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叫囂這一領域完勝中國,卻犯低級錯誤,西方打臉:世界一流?

據瞭解,印度8月31日19時(北京時間21時30分)左右在薩迪什·達萬航天中心發射了一枚區域導航衛星(NAVIC),不過在發射後19分鐘,原本應該進入軌道的衛星卻出現了問題。

其整流罩在二級工作期間也就是發射後3分23秒時分離失敗,結果成為了火箭的死重影響了軌道高度,儘管衛星在後續的過程中與火箭實現了分離,但由於整流罩的存在,導致只能在整流罩內亂動,猶如太空篩盅。

印度叫囂這一領域完勝中國,卻犯低級錯誤,西方打臉:世界一流?

印度區域導航衛星系統(IRNSS)是印度研發的區域型衛星導航系統,大家也可以理解為印度版的“北斗”導航系統,主要提供兩種服務,包括民用的標準定位和軍用的限制性服務,一共包括7顆衛星。

印度自己聲稱可以保持對周邊1500公里範圍內的用戶進行精確制導和定位授時,定位精度為10米以內,並且表示在這一領域完勝中國!

印度叫囂這一領域完勝中國,卻犯低級錯誤,西方打臉:世界一流?

此次發射的IRNSS-1H導航衛星是“印度區域衛星導航系統”(IRNSS)的第八顆衛星,原本打算用來替換因為星鍾失效的IRNSS-R1A衛星,除此之外,還有三顆導航衛星出現了同樣的問題,其原子鐘遇到了無法解釋的錯誤。

此次擔任發射任務的是印度自己的PSLV-XL火箭,原本計劃是將衛星送入20650公里遠地點675公里近地點的橢圓形軌道,但由於失誤最終只有6554公里。

印度叫囂這一領域完勝中國,卻犯低級錯誤,西方打臉:世界一流?

這不禁又讓老狼想起了在6月19日0時11分,由中國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搭載的國產“中星9A”直播衛星也出現了問題,導致“中星9A”被遺落在了距離地面1萬6千公里的太空中,距離預定軌道還有2萬多公里。

不過,“上帝並沒有拋棄中星9A,反而還出手拉了它一把”,“中星9A”依靠自帶的燃料獨自在太空中“徒步”爬升2萬多公里,於7月5日成功定點,完成了一次長達16天的“太空自救”,堪稱中國“星堅強”!

印度叫囂這一領域完勝中國,卻犯低級錯誤,西方打臉:世界一流?

話說回來,將印度的導航衛星系統(IRNSS)與中國的“北斗”相比那還真是小巫見大巫,單單從數量上來看,IRNSS只有7顆,而“北斗”系統目前有15顆衛星在軌運行,5顆新一代衛星已經完成在軌調試,即將進入工作狀態;

不僅如此,據中國衛星導航系統委員會主席王力透露:今年,我們還將發射6-8顆衛星;2018-2020年,再發射20多顆衛星,逐步具備全球服務能力。

這樣算下來,“北斗”系統衛星總數至少達46顆,接近美國GPS的兩倍(28顆,4顆備用),也就是說在2020年,中國將完成全世界規模最龐大的定位衛星系統。

印度叫囂這一領域完勝中國,卻犯低級錯誤,西方打臉:世界一流?

其服務精度範圍為1米左右,即便在有建築、大樹遮擋的“城市峽谷”地帶也能被精準定位,在部分地區“北斗”甚至能夠實現釐米級精準定位,僅憑這一點,“北斗”就已經優於美國的GPS,足以將其轟下“神壇”!

借用“北斗”衛星系統總師楊慧的話來說“這個孩子一定要放到市場上去摔打才能成長,希望大家愛這個孩子,但不要溺愛。作為北斗衛星的研製者,我們更希望看到它被人們實實在在地用起來,人們在能用的前提下有所包容,哪怕是在罵中逐漸接受它。”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