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道奎:中國真正做機器人的公司不超過10家

機器人 人工智能 大數據 雲計算 財新網 2017-05-22

【財新網】(記者 孫文婧)“中國機器人市場在未來10-15年內保持持續增長沒問題的。但中國的機器人產業必須在現有量的增長基礎上,實現質的提升。”瀋陽新鬆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新鬆)總裁曲道奎5月16日在浙江餘姚舉辦的第四屆中國機器人峰會上表示。

“未來中國大一些的機器人公司應當致力於做平臺型公司,集合更多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等前沿技術。小型機器人公司應當在垂直行業中深紮下去,深入瞭解細分行業的應用需求。如此來實現中國機器人產業整體水平的提升。”曲道奎在接受財新記者採訪時指出。

中國的機器人產業自2013年開始快速增長。曲道奎指出,過去中國機器人市場的容量,甚至比新加坡、臺灣都小得多。自2013年開始,中國機器人市場突然出現井噴,並持續增長。“現在中國早已是全球最大的機器人市場,近幾年每年都保持30%以上的增長率,我認為未來10-15年內保持增長是沒問題的。因為中國有一個很大的市場規模作為產業支撐。”

由於起步較晚,中國機器人市場總體水平跟國外相比尚存較大差距。“近五年,中國做機器人的公司,號稱有三千多家。但這個說法明顯是錯誤的,是名詞的濫用。”曲道奎稱,“現在整個產業鏈上,做零部件的,做集成應用的,都叫自己機器人公司,但實際上真正是做機器人的公司也就是那麼十家、八家。”

“中國真正做機器人的公司並不多,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就更少了。”曲道奎認為,從核心零部件中的運動控制系統到平臺上的語音交互系統,多數中國機器人廠商都不具備產權或品牌。在整個機器人產業鏈上,中國生產機器人零部件和中低端產品者居多,掌握核心技術者偏少,自主品牌發育不足。

整個機器人產業鏈從上游、中游到下游依次為核心零部件、機器人本體制造以及系統集成。目前,在精密減速器、控制器、伺服系統等關鍵零部件方面,核心技術主要為以“四大家族”(德國庫卡、瑞士ABB、日本安川和發那科)為代表的國外廠商所掌握,國內廠商一時難以望其項背,主要依賴進口。國內機器人廠商的業務模式,多數以中下游的機器人本體組裝和系統集成為主。

曲道奎認為,中國機器人產業未來必須在現有量的基礎上,做出質的提升。“現在我們所謂的幾千家機器人公司,拿出去跟國外的四大家族比,肯定比不過別人,技術和品牌都有很大差距,中國要追趕別人,還要花大力氣。”

在今年“兩會”期間,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在記者會上指出,近幾年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速度較快,但存在著大量重複建設問題,中國機器人產業確實有高端產業低端化、低端產品產能過剩的風險。辛國斌還表示,下一步既要在防止產業無序擴張、重複低水平建設上加大力度,又要進一步推動機器人產業的創新。

曲道奎指出,未來機器人行業的發展必須融合人工智能技術。他認為,人類社會即將進入智能時代。機器人作為一項平臺型技術,未來還需要將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前沿技術集成到一起,由此也將帶來對未來製造業和其他垂直領域的改變。

新鬆機器人公司成立於2000年,隸屬於中國科學院,2009年登陸創業板,股票命名為機器人。2016年年報顯示,公司2016年實現營業收入20.33億元,同比增長20.65%;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4.11億元,同比增長4.04%。■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