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空遠遠不如印度?甚至中國將印度視為空間技術直接競爭對手

航空航天 航天技術 天文 中國核電 水瓶視角 2017-06-10

美媒稱,6月5日,印度成功發射了一顆“重量級”衛星,成為繼美、俄、中、日、歐洲航天局之後,第6個有能力發射重量超過3噸的超級衛星的國家或地區。今年2月15日,印度還曾用自主研發的PSLV-C37運載火箭,成功實現了“一箭104星”發射,打破了俄羅斯在2014年創造的“一箭37星”的世界紀錄。據印度媒體《水晶》報道,中國空間項目的官員隨後開會討論了印度的成就,並分析了中國自主的太空項目的商業化可行性,稱中國將印度視為空間技術的直接競爭對手。

據美國之音電臺網站6月8日報道,分析人士指出,中印之間的競爭正從經濟和地緣政治等方面上升到太空領域,儘管國家榮譽和國防戰略是兩國太空競爭的主要動力,但雙方也不乏其他實用性考慮,比如在發展高速通訊基礎設施、為他國發射衛星、自然災害預警以及農作物監測等方面,太空技術都能帶來實際效益。

中國航空遠遠不如印度?甚至中國將印度視為空間技術直接競爭對手

印度極軌衛星運載火箭發射

充滿自信的中國人則往往很鄙視印度,認為這是個稀裡糊塗,幹啥啥不成的國家。不過以一個客觀的態度來看待其他國家,或許會有更真實的認識。

至少在以下幾件事上,印度確實領先於中國——至少暫時是這樣。

中國航空遠遠不如印度?甚至中國將印度視為空間技術直接競爭對手

印度自己研製的“Mangalyaan”火星探測器

1、印度探測了火星,而且幹活超省錢

2014年9月24日,印度曼加里安號進入火星軌道,成為繼美國、俄羅斯和歐盟之後,世界第四個成功進行火星探測的國家,也開創了亞洲國家探測火星的紀錄。

更令人矚目的是,印度火星探測項目耗資僅僅7400萬美元,相當於半架波音“夢想”客機的費用。而好萊塢科幻片《地心引力》的拍攝成本是1億美元。

中國航空遠遠不如印度?甚至中國將印度視為空間技術直接競爭對手

印度衛星組裝中

2、遙感衛星,印度比中國做得更好

印度第一顆遙感衛星發射於1988年,而1999年中國才發射第一顆傳輸型遙感衛星。

2010年,印度的民用遙感衛星分辨率達到了0.8米級別,而中國相當級別的民用遙感衛星,要4年後才首次發射。

中國航空遠遠不如印度?甚至中國將印度視為空間技術直接競爭對手

印度藥物

3、印度藥物研發:佔據了美國三分之一的市場

據印度《經濟時報》網站報道,印度在生產和出口非專利藥方面處於領先地位。金融服務機構埃德爾魏斯集團2014年11月發佈的報告表明,印度獲批的“藥物主文件(DMF)”超過300份,佔美國市場近三分之一份額,而中國則落後於印度,僅有一半而已。

為了和印度競爭,中國製藥企業在不斷從印度“挖牆腳”,以高薪優優待“引誘”印度製藥科學家奔向中國懷抱。一家從事中印語言文化交流的機構表示:“最近這批學習普通話的100名高級專家中有近15位來自制藥部門。”

中國航空遠遠不如印度?甚至中國將印度視為空間技術直接競爭對手

印度電影

4、印度電影:海外票房最高超過一億美元

2015年,在國產電影保護月的呵護下,中國的國產片突破了24億的歷史記錄。

不過,在海外,中國的電影則敗給了寶萊塢。今年大熱的印度電影《外星醉漢PK地球神》獲得了1億美元的海外票房,而比較一下近幾年內中國國內的熱片,在海外都相當慘淡。《泰囧》在美國賣了5.7萬美元,《讓子彈飛》也只有6.3萬美元,至於《致青春》……只差10美元就過萬了。

中國航空遠遠不如印度?甚至中國將印度視為空間技術直接競爭對手

印度古丹庫蘭核電站試運行延期

5、核電站發電的比例,印度比中國略高一點點

印度擁有20多座核電站,核能發電佔全印度目前電力供應的3%,而中國核電佔總電量的比例在全球最大的17個核電國中墊底。

根據印度雄心勃勃但不一定能靠譜的計劃,到2050年,印度核能發電能力將達到目前的12倍,屆時,印度的核發電量將達到47萬兆瓦,這個產能將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核能利用國——美國年核電能力的5倍。

然而需要說的是印度對航天的重視程度遠遠高於我國,雖然我們有空間站,載人航天,探月計劃等壯舉,但是我們的一系列航天計劃很大程度上都是圍繞實際應用來的,中國純為了科研目的發射的實踐系列衛星但現在也只發射了十顆,用於科學研究的神舟飛船也只有四次,因而每次發射都有無數高校要擠著搶衛星,可能要等到天舟飛船發射了才能有足夠寬裕的航天科研空間吧;而相比之下,印度則更多的把航天資源用於科學研究,印度在航天科學研究領域的項目撥款是要高於我國的,當然也不排除有相當一部分經費是被用於其他研究或者是被貪汙掉了。

中國航空遠遠不如印度?甚至中國將印度視為空間技術直接競爭對手

專家:一箭104星印度航天小投資也有大作為

因為兩國航天發展的思路幾乎完全不一樣。和中國不同,印度的國際關係很好,所以航天沒有必要從頭到尾自己做,有條件去挑自己有興趣並且有能力做好的事來做。

這兩種思維本身並沒有相對的優劣,能找到固定的盟友也是實力的一部分,然則盟友的東西到底不完全是自己的,不考慮具體國情的話是不能直接下結論那種更先進,厲害多少年的。

你對這件事怎麼看?歡迎點擊下方評論按鈕,立刻參與話題討論!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