費授課。

他進監獄,入小學。這門死於“創新”的手藝,被一個傻子復活


他進監獄,入小學。這門死於“創新”的手藝,被一個傻子復活

他努力讓更多人知道,有一門手藝曾經很輝煌,是因為人的錯誤讓它沒落。

只要還有一個人知道這門手藝,它就有活下去的希望。

有時候,雜貨店沒有客人,吳芝生會呆呆坐在門前,捧著一個掉漆的茶缸。

回想西園村製作軟木畫的熱鬧,恍若隔世。

他進監獄,入小學。這門死於“創新”的手藝,被一個傻子復活

吳芝生是個傻子。

在大部分人都放棄的時候,仍舊傻傻堅持著自己相信的事。

這樣的傻子,是可以創造奇蹟的。

2005年,北京舉行福建名優產品博覽會,

獨缺一份軟木畫。兜兜轉轉,堅持至今的吳芝生被找到了。

就像被壓了五百年的悟空,終於等來了唐僧。

他進監獄,入小學。這門死於“創新”的手藝,被一個傻子復活

被淹沒多年的軟木畫,重新回到大眾視野。

吳芝生終於得到了一個機會,告訴世人真正的軟木畫是什麼模樣,真正的精品是什麼模樣。

他的《羅星塔》獲得中國工藝美術優秀獎。

他進監獄,入小學。這門死於“創新”的手藝,被一個傻子復活

2008年他成為國家級非遺傳承人,作品已經遠銷到意大利。

他又跑去聯繫小學合作,在學校裡開設軟木畫課。

自己提供所有工具,包括非常昂貴的栓皮櫟樹原料。

他從未忘記自己想做的事,給軟木畫多留一個火種。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他進監獄,入小學。這門死於“創新”的手藝,被一個傻子復活

夜深的時候,他依舊沉浸在軟木畫的世界,落筆成海,刀刻江山。

匠人拿起工具,走進工作的模樣是叫人感動的。

吳芝生是個“傻子”,一個比很多人聰明的“傻子”。

在這個時代因為稀有,而讓人值得尊重。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