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節氣養生:既要早睡早起保養陽氣,也要健脾潤燥'

"

·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

“秋,揫(jiū)也,物於此而揫斂也。”意思是說立秋是秋季的開始,萬物結實成形,收穫的季節到來了。“秋”代表著暑去涼來,是由熱轉涼,再由涼轉寒的過渡性季節。

從這一天起,秋高氣爽,月明風清梧桐樹開始落葉,於是便有了“落葉知秋”的成語。

"

·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

“秋,揫(jiū)也,物於此而揫斂也。”意思是說立秋是秋季的開始,萬物結實成形,收穫的季節到來了。“秋”代表著暑去涼來,是由熱轉涼,再由涼轉寒的過渡性季節。

從這一天起,秋高氣爽,月明風清梧桐樹開始落葉,於是便有了“落葉知秋”的成語。

立秋節氣養生:既要早睡早起保養陽氣,也要健脾潤燥

中醫講究天人相應原則,植物在一年中受氣溫影響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人體也是如此。自然季節的交替,陰陽盛衰的變化都會對人體產生影響。

二十四節氣,不單單是氣候的變化規律,還在指導著中醫的臨床診療以及養生保健。根據每一個節氣的特點,通過節氣習俗、飲食習慣、人體變化、經絡穴位等順勢養生以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

"

·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

“秋,揫(jiū)也,物於此而揫斂也。”意思是說立秋是秋季的開始,萬物結實成形,收穫的季節到來了。“秋”代表著暑去涼來,是由熱轉涼,再由涼轉寒的過渡性季節。

從這一天起,秋高氣爽,月明風清梧桐樹開始落葉,於是便有了“落葉知秋”的成語。

立秋節氣養生:既要早睡早起保養陽氣,也要健脾潤燥

中醫講究天人相應原則,植物在一年中受氣溫影響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人體也是如此。自然季節的交替,陰陽盛衰的變化都會對人體產生影響。

二十四節氣,不單單是氣候的變化規律,還在指導著中醫的臨床診療以及養生保健。根據每一個節氣的特點,通過節氣習俗、飲食習慣、人體變化、經絡穴位等順勢養生以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

立秋節氣養生:既要早睡早起保養陽氣,也要健脾潤燥

立秋習俗

貼秋膘

俗話說:“夏天過後,無病三分虛。”按照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原理,秋季適當進補是恢復和調節人體各臟器機能的最佳時機。

民間流行通過“貼秋膘”增加一些營養,補償夏天的損失,吃味厚的美食佳餚,首選各種各樣的肉,燉肉烤肉紅燒肉等等,“以肉貼膘”。

但立秋“貼秋膘”要慎重,秋季天氣收斂,其氣清肅,氣候乾燥,多燥邪侵襲人體,損傷津液,出現口鼻乾燥,咽乾口渴,皮膚皸裂等症狀。故宜進食一些性味甘、酸,寒涼的食物,寒涼能清熱,甘味食物性質滋膩,有緩急、和中、補益的作用,酸味食物收斂、生津、止渴等作用。同時中醫認為,秋在五臟應肺,所以多吃如百合、蓮子、山藥、藕等食品有潤肺生津的作用。

另外,由於人們在酷熱的夏季頻飲冷飲,對脾胃功能造成了影響,在立秋時節貿然進補會增加脾胃的負擔,導致消化功能紊亂,出現腹脹、厭食、腹瀉等症。所以在秋季進補之前一定要給脾胃一個調整適應期,先補食一些富有營養又容易消化的健脾和胃的食物。

綜上所述,現在“貼秋膘”我們更需要認清自己的身體狀況,別再亂“貼秋膘”,小心養生不成反傷身。

啃秋

清朝張燾的《津門雜記·歲時風俗》中記載:“立秋之時食瓜,曰咬秋,可免腹瀉”。啃秋又稱“咬秋”,即立秋日吃瓜,寓意炎炎夏日,酷熱難熬,時逢立秋,將其咬住。

晒秋

每年立秋,隨著果蔬的成熟,篁(huáng)嶺進入了晒秋的最旺季節。晒秋是一種典型的農俗現象,具有極強的地域特色。這種村民晾晒農作物的特殊生活方式和場景,逐步成了畫家、攝影家追逐創造的素材,並塑造出詩意般的“晒秋”稱呼。發展至今,全國不少地方的晒秋習俗慢慢淡化,然而在江西婺源的篁嶺古村,晒秋已經成了農家喜慶豐收的“盛典”。

立秋節氣養生原則

1早睡早起保養陽氣

立秋是進入秋季的初始,“秋者陰氣始下,故萬物收。”自然界的陽氣開始收斂、沉降,人應開始做好保養陽氣的準備。早睡以順應陽氣之收斂,早起可使肺氣得以舒展,且防收斂太過。初秋之季,暑熱未盡,雖有涼風時至,但天氣變化無常,即使在同一地區也會出現“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情況。因而穿衣不宜過多,否則會影響機體對氣候轉冷的適應能力,易感風寒。而穿衣過多,易汗出,將加劇陰液的耗傷。

另外,秋季適當早起,還可減少血栓形成的機會,對於預防腦血栓等缺血性疾病發生有一定意義。一般來說,秋季以晚 9~10 點入睡、早晨 5~6 點起床為宜。

2飲食需滋陰潤肺

酸味收斂肺氣,辛味發散瀉肺,秋天宜收不宜散,且酸可生津,所以飲食上要多酸少辛,儘量少吃蔥、姜等辛辣之品,適當多食酸味果蔬。秋時肺金當令,肺金太旺則克肝木,故《金匱要略》又有“秋不食肺”之說。秋季燥氣當令,易傷津液,故飲食應以滋陰潤肺為宜。

3健脾以潤燥為主

秋季燥邪為主,故健脾應當以潤燥為主。燥氣太過,易傷津液,表現為各種乾燥、澀滯的症狀,如口鼻乾燥,咽乾口渴,皮膚乾澀,甚則皸裂,毛髮不榮,小便短少,大便乾結等;易傷肺,表現為乾咳少痰,或痰黏難咯,或痰中帶血,甚則喘息胸痛等。由於肺與大腸相表裡,肺津耗傷,大腸失潤,傳導失司,可現大便乾澀不暢等症。立秋健脾不但可以改善以上多種症狀,還可以提高抵抗病邪的能力。

4切忌悲憂傷感

秋三月,使情志安定平靜,用以緩衝深秋的肅殺之氣對人的影響;收斂此前向外宣散的神氣,以使人體能適應秋氣並達到相互平衡;不要讓情志向外越洩,用以使肺氣保持清肅。這是順應秋氣、養護人體收斂機能的法則。所以立秋節氣要注重精神調養,避免急躁,放慢生活節奏,保持內心平靜,心情舒暢,切忌悲傷而傷肺。

另外,積極參加運動對心理調節也發揮者重要的作用。立秋時節,天高氣爽,氣溫宜人,是開展各種運動鍛鍊的大好時機,每人可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選擇不同的鍛鍊項目,但不宜做運動量較大的運動。

"

·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

“秋,揫(jiū)也,物於此而揫斂也。”意思是說立秋是秋季的開始,萬物結實成形,收穫的季節到來了。“秋”代表著暑去涼來,是由熱轉涼,再由涼轉寒的過渡性季節。

從這一天起,秋高氣爽,月明風清梧桐樹開始落葉,於是便有了“落葉知秋”的成語。

立秋節氣養生:既要早睡早起保養陽氣,也要健脾潤燥

中醫講究天人相應原則,植物在一年中受氣溫影響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人體也是如此。自然季節的交替,陰陽盛衰的變化都會對人體產生影響。

二十四節氣,不單單是氣候的變化規律,還在指導著中醫的臨床診療以及養生保健。根據每一個節氣的特點,通過節氣習俗、飲食習慣、人體變化、經絡穴位等順勢養生以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

立秋節氣養生:既要早睡早起保養陽氣,也要健脾潤燥

立秋習俗

貼秋膘

俗話說:“夏天過後,無病三分虛。”按照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原理,秋季適當進補是恢復和調節人體各臟器機能的最佳時機。

民間流行通過“貼秋膘”增加一些營養,補償夏天的損失,吃味厚的美食佳餚,首選各種各樣的肉,燉肉烤肉紅燒肉等等,“以肉貼膘”。

但立秋“貼秋膘”要慎重,秋季天氣收斂,其氣清肅,氣候乾燥,多燥邪侵襲人體,損傷津液,出現口鼻乾燥,咽乾口渴,皮膚皸裂等症狀。故宜進食一些性味甘、酸,寒涼的食物,寒涼能清熱,甘味食物性質滋膩,有緩急、和中、補益的作用,酸味食物收斂、生津、止渴等作用。同時中醫認為,秋在五臟應肺,所以多吃如百合、蓮子、山藥、藕等食品有潤肺生津的作用。

另外,由於人們在酷熱的夏季頻飲冷飲,對脾胃功能造成了影響,在立秋時節貿然進補會增加脾胃的負擔,導致消化功能紊亂,出現腹脹、厭食、腹瀉等症。所以在秋季進補之前一定要給脾胃一個調整適應期,先補食一些富有營養又容易消化的健脾和胃的食物。

綜上所述,現在“貼秋膘”我們更需要認清自己的身體狀況,別再亂“貼秋膘”,小心養生不成反傷身。

啃秋

清朝張燾的《津門雜記·歲時風俗》中記載:“立秋之時食瓜,曰咬秋,可免腹瀉”。啃秋又稱“咬秋”,即立秋日吃瓜,寓意炎炎夏日,酷熱難熬,時逢立秋,將其咬住。

晒秋

每年立秋,隨著果蔬的成熟,篁(huáng)嶺進入了晒秋的最旺季節。晒秋是一種典型的農俗現象,具有極強的地域特色。這種村民晾晒農作物的特殊生活方式和場景,逐步成了畫家、攝影家追逐創造的素材,並塑造出詩意般的“晒秋”稱呼。發展至今,全國不少地方的晒秋習俗慢慢淡化,然而在江西婺源的篁嶺古村,晒秋已經成了農家喜慶豐收的“盛典”。

立秋節氣養生原則

1早睡早起保養陽氣

立秋是進入秋季的初始,“秋者陰氣始下,故萬物收。”自然界的陽氣開始收斂、沉降,人應開始做好保養陽氣的準備。早睡以順應陽氣之收斂,早起可使肺氣得以舒展,且防收斂太過。初秋之季,暑熱未盡,雖有涼風時至,但天氣變化無常,即使在同一地區也會出現“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情況。因而穿衣不宜過多,否則會影響機體對氣候轉冷的適應能力,易感風寒。而穿衣過多,易汗出,將加劇陰液的耗傷。

另外,秋季適當早起,還可減少血栓形成的機會,對於預防腦血栓等缺血性疾病發生有一定意義。一般來說,秋季以晚 9~10 點入睡、早晨 5~6 點起床為宜。

2飲食需滋陰潤肺

酸味收斂肺氣,辛味發散瀉肺,秋天宜收不宜散,且酸可生津,所以飲食上要多酸少辛,儘量少吃蔥、姜等辛辣之品,適當多食酸味果蔬。秋時肺金當令,肺金太旺則克肝木,故《金匱要略》又有“秋不食肺”之說。秋季燥氣當令,易傷津液,故飲食應以滋陰潤肺為宜。

3健脾以潤燥為主

秋季燥邪為主,故健脾應當以潤燥為主。燥氣太過,易傷津液,表現為各種乾燥、澀滯的症狀,如口鼻乾燥,咽乾口渴,皮膚乾澀,甚則皸裂,毛髮不榮,小便短少,大便乾結等;易傷肺,表現為乾咳少痰,或痰黏難咯,或痰中帶血,甚則喘息胸痛等。由於肺與大腸相表裡,肺津耗傷,大腸失潤,傳導失司,可現大便乾澀不暢等症。立秋健脾不但可以改善以上多種症狀,還可以提高抵抗病邪的能力。

4切忌悲憂傷感

秋三月,使情志安定平靜,用以緩衝深秋的肅殺之氣對人的影響;收斂此前向外宣散的神氣,以使人體能適應秋氣並達到相互平衡;不要讓情志向外越洩,用以使肺氣保持清肅。這是順應秋氣、養護人體收斂機能的法則。所以立秋節氣要注重精神調養,避免急躁,放慢生活節奏,保持內心平靜,心情舒暢,切忌悲傷而傷肺。

另外,積極參加運動對心理調節也發揮者重要的作用。立秋時節,天高氣爽,氣溫宜人,是開展各種運動鍛鍊的大好時機,每人可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選擇不同的鍛鍊項目,但不宜做運動量較大的運動。

立秋節氣養生:既要早睡早起保養陽氣,也要健脾潤燥

從年初到年尾,跟隨二十四個節氣的輪轉,程凱老師幫您規劃了一整年的養生計劃,實時為您及您家人的健康保駕護航。

感謝您的關注!您還想要了解哪方面的內容?歡迎在下方留言,或給我私信。如果本文對您有所幫助,歡迎轉發、收藏!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