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野 文化旅遊

孔廟 北宋 西漢 漢朝 鉅野亮劍 2017-04-29

金山旅遊區:風景秀麗的金山位於縣城東南23公里處,因鑿石得金故名曰金山。金山南北長2公華里,東西寬1.5華里,海拔高度133.2米。 古之金山,林木茂密,登道紆迴,殿宇嵯峨,湧泉涓涓。豐富美麗的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使金山聞名遐邇。金山原有古建築20餘處,據縣誌記載。康熙四十年重修金山,"悉仿貸制",即按照泰山的建築佈局設計施工。自西路登山依次為小紅門,中天門,小天街,南天門。南山麓建有神家祠,觀稼亭,北有泰山祠,王母閣,依山傍崖,各抱地勢;另有文昌閣,三聖殿,魁星樓,牛王廟,戲樓等點綴其間。此外,還有玉兔洞,金牛洞,蝙蝠洞,祈子洞,聖母泉,龍虎洞,神水泉,金水泉等20餘處自然景觀。一年一度的金山廟會,更是熱鬧非凡,每逢陽春三月,商賈雲集,遊人如織,香菸雲霧,繚繞於蒼松翠柏叢中,歡歌笑語,迴盪在山谷溝壑之間。這便是鉅野著名的八景之一的"金山春曉"。

"鉅野之勝在金山,金山之勝在秦王洞"。山南麓,有一人工開鑿的大洞,俗稱金山大洞,世傳為秦始皇東巡泰山時建造的駐蹕行宮,稱之為秦始皇避暑宮。當地人又傳隋末唐初,秦王李世民帶兵征戰,曾在此歇馬,故又稱秦王洞。經考證,實為西漢昌邑王劉賀營而未用的廢冢。據>載:賀王昌邑十三年,後徵為帝,因行淫亂,被廢為海昏侯,就國豫章(今江西南昌)。在漢代,帝王即位之次年,即營和山陵,昌邑王劉賀事多僭越,自治壽域,乃入立被廢,客死他鄉,不得歸葬,營而未用,遂成廢冢。此洞共有明道,側室,甬道,耳室,主室等九部分組成。總長89.80米,最寬28米,石壁最高處15米,如劈如削。洞室整體結構佈局嚴謹,開工整,鬼斧神工,令人驚歎。洞內冬暖夏涼,氣候宜人,涓涓清泉,自石罅中滲出,懸溜不斷。"雲開山上地,雨滴洞中天,徑窄藤蘿沒,崖高日月懸......",正是金山洞的真實寫照.千古奇觀,勝地佳境,吸引著歷代眾多的遊客.有多少文人名士懷著幾多感慨.幾多讚歎,欣然命筆,留下了膾炙人口的詩句和精僻的考證.明道兩壁上現存寧以來的刻44幀,具有較高的史料價值和藝術價值,成為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宋,金元時期,這裡曾為佛寺,香火旺盛,經久不衰。洞門上方的"敕賜大明禪院"六個大字,為金大定三年所刻,洞內現存石佛像一尊,高約90釐米,為元泰定四年(1327年)所造。雕刻精細,造型美觀。

歲月滄桑,時移的物變,金山的古建築多已毀壞。1997年,民營企業家解慶章先生斥巨資脩金山,恢復了大部分原有建築,同時增建了中華道觀,麒麟園等景點,並修建游泳池,賓館,飯莊等休閒設施。目前,金山已成為魯西南著名的誘遊觀光勝地。

鉅野 文化旅遊

鉅野縣

昌邑故城:昌邑故城位於鉅野縣城南27公里處,屬大謝集鎮的昌邑集,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西漢時的山陽國、山陽郡、昌邑國。晉初改高平國,南朝宋改高平郡,至隋唐時期昌邑為縣。歷經七百餘年,雖經十次以上或為國、或郡的更改,但均為郡、國的都城。

經文物工作者調查勘測,古城平面略呈方形,面積約三平方公里。城牆分段板築,土質為摻石灰的粘黑土。城址上有前昌邑、後昌邑、侯花園、城角劉四個帶有古遺址名稱意義的村莊。發現大量漢代遺物和少量的戰國遺物。有瓦、小鼻罐、壺、銅鏃、鐵柱、弩機、陶井圈等。還有石磨、石槽、房基址、釀造窯址。另有唐、宋、金、元時期的鐵釜、碗、盤等。昌邑自古即兵家必爭之地。秦二世二年的“楚漢之爭”,漢景帝三年的周亞夫平“七國之亂”都發生在這裡。昌邑又是走蛟臥虎之地,孕育出許多曠世梟雄。樑王彭越在此揭竿;東漢末,曹操封費亭侯於此。自西漢至魏晉許多文臣武將,如彭越、酈商、仲長統、許廣漢、王式、龔遂、魯峻、王吉、張敞、張儉、劉表、伊籍、李典、王燦、王叔和、陳騫都曾事功於此。

據查證古城內外文物古蹟極為豐富。除在禹梁山發掘的漢昌邑王劉髆之墓外,還有漢御史大夫卜式墓、樑王彭越墓、侯莊漢墓、漢荊州刺史李剛墓等。昌邑是東漢名儒楊震辭金之所,曾建楊震廟“四知堂”和紀念塔,也因年久,隨古城頹廢倒塌。西漢時城內已有冶鐵業,是九州四十九處從事鐵器生產的官辦工業之一。據<漢書>載,斯時當地從事冶鐵的工役達二百八十多人。經發掘證實,此地為西漢昌邑王劉賀的兵工廠。是當地經濟、政治、文化發展的鼎盛都城,故為戰略重鎮。

昌邑古城自隋唐為縣,宋降為鎮,漸次衰落。再至元明黃河多次大決,厚厚地泥沙將其埋入黃土,僅留一城廓斷垣殘壁隱約可見。據<鉅野縣誌>載,清明時節,每當霪雨隱約可見城闕之形,這就是鉅野“昌城煙雨”。後人作憶秦娥“昌邑懷古”曰:煙雨歇,漠漠故城雄關堞。雄關堞,殘陽晚照,漢家陵闕。楚漢交兵流碧血,酈商衝鋒泣壯烈,彭王略地,千古英傑。

鉅野 文化旅遊

鉅野縣

鉅野文廟:鉅野文廟位於鉅野縣城東南隅,永豐塔北約一百米處。宋金時期鉅野文廟原建於城北,屢經河患,廢立不一。明洪十五年(1382年)縣丞呂讓移建於今址。歷代多次增修擴建,至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縣令章弘鼎新正殿,續成諸祠,規制乃備,佔地三十餘畝,前後五進院落及東西跨院,共建有殿,堂,樓閣,齋,廡,亭,坊近百間。自南而北以太和元氣坊,櫺星門,泮池,戟門,大成殿,明倫堂,尊經閣等形成文廟中軸線;兩側建有進德齋,修業齋,東廡,西廡,名宦祠,鄉賢祠,忠義祠,東華門,西華門等,東跨院為文昌祠,是儒學所在地;西跨院為啟聖祠,後改作訓導宅。乾隆十八年(1753年)。鉅野縣知縣朱容極在此建麟州書院,此後經道光,光緒以及民國年間多次建修葺,書院更具規模,志名遠播。大成殿內祀有孔子,四配(顏回,曾參,子思,孟軻),十二哲(閔損,冉雍,端木賜,仲由,卜商,有若,冉耕,宰予,冉求,言偃,顓孫師,朱熹)的塑像。兩討債列"七十二賢"牌位。整個建築佈局得當,錯落有致,間以蒼松翠柏,形成一處氣勢害寵傳,鬱罩蔥蘢的古建築群。1947年,文廟被廢,大部分建築被毀,僅存大成殿,殿內塑像亦遭劫難。

大成殿是文廟的主體建築,殿基為磚,石混砌,臺基高1。4米,東西長22。3米,南北寬14。25米。大殿通高13。7米,面闊5間,進深3間,重簷九脊歇山式建築。翼角飛翹,綠瓦朱甍,斗拱盤錯,雕樑畫棟。殿四周有24根大型石柱支擎,石柱高3。48米,徑約0。55米。前簷下8根石柱以及後簷端柱為高浮雕二龍戲珠,上綴浮雲,下著波濤,造型生動,雕琢精工。其它石柱為淺浮雕纏枝花卉,構圖繁縟,技藝精湛。後廊中間兩根石柱上分別刻有"大清康熙四十一年七月二十一日","宣議郎知鉅野縣事宛平章弘重建:銘文。殿內有硃紅明柱八根,直徑0。5米,下墊鼓形石礎,上擎殿架,樑疊檁穿,勾心鬥角,顯示出高超的建築藝術。此大成殿仿曲阜孔廟大成殿營建,是魯西南現存最完整縣具有較高藝術價值的古建築。

新中國成立後,文廟舊址為糧食部門佔用,大成殿一度曾為糧倉。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國家對文物保護尤為重視。1982年,山東省文物局撥專款對瀕臨倒塌的大成殿進行了修繕。1995年,糧所搬遷,復建了大成門,大成殿內恢復了孔子及四配塑像,製作神龕,御匾,香案等附屬設施,殿前築建了月臺。目前,文廟正逐步恢復原有建築。成為人們祭仰先哲,加強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基礎地和展示鉅野歷史文明的窗口。

鉅野 文化旅遊

鉅野縣

永豐塔:永豐塔是“鉅野八景”之一。千百年來,它以精美的雕飾,生動的造型,凌風傲霜,矗立在鉅野縣城的東北角,成為鉅野的一大景觀。

據<鉅野縣誌>記載:永豐塔,原“座落於縣治儒學前大佛寺內”。現位於鉅野縣電影院東邊,南臨人民路,北距文廟百餘米,西面不遠是永豐街,東面緊靠縣招待所,是縣級重點保護文物。唐宋時期的大佛寺,方圓20餘畝,寺西建有塔院,塔內藏有佛經;佛廟雕樑畫棟,建造雄偉,佛像神采奕奕,栩栩如生,墓鼓晨鐘,煙霧繚繞,是古代遊覽勝地。宋元時期,永豐塔以北是濟州城內商業鬧市區,有戲樓、酒樓、飯店、旅館,每天說書的、唱戲的、打拳的、賣藝的,鑼鼓管絃之聲,不絕於耳。每當古會,商賈雲集,車水馬龍,熙熙攘攘,熱鬧非凡。由於歷史的滄桑鉅變,如今已成為縣招待所駐地。

塔是佛教建築藝術的一種特殊類型,是釋家僧徒們的一種意識反映。它淵源於古印度等國,是佛教徒們用於埋葬佛體、牙、經書等的處所。傳入中國後,便與中國的古建築相結合,創造出具有中國特色的佛塔。塔形有方柱、圓柱、正八角、鐘形、鼓形等多種,其構造樣式,大致可分實心塔和樓閣式塔兩種。我縣永豐塔,屬樓閣式磚塔。塔形呈八角形,磚石結構,共五層,每層四門,角門對稱,塔內建有磚階梯,層層連接,步步登高,拾級而及塔頂。塔尖為磚木結構,是一圓柱形亭式建築,由木柱架起,青瓦覆蓋,彷彿一把雨傘罩在正中,遠遠望去,莊嚴古樸,十分壯觀。因塔淵源於佛教盛行的古印度等國,古代人們又稱它為佛塔或者梵塔。明嘉靖監察御史馬文健詩云:“浮屠築塔自何埤傀壓晴川。……”<鉅野縣誌>中的“梵塔朝暉”一語,即由此而來,取名“永豐”,意謂“國泰民安,五穀豐登”之意。

從馬文健的五言詩可以看出,明以前,永豐塔的建造時代就沒有定論。時至今日,仍然流傳著各種說法。有的說,塔底兩層毀壞嚴重,時代久遠,應是唐初;有的說,建於唐末;新編<菏澤地名>一書記載:“建於五代周”;新編<魯西南史話>一書則說:“建於北宋”。據<鉅野縣誌>記載:此塔“世傳唐人所建,未含尖而止”;據建國前,塔尖木柱上:“大宋仁宗致和元年修建”的字樣,又證明了此塔最早修建於北宋。近年來,經過省、地、縣考古工作者反覆考查分析論證認為:各種說法,似乎都有道理,從下兩層和上三層新舊不同,構造各異的情況來看,似乎象是個跨時代的建築物。初步結論:(一)建於五代周。因年代很短,沒有建成,北宋以後,繼續修建,才使此塔臻於完整。(二)唐代在此建塔,未及塔頂而停建,由五代北宋續建而成。據<中國古代史常識》(歷史地理部分)和山東考古專家畢寶啟的《山東古塔》一文論述:目前,全國有古塔約三千餘座,其中,山東近三百座。這些塔,除廖廖隋唐者外,大都建於公元十世紀以後的數百年間,以北宋時期為多。宋金時期的塔,大凡外觀八角形,七至十三級(五代亦有五級者),型體高大。

鉅野 文化旅遊

鉅野縣

齊魯會盟臺:齊魯會盟臺亦名會盟臺。《兗州府志·古蹟志》載:“春秋齊魯交兵會盟臺之地,在鉅野縣西南五里,至今高臺尚存”。該臺地處今鉅野縣鉅野鎮西南大李莊以北半華里處,為縣級名勝古蹟重點保護單位。元以前,“此臺崇數仞,廣可蔽二畝”。元末明初,由於黃河決口,再加雨水沖刷,檯面逐漸縮小,現僅存半畝多,高約三米許。1979年,鉅野縣政府為加強對古遺址的保護,在此立有石碑一座。

相傳此臺是春秋時期齊魯兩國會盟處,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周朝自武王繼位後,為確保在山東的統治,採用“封建親戚,以藩屏周”的措施,封姜尚為齊侯,都於營丘(今山東臨淄北);封周公旦的長子伯禽於奄國舊地,建立魯國(今山東曲阜)。自此,齊魯兩國作為東方大國,成了周王朝的兩大支柱。魯國雖以頭等王國就封,但由於東有齊國,西有鄭宋等強國的包圍,紿終未能強大起來。大野之地地處魯宋之郊(《鉅野縣誌》載:章縫為兩國邊界),經常受到宋國的侵擾。為確保邊界安全,魯國就派使臣到齊國去遊說,表示願與齊國結盟。齊國感到如果魯國被削弱或者滅亡,也會危及自身的安全,就表示願與魯國聯合起來,結成友好鄰邦,反對鄭宋兩國的霸權。於是兩國就商定在魯國西境大野之地會盟。為使兩國會盟搞得有聲有色,會前兩國抽調民夫數千人,在大野澤以西濟水以南建築盟臺。會盟的這一天會場上旌旗蔽空,金鼓齊鳴。兩國的軍隊穿甲戴盔,威武雄壯,呈現出一派戎馬倥傯、團結戰鬥的熱烈氣氛。兩國國君商定:1、為使兩國世世代代友好下去,自定約之日起,將此臺命名為齊魯會盟臺,由魯國派兵駐守。2、盟臺上建烽火臺,烽火臺上堆置柴草畜糞,遇到緊急情況,及時點燃,白晝濃煙沖天,夜間火光映野。各地驛站,看到警報,就能及時傳報齊國,齊國聞訊,就要發兵相助。由於齊魯兩國攻守同盟,團結對敵,從此,魯國的邊境就平安無事了。

齊魯會盟臺亦稱西王臺,相傳為“康王趙構閱兵處”。據<鉅野縣誌>載:“宋欽宗靖康二年,康王如濟州,韓世忠領所部勸進。金人縱兵逼之,人心畏懼。世忠據西王臺血戰,金人少卻。翌日,酋帥復率眾數萬人至。時世忠部下僅千餘人,單騎突入,斬其酋長,金兵大潰”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