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迅雷:人口流向逆轉 經濟下行壓力加大

經濟 韓國 日本 金融 證券時報網 2017-04-26

證券時報網(www.stcn.com)04月25日訊

根據官方數據,2015年全國流動人口首次出現減少,流動人口數量從2014年的2.52億降至2015年的2.47億,減少了約500萬人,2016年進一步減少200多萬人,至2.45億。

李迅雷認為,這兩年上海常住人口的數量幾乎不增加了。2016年,上海常住人口僅增加了4.7萬人,其中,戶籍常住人口增加6萬人,這意味著外來常住人口減少了1.3萬人,上海的外來人口連續兩年減少了。不僅是上海如此,北京也有類似情況。2016年,北京常住人口僅增加2.4萬人,外來人口常住佔比也在減少。

流動人口的減少,是人力資源流動性下降的標誌,也是城市化進程放緩的標誌。不少人總在憧憬著經濟的週期性上升,但更應該正視人口流、資金流增速回落的大趨勢。中國不僅流動人口的數量在回落,貨幣增速也在回落,1990-2010年這二十年,M2平均增長速度為20.5% ,如今則降了一半至10% 。

人口老齡化將在兩個層面對經濟增長產生不利影響:一是勞動人口減少,導致人力成本上升;二是由於作為消費主流人群的25-45歲年齡段人口也開始下降,而這一年齡段群體也是汽車和住房消費的主力群體,這對消費的增長,尤其是對起到經濟引擎作用的住房和汽車消費的影響非常顯見。有人說,人口老齡化或勞動力數量的下降並不可怕,可以用機器人來取代,但機器人不能取代消費,消費不振導致產能過剩,這也是日本已經持續20多年衰退的原因所在。

當然,經濟增速下行是正常的現象,即便是日本、韓國、德國這幾個經濟成功轉型的國家,當人口流動性下降、城市化進程大幅放緩後,GDP從高增長變為中速增長,增速幾乎打了對摺。若是刻意追求GDP的增速維持中高速增長,代價將是巨大的,如債務高企、貨幣氾濫和資產泡沫。因此,面對未來,不應抱有太多僥倖心理或幻想,降低槓桿率、逐步消除資產泡沫,否則的話,系統性金融風險的爆發就難以避免。

綜上所述,隨著中國人口流動性的下降,以農業人口轉移為特性的城鎮化進程已進入後期(外出農民工接近零增長),但以二線城市人口流入為主要特徵的大城市化進程仍在持續,同時,外出人口的迴流(如部分農民工的告老還鄉)現象還會加速,這使得改革開放以來人口“孔雀東南飛”的趨勢發生了部分逆轉。人口流向逆轉的主要原因是人口正邁向深度老齡化,流動人口減少總體看會導致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故資產泡沫會隨著經濟下行而逐步破裂。

當然,人口逆流也帶來了結構性投資機會,因為人口流動意味著區域經濟的分化和結構再調整。在二線城市崛起過程中,可以緊隨人口流向和資金流向,把握好產業投資與資產配置再佈局的機會。

(證券時報網快訊中心)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