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歷山路47號要拆 百年修女院或平移

建築 天主教 文物 社會 生活日報 2017-04-01

濟南歷山路47號的大院內有一座“修女院”,這座老建築已經擁有百餘年曆史。記者在採訪中發現,雖然數次傳聞要被拆遷,但目前修女院整體建築仍完好保留著,並被公佈為濟南市文保單位,其中一部分區域已被出租為辦公場所。據院內知情人介紹,歷山路47號大院拆遷在即,修女院建築將向靠近歷山路和花園路交界口的方向進行平移。

濟南歷山路47號要拆 百年修女院或平移

百年老建築已列為文保單位

3月21日中午,記者來到位於歷山路47號的大院。從院子門口看,這座院子與尋常的家屬院沒有區別,但走進院子裡面,卻看到三座別具特點的“紅色建築”,在最北邊還有一座灰色磚石結構帶有閣樓的二層老建築。這座灰磚老建築就是原來的“修女會院”。雖然樓梯外觀已經比較破舊,但總體保存仍然比較完好。樓體為對稱設計,建築二層開有多個長方形老虎窗,樓體外側搭起腳手架,似乎要維修加固,但現場並沒有見到施工人員。

據近代建築研究專家張潤武先生考證,包括現存的二層帶閣樓的西式樓房在內,附近區域曾是原天主教方濟各會聖母傳教修女會院所轄的安老院和孤兒院。1908年,由修女瑪利亞在濟南東關東圩門23號創辦,距今已經有近110年的歷史。當時有房屋145間,佔地17畝,設有織布、紡線等生產設備,

1914年重修過。此處還一度為教會學校淑德女中,1952年併入濟南市立教養院,1958年前後成為山東省第一革命殘廢軍人速成中學分校的校舍。現在仔細辨認,仍可看到建築前立面上方接近房簷的地方,有字體被清除後殘留的痕跡。

記者看到,修女院樓前牆壁上,掛著2013年濟南市人民政府所立的濟南市第四批文物保護單位牌匾,上面寫著“歷山路原天主教方濟聖母傳教修女會院”幾個紅色大字。在靠近門框的位置,豎立著一個寫有“修女院”三字的白色牌子,與門框上方玻璃窗上的“山東省教育廳證書辦公室”金色牌子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這個修女院聽說是德國人建的,以前修女就住在這裡邊,可好了,裡面全部鋪著木地板,冬暖夏涼。”一位正在大院裡散步的老大爺告訴記者說。

據傳整體平移到旁邊的路口

記者在現場明顯感受到大院拆遷在即的氛圍。在大院門口以及院內多處,都張貼有最新的拆遷提示:“省教學儀器廠拆遷片區東至歷山路,西至東圩子壕,南至教育大廈,北至東關大街,出入請注意安全。”按照拆遷區域的劃分,修女院正在上述拆遷的範圍內。難道修女院也要在這次拆遷中被拆除嗎?

走進修女院一樓走廊,可以看到牆壁上的白色材料已經大片大片地脫落,地板磚雖歷經百年卻依然十分平整,色彩鮮豔如初。記者走進位於走廊最東頭的山東省影山機動車駕駛員培訓中心報名處諮詢情況,一位工作人員表示,“這座樓肯定不會拆,我整天在這裡也沒聽說要拆。”

一位不願意說出姓名的院內居民指著修女院告訴記者,“修女院的二樓以前是修女們禱告的地方,現在連同一樓都租出去了,有駕校,還有其他的單位,閣樓現在是倉庫。”記者注意到,修女院門前堆放著大量的雜物,舊沙發、椅子、兒童玩的小汽車等,應有盡有,還堆著很多亂七八糟的東西,甚至還有一輛廢棄的汽車。

這位居民說,“這個修女院已經跟大院一塊賣給開發商了,開始一直說要拆遷,但說了十年還沒拆,現在沒人管很亂,就怕一不注意給拆了。”

與修女院相鄰的楊氏小廚房工作人員李女士稱,“這邊具體什麼時間拆遷不太清楚,但這個修女院肯定不拆,聽說,有規劃把它平移到歷山路與花園路交界的路口去,然後在現在的這個地方蓋新樓。”

正在往車上裝貨的陳益明經常出入這裡,對拆遷的事情也有所瞭解。他說,“這個修女院往別的地方平移很麻煩,要花很多錢。但不管咋的,也不能因為搬遷把文物給毀了。為了保護文物多花點錢值。”

文物專家希望旁邊老建築一起保護

院內另一位老年居民對記者說,歷山路邊上像這種一百多年的建築沒幾座,就應該保留下來,給後人看看,畢竟見證了一段歷史。這位居民感慨地說,院子裡靠近教育大廈的紅磚建築和大禮堂是建於1950年代的老建築,有六十多年曆史,現在也都租出去了,聽說它們要被拆遷,也挺可惜的。

“修女院建築平移的事,我目前還不瞭解情況。但該建築是市級文保單位,如果平移要報請文物主管部門審批才能實施。”21日下午,濟南市考古研究所所長李銘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如果有可能,文物還是原址保護為好。除了修女院,歷山路47號大院內的大禮堂和一排紅磚建築,都是上世紀50年代的老建築,也很有歷史建築特點,希望能一起盡力加以保護。(記者 郭學軍)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