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迅雷:今後經濟政策需圍繞兩大難題出招'

經濟 投資 金融 金融界 2019-07-19
"

在全球經濟趨弱、國際貿易紛爭不斷的不利環境下,上半年我國GDP增速仍然達到6.3%,經濟穩中有進,維持在全球GDP平均增速的兩倍以上水平,成績來之不易——這主要得益於減稅降費政策的堅決推進和金融環境的改善、利率水平保持下行趨勢。尤其從總量上看,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走勢平穩,增速雖有所回落,但並沒有出現大幅波動的態勢,更沒有出現斷崖式下滑。但從增長的結構上看,存在一定隱憂,需防患於未然,尤其要透過現象看本質,找出結症所在。

三駕馬車跑得如何?

出口不弱,消費分層,投資倚重房地產

2018年以來,全球製造業PMI大幅下滑,經濟明顯減速,主要經濟體的外貿也逐漸降溫,故外需整體是在走弱的。而貿易摩擦無異於雪上加霜,美國對我國加徵關稅後,清單中涉及的商品出口都明顯大幅下滑,上半年我國對美出口和進口累計增速分別下滑8.1%和29.9%。

不過,從總量看,上半年以人民幣計價的出口增長了6.1%,遠高於全球出口的平均增速,而且一般貿易的出口份額繼續上升,民企的出口增速維持兩位數,對歐盟、東南亞等地區的出口增速繼續上升,體現出結構的優化。同時,1-6月,實際利用外資同比增長7.2%,反映出中國外向型經濟的韌性很足。

包括出口在內的多項經濟數據好於預期,這應該歸功於上半年的減稅降費政策的持續推進,如增值稅從16%降至13%,交通運輸業、建築業等行業現行10%的稅率降至9%,今年前5個月累計新增減稅降費已達8930億元,對企業盈利有明顯改善作用。此外,通過降準和公開市場操作,利率水平總體下行並維持低位,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企業的融資成本。

不過,從第二季度出口增速的回落趨勢看,下半年出口增速仍將有下行壓力,壓力能否緩解,取決於全球經濟的走勢及貿易談判的結果,而全球經濟增速下行趨勢基本確定,很難給予過高期望。

相比外需不足的壓力,我國經濟的內需問題更需要引起重視。這些年來,消費對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性越來越大,說明中國經濟正處在轉型之中,與全球經濟的普遍增長模式正在趨同。如2018年我國經濟增速中,來自消費的貢獻達到75%左右,不過,2019年的消費貢獻率將有所回落

6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3878億元,同比增長9.8%,這一數據令人欣喜,但單月消費的回暖,主要靠乘用車銷量同比大幅增長17%(與國標6將實行有關),接下來幾個月汽車銷量估計很難持續走好。

今年以來,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的中樞已經從9%降至8.4%,社零增速與GDP中消費增速具有較高的一致性。不過社零對增長相對較快的服務類消費統計較少,但從其他數據來看,服務類CPI同比從3%附近降到了2%以下,服務業生產指數從去年高點的8%以上降至當前7.3%,顯示服務消費增速也在回落。

非食品和服務類CPI都有走弱(%)

"

在全球經濟趨弱、國際貿易紛爭不斷的不利環境下,上半年我國GDP增速仍然達到6.3%,經濟穩中有進,維持在全球GDP平均增速的兩倍以上水平,成績來之不易——這主要得益於減稅降費政策的堅決推進和金融環境的改善、利率水平保持下行趨勢。尤其從總量上看,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走勢平穩,增速雖有所回落,但並沒有出現大幅波動的態勢,更沒有出現斷崖式下滑。但從增長的結構上看,存在一定隱憂,需防患於未然,尤其要透過現象看本質,找出結症所在。

三駕馬車跑得如何?

出口不弱,消費分層,投資倚重房地產

2018年以來,全球製造業PMI大幅下滑,經濟明顯減速,主要經濟體的外貿也逐漸降溫,故外需整體是在走弱的。而貿易摩擦無異於雪上加霜,美國對我國加徵關稅後,清單中涉及的商品出口都明顯大幅下滑,上半年我國對美出口和進口累計增速分別下滑8.1%和29.9%。

不過,從總量看,上半年以人民幣計價的出口增長了6.1%,遠高於全球出口的平均增速,而且一般貿易的出口份額繼續上升,民企的出口增速維持兩位數,對歐盟、東南亞等地區的出口增速繼續上升,體現出結構的優化。同時,1-6月,實際利用外資同比增長7.2%,反映出中國外向型經濟的韌性很足。

包括出口在內的多項經濟數據好於預期,這應該歸功於上半年的減稅降費政策的持續推進,如增值稅從16%降至13%,交通運輸業、建築業等行業現行10%的稅率降至9%,今年前5個月累計新增減稅降費已達8930億元,對企業盈利有明顯改善作用。此外,通過降準和公開市場操作,利率水平總體下行並維持低位,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企業的融資成本。

不過,從第二季度出口增速的回落趨勢看,下半年出口增速仍將有下行壓力,壓力能否緩解,取決於全球經濟的走勢及貿易談判的結果,而全球經濟增速下行趨勢基本確定,很難給予過高期望。

相比外需不足的壓力,我國經濟的內需問題更需要引起重視。這些年來,消費對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性越來越大,說明中國經濟正處在轉型之中,與全球經濟的普遍增長模式正在趨同。如2018年我國經濟增速中,來自消費的貢獻達到75%左右,不過,2019年的消費貢獻率將有所回落

6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3878億元,同比增長9.8%,這一數據令人欣喜,但單月消費的回暖,主要靠乘用車銷量同比大幅增長17%(與國標6將實行有關),接下來幾個月汽車銷量估計很難持續走好。

今年以來,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的中樞已經從9%降至8.4%,社零增速與GDP中消費增速具有較高的一致性。不過社零對增長相對較快的服務類消費統計較少,但從其他數據來看,服務類CPI同比從3%附近降到了2%以下,服務業生產指數從去年高點的8%以上降至當前7.3%,顯示服務消費增速也在回落。

非食品和服務類CPI都有走弱(%)

李迅雷:今後經濟政策需圍繞兩大難題出招

儘管消費的降幅不算大,但今年以來,服務和非食品的消費降幅比較明顯,這與居民收入增速放緩、房貸餘額保持較快增長下的居民槓桿率水平提高有關。此外,高端消費繼續走強,中低端消費走弱。這似乎與居民收入結構呈現分化現象有關。

2018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組情況

"

在全球經濟趨弱、國際貿易紛爭不斷的不利環境下,上半年我國GDP增速仍然達到6.3%,經濟穩中有進,維持在全球GDP平均增速的兩倍以上水平,成績來之不易——這主要得益於減稅降費政策的堅決推進和金融環境的改善、利率水平保持下行趨勢。尤其從總量上看,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走勢平穩,增速雖有所回落,但並沒有出現大幅波動的態勢,更沒有出現斷崖式下滑。但從增長的結構上看,存在一定隱憂,需防患於未然,尤其要透過現象看本質,找出結症所在。

三駕馬車跑得如何?

出口不弱,消費分層,投資倚重房地產

2018年以來,全球製造業PMI大幅下滑,經濟明顯減速,主要經濟體的外貿也逐漸降溫,故外需整體是在走弱的。而貿易摩擦無異於雪上加霜,美國對我國加徵關稅後,清單中涉及的商品出口都明顯大幅下滑,上半年我國對美出口和進口累計增速分別下滑8.1%和29.9%。

不過,從總量看,上半年以人民幣計價的出口增長了6.1%,遠高於全球出口的平均增速,而且一般貿易的出口份額繼續上升,民企的出口增速維持兩位數,對歐盟、東南亞等地區的出口增速繼續上升,體現出結構的優化。同時,1-6月,實際利用外資同比增長7.2%,反映出中國外向型經濟的韌性很足。

包括出口在內的多項經濟數據好於預期,這應該歸功於上半年的減稅降費政策的持續推進,如增值稅從16%降至13%,交通運輸業、建築業等行業現行10%的稅率降至9%,今年前5個月累計新增減稅降費已達8930億元,對企業盈利有明顯改善作用。此外,通過降準和公開市場操作,利率水平總體下行並維持低位,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企業的融資成本。

不過,從第二季度出口增速的回落趨勢看,下半年出口增速仍將有下行壓力,壓力能否緩解,取決於全球經濟的走勢及貿易談判的結果,而全球經濟增速下行趨勢基本確定,很難給予過高期望。

相比外需不足的壓力,我國經濟的內需問題更需要引起重視。這些年來,消費對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性越來越大,說明中國經濟正處在轉型之中,與全球經濟的普遍增長模式正在趨同。如2018年我國經濟增速中,來自消費的貢獻達到75%左右,不過,2019年的消費貢獻率將有所回落

6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3878億元,同比增長9.8%,這一數據令人欣喜,但單月消費的回暖,主要靠乘用車銷量同比大幅增長17%(與國標6將實行有關),接下來幾個月汽車銷量估計很難持續走好。

今年以來,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的中樞已經從9%降至8.4%,社零增速與GDP中消費增速具有較高的一致性。不過社零對增長相對較快的服務類消費統計較少,但從其他數據來看,服務類CPI同比從3%附近降到了2%以下,服務業生產指數從去年高點的8%以上降至當前7.3%,顯示服務消費增速也在回落。

非食品和服務類CPI都有走弱(%)

李迅雷:今後經濟政策需圍繞兩大難題出招

儘管消費的降幅不算大,但今年以來,服務和非食品的消費降幅比較明顯,這與居民收入增速放緩、房貸餘額保持較快增長下的居民槓桿率水平提高有關。此外,高端消費繼續走強,中低端消費走弱。這似乎與居民收入結構呈現分化現象有關。

2018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組情況

李迅雷:今後經濟政策需圍繞兩大難題出招

來源:國家統計局,中泰證券研究所

2018年,佔全國人口20%的高收入家庭,去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8%,但同樣佔全國人口20%的中等收入家庭,其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率只有3.1%。如從今年上半年的乘用車銷量結構看,乘用車產銷997.8萬輛和1012.7萬輛,同比下降15.8%和14.0%,但豪華車銷量依然保持正增長。不過,今年上半年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平均增速快於GDP增速,且收入結構有所改善。如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13281元,增長9.0%,去年同期為8.4%。

固定資產投資方面,上半年我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為5.8%,雖然回落幅度不大,但製造業降到了3%,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也只有5.7%,中下游行業盈利低迷、貿易摩擦等可能是重要原因;此外,基建投資增速也只有4.1%。

上半年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仍有10.9%,成為上半年固定資產投資得以穩定的主要因素,根據我們的測算,過去十年房地產拉動了三分之一左右的經濟增長。而這還未考慮家電、傢俱等地產互補品消費,以及地產財富效應帶來的高端消費增長對經濟的貢獻,故地產對經濟的實際拉動作用要比這個數據還要高。

但房地產與資產泡沫風險相伴,短期刺激房地產可以起到穩增長的作用,長期而言,房價不可能持續上漲,一旦下跌,風險波及面將非常之廣,其中金融部門將首當其衝,故今後應逐步降低各大經濟部門對地產的依賴。

製造業投資偏低,對地產依賴較大(%)

"

在全球經濟趨弱、國際貿易紛爭不斷的不利環境下,上半年我國GDP增速仍然達到6.3%,經濟穩中有進,維持在全球GDP平均增速的兩倍以上水平,成績來之不易——這主要得益於減稅降費政策的堅決推進和金融環境的改善、利率水平保持下行趨勢。尤其從總量上看,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走勢平穩,增速雖有所回落,但並沒有出現大幅波動的態勢,更沒有出現斷崖式下滑。但從增長的結構上看,存在一定隱憂,需防患於未然,尤其要透過現象看本質,找出結症所在。

三駕馬車跑得如何?

出口不弱,消費分層,投資倚重房地產

2018年以來,全球製造業PMI大幅下滑,經濟明顯減速,主要經濟體的外貿也逐漸降溫,故外需整體是在走弱的。而貿易摩擦無異於雪上加霜,美國對我國加徵關稅後,清單中涉及的商品出口都明顯大幅下滑,上半年我國對美出口和進口累計增速分別下滑8.1%和29.9%。

不過,從總量看,上半年以人民幣計價的出口增長了6.1%,遠高於全球出口的平均增速,而且一般貿易的出口份額繼續上升,民企的出口增速維持兩位數,對歐盟、東南亞等地區的出口增速繼續上升,體現出結構的優化。同時,1-6月,實際利用外資同比增長7.2%,反映出中國外向型經濟的韌性很足。

包括出口在內的多項經濟數據好於預期,這應該歸功於上半年的減稅降費政策的持續推進,如增值稅從16%降至13%,交通運輸業、建築業等行業現行10%的稅率降至9%,今年前5個月累計新增減稅降費已達8930億元,對企業盈利有明顯改善作用。此外,通過降準和公開市場操作,利率水平總體下行並維持低位,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企業的融資成本。

不過,從第二季度出口增速的回落趨勢看,下半年出口增速仍將有下行壓力,壓力能否緩解,取決於全球經濟的走勢及貿易談判的結果,而全球經濟增速下行趨勢基本確定,很難給予過高期望。

相比外需不足的壓力,我國經濟的內需問題更需要引起重視。這些年來,消費對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性越來越大,說明中國經濟正處在轉型之中,與全球經濟的普遍增長模式正在趨同。如2018年我國經濟增速中,來自消費的貢獻達到75%左右,不過,2019年的消費貢獻率將有所回落

6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3878億元,同比增長9.8%,這一數據令人欣喜,但單月消費的回暖,主要靠乘用車銷量同比大幅增長17%(與國標6將實行有關),接下來幾個月汽車銷量估計很難持續走好。

今年以來,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的中樞已經從9%降至8.4%,社零增速與GDP中消費增速具有較高的一致性。不過社零對增長相對較快的服務類消費統計較少,但從其他數據來看,服務類CPI同比從3%附近降到了2%以下,服務業生產指數從去年高點的8%以上降至當前7.3%,顯示服務消費增速也在回落。

非食品和服務類CPI都有走弱(%)

李迅雷:今後經濟政策需圍繞兩大難題出招

儘管消費的降幅不算大,但今年以來,服務和非食品的消費降幅比較明顯,這與居民收入增速放緩、房貸餘額保持較快增長下的居民槓桿率水平提高有關。此外,高端消費繼續走強,中低端消費走弱。這似乎與居民收入結構呈現分化現象有關。

2018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組情況

李迅雷:今後經濟政策需圍繞兩大難題出招

來源:國家統計局,中泰證券研究所

2018年,佔全國人口20%的高收入家庭,去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8%,但同樣佔全國人口20%的中等收入家庭,其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率只有3.1%。如從今年上半年的乘用車銷量結構看,乘用車產銷997.8萬輛和1012.7萬輛,同比下降15.8%和14.0%,但豪華車銷量依然保持正增長。不過,今年上半年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平均增速快於GDP增速,且收入結構有所改善。如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13281元,增長9.0%,去年同期為8.4%。

固定資產投資方面,上半年我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為5.8%,雖然回落幅度不大,但製造業降到了3%,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也只有5.7%,中下游行業盈利低迷、貿易摩擦等可能是重要原因;此外,基建投資增速也只有4.1%。

上半年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仍有10.9%,成為上半年固定資產投資得以穩定的主要因素,根據我們的測算,過去十年房地產拉動了三分之一左右的經濟增長。而這還未考慮家電、傢俱等地產互補品消費,以及地產財富效應帶來的高端消費增長對經濟的貢獻,故地產對經濟的實際拉動作用要比這個數據還要高。

但房地產與資產泡沫風險相伴,短期刺激房地產可以起到穩增長的作用,長期而言,房價不可能持續上漲,一旦下跌,風險波及面將非常之廣,其中金融部門將首當其衝,故今後應逐步降低各大經濟部門對地產的依賴。

製造業投資偏低,對地產依賴較大(%)

李迅雷:今後經濟政策需圍繞兩大難題出招

來源:WIND,中泰證券研究所

分化趨勢下結構性問題仍需應對

如前所述,上半年總量數據略顯平穩,料下半年經濟會有下行壓力,但全年GDP增速6-6.5%的目標實現應無懸念。在經濟增速緩慢下行、勞動年齡人口減少的過程中,經濟的各種層面均會出現分化現象,這些分化趨勢中,有些屬於良性的分化,有些則不然。

例如,人口的集中度在提升,從欠發達地區流向發達地區,從中小城市流向大城市,儘管會導致欠發達地區經濟增速的放緩,地區間發展差距的擴大,但由於欠發達地區或中小城市人口的流出,使得不同地區的“人均資源擁有量”逐步趨向平衡,進而縮小不同地區之間人均收入的差距。

綜觀大部分發達國家,其區域間經濟發展水平非常不均衡,如日本的東京都市圈、韓國的首爾都市圈、法國的巴黎都市圈都佔了全國人口比重的20%-30%不等,但區域間的基尼係數卻相對較低。

我國也正在經歷大城市化進程,這是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結果,切不可為了所謂的區域均衡發展而過度干預。根據世界銀行的經驗統計數據,經濟密度增加一倍,生產率提高6%,而與中心城市的距離擴大一倍,利潤就下降6%。在經濟增速下行的過程中,為了減低交易成本、節省生產成本,可以通過企業或勞動力的遷移來實現該目標。

此外,還有不少“分化趨勢”屬於非良性的,如高端消費的興旺與中低端消費的不振,其背後實質上是居民收入的分化。根據2018年的統計數據,佔全國居民家庭人口60%的中等收入階層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只增加了4.4%,如果扣除通脹因素,實際增速接近於零。

因此,如何提高中低收入群體的收入水平,將對以消費為主體的經濟帶來顯著影響。目前已經在採取的減稅降費的舉措,應該有利於直接或間接提高居民收入,如去年實施的個稅改革,使得今年前4個月我國個人所得稅改革新增減稅2143億元,預計全年個人所得稅將減少5000億左右。

但這5000億左右的減稅額,對於促進消費的貢獻仍是有限的,而對於縮小收入差距的作用更有限。因此,仍需要採取更多的改革舉措來提高中低收入階層的收入或社會保障水平,同時也需要對高收入階層的邊際消費傾向遞減現象,採取鼓勵消費等舉措。

企業部門也出現了分化趨勢,分化的主要因素是經營成本上升、產能過剩、有效需求不足等。因此,早在2016年初就開始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這對於大部分中小企業而言,必然帶來較大的經營壓力,如環保要求提升帶來的成本上升、融資成本提高等。

此外,民企與國企之間的信用利差也有擴大現象,如今年前五個月,民企發行的信用債僅有4000多億,佔信用債發行規模的比重不到10%。而且,民企的信用利差中位數在3%以上,而國企只有1.25%左右。可見,儘管上半年國內流動性總體充裕,但流動性分層現象十分明顯,更助推了企業間的分化。

商業銀行總信用擴張力度

"

在全球經濟趨弱、國際貿易紛爭不斷的不利環境下,上半年我國GDP增速仍然達到6.3%,經濟穩中有進,維持在全球GDP平均增速的兩倍以上水平,成績來之不易——這主要得益於減稅降費政策的堅決推進和金融環境的改善、利率水平保持下行趨勢。尤其從總量上看,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走勢平穩,增速雖有所回落,但並沒有出現大幅波動的態勢,更沒有出現斷崖式下滑。但從增長的結構上看,存在一定隱憂,需防患於未然,尤其要透過現象看本質,找出結症所在。

三駕馬車跑得如何?

出口不弱,消費分層,投資倚重房地產

2018年以來,全球製造業PMI大幅下滑,經濟明顯減速,主要經濟體的外貿也逐漸降溫,故外需整體是在走弱的。而貿易摩擦無異於雪上加霜,美國對我國加徵關稅後,清單中涉及的商品出口都明顯大幅下滑,上半年我國對美出口和進口累計增速分別下滑8.1%和29.9%。

不過,從總量看,上半年以人民幣計價的出口增長了6.1%,遠高於全球出口的平均增速,而且一般貿易的出口份額繼續上升,民企的出口增速維持兩位數,對歐盟、東南亞等地區的出口增速繼續上升,體現出結構的優化。同時,1-6月,實際利用外資同比增長7.2%,反映出中國外向型經濟的韌性很足。

包括出口在內的多項經濟數據好於預期,這應該歸功於上半年的減稅降費政策的持續推進,如增值稅從16%降至13%,交通運輸業、建築業等行業現行10%的稅率降至9%,今年前5個月累計新增減稅降費已達8930億元,對企業盈利有明顯改善作用。此外,通過降準和公開市場操作,利率水平總體下行並維持低位,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企業的融資成本。

不過,從第二季度出口增速的回落趨勢看,下半年出口增速仍將有下行壓力,壓力能否緩解,取決於全球經濟的走勢及貿易談判的結果,而全球經濟增速下行趨勢基本確定,很難給予過高期望。

相比外需不足的壓力,我國經濟的內需問題更需要引起重視。這些年來,消費對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性越來越大,說明中國經濟正處在轉型之中,與全球經濟的普遍增長模式正在趨同。如2018年我國經濟增速中,來自消費的貢獻達到75%左右,不過,2019年的消費貢獻率將有所回落

6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3878億元,同比增長9.8%,這一數據令人欣喜,但單月消費的回暖,主要靠乘用車銷量同比大幅增長17%(與國標6將實行有關),接下來幾個月汽車銷量估計很難持續走好。

今年以來,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的中樞已經從9%降至8.4%,社零增速與GDP中消費增速具有較高的一致性。不過社零對增長相對較快的服務類消費統計較少,但從其他數據來看,服務類CPI同比從3%附近降到了2%以下,服務業生產指數從去年高點的8%以上降至當前7.3%,顯示服務消費增速也在回落。

非食品和服務類CPI都有走弱(%)

李迅雷:今後經濟政策需圍繞兩大難題出招

儘管消費的降幅不算大,但今年以來,服務和非食品的消費降幅比較明顯,這與居民收入增速放緩、房貸餘額保持較快增長下的居民槓桿率水平提高有關。此外,高端消費繼續走強,中低端消費走弱。這似乎與居民收入結構呈現分化現象有關。

2018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組情況

李迅雷:今後經濟政策需圍繞兩大難題出招

來源:國家統計局,中泰證券研究所

2018年,佔全國人口20%的高收入家庭,去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8%,但同樣佔全國人口20%的中等收入家庭,其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率只有3.1%。如從今年上半年的乘用車銷量結構看,乘用車產銷997.8萬輛和1012.7萬輛,同比下降15.8%和14.0%,但豪華車銷量依然保持正增長。不過,今年上半年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平均增速快於GDP增速,且收入結構有所改善。如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13281元,增長9.0%,去年同期為8.4%。

固定資產投資方面,上半年我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為5.8%,雖然回落幅度不大,但製造業降到了3%,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也只有5.7%,中下游行業盈利低迷、貿易摩擦等可能是重要原因;此外,基建投資增速也只有4.1%。

上半年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仍有10.9%,成為上半年固定資產投資得以穩定的主要因素,根據我們的測算,過去十年房地產拉動了三分之一左右的經濟增長。而這還未考慮家電、傢俱等地產互補品消費,以及地產財富效應帶來的高端消費增長對經濟的貢獻,故地產對經濟的實際拉動作用要比這個數據還要高。

但房地產與資產泡沫風險相伴,短期刺激房地產可以起到穩增長的作用,長期而言,房價不可能持續上漲,一旦下跌,風險波及面將非常之廣,其中金融部門將首當其衝,故今後應逐步降低各大經濟部門對地產的依賴。

製造業投資偏低,對地產依賴較大(%)

李迅雷:今後經濟政策需圍繞兩大難題出招

來源:WIND,中泰證券研究所

分化趨勢下結構性問題仍需應對

如前所述,上半年總量數據略顯平穩,料下半年經濟會有下行壓力,但全年GDP增速6-6.5%的目標實現應無懸念。在經濟增速緩慢下行、勞動年齡人口減少的過程中,經濟的各種層面均會出現分化現象,這些分化趨勢中,有些屬於良性的分化,有些則不然。

例如,人口的集中度在提升,從欠發達地區流向發達地區,從中小城市流向大城市,儘管會導致欠發達地區經濟增速的放緩,地區間發展差距的擴大,但由於欠發達地區或中小城市人口的流出,使得不同地區的“人均資源擁有量”逐步趨向平衡,進而縮小不同地區之間人均收入的差距。

綜觀大部分發達國家,其區域間經濟發展水平非常不均衡,如日本的東京都市圈、韓國的首爾都市圈、法國的巴黎都市圈都佔了全國人口比重的20%-30%不等,但區域間的基尼係數卻相對較低。

我國也正在經歷大城市化進程,這是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結果,切不可為了所謂的區域均衡發展而過度干預。根據世界銀行的經驗統計數據,經濟密度增加一倍,生產率提高6%,而與中心城市的距離擴大一倍,利潤就下降6%。在經濟增速下行的過程中,為了減低交易成本、節省生產成本,可以通過企業或勞動力的遷移來實現該目標。

此外,還有不少“分化趨勢”屬於非良性的,如高端消費的興旺與中低端消費的不振,其背後實質上是居民收入的分化。根據2018年的統計數據,佔全國居民家庭人口60%的中等收入階層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只增加了4.4%,如果扣除通脹因素,實際增速接近於零。

因此,如何提高中低收入群體的收入水平,將對以消費為主體的經濟帶來顯著影響。目前已經在採取的減稅降費的舉措,應該有利於直接或間接提高居民收入,如去年實施的個稅改革,使得今年前4個月我國個人所得稅改革新增減稅2143億元,預計全年個人所得稅將減少5000億左右。

但這5000億左右的減稅額,對於促進消費的貢獻仍是有限的,而對於縮小收入差距的作用更有限。因此,仍需要採取更多的改革舉措來提高中低收入階層的收入或社會保障水平,同時也需要對高收入階層的邊際消費傾向遞減現象,採取鼓勵消費等舉措。

企業部門也出現了分化趨勢,分化的主要因素是經營成本上升、產能過剩、有效需求不足等。因此,早在2016年初就開始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這對於大部分中小企業而言,必然帶來較大的經營壓力,如環保要求提升帶來的成本上升、融資成本提高等。

此外,民企與國企之間的信用利差也有擴大現象,如今年前五個月,民企發行的信用債僅有4000多億,佔信用債發行規模的比重不到10%。而且,民企的信用利差中位數在3%以上,而國企只有1.25%左右。可見,儘管上半年國內流動性總體充裕,但流動性分層現象十分明顯,更助推了企業間的分化。

商業銀行總信用擴張力度

李迅雷:今後經濟政策需圍繞兩大難題出招

來源:WIND,中泰證券研究所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