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國際化期貨品種運行良好 鄭商所將加快品種創新和供給'

"

2018年是中國期貨市場的“國際化元年”,PTA、鐵礦石和原油期貨率先成為首批國際化品種,截至目前,整體運行良好。

記者在9月2日舉行的“2019年中國(鄭州)國際期貨論壇”上,獲悉了PTA期貨上交的國際化運行“答卷”——共有115個境外客戶開戶,境外客戶持倉量突破1萬手,市場運行良好。

業內人士指出,作為行業對外開放的標誌之一,期貨品種實現國際化,是市場各方參與者最為關注的焦點之一,截至目前,品種運行整體良好,投資者參與交易積極,在此基礎上,可以預期,未來還將會有更多期貨品種實現國際化業務。鄭商所理事長陳華平向記者透露,後期鄭商所將為境外投資者參與pta期貨交易提供更加便利條件。

pta期貨實現“雙冠”

去年11月30日,鄭商所pta期貨開始引入境外交易者,由此成為我國期貨市場第一個化工品種,同時,也是第一個引入境外交易者的化工品種,此舉被業內稱為首個化工類品種的“雙冠”。

據瞭解,截至目前,共有115個境外客戶完成了pta期貨的開戶,境外客戶持倉量突破了1萬手,有29家境外經紀機構完成備案,可以開展pta期貨的境外經紀業務。

“目前pta期貨功能發揮良好,pta期貨價格已經成為現貨貿易的定價基準,行業內普遍採用期貨價格加升貼水的模式確定貿易價格。”鄭商所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說,多年以來,pta期現貨價格相關性均在0.90以上,產業企業參與pta期貨的廣度和深度進一步增加。

今年前8個月,pta期貨法人客戶持倉量佔比達62%,產業鏈企業利用pta期貨工具規避風險的方式方法靈活多樣,如點價交易、倉單融資、代理加工、產能預售和套保套利等。pta期貨市場服務實體企業的能力持續增強,在2019年上半年國內期貨品種功能評估中,pta期貨位列化工品第一。

記者獲悉的一份數據顯示,pta期貨流動性良好,為相關企業規避風險提供了便利條件;今年前8個月,pta期貨累計成交2.4億手(單邊,下同),佔全國期貨市場份額約10%,日均成交量147萬手,同比增長134%;日均持倉量113萬手,同比增長41%。

交通銀行總行金融機構部副總經理徐俊婷表示,pta產業鏈上下游產品的國際貿易量大,且主要貿易國家分佈在“一帶一路”沿線。在人民幣國際化和期貨市場對外開放的背景下,pta期貨引入境外交易者,進一步推動我國成為全球聚酯產品的定價中心,提升國際影響力。

鄭商所將加快品種創新和供給

記者瞭解到,pta期貨引入境外交易者後,鄭商所市場對外開放取得突破性進展。接下來,鄭商所還將擴大對外開放,努力提升市場運行質量,為實體經濟提供高質量的服務。

“後期將大力推進短纖、瓶片、PX等產業鏈品種研發上市,打造聚酯產業鏈期貨品種板塊,助力聚酯產業穩健運行。”鄭商所相關人士表示,掛鉤鄭商所能化商品指數的公募ETF產品已經獲批,交易所將在上市后豐富投資者參與商品期貨市場的途徑。同時,加快推進pta期權上市,滿足實體企業個性化、多樣性的風險管理需求。

“將以實體經濟需求為導向,持續推進產品創新,提升產品質量,近期重點推動純鹼期貨、pta期權早日上市。”鄭商所理事長陳華平表示,將加快推進瓶片、短纖、PX、咖啡、花生期貨和菜油、菜粕、甲醇等期權品種的研發,紮實做好價格指數、新型材料等期貨品種的儲備,同時,緊跟糧食價格形成機制改革和現貨市場變化,完善小麥、稻穀等已上市期貨合約,努力使鄭商所市場產品種類更加豐富、結構更加合理、質量持續提升。

此外,還將優化技術系統。陳華平說,鄭商所今年制定了信息系統發展規劃,並將以落實信息系統發展規劃為抓手,推動現有系統全面升級,進一步完善新一代結算平臺,運用物聯網等技術建設交割業務管理平臺,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打造新一代市場監察平臺。

陳華平透露說,後期還會繼續推動相關政策措施的優化完善,為境外投資者參與pta期貨交易提供更加便利條件,不斷提高pta期貨市場的國際化程度。同時,積極推進甲醇等期貨品種引入境外交易者,探索與境外交易所開展產品互掛,研究上市以境外基礎資產為標的期貨合約。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