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下還是北進?1941年日軍選擇了南下,完全錯誤

日本 二戰 西伯利亞 美國 龍七公子 2017-05-01

本篇為二戰系列第七篇,此係列各篇獨立成文,歡迎您持續關注。

1937年7月,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曾經幻想“三個月內佔領全中國”,迅速解決中國問題後,伺機實現稱霸亞洲的野心。然而由於中國人民的奮勇反抗,到1941年,日本已深陷中國戰場的泥潭。南下還是北進?1941年日軍選擇了南下,完全錯誤

不過日本也並非全無取勝的機會,此時便面臨著一個事關戰爭成敗的戰略抉擇。

抉擇有二:

一是南下,日本想要繼續進行戰爭,就必須南下奪取東南亞的石油、橡膠和鐵礦石等必需的戰略物質,但東南亞是西方國家的殖民地,要奪得這些戰爭物資,選擇南下,就必然捲入與美、英的戰爭。

二是北進,1941年下半年,蘇聯在德國閃擊下屢戰屢敗,首都莫斯科都危在旦夕。日本如能進攻西伯利亞,與德國夾擊蘇聯,已無戰略預備隊的蘇聯很有可能要遭受亡國的命運,那世界形勢將大不一樣。南下還是北進?1941年日軍選擇了南下,完全錯誤

事實上,日軍參謀本部內早就存在著“南下”和“北進”兩派之爭。但最終日軍還是選擇了南下,其原因有三:

其一,蘇聯因素,在1938年7月30日—1938年8月11日的張鼓峰事件和1939年5月11日—1939年8月27日的兩次諾門罕戰役中,蘇聯紅軍狠狠地教訓了日軍,日軍真的是被打怕了。

其二,美國因素,彼時歐洲已被德國席捲,英法無暇顧及其在東南亞的利益,而美國則尚未發動起戰爭機器,日本與美國開戰,是以有備攻其無備。換句話說,南下,是捏軟柿子。

其三,德國因素,日軍即便傾盡全力北進偷襲,獲勝之後,日本也只能得到沒有人煙的西伯利亞,德國卻是佔據蘇聯的歐洲部分。這種為德國人火中取栗的做法,日本人當然不會做。西伯利亞怎比得上戰爭資源豐富的東南亞。南下還是北進?1941年日軍選擇了南下,完全錯誤

日軍沒有想到的是,與美國開戰,不僅把自己,還連帶著德國,都推進了失敗的深淵。因為美國的國力遠勝日本,當時美國的國民收入是日本的 7 倍,鋼鐵產量是日本的 5 倍,煤炭產量是日本的 7 倍,飛機是日本的4.5倍、大炮是6.5倍、槍支是6.5倍,當美國的戰爭機器運轉起來後,遠非日本所能比擬,據統計,美國光製造子彈就有420億發,相當於給每個日本軍人準備了1400多發子彈。

再試想一下,日軍北進,斯大林絕不敢把西伯利亞預備隊全部投入莫斯科戰役。那樣的話,德軍極有可能取得蘇德戰爭的勝利。日軍北進得到的短期利益,也許遠遠比不上南下得到的。但從長遠來看,北上,將改變軸心國的戰爭形勢。

所以說,1941年日軍南下,是完全錯誤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