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未必明智:不要盲從大道理而應建立自己的解釋框架'

"
"
讀史未必明智:不要盲從大道理而應建立自己的解釋框架

文/減水書生

圖/來源網絡

事勢之流,相激使然,曷足怪焉
——司馬遷

你好,我是減水書生,與您一同品味歷史、感悟思辨。

歷史與大道理

賈誼《過秦論》言: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但是,秦之失鹿,當真是因為“仁義不施”嗎?

比之項羽所過無不殘滅,秦之掃蕩六國,當稱仁義之戰。

因為秦的戰爭是要一統天下而非殘害生民,而項羽的戰爭卻是仇恨地屠戮。

比之劉邦殺戮功臣,始皇帝朝堂,當得“君臣有義”。

王氏父子、蒙氏兄弟以及丞相李斯,與始皇帝同創業、共太平,鮮有“狡兔死、走狗烹”的悲劇。

"
讀史未必明智:不要盲從大道理而應建立自己的解釋框架

文/減水書生

圖/來源網絡

事勢之流,相激使然,曷足怪焉
——司馬遷

你好,我是減水書生,與您一同品味歷史、感悟思辨。

歷史與大道理

賈誼《過秦論》言: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但是,秦之失鹿,當真是因為“仁義不施”嗎?

比之項羽所過無不殘滅,秦之掃蕩六國,當稱仁義之戰。

因為秦的戰爭是要一統天下而非殘害生民,而項羽的戰爭卻是仇恨地屠戮。

比之劉邦殺戮功臣,始皇帝朝堂,當得“君臣有義”。

王氏父子、蒙氏兄弟以及丞相李斯,與始皇帝同創業、共太平,鮮有“狡兔死、走狗烹”的悲劇。

讀史未必明智:不要盲從大道理而應建立自己的解釋框架

五胡亂華,屠戮了整個中原。

成吉思汗,屠殺了大半地球。

如此攻守,仁義又站在了哪裡?

但是,對於秦亡之因,漢代人就是這樣認識的,所以賈誼也就這樣認識。

大才子賈誼把故事講得文采斐然、把情節說得曲折跌宕、把推理演得嚴整自洽,於是“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的大道理便躍然紙上了。

有時候,所謂的大道理就是一種確認偏誤。

"
讀史未必明智:不要盲從大道理而應建立自己的解釋框架

文/減水書生

圖/來源網絡

事勢之流,相激使然,曷足怪焉
——司馬遷

你好,我是減水書生,與您一同品味歷史、感悟思辨。

歷史與大道理

賈誼《過秦論》言: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但是,秦之失鹿,當真是因為“仁義不施”嗎?

比之項羽所過無不殘滅,秦之掃蕩六國,當稱仁義之戰。

因為秦的戰爭是要一統天下而非殘害生民,而項羽的戰爭卻是仇恨地屠戮。

比之劉邦殺戮功臣,始皇帝朝堂,當得“君臣有義”。

王氏父子、蒙氏兄弟以及丞相李斯,與始皇帝同創業、共太平,鮮有“狡兔死、走狗烹”的悲劇。

讀史未必明智:不要盲從大道理而應建立自己的解釋框架

五胡亂華,屠戮了整個中原。

成吉思汗,屠殺了大半地球。

如此攻守,仁義又站在了哪裡?

但是,對於秦亡之因,漢代人就是這樣認識的,所以賈誼也就這樣認識。

大才子賈誼把故事講得文采斐然、把情節說得曲折跌宕、把推理演得嚴整自洽,於是“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的大道理便躍然紙上了。

有時候,所謂的大道理就是一種確認偏誤。

讀史未必明智:不要盲從大道理而應建立自己的解釋框架

對於二世而亡的秦帝國,漢代人並不是以事實為依據的探究原因。

他們首先是一種想當然的認識,得出一個“仁義”的價值觀點,然後再用這個觀點去尋找歷史事實的支撐。

至於偏離這個“仁義”觀點的其他事實,那就一概忽略。

大道理,能夠簡單地解釋複雜世事。

因為簡單,所以容易被理解;因為被理解,所以就成了千年真理。

大道理,還能夠傳遞一種價值,既為自己辯護又能指出方向。

秦,亡於不“仁義”;漢,興於“仁義”。所以,漢代秦當是歷史的必然。

如果“仁義”不施,則“攻守之勢異也”。所以,漢立國要有“仁義”的前途。

"
讀史未必明智:不要盲從大道理而應建立自己的解釋框架

文/減水書生

圖/來源網絡

事勢之流,相激使然,曷足怪焉
——司馬遷

你好,我是減水書生,與您一同品味歷史、感悟思辨。

歷史與大道理

賈誼《過秦論》言: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但是,秦之失鹿,當真是因為“仁義不施”嗎?

比之項羽所過無不殘滅,秦之掃蕩六國,當稱仁義之戰。

因為秦的戰爭是要一統天下而非殘害生民,而項羽的戰爭卻是仇恨地屠戮。

比之劉邦殺戮功臣,始皇帝朝堂,當得“君臣有義”。

王氏父子、蒙氏兄弟以及丞相李斯,與始皇帝同創業、共太平,鮮有“狡兔死、走狗烹”的悲劇。

讀史未必明智:不要盲從大道理而應建立自己的解釋框架

五胡亂華,屠戮了整個中原。

成吉思汗,屠殺了大半地球。

如此攻守,仁義又站在了哪裡?

但是,對於秦亡之因,漢代人就是這樣認識的,所以賈誼也就這樣認識。

大才子賈誼把故事講得文采斐然、把情節說得曲折跌宕、把推理演得嚴整自洽,於是“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的大道理便躍然紙上了。

有時候,所謂的大道理就是一種確認偏誤。

讀史未必明智:不要盲從大道理而應建立自己的解釋框架

對於二世而亡的秦帝國,漢代人並不是以事實為依據的探究原因。

他們首先是一種想當然的認識,得出一個“仁義”的價值觀點,然後再用這個觀點去尋找歷史事實的支撐。

至於偏離這個“仁義”觀點的其他事實,那就一概忽略。

大道理,能夠簡單地解釋複雜世事。

因為簡單,所以容易被理解;因為被理解,所以就成了千年真理。

大道理,還能夠傳遞一種價值,既為自己辯護又能指出方向。

秦,亡於不“仁義”;漢,興於“仁義”。所以,漢代秦當是歷史的必然。

如果“仁義”不施,則“攻守之勢異也”。所以,漢立國要有“仁義”的前途。

讀史未必明智:不要盲從大道理而應建立自己的解釋框架

歷史與真實

歷史的文字,往往不是記錄真實,以傳遞智慧。

所以,讀史未必明智。

歷史更多的,則是在復刻道理,以傳遞價值。

所以,讀史能感悟善良。

於是,史書的記述往往都是掛一漏萬的。

它只表達它所想表達的,對於真實的細節則是一筆帶過。

所以,品味歷史需要感悟和思辨。

"
讀史未必明智:不要盲從大道理而應建立自己的解釋框架

文/減水書生

圖/來源網絡

事勢之流,相激使然,曷足怪焉
——司馬遷

你好,我是減水書生,與您一同品味歷史、感悟思辨。

歷史與大道理

賈誼《過秦論》言: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但是,秦之失鹿,當真是因為“仁義不施”嗎?

比之項羽所過無不殘滅,秦之掃蕩六國,當稱仁義之戰。

因為秦的戰爭是要一統天下而非殘害生民,而項羽的戰爭卻是仇恨地屠戮。

比之劉邦殺戮功臣,始皇帝朝堂,當得“君臣有義”。

王氏父子、蒙氏兄弟以及丞相李斯,與始皇帝同創業、共太平,鮮有“狡兔死、走狗烹”的悲劇。

讀史未必明智:不要盲從大道理而應建立自己的解釋框架

五胡亂華,屠戮了整個中原。

成吉思汗,屠殺了大半地球。

如此攻守,仁義又站在了哪裡?

但是,對於秦亡之因,漢代人就是這樣認識的,所以賈誼也就這樣認識。

大才子賈誼把故事講得文采斐然、把情節說得曲折跌宕、把推理演得嚴整自洽,於是“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的大道理便躍然紙上了。

有時候,所謂的大道理就是一種確認偏誤。

讀史未必明智:不要盲從大道理而應建立自己的解釋框架

對於二世而亡的秦帝國,漢代人並不是以事實為依據的探究原因。

他們首先是一種想當然的認識,得出一個“仁義”的價值觀點,然後再用這個觀點去尋找歷史事實的支撐。

至於偏離這個“仁義”觀點的其他事實,那就一概忽略。

大道理,能夠簡單地解釋複雜世事。

因為簡單,所以容易被理解;因為被理解,所以就成了千年真理。

大道理,還能夠傳遞一種價值,既為自己辯護又能指出方向。

秦,亡於不“仁義”;漢,興於“仁義”。所以,漢代秦當是歷史的必然。

如果“仁義”不施,則“攻守之勢異也”。所以,漢立國要有“仁義”的前途。

讀史未必明智:不要盲從大道理而應建立自己的解釋框架

歷史與真實

歷史的文字,往往不是記錄真實,以傳遞智慧。

所以,讀史未必明智。

歷史更多的,則是在復刻道理,以傳遞價值。

所以,讀史能感悟善良。

於是,史書的記述往往都是掛一漏萬的。

它只表達它所想表達的,對於真實的細節則是一筆帶過。

所以,品味歷史需要感悟和思辨。

讀史未必明智:不要盲從大道理而應建立自己的解釋框架

感悟其所要復刻的道理和所要傳達的價值,思辨其所記錄的真實和真實背後的智慧。

被大道理所侷限,則是一種“盡信書不如無書”。

品味之時,你會迷惑,而不知其所言。

歷史,要麼記事、要麼記人。

記事則是記大事,而記人則是英雄列傳。

但是,真實的歷史,不止有大事件、不止有大英雄,還有小細節和小人物。

大事件和大英雄,更容易對應著大道理。

因為它們更能傳遞一種所謂的價值、更能撩撥一種所謂的情緒,所以被無限地放大。

小細節和小人物,往往對應著歷史的複雜。

但是,因為太過複雜和瑣碎,所以很難彰顯價值、很難撩撥情緒,於是被無情地忽略。

所以,歷史的真實很難還原。

當大事件不足以解釋真實的時候,就會藉助“英雄”。

"
讀史未必明智:不要盲從大道理而應建立自己的解釋框架

文/減水書生

圖/來源網絡

事勢之流,相激使然,曷足怪焉
——司馬遷

你好,我是減水書生,與您一同品味歷史、感悟思辨。

歷史與大道理

賈誼《過秦論》言: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但是,秦之失鹿,當真是因為“仁義不施”嗎?

比之項羽所過無不殘滅,秦之掃蕩六國,當稱仁義之戰。

因為秦的戰爭是要一統天下而非殘害生民,而項羽的戰爭卻是仇恨地屠戮。

比之劉邦殺戮功臣,始皇帝朝堂,當得“君臣有義”。

王氏父子、蒙氏兄弟以及丞相李斯,與始皇帝同創業、共太平,鮮有“狡兔死、走狗烹”的悲劇。

讀史未必明智:不要盲從大道理而應建立自己的解釋框架

五胡亂華,屠戮了整個中原。

成吉思汗,屠殺了大半地球。

如此攻守,仁義又站在了哪裡?

但是,對於秦亡之因,漢代人就是這樣認識的,所以賈誼也就這樣認識。

大才子賈誼把故事講得文采斐然、把情節說得曲折跌宕、把推理演得嚴整自洽,於是“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的大道理便躍然紙上了。

有時候,所謂的大道理就是一種確認偏誤。

讀史未必明智:不要盲從大道理而應建立自己的解釋框架

對於二世而亡的秦帝國,漢代人並不是以事實為依據的探究原因。

他們首先是一種想當然的認識,得出一個“仁義”的價值觀點,然後再用這個觀點去尋找歷史事實的支撐。

至於偏離這個“仁義”觀點的其他事實,那就一概忽略。

大道理,能夠簡單地解釋複雜世事。

因為簡單,所以容易被理解;因為被理解,所以就成了千年真理。

大道理,還能夠傳遞一種價值,既為自己辯護又能指出方向。

秦,亡於不“仁義”;漢,興於“仁義”。所以,漢代秦當是歷史的必然。

如果“仁義”不施,則“攻守之勢異也”。所以,漢立國要有“仁義”的前途。

讀史未必明智:不要盲從大道理而應建立自己的解釋框架

歷史與真實

歷史的文字,往往不是記錄真實,以傳遞智慧。

所以,讀史未必明智。

歷史更多的,則是在復刻道理,以傳遞價值。

所以,讀史能感悟善良。

於是,史書的記述往往都是掛一漏萬的。

它只表達它所想表達的,對於真實的細節則是一筆帶過。

所以,品味歷史需要感悟和思辨。

讀史未必明智:不要盲從大道理而應建立自己的解釋框架

感悟其所要復刻的道理和所要傳達的價值,思辨其所記錄的真實和真實背後的智慧。

被大道理所侷限,則是一種“盡信書不如無書”。

品味之時,你會迷惑,而不知其所言。

歷史,要麼記事、要麼記人。

記事則是記大事,而記人則是英雄列傳。

但是,真實的歷史,不止有大事件、不止有大英雄,還有小細節和小人物。

大事件和大英雄,更容易對應著大道理。

因為它們更能傳遞一種所謂的價值、更能撩撥一種所謂的情緒,所以被無限地放大。

小細節和小人物,往往對應著歷史的複雜。

但是,因為太過複雜和瑣碎,所以很難彰顯價值、很難撩撥情緒,於是被無情地忽略。

所以,歷史的真實很難還原。

當大事件不足以解釋真實的時候,就會藉助“英雄”。

讀史未必明智:不要盲從大道理而應建立自己的解釋框架

項羽破釜沉舟,則有五萬戰四十萬的鉅鹿之戰;韓信背水列陣,則有三萬破二十萬的井陘之戰。

當大英雄不足以對稱真實的時候,就會藉助“宿命”。

於是,平民皇帝劉邦就需要被“神話”,持劍斬白蛇、頭戴“天子氣”。

當宿命都不足以概括複雜性的時候,就會搬出“大道理”。

於是,秦亡於不施“仁義”。

"
讀史未必明智:不要盲從大道理而應建立自己的解釋框架

文/減水書生

圖/來源網絡

事勢之流,相激使然,曷足怪焉
——司馬遷

你好,我是減水書生,與您一同品味歷史、感悟思辨。

歷史與大道理

賈誼《過秦論》言: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但是,秦之失鹿,當真是因為“仁義不施”嗎?

比之項羽所過無不殘滅,秦之掃蕩六國,當稱仁義之戰。

因為秦的戰爭是要一統天下而非殘害生民,而項羽的戰爭卻是仇恨地屠戮。

比之劉邦殺戮功臣,始皇帝朝堂,當得“君臣有義”。

王氏父子、蒙氏兄弟以及丞相李斯,與始皇帝同創業、共太平,鮮有“狡兔死、走狗烹”的悲劇。

讀史未必明智:不要盲從大道理而應建立自己的解釋框架

五胡亂華,屠戮了整個中原。

成吉思汗,屠殺了大半地球。

如此攻守,仁義又站在了哪裡?

但是,對於秦亡之因,漢代人就是這樣認識的,所以賈誼也就這樣認識。

大才子賈誼把故事講得文采斐然、把情節說得曲折跌宕、把推理演得嚴整自洽,於是“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的大道理便躍然紙上了。

有時候,所謂的大道理就是一種確認偏誤。

讀史未必明智:不要盲從大道理而應建立自己的解釋框架

對於二世而亡的秦帝國,漢代人並不是以事實為依據的探究原因。

他們首先是一種想當然的認識,得出一個“仁義”的價值觀點,然後再用這個觀點去尋找歷史事實的支撐。

至於偏離這個“仁義”觀點的其他事實,那就一概忽略。

大道理,能夠簡單地解釋複雜世事。

因為簡單,所以容易被理解;因為被理解,所以就成了千年真理。

大道理,還能夠傳遞一種價值,既為自己辯護又能指出方向。

秦,亡於不“仁義”;漢,興於“仁義”。所以,漢代秦當是歷史的必然。

如果“仁義”不施,則“攻守之勢異也”。所以,漢立國要有“仁義”的前途。

讀史未必明智:不要盲從大道理而應建立自己的解釋框架

歷史與真實

歷史的文字,往往不是記錄真實,以傳遞智慧。

所以,讀史未必明智。

歷史更多的,則是在復刻道理,以傳遞價值。

所以,讀史能感悟善良。

於是,史書的記述往往都是掛一漏萬的。

它只表達它所想表達的,對於真實的細節則是一筆帶過。

所以,品味歷史需要感悟和思辨。

讀史未必明智:不要盲從大道理而應建立自己的解釋框架

感悟其所要復刻的道理和所要傳達的價值,思辨其所記錄的真實和真實背後的智慧。

被大道理所侷限,則是一種“盡信書不如無書”。

品味之時,你會迷惑,而不知其所言。

歷史,要麼記事、要麼記人。

記事則是記大事,而記人則是英雄列傳。

但是,真實的歷史,不止有大事件、不止有大英雄,還有小細節和小人物。

大事件和大英雄,更容易對應著大道理。

因為它們更能傳遞一種所謂的價值、更能撩撥一種所謂的情緒,所以被無限地放大。

小細節和小人物,往往對應著歷史的複雜。

但是,因為太過複雜和瑣碎,所以很難彰顯價值、很難撩撥情緒,於是被無情地忽略。

所以,歷史的真實很難還原。

當大事件不足以解釋真實的時候,就會藉助“英雄”。

讀史未必明智:不要盲從大道理而應建立自己的解釋框架

項羽破釜沉舟,則有五萬戰四十萬的鉅鹿之戰;韓信背水列陣,則有三萬破二十萬的井陘之戰。

當大英雄不足以對稱真實的時候,就會藉助“宿命”。

於是,平民皇帝劉邦就需要被“神話”,持劍斬白蛇、頭戴“天子氣”。

當宿命都不足以概括複雜性的時候,就會搬出“大道理”。

於是,秦亡於不施“仁義”。

讀史未必明智:不要盲從大道理而應建立自己的解釋框架

解釋框架

所以,我們需要在品味歷史的過程中,建構自己的解釋框架。

"
讀史未必明智:不要盲從大道理而應建立自己的解釋框架

文/減水書生

圖/來源網絡

事勢之流,相激使然,曷足怪焉
——司馬遷

你好,我是減水書生,與您一同品味歷史、感悟思辨。

歷史與大道理

賈誼《過秦論》言: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但是,秦之失鹿,當真是因為“仁義不施”嗎?

比之項羽所過無不殘滅,秦之掃蕩六國,當稱仁義之戰。

因為秦的戰爭是要一統天下而非殘害生民,而項羽的戰爭卻是仇恨地屠戮。

比之劉邦殺戮功臣,始皇帝朝堂,當得“君臣有義”。

王氏父子、蒙氏兄弟以及丞相李斯,與始皇帝同創業、共太平,鮮有“狡兔死、走狗烹”的悲劇。

讀史未必明智:不要盲從大道理而應建立自己的解釋框架

五胡亂華,屠戮了整個中原。

成吉思汗,屠殺了大半地球。

如此攻守,仁義又站在了哪裡?

但是,對於秦亡之因,漢代人就是這樣認識的,所以賈誼也就這樣認識。

大才子賈誼把故事講得文采斐然、把情節說得曲折跌宕、把推理演得嚴整自洽,於是“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的大道理便躍然紙上了。

有時候,所謂的大道理就是一種確認偏誤。

讀史未必明智:不要盲從大道理而應建立自己的解釋框架

對於二世而亡的秦帝國,漢代人並不是以事實為依據的探究原因。

他們首先是一種想當然的認識,得出一個“仁義”的價值觀點,然後再用這個觀點去尋找歷史事實的支撐。

至於偏離這個“仁義”觀點的其他事實,那就一概忽略。

大道理,能夠簡單地解釋複雜世事。

因為簡單,所以容易被理解;因為被理解,所以就成了千年真理。

大道理,還能夠傳遞一種價值,既為自己辯護又能指出方向。

秦,亡於不“仁義”;漢,興於“仁義”。所以,漢代秦當是歷史的必然。

如果“仁義”不施,則“攻守之勢異也”。所以,漢立國要有“仁義”的前途。

讀史未必明智:不要盲從大道理而應建立自己的解釋框架

歷史與真實

歷史的文字,往往不是記錄真實,以傳遞智慧。

所以,讀史未必明智。

歷史更多的,則是在復刻道理,以傳遞價值。

所以,讀史能感悟善良。

於是,史書的記述往往都是掛一漏萬的。

它只表達它所想表達的,對於真實的細節則是一筆帶過。

所以,品味歷史需要感悟和思辨。

讀史未必明智:不要盲從大道理而應建立自己的解釋框架

感悟其所要復刻的道理和所要傳達的價值,思辨其所記錄的真實和真實背後的智慧。

被大道理所侷限,則是一種“盡信書不如無書”。

品味之時,你會迷惑,而不知其所言。

歷史,要麼記事、要麼記人。

記事則是記大事,而記人則是英雄列傳。

但是,真實的歷史,不止有大事件、不止有大英雄,還有小細節和小人物。

大事件和大英雄,更容易對應著大道理。

因為它們更能傳遞一種所謂的價值、更能撩撥一種所謂的情緒,所以被無限地放大。

小細節和小人物,往往對應著歷史的複雜。

但是,因為太過複雜和瑣碎,所以很難彰顯價值、很難撩撥情緒,於是被無情地忽略。

所以,歷史的真實很難還原。

當大事件不足以解釋真實的時候,就會藉助“英雄”。

讀史未必明智:不要盲從大道理而應建立自己的解釋框架

項羽破釜沉舟,則有五萬戰四十萬的鉅鹿之戰;韓信背水列陣,則有三萬破二十萬的井陘之戰。

當大英雄不足以對稱真實的時候,就會藉助“宿命”。

於是,平民皇帝劉邦就需要被“神話”,持劍斬白蛇、頭戴“天子氣”。

當宿命都不足以概括複雜性的時候,就會搬出“大道理”。

於是,秦亡於不施“仁義”。

讀史未必明智:不要盲從大道理而應建立自己的解釋框架

解釋框架

所以,我們需要在品味歷史的過程中,建構自己的解釋框架。

讀史未必明智:不要盲從大道理而應建立自己的解釋框架

歷史不是因為大道理才這樣,而是“事勢之流,相激使然”,所以需要思辨背後的“事勢相激”。

這種“事勢相激”,可能比幾次大戰和幾章大英雄列傳,更重要。

秦帝國為何二世而亡?

漢代人和賈誼所復刻的“仁義”大道理,解釋不了這個大事件的複雜性。

事,是核心坍塌。

秦帝國的廟堂變故,被金字塔的集權體制無限放大,但有風雨則廟堂傾頹。

勢,是天下人的不理解。

天下人心比事實正確更重要,舊制度和舊體制還在侷限著天下人心。

“事勢”相激之間,充斥著各色小人物和各種小細節。

所以,思辨這種事勢相激使然,比復刻“仁義”的大道理更有說服力。

這種解釋框架也是不完美的。

它要麼眾說紛紜、要麼牽強附會、要麼需要想象的發揮。

但是,有總比沒有好。

沒有,我們的認知便只能困守於皇帝本紀和英雄列傳,侷限於大英雄和大事件,蒼白而無力地重複著一直被重複的大道理。

而有,我們則可以在感悟和思辨中訓練大腦,增進智識和發展認知。

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
讀史未必明智:不要盲從大道理而應建立自己的解釋框架

文/減水書生

圖/來源網絡

事勢之流,相激使然,曷足怪焉
——司馬遷

你好,我是減水書生,與您一同品味歷史、感悟思辨。

歷史與大道理

賈誼《過秦論》言: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但是,秦之失鹿,當真是因為“仁義不施”嗎?

比之項羽所過無不殘滅,秦之掃蕩六國,當稱仁義之戰。

因為秦的戰爭是要一統天下而非殘害生民,而項羽的戰爭卻是仇恨地屠戮。

比之劉邦殺戮功臣,始皇帝朝堂,當得“君臣有義”。

王氏父子、蒙氏兄弟以及丞相李斯,與始皇帝同創業、共太平,鮮有“狡兔死、走狗烹”的悲劇。

讀史未必明智:不要盲從大道理而應建立自己的解釋框架

五胡亂華,屠戮了整個中原。

成吉思汗,屠殺了大半地球。

如此攻守,仁義又站在了哪裡?

但是,對於秦亡之因,漢代人就是這樣認識的,所以賈誼也就這樣認識。

大才子賈誼把故事講得文采斐然、把情節說得曲折跌宕、把推理演得嚴整自洽,於是“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的大道理便躍然紙上了。

有時候,所謂的大道理就是一種確認偏誤。

讀史未必明智:不要盲從大道理而應建立自己的解釋框架

對於二世而亡的秦帝國,漢代人並不是以事實為依據的探究原因。

他們首先是一種想當然的認識,得出一個“仁義”的價值觀點,然後再用這個觀點去尋找歷史事實的支撐。

至於偏離這個“仁義”觀點的其他事實,那就一概忽略。

大道理,能夠簡單地解釋複雜世事。

因為簡單,所以容易被理解;因為被理解,所以就成了千年真理。

大道理,還能夠傳遞一種價值,既為自己辯護又能指出方向。

秦,亡於不“仁義”;漢,興於“仁義”。所以,漢代秦當是歷史的必然。

如果“仁義”不施,則“攻守之勢異也”。所以,漢立國要有“仁義”的前途。

讀史未必明智:不要盲從大道理而應建立自己的解釋框架

歷史與真實

歷史的文字,往往不是記錄真實,以傳遞智慧。

所以,讀史未必明智。

歷史更多的,則是在復刻道理,以傳遞價值。

所以,讀史能感悟善良。

於是,史書的記述往往都是掛一漏萬的。

它只表達它所想表達的,對於真實的細節則是一筆帶過。

所以,品味歷史需要感悟和思辨。

讀史未必明智:不要盲從大道理而應建立自己的解釋框架

感悟其所要復刻的道理和所要傳達的價值,思辨其所記錄的真實和真實背後的智慧。

被大道理所侷限,則是一種“盡信書不如無書”。

品味之時,你會迷惑,而不知其所言。

歷史,要麼記事、要麼記人。

記事則是記大事,而記人則是英雄列傳。

但是,真實的歷史,不止有大事件、不止有大英雄,還有小細節和小人物。

大事件和大英雄,更容易對應著大道理。

因為它們更能傳遞一種所謂的價值、更能撩撥一種所謂的情緒,所以被無限地放大。

小細節和小人物,往往對應著歷史的複雜。

但是,因為太過複雜和瑣碎,所以很難彰顯價值、很難撩撥情緒,於是被無情地忽略。

所以,歷史的真實很難還原。

當大事件不足以解釋真實的時候,就會藉助“英雄”。

讀史未必明智:不要盲從大道理而應建立自己的解釋框架

項羽破釜沉舟,則有五萬戰四十萬的鉅鹿之戰;韓信背水列陣,則有三萬破二十萬的井陘之戰。

當大英雄不足以對稱真實的時候,就會藉助“宿命”。

於是,平民皇帝劉邦就需要被“神話”,持劍斬白蛇、頭戴“天子氣”。

當宿命都不足以概括複雜性的時候,就會搬出“大道理”。

於是,秦亡於不施“仁義”。

讀史未必明智:不要盲從大道理而應建立自己的解釋框架

解釋框架

所以,我們需要在品味歷史的過程中,建構自己的解釋框架。

讀史未必明智:不要盲從大道理而應建立自己的解釋框架

歷史不是因為大道理才這樣,而是“事勢之流,相激使然”,所以需要思辨背後的“事勢相激”。

這種“事勢相激”,可能比幾次大戰和幾章大英雄列傳,更重要。

秦帝國為何二世而亡?

漢代人和賈誼所復刻的“仁義”大道理,解釋不了這個大事件的複雜性。

事,是核心坍塌。

秦帝國的廟堂變故,被金字塔的集權體制無限放大,但有風雨則廟堂傾頹。

勢,是天下人的不理解。

天下人心比事實正確更重要,舊制度和舊體制還在侷限著天下人心。

“事勢”相激之間,充斥著各色小人物和各種小細節。

所以,思辨這種事勢相激使然,比復刻“仁義”的大道理更有說服力。

這種解釋框架也是不完美的。

它要麼眾說紛紜、要麼牽強附會、要麼需要想象的發揮。

但是,有總比沒有好。

沒有,我們的認知便只能困守於皇帝本紀和英雄列傳,侷限於大英雄和大事件,蒼白而無力地重複著一直被重複的大道理。

而有,我們則可以在感悟和思辨中訓練大腦,增進智識和發展認知。

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讀史未必明智:不要盲從大道理而應建立自己的解釋框架

世界是真實的,歷史是複雜的,所以光有鏡子是不夠的。

“正衣冠”還得身體力行、“知興替”還得上下求索,“明得失”還得感悟思辨。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