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自吸”就算了,這次把觸控屏也取消了,馬自達到底要鬧啥?'

"

記得小編剛上高中那會,正值智能手機從塞班系統向安卓系統和ios系統過渡的時期,當時,父親送給了我人生中第一部手機——華為U8685D。在當時那個周圍滿是諾基亞電阻屏的時代,華為U8685D電容屏靈敏的反應速度和絲滑的觸感,給了我極大的震撼和意外,雖然它的主屏幕尺寸僅有3.5英寸,像素也僅有320×480。

"

記得小編剛上高中那會,正值智能手機從塞班系統向安卓系統和ios系統過渡的時期,當時,父親送給了我人生中第一部手機——華為U8685D。在當時那個周圍滿是諾基亞電阻屏的時代,華為U8685D電容屏靈敏的反應速度和絲滑的觸感,給了我極大的震撼和意外,雖然它的主屏幕尺寸僅有3.5英寸,像素也僅有320×480。

堅持“自吸”就算了,這次把觸控屏也取消了,馬自達到底要鬧啥?


同樣也是在那一年(2012年),特斯拉Model S走進了我們的視野,除了電動化的動力系統,最讓人感到驚訝的當屬其極為顯眼的中控大屏。要知道,這可是在那些傳統車身上從未見到過的新鮮東西,這塊與筆記本電腦尺寸相當的中控大屏,完全取代了以往傳統汽車中控上密密麻麻的物理按鍵,強大的視覺衝擊力和爆棚的先進科技感,讓眾多消費者記住了這個品牌。

"

記得小編剛上高中那會,正值智能手機從塞班系統向安卓系統和ios系統過渡的時期,當時,父親送給了我人生中第一部手機——華為U8685D。在當時那個周圍滿是諾基亞電阻屏的時代,華為U8685D電容屏靈敏的反應速度和絲滑的觸感,給了我極大的震撼和意外,雖然它的主屏幕尺寸僅有3.5英寸,像素也僅有320×480。

堅持“自吸”就算了,這次把觸控屏也取消了,馬自達到底要鬧啥?


同樣也是在那一年(2012年),特斯拉Model S走進了我們的視野,除了電動化的動力系統,最讓人感到驚訝的當屬其極為顯眼的中控大屏。要知道,這可是在那些傳統車身上從未見到過的新鮮東西,這塊與筆記本電腦尺寸相當的中控大屏,完全取代了以往傳統汽車中控上密密麻麻的物理按鍵,強大的視覺衝擊力和爆棚的先進科技感,讓眾多消費者記住了這個品牌。

堅持“自吸”就算了,這次把觸控屏也取消了,馬自達到底要鬧啥?


如今,智能手機的屏幕已經達到了5英寸、6英寸,而汽車的中控屏也越做越大,特別是一些造車新勢力崛起後,恨不得用屏幕填滿整個中控臺。但就在這個時候,“槓精”出現了。

"

記得小編剛上高中那會,正值智能手機從塞班系統向安卓系統和ios系統過渡的時期,當時,父親送給了我人生中第一部手機——華為U8685D。在當時那個周圍滿是諾基亞電阻屏的時代,華為U8685D電容屏靈敏的反應速度和絲滑的觸感,給了我極大的震撼和意外,雖然它的主屏幕尺寸僅有3.5英寸,像素也僅有320×480。

堅持“自吸”就算了,這次把觸控屏也取消了,馬自達到底要鬧啥?


同樣也是在那一年(2012年),特斯拉Model S走進了我們的視野,除了電動化的動力系統,最讓人感到驚訝的當屬其極為顯眼的中控大屏。要知道,這可是在那些傳統車身上從未見到過的新鮮東西,這塊與筆記本電腦尺寸相當的中控大屏,完全取代了以往傳統汽車中控上密密麻麻的物理按鍵,強大的視覺衝擊力和爆棚的先進科技感,讓眾多消費者記住了這個品牌。

堅持“自吸”就算了,這次把觸控屏也取消了,馬自達到底要鬧啥?


如今,智能手機的屏幕已經達到了5英寸、6英寸,而汽車的中控屏也越做越大,特別是一些造車新勢力崛起後,恨不得用屏幕填滿整個中控臺。但就在這個時候,“槓精”出現了。

堅持“自吸”就算了,這次把觸控屏也取消了,馬自達到底要鬧啥?


日前,馬自達官方發佈消息稱,馬自達新車型將取消或者不採用大尺寸中控屏幕,包括2019款全新馬自達3,僅保留一小塊的顯示屏。消息一經發布,隨即引起軒然大波,但令人意外的是,諸多消費者對此消息表示贊同並紛紛叫好。那麼,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為何取消觸控大屏?如何取代?

我們首先要明白的是,馬自達作為一個知名車企,不採用大尺寸觸控屏的決定,絕不是腦子一熱就想出來的,而是其內部經過多次商討、深思熟慮之後給的決定,同樣也是基於駕駛員安全問題得出的結論。

馬自達官方表示,經過其多年的研究發現,當駕駛員在行車過程中操控中控觸摸屏的時候,都會在無意識中、下意識的扭動方向盤,從而改變汽車原有的行駛軌跡;同時,司機在操控觸控屏的時候,眼睛也必須要看向觸控屏,從而會從前方的路面偏離。除此之外,馬自達還認為,雖然如今車輛的觸控屏都作出了優化,例如向駕駛員偏向一定的角度,但這也並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

記得小編剛上高中那會,正值智能手機從塞班系統向安卓系統和ios系統過渡的時期,當時,父親送給了我人生中第一部手機——華為U8685D。在當時那個周圍滿是諾基亞電阻屏的時代,華為U8685D電容屏靈敏的反應速度和絲滑的觸感,給了我極大的震撼和意外,雖然它的主屏幕尺寸僅有3.5英寸,像素也僅有320×480。

堅持“自吸”就算了,這次把觸控屏也取消了,馬自達到底要鬧啥?


同樣也是在那一年(2012年),特斯拉Model S走進了我們的視野,除了電動化的動力系統,最讓人感到驚訝的當屬其極為顯眼的中控大屏。要知道,這可是在那些傳統車身上從未見到過的新鮮東西,這塊與筆記本電腦尺寸相當的中控大屏,完全取代了以往傳統汽車中控上密密麻麻的物理按鍵,強大的視覺衝擊力和爆棚的先進科技感,讓眾多消費者記住了這個品牌。

堅持“自吸”就算了,這次把觸控屏也取消了,馬自達到底要鬧啥?


如今,智能手機的屏幕已經達到了5英寸、6英寸,而汽車的中控屏也越做越大,特別是一些造車新勢力崛起後,恨不得用屏幕填滿整個中控臺。但就在這個時候,“槓精”出現了。

堅持“自吸”就算了,這次把觸控屏也取消了,馬自達到底要鬧啥?


日前,馬自達官方發佈消息稱,馬自達新車型將取消或者不採用大尺寸中控屏幕,包括2019款全新馬自達3,僅保留一小塊的顯示屏。消息一經發布,隨即引起軒然大波,但令人意外的是,諸多消費者對此消息表示贊同並紛紛叫好。那麼,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為何取消觸控大屏?如何取代?

我們首先要明白的是,馬自達作為一個知名車企,不採用大尺寸觸控屏的決定,絕不是腦子一熱就想出來的,而是其內部經過多次商討、深思熟慮之後給的決定,同樣也是基於駕駛員安全問題得出的結論。

馬自達官方表示,經過其多年的研究發現,當駕駛員在行車過程中操控中控觸摸屏的時候,都會在無意識中、下意識的扭動方向盤,從而改變汽車原有的行駛軌跡;同時,司機在操控觸控屏的時候,眼睛也必須要看向觸控屏,從而會從前方的路面偏離。除此之外,馬自達還認為,雖然如今車輛的觸控屏都作出了優化,例如向駕駛員偏向一定的角度,但這也並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堅持“自吸”就算了,這次把觸控屏也取消了,馬自達到底要鬧啥?


那麼,不使用觸控屏,用什麼呢?對此,馬自達是這樣迴應的,其希望用更簡單的操控方式,如通過旋轉式的按鈕來操控對媒體播放等應用的控制,左右旋轉切歌、按一下靜音、長按關閉屏幕等,操作起來既簡單又方便;將屏幕放在更高的位置,讓駕駛員在使用的時候目光儘可能少的遠離路面,同時嚴格控制屏幕的亮度,讓駕駛員觀察的時候更好地適應;而空調部分,也使用單獨的實體按鍵和旋鈕,使用起來非常直接,也非常方便,誤操作率極低。

"

記得小編剛上高中那會,正值智能手機從塞班系統向安卓系統和ios系統過渡的時期,當時,父親送給了我人生中第一部手機——華為U8685D。在當時那個周圍滿是諾基亞電阻屏的時代,華為U8685D電容屏靈敏的反應速度和絲滑的觸感,給了我極大的震撼和意外,雖然它的主屏幕尺寸僅有3.5英寸,像素也僅有320×480。

堅持“自吸”就算了,這次把觸控屏也取消了,馬自達到底要鬧啥?


同樣也是在那一年(2012年),特斯拉Model S走進了我們的視野,除了電動化的動力系統,最讓人感到驚訝的當屬其極為顯眼的中控大屏。要知道,這可是在那些傳統車身上從未見到過的新鮮東西,這塊與筆記本電腦尺寸相當的中控大屏,完全取代了以往傳統汽車中控上密密麻麻的物理按鍵,強大的視覺衝擊力和爆棚的先進科技感,讓眾多消費者記住了這個品牌。

堅持“自吸”就算了,這次把觸控屏也取消了,馬自達到底要鬧啥?


如今,智能手機的屏幕已經達到了5英寸、6英寸,而汽車的中控屏也越做越大,特別是一些造車新勢力崛起後,恨不得用屏幕填滿整個中控臺。但就在這個時候,“槓精”出現了。

堅持“自吸”就算了,這次把觸控屏也取消了,馬自達到底要鬧啥?


日前,馬自達官方發佈消息稱,馬自達新車型將取消或者不採用大尺寸中控屏幕,包括2019款全新馬自達3,僅保留一小塊的顯示屏。消息一經發布,隨即引起軒然大波,但令人意外的是,諸多消費者對此消息表示贊同並紛紛叫好。那麼,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為何取消觸控大屏?如何取代?

我們首先要明白的是,馬自達作為一個知名車企,不採用大尺寸觸控屏的決定,絕不是腦子一熱就想出來的,而是其內部經過多次商討、深思熟慮之後給的決定,同樣也是基於駕駛員安全問題得出的結論。

馬自達官方表示,經過其多年的研究發現,當駕駛員在行車過程中操控中控觸摸屏的時候,都會在無意識中、下意識的扭動方向盤,從而改變汽車原有的行駛軌跡;同時,司機在操控觸控屏的時候,眼睛也必須要看向觸控屏,從而會從前方的路面偏離。除此之外,馬自達還認為,雖然如今車輛的觸控屏都作出了優化,例如向駕駛員偏向一定的角度,但這也並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堅持“自吸”就算了,這次把觸控屏也取消了,馬自達到底要鬧啥?


那麼,不使用觸控屏,用什麼呢?對此,馬自達是這樣迴應的,其希望用更簡單的操控方式,如通過旋轉式的按鈕來操控對媒體播放等應用的控制,左右旋轉切歌、按一下靜音、長按關閉屏幕等,操作起來既簡單又方便;將屏幕放在更高的位置,讓駕駛員在使用的時候目光儘可能少的遠離路面,同時嚴格控制屏幕的亮度,讓駕駛員觀察的時候更好地適應;而空調部分,也使用單獨的實體按鍵和旋鈕,使用起來非常直接,也非常方便,誤操作率極低。

堅持“自吸”就算了,這次把觸控屏也取消了,馬自達到底要鬧啥?


不使用觸控屏幕,也就無需再探身去操控屏幕,而是使用手邊的旋鈕、按鍵控制。對於這樣的設計,眾多網友表示非常認可,認為這樣不僅簡單方便,還能降低行車過程中因操控屏幕而產生的危險,讓車輛功能更易於掌控。

為何使用觸控大屏?是好是壞?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觸控大屏存在這麼多的安全隱患,汽車廠商們為何還要如此熱衷於它,並將其做得越來越大呢?

首先,這離不開社會的發展、科技的發展。現如今,汽車中控臺需要承載的功能越來越多,360°全景影像、座椅加熱/通風、駕駛模式調節、駕駛輔助功能、車內氛圍燈,以及車聯網生態下的在線音樂、視頻等功能迅速的在汽車上普及。而想要在中控臺有限的面積上集成如此之多的功能,顯然不太現實,物理按鍵這種固定不變的佈局就勢必要做出改變。

"

記得小編剛上高中那會,正值智能手機從塞班系統向安卓系統和ios系統過渡的時期,當時,父親送給了我人生中第一部手機——華為U8685D。在當時那個周圍滿是諾基亞電阻屏的時代,華為U8685D電容屏靈敏的反應速度和絲滑的觸感,給了我極大的震撼和意外,雖然它的主屏幕尺寸僅有3.5英寸,像素也僅有320×480。

堅持“自吸”就算了,這次把觸控屏也取消了,馬自達到底要鬧啥?


同樣也是在那一年(2012年),特斯拉Model S走進了我們的視野,除了電動化的動力系統,最讓人感到驚訝的當屬其極為顯眼的中控大屏。要知道,這可是在那些傳統車身上從未見到過的新鮮東西,這塊與筆記本電腦尺寸相當的中控大屏,完全取代了以往傳統汽車中控上密密麻麻的物理按鍵,強大的視覺衝擊力和爆棚的先進科技感,讓眾多消費者記住了這個品牌。

堅持“自吸”就算了,這次把觸控屏也取消了,馬自達到底要鬧啥?


如今,智能手機的屏幕已經達到了5英寸、6英寸,而汽車的中控屏也越做越大,特別是一些造車新勢力崛起後,恨不得用屏幕填滿整個中控臺。但就在這個時候,“槓精”出現了。

堅持“自吸”就算了,這次把觸控屏也取消了,馬自達到底要鬧啥?


日前,馬自達官方發佈消息稱,馬自達新車型將取消或者不採用大尺寸中控屏幕,包括2019款全新馬自達3,僅保留一小塊的顯示屏。消息一經發布,隨即引起軒然大波,但令人意外的是,諸多消費者對此消息表示贊同並紛紛叫好。那麼,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為何取消觸控大屏?如何取代?

我們首先要明白的是,馬自達作為一個知名車企,不採用大尺寸觸控屏的決定,絕不是腦子一熱就想出來的,而是其內部經過多次商討、深思熟慮之後給的決定,同樣也是基於駕駛員安全問題得出的結論。

馬自達官方表示,經過其多年的研究發現,當駕駛員在行車過程中操控中控觸摸屏的時候,都會在無意識中、下意識的扭動方向盤,從而改變汽車原有的行駛軌跡;同時,司機在操控觸控屏的時候,眼睛也必須要看向觸控屏,從而會從前方的路面偏離。除此之外,馬自達還認為,雖然如今車輛的觸控屏都作出了優化,例如向駕駛員偏向一定的角度,但這也並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堅持“自吸”就算了,這次把觸控屏也取消了,馬自達到底要鬧啥?


那麼,不使用觸控屏,用什麼呢?對此,馬自達是這樣迴應的,其希望用更簡單的操控方式,如通過旋轉式的按鈕來操控對媒體播放等應用的控制,左右旋轉切歌、按一下靜音、長按關閉屏幕等,操作起來既簡單又方便;將屏幕放在更高的位置,讓駕駛員在使用的時候目光儘可能少的遠離路面,同時嚴格控制屏幕的亮度,讓駕駛員觀察的時候更好地適應;而空調部分,也使用單獨的實體按鍵和旋鈕,使用起來非常直接,也非常方便,誤操作率極低。

堅持“自吸”就算了,這次把觸控屏也取消了,馬自達到底要鬧啥?


不使用觸控屏幕,也就無需再探身去操控屏幕,而是使用手邊的旋鈕、按鍵控制。對於這樣的設計,眾多網友表示非常認可,認為這樣不僅簡單方便,還能降低行車過程中因操控屏幕而產生的危險,讓車輛功能更易於掌控。

為何使用觸控大屏?是好是壞?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觸控大屏存在這麼多的安全隱患,汽車廠商們為何還要如此熱衷於它,並將其做得越來越大呢?

首先,這離不開社會的發展、科技的發展。現如今,汽車中控臺需要承載的功能越來越多,360°全景影像、座椅加熱/通風、駕駛模式調節、駕駛輔助功能、車內氛圍燈,以及車聯網生態下的在線音樂、視頻等功能迅速的在汽車上普及。而想要在中控臺有限的面積上集成如此之多的功能,顯然不太現實,物理按鍵這種固定不變的佈局就勢必要做出改變。

堅持“自吸”就算了,這次把觸控屏也取消了,馬自達到底要鬧啥?


同時,對於車企來說,這也屬於相互之間的商業競爭。從最初開始研發觸控屏時,的確對用戶的體驗程度有了一定的提升,畢竟大屏各種炫酷的科技感是傳統物理按鍵無法比擬的。而“大屏”作為如今汽車一個重要的配置,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別人有,你卻沒有,那麼你就是節約成本,科技感不足。如此一來,就形成了今天的中控觸屏越做越大、功能越來越豐富。其實,廠家也很無奈。

"

記得小編剛上高中那會,正值智能手機從塞班系統向安卓系統和ios系統過渡的時期,當時,父親送給了我人生中第一部手機——華為U8685D。在當時那個周圍滿是諾基亞電阻屏的時代,華為U8685D電容屏靈敏的反應速度和絲滑的觸感,給了我極大的震撼和意外,雖然它的主屏幕尺寸僅有3.5英寸,像素也僅有320×480。

堅持“自吸”就算了,這次把觸控屏也取消了,馬自達到底要鬧啥?


同樣也是在那一年(2012年),特斯拉Model S走進了我們的視野,除了電動化的動力系統,最讓人感到驚訝的當屬其極為顯眼的中控大屏。要知道,這可是在那些傳統車身上從未見到過的新鮮東西,這塊與筆記本電腦尺寸相當的中控大屏,完全取代了以往傳統汽車中控上密密麻麻的物理按鍵,強大的視覺衝擊力和爆棚的先進科技感,讓眾多消費者記住了這個品牌。

堅持“自吸”就算了,這次把觸控屏也取消了,馬自達到底要鬧啥?


如今,智能手機的屏幕已經達到了5英寸、6英寸,而汽車的中控屏也越做越大,特別是一些造車新勢力崛起後,恨不得用屏幕填滿整個中控臺。但就在這個時候,“槓精”出現了。

堅持“自吸”就算了,這次把觸控屏也取消了,馬自達到底要鬧啥?


日前,馬自達官方發佈消息稱,馬自達新車型將取消或者不採用大尺寸中控屏幕,包括2019款全新馬自達3,僅保留一小塊的顯示屏。消息一經發布,隨即引起軒然大波,但令人意外的是,諸多消費者對此消息表示贊同並紛紛叫好。那麼,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為何取消觸控大屏?如何取代?

我們首先要明白的是,馬自達作為一個知名車企,不採用大尺寸觸控屏的決定,絕不是腦子一熱就想出來的,而是其內部經過多次商討、深思熟慮之後給的決定,同樣也是基於駕駛員安全問題得出的結論。

馬自達官方表示,經過其多年的研究發現,當駕駛員在行車過程中操控中控觸摸屏的時候,都會在無意識中、下意識的扭動方向盤,從而改變汽車原有的行駛軌跡;同時,司機在操控觸控屏的時候,眼睛也必須要看向觸控屏,從而會從前方的路面偏離。除此之外,馬自達還認為,雖然如今車輛的觸控屏都作出了優化,例如向駕駛員偏向一定的角度,但這也並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堅持“自吸”就算了,這次把觸控屏也取消了,馬自達到底要鬧啥?


那麼,不使用觸控屏,用什麼呢?對此,馬自達是這樣迴應的,其希望用更簡單的操控方式,如通過旋轉式的按鈕來操控對媒體播放等應用的控制,左右旋轉切歌、按一下靜音、長按關閉屏幕等,操作起來既簡單又方便;將屏幕放在更高的位置,讓駕駛員在使用的時候目光儘可能少的遠離路面,同時嚴格控制屏幕的亮度,讓駕駛員觀察的時候更好地適應;而空調部分,也使用單獨的實體按鍵和旋鈕,使用起來非常直接,也非常方便,誤操作率極低。

堅持“自吸”就算了,這次把觸控屏也取消了,馬自達到底要鬧啥?


不使用觸控屏幕,也就無需再探身去操控屏幕,而是使用手邊的旋鈕、按鍵控制。對於這樣的設計,眾多網友表示非常認可,認為這樣不僅簡單方便,還能降低行車過程中因操控屏幕而產生的危險,讓車輛功能更易於掌控。

為何使用觸控大屏?是好是壞?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觸控大屏存在這麼多的安全隱患,汽車廠商們為何還要如此熱衷於它,並將其做得越來越大呢?

首先,這離不開社會的發展、科技的發展。現如今,汽車中控臺需要承載的功能越來越多,360°全景影像、座椅加熱/通風、駕駛模式調節、駕駛輔助功能、車內氛圍燈,以及車聯網生態下的在線音樂、視頻等功能迅速的在汽車上普及。而想要在中控臺有限的面積上集成如此之多的功能,顯然不太現實,物理按鍵這種固定不變的佈局就勢必要做出改變。

堅持“自吸”就算了,這次把觸控屏也取消了,馬自達到底要鬧啥?


同時,對於車企來說,這也屬於相互之間的商業競爭。從最初開始研發觸控屏時,的確對用戶的體驗程度有了一定的提升,畢竟大屏各種炫酷的科技感是傳統物理按鍵無法比擬的。而“大屏”作為如今汽車一個重要的配置,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別人有,你卻沒有,那麼你就是節約成本,科技感不足。如此一來,就形成了今天的中控觸屏越做越大、功能越來越豐富。其實,廠家也很無奈。

堅持“自吸”就算了,這次把觸控屏也取消了,馬自達到底要鬧啥?


此外,從事汽車行業這麼長時間,小編也見過不少車主買車時,先選擇一個低配車型,繼而去汽配廠改裝;也有的車主,單純為了更大尺寸的中控屏幕,不惜多花數萬元買個高配,僅僅是為了好看而已。

結語:綜合來看,大屏依舊是未來一段時間的設計趨勢,如果車企推出的新車中控臺還是一大堆物理按鍵,那肯定是要與時代脫節的;但大屏也不是無邊無際的好,畢竟物理按鍵操作更快也更直接,快速操作和盲操仍然需要他們,屏幕不能完全的代替物理按鍵。如何將兩者優化,既能增加車輛的科技感、增加人與車的溝通感,且有利於駕駛者盲操、有利於駕乘人員的安全等,就要看車企如何思考、如何改善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