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海星”機場現雛形!“五指廊”高鐵地鐵無縫換乘

民用航空 建築 海星 交通 齊魯壹點 2017-05-10

在青島膠東街道辦事處,青島膠東國際機場“海星”狀的航站樓已現雛形。今年是青島膠東機場的主體攻堅年,整個航站樓的主體結構已完成80%,到2019年,將實現青島流亭機場的轉場,屆時青島市民就能到青島膠東國際機場乘坐飛機。

膠東膠東膠東膠東

從安檢到登機口 不超過550米

青島膠東國際機場的施工現場,工地上鋼結構林立,“海星”的五指已經張開,中間航站樓大廳的主體結構也已經成型。這座建立在膠州灣海邊的“海星”在2019年即將實現轉場。

膠東

青島新機場位於青島膠州市膠東街道轄區內,這裡距青島市中心約39公里,距膠州市中心11公里,擁有完善的公路鐵路網絡。機場工程總投資360.39億元,近期規劃用地15.63平方公里,遠期規劃用地30.66平方公里。新機場運行等級是目前世界民航運輸最高等級,可起降空客380、波音787等目前民航運輸最大機型。

之所以說青島膠東國際機場是一顆“海星”,是因為新機場是國內首個採用集中式指廊造型的航站樓。整個航站樓呈現“海星狀”,像人的手掌一樣,以航站樓大廳為“掌心”,五指張開,富有張力的連續曲面將五個指廊與大廳融為整體。所以,新機場的航站樓又形象地叫做“五指廊”。這樣的造型實現了機位的最大化,近機位73組,是目前國內同體量機場近機位最多的。整個機場,加上遠機位則共有178組。

同時,五指廊的造型還極大方便了旅客,保證從安檢到登機口最大步行距離在550米以內,步行距離短,舒適度高。航站樓國際指廊居中,航班中轉高效,國內轉國內中轉45分鐘以內(中國民航標準為90分鐘以內),與亞特蘭大、法蘭克福、日本羽田等世界最高效率機場中轉時間基本相當,旅客流程便捷。

機場航站樓及站前高架的施工主要由中建八局來承擔。中建八局項目經理盧寧介紹,整個航站樓分為地下兩層,地上四層,建築面積47.8萬平方米,建成後可滿足年旅客吞吐量35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50萬噸,飛機起降29.8萬架次的保障需求。

另外,這次建築引進超純鐵素體不鏽鋼屋面體系,這是國內首例,總面積達20萬平方米,建成後將是世界最大的超薄不鏽鋼屋面。“目前,這種技術在日韓的沿海城市使用較廣泛,鋼板厚度超薄,只有0.5毫米。超純鐵素體不鏽鋼屋面特別適合沿海地區,具有耐腐蝕的特性。”盧寧說。

“目前正在做網架的拼裝工作,7月份,大廳的網架全部能提高到42米的高度。到年底,整個屋面和幕牆體系全部完成,進入精裝修工序的工作。”盧寧說,“所有工程在2018年12月份達到竣工驗收條件,2019年從流亭轉場到膠東國際機場。”

高鐵地鐵無縫換乘 到濟南只要一小時

建成後的青島新機場,不僅僅是“機場”,將是國內首個“立體化、零換乘、全通型”綜合交通機場。高地鐵直接穿越航站樓,並在其下設站,綜合交通中心(GTC)與航站樓貫通,與高地鐵無縫連接。

綜合交通中心建築面積20.6萬平方米,採用框架式結構,建築層數4層。其中,停車樓建築面積15萬平方米,主要用於旅客停車,並設有3800個停車位。換乘中心建築面積約5萬平方米,主要功能是高鐵、地鐵連接,及公共交通和商業功能。高鐵站房建築面積為7.31萬平方米,地鐵站房建築面積3.1萬平方米,都是採用地下結構,基坑深度達23米,地下兩層分為站廳層和站臺層。高鐵是兩臺四線,地鐵是三臺四線。旅客可以通過站臺扶梯及長約108米的地下通道,實現與停車樓和航站樓的換乘。

在綜合交通中心及高地鐵站房的施工現場,膠東國際機場綜合交通換乘中心副經理、高地鐵站房項目經理王藝博說,高地鐵站房工程採用的是明挖施工、回填覆蓋的工藝。目前,主體結構已經封頂,接下來將回填覆蓋,移交給相關施工單位進行地上部分的施工。

中鐵建工機場項目經理杜鵬介紹,高地鐵穿越了航站樓、高架橋、綜合交通中心以及飛行區,其中高地鐵站房穿越航站樓、高架橋、綜合交通中心。“4月底穿越航站區的工作已經全部結束,目前進行的是穿越GTC的工作,地鐵穿越區主體已經全部封頂了,高鐵穿越區還有8塊中板尚未封頂。計劃6月底,整個穿越區的主體結果全部完成。”杜鵬說,“到今年年底,整個航站區地下部分主體結構全部封頂。”

屆時,濟青高鐵穿過機場並設機場站,連接正在建設的青連鐵路、青榮城際鐵路和已運營的膠濟客專,乘坐高鐵到濟南僅要1個小時,到北京只需要2小時50分鐘。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張玉巖)

編輯:小青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