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贊茂名之名地】袂花江畔古鰲頭

【點贊茂名之名地】袂花江畔古鰲頭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悠悠袂花江與古鎮擦肩而過。鰲頭,廣東省歷史文化名鎮,廣東省古村落,地處袂花江北岸。屬茂名市茂南區轄鎮,廣東農業大鎮、革命老區,有“建築之鄉”“武術之鄉”“魚米之鄉”美譽。鰲頭因圩鎮地貌形似鰲魚之首得名。始建於明代洪武年間,鰲頭圩文武帝廟鑲嵌著的古碑記載,“高涼郡南百二十里舊有鰲頭市,轄十三鄉鎮”。明清時期設有市衙,曾管轄吳川市蘭石、淺水、覃巴,化州市的長岐,電白區小良,茂南區袂花、鎮盛等十三個鄉鎮。

【點贊茂名之名地】袂花江畔古鰲頭

鰲頭鎮歷史悠久,古建築多為明清時期建成,獨具嶺南風格,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鰲頭文武帝廟、泰升當鋪,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古衙門遺址、古井、長山古廟等,區級文物單位多善堂、塘札古民居,以及東城門、南城門、觀音閣樓、孔子學堂等古建築。茂南區博物館、桃花粵劇團建立在此,各種文藝社團在此安營紮寨,古鎮文化藝術氛圍濃烈。

鰲頭古圩:粵西集市民生圖

鰲頭鎮始建於明代洪武年間,鰲頭圩作為古鎮核心地同時期誕生。《茂名縣誌》記載,元代仁宗年間鰲頭鄉之名已見諸史籍。鰲頭圩現為茂南區鰲頭鎮政府所在地。

【點贊茂名之名地】袂花江畔古鰲頭

鰲頭南城門城牆

鰲頭圩期為“一四七”,即每旬農曆一、四、七日作為圩期。明代以來高州府至梅菉,長岐、龍首至水東兩條古驛道在鰲頭圩附近交叉。在今鰲頭圩南面,在埠頭村沿江一帶,形成繁榮集市。由於古集市地處低窪,經常受到洪水圍困影響,圩市逐漸北移。

【點贊茂名之名地】袂花江畔古鰲頭

鰲頭古井

清代康熙年間吳氏北淦莊良三兄弟,在兵營嶺開設牛市行當,鰲頭圩進入昌盛時期。鰲頭圩南北走向,清代康熙年間逐漸建成現今形制。圩共有八個入口,每個入口設有閘門,儼如一座小城池。鼎盛時期分為清代末期、民國中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至“文化大革命”前。“三街四當”是古圩輝煌歷史。“三街”指鰲頭圩的東、正、西三條街。“四當”指仁泰、兆隆、泰升、同和四大當鋪。

【點贊茂名之名地】袂花江畔古鰲頭

鰲頭鎮霞霖龍舟賽

粵西人趕集俗稱“趁圩”。每逢圩日方圓百里的人擁入鰲頭圩,人如潮湧。農副產品、生產和日常用具齊全,場面熱鬧,繁華可見一斑。鰲頭人把水東方向稱“東水”,進入鰲頭貨源有熟魚、鹹魚等。商販出貨後,又買黃豆挑回水東。南面稱為梅菉下路,進入鰲頭貨源有海螺殼、鍋蓋等。貨售罄後又在鰲頭圩購買糧食、生豬等返回梅菉。西面稱為西水,進入鰲頭貨源主要有嶺草、柴片等。北面稱為“上路”,鰲頭圩市穀米主要來源。民國時期,洋貨開始由水東、湛江大量進入鰲頭,商品有紅毛泥等。每逢圩日商客雲集,趁圩民眾最多達萬人。這一幅典型的粵西集鎮民生圖,歷數百年不衰。

文武帝廟:鰲頭古建築奇葩

走進鰲頭古鎮,不難發現古樸的城池。

400多年常青榕樹下,掩映著文武帝廟,現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廟宇始建於明代萬曆二年(1574),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光緒八年(1882)、1913年曆三次重修,現為清代建築風格,是茂名地區保存最完好的古建築之一。

【點贊茂名之名地】袂花江畔古鰲頭

廟宇四進院落式佈局,三進出門。主體建築均為硬山頂,抬樑與穿鬥混合式樑架,灰雕高脊,翹角垂簷,粉牆灰瓦。門窗壁、屋脊等雕樑畫棟,美輪美奐,展示嶺南古建築高超的技藝。廟門斗橫架樑,展現中國古代建築技術的精髓。

【點贊茂名之名地】袂花江畔古鰲頭

廳裡以八角石柱支撐,樑枋浮雕人物和魚草蟲等,牆壁彩繪逼真,山水人物圖案生動。大門楣額“文武帝廟”,右聯為“文昌六星孝友千古”,左聯為“忠義兩字春秋一書”,楷體書法力透入裡。廟內門廳兩側牆上鑲有石碑四塊,一塊是始建所立,其餘記載三次重修史實。

【點贊茂名之名地】袂花江畔古鰲頭

廟宇頭門有屏風,往裡走,豁然開朗。中堂寬敞開闊,密集的檁條、雲腳託、抬樑。按照廣府式祠堂的習慣,中堂是開會用的。中堂和後堂中間用一拜殿連接。纖細的斗拱、奇怪的斗拱造型、充分展現木雕的枕木、鎏金色的花紋、忠烈的故事人物、吉祥的花紋。廟內撐起主殿堂的四根南瓜石柱,高近7米,據說是數百年前在福建打造並遠運而來。文武帝廟在“文化大革命”時期被用作存放黃麻的倉庫,才倖免於難。

【點贊茂名之名地】袂花江畔古鰲頭

徜徉在古廟之中,安靜院落,青磚過道,紅山牆斑駁舊遠。偶有啁啾的燕子,掠過榕樹葉,棲入簷頭。

厚重的時光在文武帝廟凝結,讓人靜穆。

泰升響當:傾聽古遠的交易市聲

在鰲頭圩西街,有著名的泰升當鋪。這也是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泰升響當”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是國民黨將軍、執掌廣東軍政大權的陳濟堂的家族產業,現是國家涉臺文物。

【點贊茂名之名地】袂花江畔古鰲頭

泰升餉當

《高州府志》記載,茂名地區典當業有一定規模。其中鰲頭境內自清朝康熙始有當鋪和典押店,民國年間進入鼎盛時期。最大的是城北仁泰、兆隆和城西泰升、同和當鋪,分別建於清朝康熙和乾隆年間。鰲頭鎮文物保護研究所所長吳超君介紹,鰲頭古代有“三街四當”。鰲頭圩當鋪業興盛在清朝中後期,規模最大的是以上四家當鋪。當鋪是主營抵押“借貸”,鋪口一般掛有“兵器不當”“裕國便民”等字樣。

泰升始建於清康熙年間,瓦木結構,三間三進,至今300多年。門楣上“泰升響當”招牌,歷經風雨格外耀目。兩個紅字繁體“當”,紅圈醒目,厚黑安寧。特別對外業務的窗口,設計成“康熙通寶”銅錢狀,可謂匠心獨具。當鋪大門框為石頭製造。當鋪大廳內用磚牆砌起,用木柱和木板安裝到頂十分牢固,內側窗口處用花梨木製成櫃檯。在木柵欄中間處分別開兩個窗口,叫“贖口”和“當口”,方便典押人遞上物資鑑價交易和取貨,在木柵欄上空掛上由陳濟堂夫人莫秀英在1943年題詞“泰升響當惠存,推己及人,生財有道”牌匾。

【點贊茂名之名地】袂花江畔古鰲頭

泰升當鋪內按原來擺設用塑像復原。一進廳內可見門衛站立歡迎,戴著老花鏡的師爺端坐櫃檯內側。他頭戴圓形師爺帽,身穿長衫,著木屐,等待顧客來典當物。坐在“贖口”的夥計認真地接交來往顧客的財物,當鋪兩邊復原了典、當、質、押的各種規章制度。當年柵欄內當鋪師爺所坐的特製椅子,高高在上,頤指氣使。前來典當物品的顧客,低下站立,須仰視才能與掌櫃交易。當鋪刻意營造地理位置的不公平,這種市場交易絕對霸權,穿越300餘年歷歷在目,現在只有躲進古鎮歷史的角落了。

從鰲頭古當鋪、押店的興衰,見證了粵西當地經濟社會的繁榮和昌盛,也流傳許多家庭悲歡離合的故事。那些紛雜的、無奈的、高調的、古遠的交易市聲,伴隨珠算盤的清脆,彷彿在袂花江畔迴響。

古衙門遺址:尋找鰲頭市的輝煌

鰲頭古衙門始建於明洪武三十年(1397),位於文武帝廟北側。鰲頭古衙門遺址,是粵西地區鮮見的官衙古蹟。

【點贊茂名之名地】袂花江畔古鰲頭

古代鰲頭不是縣級建制,離州郡較遠,朝廷因而建立“鰲頭市”,屬高涼古郡地區,就近管轄現吳川蘭石、淺水、覃巴,化州長岐,電白小良,茂南袂花、鎮盛等鎮。衙內官員受朝廷欽任,公堂一直沿用至清朝宣統末年,在清末民初因戰亂遭到破壞。民國期間將衙門改為高州縣五區區公署,後為四區區政府和四區警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人民解放軍某營曾短期駐守,成立茂名縣第四區人民政府,也在此短期辦公。後古衙門劃給供銷社改建麻倉,20世紀80年代以來倉庫空置。

【點贊茂名之名地】袂花江畔古鰲頭

“鰲頭市衙”正堂大門朝東。古衙門遺址面公堂式磚木結構,門前有守門石獅一對,大門檻左右盤踞在石鼓上有“常勝將軍”貔貅。進入衙門,右邊牆上鑲有清光緒十八年(1892)元月八日告示碑一塊,記述清王朝對差役辦案要“遵守官常”“不準坐轎稱號,不準私帶幫差”等內容。大廳莊嚴肅穆,設有審案的公堂,酸枝木案臺,坐堂辦案太師椅,背面是楠木雕刻成的海潮升起太陽的屏風,堂上方懸掛木製“公正廉明”匾額,以及清代乾隆年間欽賜“潛浮循理”的木製牌匾。公堂兩側各置木柵欄,插上矛、戟等十八種武器。公堂兩側還擺有“迴避、肅靜”四對持牌,殺氣騰騰。

【點贊茂名之名地】袂花江畔古鰲頭

籤筒裡的令箭代表長官的權力。一支令箭扔下去,執法衙役掄上紅白水火棍,向犯人砸上數十大板,皮開肉綻,死去活來。慘叫之聲,吆喝之聲,彷彿不斷迴響在古老的衙門公堂。明清時期衙官自由裁量權很大,集司法、執法、行政於一體,權力巨大,缺乏監察制約,常常草菅人命。

衙門兩邊廊鑲有懲治腐敗告示原古碑文,由清光緒十八年(1892)粵巡督在衙門頒佈,以及清代狀元林召棠蒞臨衙門,觀賞鰲頭“古井瓊花”記載。後院設有陰暗的牢房和精緻的怡園。古衙門遺址背後是鰲頭古井。

【點贊茂名之名地】袂花江畔古鰲頭

鰲頭市,作為粵西古老的政制機構,如同袂花江水一去不復返,任光陰荏苒,任歲月斑駁。古衙門遺址,鰲頭市的行政機關舊地,數百年的粵西風雲,百姓的喜怒哀樂,人間的悲歡離合,都曾輪迴地在此上演。鰲頭古衙門遺址,為這座歷史文化名鎮注入豐富的內涵。

鰲頭古驛道:六百年的交通脈絡

千百年來袂花江穿越鰲頭地域,船隻沿江可溯至沙琅江,下達吳陽直接漂洋出海,當時鰲頭成貨物集散地,成了粵西最繁華集市。明清以來,鰲頭政治、經濟地位在周邊地區突出,除了河運,陸路交通即驛道非常重要。從歷史地圖上可見,當年的鰲頭市轄粵西沿海數百平方公里土地,一塊近似正方形地域。當年經過鰲頭古驛道分成十字線,北自高州,南到梅籙,東自水東,西到化州,中心點鰲頭圩。

【點贊茂名之名地】袂花江畔古鰲頭

鰲頭古渡口石灰廠舊址

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保留鰲頭圩驛站。那個驛站設在舊鰲頭法庭,旁邊是鄭氏燕子附樑祖墳。驛站有一排五間的瓦房,瓦房背後設有一條長馬槽。瓦房前用木竹稻草搭建遮蔭棚,遮蔭棚裡有杉木長臺,四周木圓凳供路人小憩。

【點贊茂名之名地】袂花江畔古鰲頭

鰲頭袂花江畔三江亭

據鰲頭鎮文史專家吳超君、陳康就回憶,驛站平時免費提供茶水、水煙筒,出售當地木瓜、楊桃和菸絲,供過往客商隨意選購。當時驛站臨時提供賓客短暫休息、問路,給馬牛補給水、草料然後再趕路。驛站最多時設有二至三名工作人員,附設有償收信件、公文轉遞等功能。

【點贊茂名之名地】袂花江畔古鰲頭

在鰲頭泰升響當遺址門前,仍可看到一段約百米長的古驛道,全部用紅磚鋪成。至今仍可看到紅磚鋪就的驛道上有下陷的痕跡,那是當年馬車、牛車的車轍。古驛道穿過鰲頭市衙、古戲臺、文武帝廟,直達河邊古碼頭,即現時鰲頭大橋西邊200米左右河邊。碼頭旁曾有鰲峰廟,供著伏波將軍神像,那是人們祈求神靈庇佑的地方。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廟宇被拆除,廟內伏波將軍神像移入文武帝廟寄存,供奉至今。

【點贊茂名之名地】袂花江畔古鰲頭

鰲頭古驛道舊碼頭舊址

鰲頭碼頭沿岸曾存在十多座灰窯,專燒梅、吳陽運回的蜆殼。蜆殼燒成灰後再用船運到沿岸村莊,賣給農民做稻田施肥和民用建築之用。在現在鰲頭大橋,可見掩映在荒草中的灰窯遺蹟。船隊把從鰲頭、高州、水東、化州等地客商收購的黃麻、橘紅等乾貨裝上船,運往梅、吳陽等地,轉換大船運往海外。

歷史已經遠去,古驛道依舊,默默不語。

每當夜幕降臨,在鰲頭古碼頭,那曾經燒得通紅的灰窯,那碼頭苦力呻吟聲、鼓風吆喝聲、馬牛嘶鳴聲,那木帆船高掛點點馬燈,那商旅雲集車水馬龍的景象,定格為鰲頭古驛道上不朽的風景。

鰲頭木偶戲:曾經榮光與落寞身影

鰲頭木偶戲屬廣東木偶戲。分為鰲頭提線木偶戲和鰲頭單人木偶戲。

鰲頭提線木偶戲,據考證由福建泉州傳入。泉州提線木偶戲,古稱“懸絲傀儡”,源於秦漢。唐末五代已在泉州流行。傳統劇目中保存閩南民間信仰及婚喪喜慶等內容。鰲頭提線木偶源自泉州提線木偶,一般系16條以上纖細懸絲,線條繁多,操弄複雜,與廣東多數傳統木偶戲相比,表演的難度最高。鰲頭提線木偶戲戲班一般7人,演出時臺前一至二人操作,連說帶唱,後臺三五人伴奏,操作木偶者分別扮演男女老幼角色。這一古老藝術形式,在粵西地區逐漸淡出人們視野。目前鰲頭提線木偶戲只有三位藝術傳承人,他們大都老邁。許多木偶戲道具,收藏在茂南區博物館的櫥櫃之中。

【點贊茂名之名地】袂花江畔古鰲頭

鰲頭民俗展覽館

鰲頭單人木偶戲,來源於高州木偶戲,又名鬼仔戲。相傳明代萬曆年間傳入高州,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

吳德文1914年生於鰲頭鎮官地文林仔村,自幼對提線木偶戲痴迷,將劇中人物、情節、唱詞都用筆記錄。吳德文18歲挑著木偶演出道具四處演出,養家餬口。他創新鰲頭單人木偶戲,將每出木偶戲寫成劇本,剔除低俗的話語,反覆推敲唱詞,準確表達角色的內心世界。他將一些木偶頭部鏤空,裝上機關,演出時木偶的眼睛、嘴和頭髮生動起來。遊走在鄉村演出,吳德文手腳並用,雙手操縱眾多木偶,同時敲打鑼鼓,演繹男女不同聲音和曲調。木偶人物格鬥,雙腳在木箱蹭出“嘭、嘭”的響聲。劇情穿插小調、粵曲,念、打、演、唱一肩挑,觀眾百看不厭。由於吳德文倡導演出,鰲頭木偶戲名聲大振,廣為傳揚,一些村莊“一戲難求”。 在鰲頭鎮泰升當鋪內,陳列著吳德文參加全國比賽的木偶戲箱。1956年,鰲頭木偶戲作為廣東代表節目到北京工人文化宮參加比賽,吳德文受到周恩來總理接見,其間與廣東粵劇名家紅線女相互學習。吳德文去世後,鰲頭單人木偶戲藝術繼承人不多。偶有大型盛會或年例佳期,他們才邀約盛裝上演。當代多媒體藝術的繁榮,衝擊傳統鰲頭木偶戲,依靠演出鰲頭木偶戲營生極為艱難,對這種非遺文化的保護有待加強。

但鰲頭提線木偶戲和鰲頭單人木偶戲的演出,依然有市場。觀眾很少,傳承人已經習慣。有人無人表演依舊,任臺前稀落。如果村中同時邀請粵劇戲班,木偶戲只能在昏暗角落孤獨上演。“篤撐”的配樂,灰黑的舞臺背景,忙碌的提線與甩拋。

繁榮與落寞,敬業和堅守,是鰲頭文化的另一種韻味。

鰲頭功夫:尚武精神代代傳承

鰲頭鎮,粵西著名武術之鄉。

鰲頭人崇尚習武源遠流長。明清時期鰲頭地區練武風氣濃厚,極盛時期村村有武館,家家習武。時至今日鰲頭鎮二十六個村(居)委會大都保留武術館。北淦村、飛馬村、官地村,是鰲頭鎮習武主要村莊。

【點贊茂名之名地】袂花江畔古鰲頭

洪拳研究會

北淦村地處鰲頭鎮東部,毗鄰袂花江,東與飛馬村委會隔江相望。因袂花江原名淦水,北淦村位於淦水之北,故名“北淦”,包括6條自然村,常住人口近5000人,全部為吳姓居民。北淦武術開山祖師吳北典,1815年南下途經北淦收吳壯廷為弟子。吳壯廷獲傳少林武術,200年來繼承人有吳德茂、吳有權等。著名功夫有炮仔拳、詠春拳等,還傳下蝴蝶雙刀、朴刀等兵器套路。1850年,吳有權在北淦吳氏宗祠設館授徒,吳有權之子吳富平,弟子吳作彬、吳明國、吳兆平、吳壽頤發展北淦武術。吳作彬將北淦吳氏宗祠武館正式命名為“北淦慶武堂”,將武術精神發揚光大。北淦慶武堂弟子在歷年省、市武術比賽中,成績優異,參加廣東省傳統武術比賽獲得13金24銀。目前北淦慶武堂共設立吳官地、吳長坡等十多個分館,習武人員達千人。

【點贊茂名之名地】袂花江畔古鰲頭

鰲頭北鑑門樓

飛馬村為茂名市特大村莊。三面河流環繞,共有22條自然村,2萬多人,是鄭姓人聚居地。飛馬村始祖由福建莆田遷徙至此,有600多年曆史。村莊原叫“賣馬村”,清代改為“文馬村”,民國時期廣東省建設廳廳長鄭豐提議改為“飛馬村”。相傳清代光緒年間,粵西著名武師黃慶龍到飛馬授藝。弟子鄭梅傳、鄭玉初、鄭喜華深得黃慶龍賞識,獲其武藝和醫術真傳。1901年鄭梅傳在飛馬六扇車村開館授藝,武館取名“聚英堂”。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飛馬村莊成立20多家“聚英堂”功夫館,包括六扇車梅傳武館、大同武館、西村獅藝雜技藝術館、新安武館等,統一懸掛“飛馬聚英堂”帥旗。武館以練習傳統功夫和醒獅為主。飛馬武術以洪拳為主,歷經百年,英才輩出,享譽粵西地區。聚英堂弟子到陽江、茂名、湛江等開館授徒,傳播武藝和醒獅,弟子數以萬計。飛馬醒獅隊獲得全國龍獅大聯動茂名賽區第一名,有隊員獲得國際青少年武術錦標賽青年組拳術、棍術第一名,廣東省武術比賽“南拳”套路第一名等。

【點贊茂名之名地】袂花江畔古鰲頭

飛馬村石

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官地人前仆後繼,為保家衛國做出積極貢獻。飛馬村也是茂電信地區地下黨開展游擊戰爭的重要基地,是茂名市革命老區。1949年前飛馬聚英堂以練習武術為名,暗中支持革命活動。1949年10月大刀團包圍國民黨鰲頭區公所,配合解放鰲頭戰爭。從抗日戰爭開始,中共黨員黃國強、鍾正書、鄭奎、鄭金、鄭凌華在飛馬村發動群眾武裝起義,建立革命根據地,成立中共茂電信武工隊,歷時十一年。

【點贊茂名之名地】袂花江畔古鰲頭

鰲頭官地門樓

官地村處鰲頭鎮南部,袂花江從村邊經過。包括3條自然村,人口近6000人,有黃、吳、凌、楊、林等姓村民居住。官地村黃氏先祖黃子平曾任明朝都察院副都御史,黃子平把皇帝賜予的十多篇詔命交由子孫刻掛於官地村御史府,村莊命名“明誥村”。後清朝入關,根據村莊“無黃不開榜”歷史,改為“官地村”,寓其先祖曾任京官之意。

【點贊茂名之名地】袂花江畔古鰲頭

鰲頭官地戲臺

官地村民歷代有習武傳統。清代光緒十六年(1890),村民黃瑞圖參加高州府武術比賽,獲得第一名,獲賜“武略超群”匾,官封侯千總。村中開設“耀武堂”“義武堂”兩個武館,聘請名師黃慶龍、林偉龍任教。清代光緒十九年(1893),黃國鴻、黃國武同榜中高州府武秀才。黃慶龍、林偉龍離開官地後,由其得意門生繼續任教,世代相傳。湧現一批武術英才,特別是黃國琚三個兒子均獲得全國、全省武術大賽的南拳、洪拳冠亞軍等眾多殊榮。1954年黃國琚代表粵西武術界參加全國比賽獲最高獎項。在黃國琚培養下,黃庚、黃帝全等成為知名拳師。黃帝全代表中國武術代表團出訪日本,為國爭光,被稱為“板凳王”。官地村至今湧現53名省級以上武術冠軍,46名省級以上亞軍。黃庚創立茂名市洪拳研究會,進駐茂名市體育運動學校。

“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北淦村、飛馬村、官地村,這些著名古村武術源遠流長,影響廣泛,鑄造了粵西人的精神風骨。北淦武術、飛馬功夫、飛馬醒獅、官地武術,共同擁有一個名字“鰲頭功夫”。植根袂花江平原,數百年來,鰲頭功夫生生不息,強身健體,保家衛國。這些鰲頭武術傳承者,甘於寂寞,堅守武德,默默傳播中華武術。

(文/廖君,圖/黃信濤 丘立賀 佚名)

【點贊茂名之名地】袂花江畔古鰲頭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