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高考看科舉 細數科舉制度在中國古代的存在感

高考 隋朝 明朝 唐朝 互動百科 2017-06-10

借高考看科舉  細數科舉制度在中國古代的存在感

時間不知不覺過得飛快,轉眼間高考已經結束。想起曾經參加過的高考,你是否還會想起當年的感受呢?你知道讓很多人痛恨,又讓很多人熱衷的考試是怎麼發展來的嗎?

考試最初的名字叫做科舉,它是古代中國人的發明。在使用科舉制度之前,古代君主也嘗試了許多種方式招納人才,訪賢、選士、察舉、九品中正制等方式,每一種都有進步性,但也有各自的侷限性。

借高考看科舉  細數科舉制度在中國古代的存在感

而科舉制度傳承了數千年,儘管爭議不斷,但其公平、公正、量才為用的制度理想卻是值得繼承的。

隋朝統一全國後,為了適應封建經濟和政治關係的發展變化,為了擴大封建統治階級參與政權的要求,加強中央集權,於是把選拔官吏的權力收歸中央,用科舉制代替九品中正制。

科舉制度最早起源於隋代。隋朝統一後,為了加強中央集權,決定推行科舉制代替九品中正制,使得所有人都有成為官吏的機會。不過當時是草創時期,還沒有形成完整的規範制度,但卻成功的將讀書、應考和作官三者結合了起來。

借高考看科舉  細數科舉制度在中國古代的存在感

唐代繼承並大大發展了隋代的科舉制度。唐朝文科的科目很多,常科每年舉行,制科是皇帝臨時詔令設置的科目。從武則天開始,又有武舉之設,由兵部考試。

宋代對科舉制度作了不少重要的改革。宋太祖正式建立了殿試製度,即在吏部考試後,皇帝在殿廷之上主持最高一級的考試,決定錄取的名單和名次。從此時開始,殿試的第一名稱狀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

借高考看科舉  細數科舉制度在中國古代的存在感

明清是科舉制度極盛的時期,也是走向衰亡的時期。明代以前,學院只是為科舉培養人才的方法之一。但從明代開始,進學院卻成為了科舉的必由之路。明清兩代文科只設進士一科,考試內容主要是八股文。武科考騎射、舉重等武藝。

光緒三十一年,光緒頒下“諭旨”,停止科舉考試,延續了1300多年的科舉制度最終被廢除。

(全文完)

轉載請註明“來源:百科解密APP”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