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證滄桑,承載記憶 ——走進龍門古祠堂

祠堂是村莊歷史文化資源的組成部分,見證一個地區人文歷史,尤其是姓氏的遷徙,也是聯繫村民與公共事務的重要紐帶,更是對村莊時代更替、民俗變遷的反映。在龍城街道辦有兩座古祠堂歷史悠久,聞名遐邇,這兩座祠堂分別是江廈譚家祠和慎修公祠。


江廈譚家祠


江廈譚家祠位於龍城街道辦江廈村,始建於明嘉靖年間,清代曾重修,2008年村民集資再次重修。它坐東南向西北,通面闊13.4米,通進深33.1米,建築佔地面積約443平方米,為三進院落四合院式佈局。磚、石、木結構,青磚石腳,硬山頂,灰塑龍船脊,人字山牆,牆楣有壁畫。

見證滄桑,承載記憶 ——走進龍門古祠堂

走進祠堂,便可以看到祠堂瓦簷下的山水、人物、花鳥等木雕、灰塑圖案栩栩如生。這些精美圖案,有的寄託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有的是對後代子孫的希冀祝願。總而言之,江廈譚家祠精美的裝飾藝術,無不顯示出祠堂在家族、在村落的重要地位。

見證滄桑,承載記憶 ——走進龍門古祠堂

見證滄桑,承載記憶 ——走進龍門古祠堂

見證滄桑,承載記憶 ——走進龍門古祠堂

▲樑上木雕

祠堂入門左側牆嵌有一塊“省城祠室碑記”,記載清道光年間在廣州重修譚家祠的事項。二進面闊三間帶兩耳房,十三架用六柱並設屏門。三進為主堂,正中有神臺。各進之間各設兩亭式通廊,兩天井,天井青磚鋪設,前天井有磚設人字縫甬道。

見證滄桑,承載記憶 ——走進龍門古祠堂

江廈譚家祠是為紀念江廈譚氏先祖而建造,800多年前,南宋紹興十八年(1148年)進士、江西弋陽人譚瑞奇任長史司左長史兼參軍,後因上書觸怒皇帝被貶嶺南,見龍門西林麒麟岡之秀拔,於是卜居岡下,為龍門譚氏始祖,龍門譚氏也因此成為廣東譚氏的四個派系之一。在宋末元初之際,譚瑞奇七世孫譚保恙為謀後人基業,從雙廈外出,四處尋找發展地,最後選擇了今龍門縣城東面三洞村。譚保恙生一子譚仕昌,譚仕昌又生兩子,譚勝燕、譚佐卿。後譚佐卿於元末明初從三洞遷至江廈 “瓜仔落棚”之地開基。譚佐卿生有4子,分別為譚心海、譚學海、譚明海、譚志海。4人中,只有譚明海(字文淵)留居江廈,被後人稱為江廈始祖。

見證滄桑,承載記憶 ——走進龍門古祠堂

這座古老的祠堂蘊藏著百年來的族群傳承的精神依託、人文內涵與親情倫理,是家族尋根問祖的傾吐之地,是家族情感紐帶的維繫之所,是家族繁衍生息、繼往開來的精神家園。2015年2月13日,惠州市人民政府公佈江廈譚家祠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慎修公祠

慎修公祠位於龍城街道辦黃溪村新圍村民小組,建於清代道光年間。祠堂坐東北向西南,總面闊41.4米,通進深32米,佔地面積約1324平方米。整體建築由磚、石、木構成,青磚石腳,硬山頂,灰塑龍船脊,人字封火山牆。

見證滄桑,承載記憶 ——走進龍門古祠堂

祠堂中軸為三進五開間院落,兩邊有青雲巷和廂房。中軸線院落頭進凹字門,門前設三級垂帶踏跺,門額陽刻“慎修公祠”四字,設兩八角花崗岩前簷柱,花崗岩蝦公粱斗拱,設儀門。二進前設兩亭式四架捲棚廊,花崗岩鋪設甬道。二進共六柱十三架,後側置六扇屏門。兩側廂房為四合院式的民居。

見證滄桑,承載記憶 ——走進龍門古祠堂

▲蝦公樑上雕刻

見證滄桑,承載記憶 ——走進龍門古祠堂

▲柱上雕刻

祠堂裡有不少惟妙惟肖的雕刻,這些雕刻一般用石頭雕刻而成,精準嫻熟,形態優美,工藝十分精湛,是祠堂建築的精髓。2010年10月28日,龍門縣人民政府公佈慎修公祠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江廈譚家祠與慎修公祠穿越歲月的光陰,默默記錄著家族的輝煌與傳統,見證著村莊的繁華,書寫著村莊的歷史文化。

來源:惠州龍門文化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