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掙扎的向上-科舉制下階層的流動'

"

最近幾個月看了何炳棣先生的《明清社會史論》,書中研究了科舉制對促進社會流動的作用。光是各地的方誌,何炳棣就查閱了數千份,足以見得用功之深。本書我最感興趣的部分是收錄的27條案例,從中可以一窺明清時期各個階層社會流動的狀況。

實際上,明清時期大多數人都處於社會底層,實現社會躍升的畢竟是少數,也有中西學者認為中國古代社會是固化的,何炳棣先生則認為中國古代社會是流動的,起碼明清時期是這樣的狀況。那麼科舉制對社會流動作用到底如何,本人就以《明清社會史論》附錄的案例為藍本,做一番闡釋。

中國傳統社會將人分為士農工商四類群體,但這是基於世襲分工,而不是職業的分工。因為早在隋唐之際,所謂的世家大族早已因為戰爭、政治打擊等分崩離析,後世所謂的四民的劃分更多是基於理想的法律形式,現實中的情況則是另一番面貌。

"

最近幾個月看了何炳棣先生的《明清社會史論》,書中研究了科舉制對促進社會流動的作用。光是各地的方誌,何炳棣就查閱了數千份,足以見得用功之深。本書我最感興趣的部分是收錄的27條案例,從中可以一窺明清時期各個階層社會流動的狀況。

實際上,明清時期大多數人都處於社會底層,實現社會躍升的畢竟是少數,也有中西學者認為中國古代社會是固化的,何炳棣先生則認為中國古代社會是流動的,起碼明清時期是這樣的狀況。那麼科舉制對社會流動作用到底如何,本人就以《明清社會史論》附錄的案例為藍本,做一番闡釋。

中國傳統社會將人分為士農工商四類群體,但這是基於世襲分工,而不是職業的分工。因為早在隋唐之際,所謂的世家大族早已因為戰爭、政治打擊等分崩離析,後世所謂的四民的劃分更多是基於理想的法律形式,現實中的情況則是另一番面貌。

掙扎的向上-科舉制下階層的流動

士農工商劃分是中國傳統社會的理想社會分層

為什麼這樣說?如果基於四民的劃分,那麼中國古代社會將是停滯的超穩定狀況,根本不存在階層流動的現象。顯然這樣的超穩定狀態不可能存在,否則也不會有改朝換代和內亂外患,在科舉考試製度實施之前,這樣的超穩定社會早已打破。

科舉制則是將無序的社會流動轉由政府掌控的具體實踐。雖然之前也曾經歷過察舉制、九品中正制等社會上升渠道,但以道德、出身的選拔標準很快便被少數家族操控,完全背離了政府掌控社會階層流動的目的。直到科舉制度的出現,以個人才能同臺競爭,為更多的出身寒微的家族提供了機會。

下面我們選取明代弘治三年進士唐貴的案例:

唐貴出生在武進縣的一個貧困家庭,父親有病在家休養,因此唐貴不得不外出工作補貼家用。但是唐貴一心想做個學者,所以在工作之餘加緊學習。他先是發現參加科舉士子的文章有著極大的市場價值,於是蒐集起來加以編排出版,獲得一部分錢奉養雙親,撫養弟妹,同時利用這些賺來的錢作為學習的費用,考上了生員。在此之後,他仍然無論寒暑還是白晝都加緊學習,又相繼通過了歲試、科試,因此名氣漸顯,有人聘請他擔任塾師,工資漸長。籌措了二十多年後,他終於攢夠了足夠的積蓄,購買三百畝田,辭去塾師的工作,專心讀書,最終考取了弘治三年二甲第五名,授予戶科給事中一職,其子嗣也通過科舉考試做官,成為當地的望族,實現了家族從底層到上層的躍升。

像唐貴這樣出身社會底層的案例明清時期還有很多,比如有出身卑微的鐵匠、鹽戶、漁民等等,都通過克服經濟困難,努力讀書,通過科舉實現了階層的躍升。即便從明代開始,各類社學、義學廣佈,官方的學院也設到縣一級政區,但是能夠獲得官方獎學金廩生的名額畢竟是少數,大多數人連生存都負擔不起,遑論讀書科舉,真實情況則是更多的底層人民仍然無法接受教育,整日只能為生計奔波。所以,“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對於大多數來說,只是一種幻想。

當然,案例中也有因為是大族,因為奢侈的愛好、外出交友、捐輸、戰爭等,最終使得一個家族沉淪,反映出中國社會“富不過三代”讖語的映射。山西介休範氏在清初因為與蒙古從事邊貿發家,其家族更是獲取了壟斷口北的貿易和銅貿易的特權,在清代康熙、雍正年間受到皇帝的恩寵,因此被授予太僕寺卿一職。其家族成員也通過科舉或者捐官的形式獲取官位,但在乾隆後期因為不再受到皇帝恩寵,取消了壟斷特權,這個家族迅速衰落,清嘉慶年間山西《介休縣誌》中記載範氏的名人已經很少。

這個案例可以說是紅頂商人的代表,其家族因為與政治結合,迅速發家,後來又因為政治失勢而迅速衰落,真是讓人有“其勃也興焉,其亡也忽焉”的感慨。我們可以將其作為一個家族向下流動的案例。那到底是什麼導致家族之間在科舉制下上下流動,變化極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

首先,從人口結構來看,只有少數人才有充足的時間和資金準備科舉考試。

上面我們列舉的唐貴的例子便是證據。唐貴因為家貧需要補貼家庭,因此只能輟學就工,等到家庭經濟條件明顯改善之後,才能專心讀書,光這個就耗時數十年,而且還有唐貴的堅持。在社會上,更多的貧困家庭則終其一生都在經濟的泥淖裡掙扎,根本沒有機會讀書。

"

最近幾個月看了何炳棣先生的《明清社會史論》,書中研究了科舉制對促進社會流動的作用。光是各地的方誌,何炳棣就查閱了數千份,足以見得用功之深。本書我最感興趣的部分是收錄的27條案例,從中可以一窺明清時期各個階層社會流動的狀況。

實際上,明清時期大多數人都處於社會底層,實現社會躍升的畢竟是少數,也有中西學者認為中國古代社會是固化的,何炳棣先生則認為中國古代社會是流動的,起碼明清時期是這樣的狀況。那麼科舉制對社會流動作用到底如何,本人就以《明清社會史論》附錄的案例為藍本,做一番闡釋。

中國傳統社會將人分為士農工商四類群體,但這是基於世襲分工,而不是職業的分工。因為早在隋唐之際,所謂的世家大族早已因為戰爭、政治打擊等分崩離析,後世所謂的四民的劃分更多是基於理想的法律形式,現實中的情況則是另一番面貌。

掙扎的向上-科舉制下階層的流動

士農工商劃分是中國傳統社會的理想社會分層

為什麼這樣說?如果基於四民的劃分,那麼中國古代社會將是停滯的超穩定狀況,根本不存在階層流動的現象。顯然這樣的超穩定狀態不可能存在,否則也不會有改朝換代和內亂外患,在科舉考試製度實施之前,這樣的超穩定社會早已打破。

科舉制則是將無序的社會流動轉由政府掌控的具體實踐。雖然之前也曾經歷過察舉制、九品中正制等社會上升渠道,但以道德、出身的選拔標準很快便被少數家族操控,完全背離了政府掌控社會階層流動的目的。直到科舉制度的出現,以個人才能同臺競爭,為更多的出身寒微的家族提供了機會。

下面我們選取明代弘治三年進士唐貴的案例:

唐貴出生在武進縣的一個貧困家庭,父親有病在家休養,因此唐貴不得不外出工作補貼家用。但是唐貴一心想做個學者,所以在工作之餘加緊學習。他先是發現參加科舉士子的文章有著極大的市場價值,於是蒐集起來加以編排出版,獲得一部分錢奉養雙親,撫養弟妹,同時利用這些賺來的錢作為學習的費用,考上了生員。在此之後,他仍然無論寒暑還是白晝都加緊學習,又相繼通過了歲試、科試,因此名氣漸顯,有人聘請他擔任塾師,工資漸長。籌措了二十多年後,他終於攢夠了足夠的積蓄,購買三百畝田,辭去塾師的工作,專心讀書,最終考取了弘治三年二甲第五名,授予戶科給事中一職,其子嗣也通過科舉考試做官,成為當地的望族,實現了家族從底層到上層的躍升。

像唐貴這樣出身社會底層的案例明清時期還有很多,比如有出身卑微的鐵匠、鹽戶、漁民等等,都通過克服經濟困難,努力讀書,通過科舉實現了階層的躍升。即便從明代開始,各類社學、義學廣佈,官方的學院也設到縣一級政區,但是能夠獲得官方獎學金廩生的名額畢竟是少數,大多數人連生存都負擔不起,遑論讀書科舉,真實情況則是更多的底層人民仍然無法接受教育,整日只能為生計奔波。所以,“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對於大多數來說,只是一種幻想。

當然,案例中也有因為是大族,因為奢侈的愛好、外出交友、捐輸、戰爭等,最終使得一個家族沉淪,反映出中國社會“富不過三代”讖語的映射。山西介休範氏在清初因為與蒙古從事邊貿發家,其家族更是獲取了壟斷口北的貿易和銅貿易的特權,在清代康熙、雍正年間受到皇帝的恩寵,因此被授予太僕寺卿一職。其家族成員也通過科舉或者捐官的形式獲取官位,但在乾隆後期因為不再受到皇帝恩寵,取消了壟斷特權,這個家族迅速衰落,清嘉慶年間山西《介休縣誌》中記載範氏的名人已經很少。

這個案例可以說是紅頂商人的代表,其家族因為與政治結合,迅速發家,後來又因為政治失勢而迅速衰落,真是讓人有“其勃也興焉,其亡也忽焉”的感慨。我們可以將其作為一個家族向下流動的案例。那到底是什麼導致家族之間在科舉制下上下流動,變化極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

首先,從人口結構來看,只有少數人才有充足的時間和資金準備科舉考試。

上面我們列舉的唐貴的例子便是證據。唐貴因為家貧需要補貼家庭,因此只能輟學就工,等到家庭經濟條件明顯改善之後,才能專心讀書,光這個就耗時數十年,而且還有唐貴的堅持。在社會上,更多的貧困家庭則終其一生都在經濟的泥淖裡掙扎,根本沒有機會讀書。

掙扎的向上-科舉制下階層的流動

科舉士子

"

最近幾個月看了何炳棣先生的《明清社會史論》,書中研究了科舉制對促進社會流動的作用。光是各地的方誌,何炳棣就查閱了數千份,足以見得用功之深。本書我最感興趣的部分是收錄的27條案例,從中可以一窺明清時期各個階層社會流動的狀況。

實際上,明清時期大多數人都處於社會底層,實現社會躍升的畢竟是少數,也有中西學者認為中國古代社會是固化的,何炳棣先生則認為中國古代社會是流動的,起碼明清時期是這樣的狀況。那麼科舉制對社會流動作用到底如何,本人就以《明清社會史論》附錄的案例為藍本,做一番闡釋。

中國傳統社會將人分為士農工商四類群體,但這是基於世襲分工,而不是職業的分工。因為早在隋唐之際,所謂的世家大族早已因為戰爭、政治打擊等分崩離析,後世所謂的四民的劃分更多是基於理想的法律形式,現實中的情況則是另一番面貌。

掙扎的向上-科舉制下階層的流動

士農工商劃分是中國傳統社會的理想社會分層

為什麼這樣說?如果基於四民的劃分,那麼中國古代社會將是停滯的超穩定狀況,根本不存在階層流動的現象。顯然這樣的超穩定狀態不可能存在,否則也不會有改朝換代和內亂外患,在科舉考試製度實施之前,這樣的超穩定社會早已打破。

科舉制則是將無序的社會流動轉由政府掌控的具體實踐。雖然之前也曾經歷過察舉制、九品中正制等社會上升渠道,但以道德、出身的選拔標準很快便被少數家族操控,完全背離了政府掌控社會階層流動的目的。直到科舉制度的出現,以個人才能同臺競爭,為更多的出身寒微的家族提供了機會。

下面我們選取明代弘治三年進士唐貴的案例:

唐貴出生在武進縣的一個貧困家庭,父親有病在家休養,因此唐貴不得不外出工作補貼家用。但是唐貴一心想做個學者,所以在工作之餘加緊學習。他先是發現參加科舉士子的文章有著極大的市場價值,於是蒐集起來加以編排出版,獲得一部分錢奉養雙親,撫養弟妹,同時利用這些賺來的錢作為學習的費用,考上了生員。在此之後,他仍然無論寒暑還是白晝都加緊學習,又相繼通過了歲試、科試,因此名氣漸顯,有人聘請他擔任塾師,工資漸長。籌措了二十多年後,他終於攢夠了足夠的積蓄,購買三百畝田,辭去塾師的工作,專心讀書,最終考取了弘治三年二甲第五名,授予戶科給事中一職,其子嗣也通過科舉考試做官,成為當地的望族,實現了家族從底層到上層的躍升。

像唐貴這樣出身社會底層的案例明清時期還有很多,比如有出身卑微的鐵匠、鹽戶、漁民等等,都通過克服經濟困難,努力讀書,通過科舉實現了階層的躍升。即便從明代開始,各類社學、義學廣佈,官方的學院也設到縣一級政區,但是能夠獲得官方獎學金廩生的名額畢竟是少數,大多數人連生存都負擔不起,遑論讀書科舉,真實情況則是更多的底層人民仍然無法接受教育,整日只能為生計奔波。所以,“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對於大多數來說,只是一種幻想。

當然,案例中也有因為是大族,因為奢侈的愛好、外出交友、捐輸、戰爭等,最終使得一個家族沉淪,反映出中國社會“富不過三代”讖語的映射。山西介休範氏在清初因為與蒙古從事邊貿發家,其家族更是獲取了壟斷口北的貿易和銅貿易的特權,在清代康熙、雍正年間受到皇帝的恩寵,因此被授予太僕寺卿一職。其家族成員也通過科舉或者捐官的形式獲取官位,但在乾隆後期因為不再受到皇帝恩寵,取消了壟斷特權,這個家族迅速衰落,清嘉慶年間山西《介休縣誌》中記載範氏的名人已經很少。

這個案例可以說是紅頂商人的代表,其家族因為與政治結合,迅速發家,後來又因為政治失勢而迅速衰落,真是讓人有“其勃也興焉,其亡也忽焉”的感慨。我們可以將其作為一個家族向下流動的案例。那到底是什麼導致家族之間在科舉制下上下流動,變化極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

首先,從人口結構來看,只有少數人才有充足的時間和資金準備科舉考試。

上面我們列舉的唐貴的例子便是證據。唐貴因為家貧需要補貼家庭,因此只能輟學就工,等到家庭經濟條件明顯改善之後,才能專心讀書,光這個就耗時數十年,而且還有唐貴的堅持。在社會上,更多的貧困家庭則終其一生都在經濟的泥淖裡掙扎,根本沒有機會讀書。

掙扎的向上-科舉制下階層的流動

科舉士子

掙扎的向上-科舉制下階層的流動

科舉考試也是一場比拼體力的考試,在為期數日的考試中,大多數都要待在逼仄的房間裡吃喝拉撒。

何炳棣也承認,許多家庭在讀書與生存中往往首先解決生存問題,即便有少數有毅力的人成功,但也不能反映多數情況,即大多數人讀過一些書,或因為家中難以支持,或其他變故最終放棄科舉之路,而轉向其他方向發展。即便在某些宗族發達的地區,通過設立學田、宗田、宗學的方式資助宗族中的貧困聰穎子弟,但也是少數人能夠享受這樣的待遇。在中國北方宗族不發達的地方則沒有這樣的好條件。

其次,基於馬太效應,在科舉考試中也有反映。

據何炳棣的三類統計表,即三代以內有功名的家庭,三代以內有一人有功名的家庭、三代以內兩人有功名的家庭。清代以後,有兩人以上的功名的家庭在科舉上的優勢越來越明顯,三代以內無功名的士子的名額佔比越來越低,無法在各種資源上與這些大族競爭。

因為明清有蔭官制度,只要父親擔任一定職位的官員之後,子嗣能憑藉父親官位進入官場,而且他們升官也快,或者可以參加專門為其準備的特別考試,錄取率比一般的科舉考試要高很多。就是從準備科舉的經費、教師、圖書等來看,做過官的家庭也比沒做過官的家庭有優勢,科舉制實際上成為了少數人的遊戲。

"

最近幾個月看了何炳棣先生的《明清社會史論》,書中研究了科舉制對促進社會流動的作用。光是各地的方誌,何炳棣就查閱了數千份,足以見得用功之深。本書我最感興趣的部分是收錄的27條案例,從中可以一窺明清時期各個階層社會流動的狀況。

實際上,明清時期大多數人都處於社會底層,實現社會躍升的畢竟是少數,也有中西學者認為中國古代社會是固化的,何炳棣先生則認為中國古代社會是流動的,起碼明清時期是這樣的狀況。那麼科舉制對社會流動作用到底如何,本人就以《明清社會史論》附錄的案例為藍本,做一番闡釋。

中國傳統社會將人分為士農工商四類群體,但這是基於世襲分工,而不是職業的分工。因為早在隋唐之際,所謂的世家大族早已因為戰爭、政治打擊等分崩離析,後世所謂的四民的劃分更多是基於理想的法律形式,現實中的情況則是另一番面貌。

掙扎的向上-科舉制下階層的流動

士農工商劃分是中國傳統社會的理想社會分層

為什麼這樣說?如果基於四民的劃分,那麼中國古代社會將是停滯的超穩定狀況,根本不存在階層流動的現象。顯然這樣的超穩定狀態不可能存在,否則也不會有改朝換代和內亂外患,在科舉考試製度實施之前,這樣的超穩定社會早已打破。

科舉制則是將無序的社會流動轉由政府掌控的具體實踐。雖然之前也曾經歷過察舉制、九品中正制等社會上升渠道,但以道德、出身的選拔標準很快便被少數家族操控,完全背離了政府掌控社會階層流動的目的。直到科舉制度的出現,以個人才能同臺競爭,為更多的出身寒微的家族提供了機會。

下面我們選取明代弘治三年進士唐貴的案例:

唐貴出生在武進縣的一個貧困家庭,父親有病在家休養,因此唐貴不得不外出工作補貼家用。但是唐貴一心想做個學者,所以在工作之餘加緊學習。他先是發現參加科舉士子的文章有著極大的市場價值,於是蒐集起來加以編排出版,獲得一部分錢奉養雙親,撫養弟妹,同時利用這些賺來的錢作為學習的費用,考上了生員。在此之後,他仍然無論寒暑還是白晝都加緊學習,又相繼通過了歲試、科試,因此名氣漸顯,有人聘請他擔任塾師,工資漸長。籌措了二十多年後,他終於攢夠了足夠的積蓄,購買三百畝田,辭去塾師的工作,專心讀書,最終考取了弘治三年二甲第五名,授予戶科給事中一職,其子嗣也通過科舉考試做官,成為當地的望族,實現了家族從底層到上層的躍升。

像唐貴這樣出身社會底層的案例明清時期還有很多,比如有出身卑微的鐵匠、鹽戶、漁民等等,都通過克服經濟困難,努力讀書,通過科舉實現了階層的躍升。即便從明代開始,各類社學、義學廣佈,官方的學院也設到縣一級政區,但是能夠獲得官方獎學金廩生的名額畢竟是少數,大多數人連生存都負擔不起,遑論讀書科舉,真實情況則是更多的底層人民仍然無法接受教育,整日只能為生計奔波。所以,“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對於大多數來說,只是一種幻想。

當然,案例中也有因為是大族,因為奢侈的愛好、外出交友、捐輸、戰爭等,最終使得一個家族沉淪,反映出中國社會“富不過三代”讖語的映射。山西介休範氏在清初因為與蒙古從事邊貿發家,其家族更是獲取了壟斷口北的貿易和銅貿易的特權,在清代康熙、雍正年間受到皇帝的恩寵,因此被授予太僕寺卿一職。其家族成員也通過科舉或者捐官的形式獲取官位,但在乾隆後期因為不再受到皇帝恩寵,取消了壟斷特權,這個家族迅速衰落,清嘉慶年間山西《介休縣誌》中記載範氏的名人已經很少。

這個案例可以說是紅頂商人的代表,其家族因為與政治結合,迅速發家,後來又因為政治失勢而迅速衰落,真是讓人有“其勃也興焉,其亡也忽焉”的感慨。我們可以將其作為一個家族向下流動的案例。那到底是什麼導致家族之間在科舉制下上下流動,變化極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

首先,從人口結構來看,只有少數人才有充足的時間和資金準備科舉考試。

上面我們列舉的唐貴的例子便是證據。唐貴因為家貧需要補貼家庭,因此只能輟學就工,等到家庭經濟條件明顯改善之後,才能專心讀書,光這個就耗時數十年,而且還有唐貴的堅持。在社會上,更多的貧困家庭則終其一生都在經濟的泥淖裡掙扎,根本沒有機會讀書。

掙扎的向上-科舉制下階層的流動

科舉士子

掙扎的向上-科舉制下階層的流動

科舉考試也是一場比拼體力的考試,在為期數日的考試中,大多數都要待在逼仄的房間裡吃喝拉撒。

何炳棣也承認,許多家庭在讀書與生存中往往首先解決生存問題,即便有少數有毅力的人成功,但也不能反映多數情況,即大多數人讀過一些書,或因為家中難以支持,或其他變故最終放棄科舉之路,而轉向其他方向發展。即便在某些宗族發達的地區,通過設立學田、宗田、宗學的方式資助宗族中的貧困聰穎子弟,但也是少數人能夠享受這樣的待遇。在中國北方宗族不發達的地方則沒有這樣的好條件。

其次,基於馬太效應,在科舉考試中也有反映。

據何炳棣的三類統計表,即三代以內有功名的家庭,三代以內有一人有功名的家庭、三代以內兩人有功名的家庭。清代以後,有兩人以上的功名的家庭在科舉上的優勢越來越明顯,三代以內無功名的士子的名額佔比越來越低,無法在各種資源上與這些大族競爭。

因為明清有蔭官制度,只要父親擔任一定職位的官員之後,子嗣能憑藉父親官位進入官場,而且他們升官也快,或者可以參加專門為其準備的特別考試,錄取率比一般的科舉考試要高很多。就是從準備科舉的經費、教師、圖書等來看,做過官的家庭也比沒做過官的家庭有優勢,科舉制實際上成為了少數人的遊戲。

掙扎的向上-科舉制下階層的流動

范進曾因考中舉人而精神崩潰

再次,鴉片戰爭後,實現社會上升的通道越來越多。

如淮軍中出身的劉坤一等人通過軍功、或者舉薦實現了階層的躍升,在科舉制廢除後,還有通過做實業,早期的洋行,實現了階層的躍升。上述許多人都沒有功名,或者較低的功名的代表。鴉片戰爭後是一個窗口期,為更多的無法通過科舉考試的人提供了機會,湘軍的左宗棠、江忠源、淮軍中的劉銘傳等均是無科名或較低科名的人,這些人的崛起於太平天國和洋務運動期間,成為同光中興的重臣。當然,這是大時代的特例。

最後,資本的加持作用。

明代中後期以來,隨著人口的大量增加,金錢作用的發揮,科舉考試的通過率越來越低,藉助科舉考試實現階層躍升越來越成為少數人的專利。

在何炳棣的統計中,明代中期以後,特別是清代以後,在東南省份,由於人口快速增加,而相應的錄取名額沒有增加,科舉考試通過率極低,以至於出現了冒籍的現象和全國廣佈的紹興師爺。

金錢也可以影響買官,明清政府規定,在朝廷出征、興修公共工程出資,可以獲取相應的功名。許多大商人出資購買官職,成為了亦官亦商的儒商,如山西介休的範氏,晚清的胡雪巖等等,不一而足。

"

最近幾個月看了何炳棣先生的《明清社會史論》,書中研究了科舉制對促進社會流動的作用。光是各地的方誌,何炳棣就查閱了數千份,足以見得用功之深。本書我最感興趣的部分是收錄的27條案例,從中可以一窺明清時期各個階層社會流動的狀況。

實際上,明清時期大多數人都處於社會底層,實現社會躍升的畢竟是少數,也有中西學者認為中國古代社會是固化的,何炳棣先生則認為中國古代社會是流動的,起碼明清時期是這樣的狀況。那麼科舉制對社會流動作用到底如何,本人就以《明清社會史論》附錄的案例為藍本,做一番闡釋。

中國傳統社會將人分為士農工商四類群體,但這是基於世襲分工,而不是職業的分工。因為早在隋唐之際,所謂的世家大族早已因為戰爭、政治打擊等分崩離析,後世所謂的四民的劃分更多是基於理想的法律形式,現實中的情況則是另一番面貌。

掙扎的向上-科舉制下階層的流動

士農工商劃分是中國傳統社會的理想社會分層

為什麼這樣說?如果基於四民的劃分,那麼中國古代社會將是停滯的超穩定狀況,根本不存在階層流動的現象。顯然這樣的超穩定狀態不可能存在,否則也不會有改朝換代和內亂外患,在科舉考試製度實施之前,這樣的超穩定社會早已打破。

科舉制則是將無序的社會流動轉由政府掌控的具體實踐。雖然之前也曾經歷過察舉制、九品中正制等社會上升渠道,但以道德、出身的選拔標準很快便被少數家族操控,完全背離了政府掌控社會階層流動的目的。直到科舉制度的出現,以個人才能同臺競爭,為更多的出身寒微的家族提供了機會。

下面我們選取明代弘治三年進士唐貴的案例:

唐貴出生在武進縣的一個貧困家庭,父親有病在家休養,因此唐貴不得不外出工作補貼家用。但是唐貴一心想做個學者,所以在工作之餘加緊學習。他先是發現參加科舉士子的文章有著極大的市場價值,於是蒐集起來加以編排出版,獲得一部分錢奉養雙親,撫養弟妹,同時利用這些賺來的錢作為學習的費用,考上了生員。在此之後,他仍然無論寒暑還是白晝都加緊學習,又相繼通過了歲試、科試,因此名氣漸顯,有人聘請他擔任塾師,工資漸長。籌措了二十多年後,他終於攢夠了足夠的積蓄,購買三百畝田,辭去塾師的工作,專心讀書,最終考取了弘治三年二甲第五名,授予戶科給事中一職,其子嗣也通過科舉考試做官,成為當地的望族,實現了家族從底層到上層的躍升。

像唐貴這樣出身社會底層的案例明清時期還有很多,比如有出身卑微的鐵匠、鹽戶、漁民等等,都通過克服經濟困難,努力讀書,通過科舉實現了階層的躍升。即便從明代開始,各類社學、義學廣佈,官方的學院也設到縣一級政區,但是能夠獲得官方獎學金廩生的名額畢竟是少數,大多數人連生存都負擔不起,遑論讀書科舉,真實情況則是更多的底層人民仍然無法接受教育,整日只能為生計奔波。所以,“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對於大多數來說,只是一種幻想。

當然,案例中也有因為是大族,因為奢侈的愛好、外出交友、捐輸、戰爭等,最終使得一個家族沉淪,反映出中國社會“富不過三代”讖語的映射。山西介休範氏在清初因為與蒙古從事邊貿發家,其家族更是獲取了壟斷口北的貿易和銅貿易的特權,在清代康熙、雍正年間受到皇帝的恩寵,因此被授予太僕寺卿一職。其家族成員也通過科舉或者捐官的形式獲取官位,但在乾隆後期因為不再受到皇帝恩寵,取消了壟斷特權,這個家族迅速衰落,清嘉慶年間山西《介休縣誌》中記載範氏的名人已經很少。

這個案例可以說是紅頂商人的代表,其家族因為與政治結合,迅速發家,後來又因為政治失勢而迅速衰落,真是讓人有“其勃也興焉,其亡也忽焉”的感慨。我們可以將其作為一個家族向下流動的案例。那到底是什麼導致家族之間在科舉制下上下流動,變化極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

首先,從人口結構來看,只有少數人才有充足的時間和資金準備科舉考試。

上面我們列舉的唐貴的例子便是證據。唐貴因為家貧需要補貼家庭,因此只能輟學就工,等到家庭經濟條件明顯改善之後,才能專心讀書,光這個就耗時數十年,而且還有唐貴的堅持。在社會上,更多的貧困家庭則終其一生都在經濟的泥淖裡掙扎,根本沒有機會讀書。

掙扎的向上-科舉制下階層的流動

科舉士子

掙扎的向上-科舉制下階層的流動

科舉考試也是一場比拼體力的考試,在為期數日的考試中,大多數都要待在逼仄的房間裡吃喝拉撒。

何炳棣也承認,許多家庭在讀書與生存中往往首先解決生存問題,即便有少數有毅力的人成功,但也不能反映多數情況,即大多數人讀過一些書,或因為家中難以支持,或其他變故最終放棄科舉之路,而轉向其他方向發展。即便在某些宗族發達的地區,通過設立學田、宗田、宗學的方式資助宗族中的貧困聰穎子弟,但也是少數人能夠享受這樣的待遇。在中國北方宗族不發達的地方則沒有這樣的好條件。

其次,基於馬太效應,在科舉考試中也有反映。

據何炳棣的三類統計表,即三代以內有功名的家庭,三代以內有一人有功名的家庭、三代以內兩人有功名的家庭。清代以後,有兩人以上的功名的家庭在科舉上的優勢越來越明顯,三代以內無功名的士子的名額佔比越來越低,無法在各種資源上與這些大族競爭。

因為明清有蔭官制度,只要父親擔任一定職位的官員之後,子嗣能憑藉父親官位進入官場,而且他們升官也快,或者可以參加專門為其準備的特別考試,錄取率比一般的科舉考試要高很多。就是從準備科舉的經費、教師、圖書等來看,做過官的家庭也比沒做過官的家庭有優勢,科舉制實際上成為了少數人的遊戲。

掙扎的向上-科舉制下階層的流動

范進曾因考中舉人而精神崩潰

再次,鴉片戰爭後,實現社會上升的通道越來越多。

如淮軍中出身的劉坤一等人通過軍功、或者舉薦實現了階層的躍升,在科舉制廢除後,還有通過做實業,早期的洋行,實現了階層的躍升。上述許多人都沒有功名,或者較低的功名的代表。鴉片戰爭後是一個窗口期,為更多的無法通過科舉考試的人提供了機會,湘軍的左宗棠、江忠源、淮軍中的劉銘傳等均是無科名或較低科名的人,這些人的崛起於太平天國和洋務運動期間,成為同光中興的重臣。當然,這是大時代的特例。

最後,資本的加持作用。

明代中後期以來,隨著人口的大量增加,金錢作用的發揮,科舉考試的通過率越來越低,藉助科舉考試實現階層躍升越來越成為少數人的專利。

在何炳棣的統計中,明代中期以後,特別是清代以後,在東南省份,由於人口快速增加,而相應的錄取名額沒有增加,科舉考試通過率極低,以至於出現了冒籍的現象和全國廣佈的紹興師爺。

金錢也可以影響買官,明清政府規定,在朝廷出征、興修公共工程出資,可以獲取相應的功名。許多大商人出資購買官職,成為了亦官亦商的儒商,如山西介休的範氏,晚清的胡雪巖等等,不一而足。

掙扎的向上-科舉制下階層的流動

胡雪巖是著名的官商,曾因捐助軍需獲得黃馬褂一件。

當然,我們也能看到科舉考試通過率低,還有科舉考試的不確定性在發生作用。在完全憑藉個人能力的考試中,雖然一些官員能夠為自己的子嗣提供最好的資源,但要獲取更高的官職,還是要參加科舉考試,對一些大族的子弟通過考試也有一定影響。

"

最近幾個月看了何炳棣先生的《明清社會史論》,書中研究了科舉制對促進社會流動的作用。光是各地的方誌,何炳棣就查閱了數千份,足以見得用功之深。本書我最感興趣的部分是收錄的27條案例,從中可以一窺明清時期各個階層社會流動的狀況。

實際上,明清時期大多數人都處於社會底層,實現社會躍升的畢竟是少數,也有中西學者認為中國古代社會是固化的,何炳棣先生則認為中國古代社會是流動的,起碼明清時期是這樣的狀況。那麼科舉制對社會流動作用到底如何,本人就以《明清社會史論》附錄的案例為藍本,做一番闡釋。

中國傳統社會將人分為士農工商四類群體,但這是基於世襲分工,而不是職業的分工。因為早在隋唐之際,所謂的世家大族早已因為戰爭、政治打擊等分崩離析,後世所謂的四民的劃分更多是基於理想的法律形式,現實中的情況則是另一番面貌。

掙扎的向上-科舉制下階層的流動

士農工商劃分是中國傳統社會的理想社會分層

為什麼這樣說?如果基於四民的劃分,那麼中國古代社會將是停滯的超穩定狀況,根本不存在階層流動的現象。顯然這樣的超穩定狀態不可能存在,否則也不會有改朝換代和內亂外患,在科舉考試製度實施之前,這樣的超穩定社會早已打破。

科舉制則是將無序的社會流動轉由政府掌控的具體實踐。雖然之前也曾經歷過察舉制、九品中正制等社會上升渠道,但以道德、出身的選拔標準很快便被少數家族操控,完全背離了政府掌控社會階層流動的目的。直到科舉制度的出現,以個人才能同臺競爭,為更多的出身寒微的家族提供了機會。

下面我們選取明代弘治三年進士唐貴的案例:

唐貴出生在武進縣的一個貧困家庭,父親有病在家休養,因此唐貴不得不外出工作補貼家用。但是唐貴一心想做個學者,所以在工作之餘加緊學習。他先是發現參加科舉士子的文章有著極大的市場價值,於是蒐集起來加以編排出版,獲得一部分錢奉養雙親,撫養弟妹,同時利用這些賺來的錢作為學習的費用,考上了生員。在此之後,他仍然無論寒暑還是白晝都加緊學習,又相繼通過了歲試、科試,因此名氣漸顯,有人聘請他擔任塾師,工資漸長。籌措了二十多年後,他終於攢夠了足夠的積蓄,購買三百畝田,辭去塾師的工作,專心讀書,最終考取了弘治三年二甲第五名,授予戶科給事中一職,其子嗣也通過科舉考試做官,成為當地的望族,實現了家族從底層到上層的躍升。

像唐貴這樣出身社會底層的案例明清時期還有很多,比如有出身卑微的鐵匠、鹽戶、漁民等等,都通過克服經濟困難,努力讀書,通過科舉實現了階層的躍升。即便從明代開始,各類社學、義學廣佈,官方的學院也設到縣一級政區,但是能夠獲得官方獎學金廩生的名額畢竟是少數,大多數人連生存都負擔不起,遑論讀書科舉,真實情況則是更多的底層人民仍然無法接受教育,整日只能為生計奔波。所以,“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對於大多數來說,只是一種幻想。

當然,案例中也有因為是大族,因為奢侈的愛好、外出交友、捐輸、戰爭等,最終使得一個家族沉淪,反映出中國社會“富不過三代”讖語的映射。山西介休範氏在清初因為與蒙古從事邊貿發家,其家族更是獲取了壟斷口北的貿易和銅貿易的特權,在清代康熙、雍正年間受到皇帝的恩寵,因此被授予太僕寺卿一職。其家族成員也通過科舉或者捐官的形式獲取官位,但在乾隆後期因為不再受到皇帝恩寵,取消了壟斷特權,這個家族迅速衰落,清嘉慶年間山西《介休縣誌》中記載範氏的名人已經很少。

這個案例可以說是紅頂商人的代表,其家族因為與政治結合,迅速發家,後來又因為政治失勢而迅速衰落,真是讓人有“其勃也興焉,其亡也忽焉”的感慨。我們可以將其作為一個家族向下流動的案例。那到底是什麼導致家族之間在科舉制下上下流動,變化極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

首先,從人口結構來看,只有少數人才有充足的時間和資金準備科舉考試。

上面我們列舉的唐貴的例子便是證據。唐貴因為家貧需要補貼家庭,因此只能輟學就工,等到家庭經濟條件明顯改善之後,才能專心讀書,光這個就耗時數十年,而且還有唐貴的堅持。在社會上,更多的貧困家庭則終其一生都在經濟的泥淖裡掙扎,根本沒有機會讀書。

掙扎的向上-科舉制下階層的流動

科舉士子

掙扎的向上-科舉制下階層的流動

科舉考試也是一場比拼體力的考試,在為期數日的考試中,大多數都要待在逼仄的房間裡吃喝拉撒。

何炳棣也承認,許多家庭在讀書與生存中往往首先解決生存問題,即便有少數有毅力的人成功,但也不能反映多數情況,即大多數人讀過一些書,或因為家中難以支持,或其他變故最終放棄科舉之路,而轉向其他方向發展。即便在某些宗族發達的地區,通過設立學田、宗田、宗學的方式資助宗族中的貧困聰穎子弟,但也是少數人能夠享受這樣的待遇。在中國北方宗族不發達的地方則沒有這樣的好條件。

其次,基於馬太效應,在科舉考試中也有反映。

據何炳棣的三類統計表,即三代以內有功名的家庭,三代以內有一人有功名的家庭、三代以內兩人有功名的家庭。清代以後,有兩人以上的功名的家庭在科舉上的優勢越來越明顯,三代以內無功名的士子的名額佔比越來越低,無法在各種資源上與這些大族競爭。

因為明清有蔭官制度,只要父親擔任一定職位的官員之後,子嗣能憑藉父親官位進入官場,而且他們升官也快,或者可以參加專門為其準備的特別考試,錄取率比一般的科舉考試要高很多。就是從準備科舉的經費、教師、圖書等來看,做過官的家庭也比沒做過官的家庭有優勢,科舉制實際上成為了少數人的遊戲。

掙扎的向上-科舉制下階層的流動

范進曾因考中舉人而精神崩潰

再次,鴉片戰爭後,實現社會上升的通道越來越多。

如淮軍中出身的劉坤一等人通過軍功、或者舉薦實現了階層的躍升,在科舉制廢除後,還有通過做實業,早期的洋行,實現了階層的躍升。上述許多人都沒有功名,或者較低的功名的代表。鴉片戰爭後是一個窗口期,為更多的無法通過科舉考試的人提供了機會,湘軍的左宗棠、江忠源、淮軍中的劉銘傳等均是無科名或較低科名的人,這些人的崛起於太平天國和洋務運動期間,成為同光中興的重臣。當然,這是大時代的特例。

最後,資本的加持作用。

明代中後期以來,隨著人口的大量增加,金錢作用的發揮,科舉考試的通過率越來越低,藉助科舉考試實現階層躍升越來越成為少數人的專利。

在何炳棣的統計中,明代中期以後,特別是清代以後,在東南省份,由於人口快速增加,而相應的錄取名額沒有增加,科舉考試通過率極低,以至於出現了冒籍的現象和全國廣佈的紹興師爺。

金錢也可以影響買官,明清政府規定,在朝廷出征、興修公共工程出資,可以獲取相應的功名。許多大商人出資購買官職,成為了亦官亦商的儒商,如山西介休的範氏,晚清的胡雪巖等等,不一而足。

掙扎的向上-科舉制下階層的流動

胡雪巖是著名的官商,曾因捐助軍需獲得黃馬褂一件。

當然,我們也能看到科舉考試通過率低,還有科舉考試的不確定性在發生作用。在完全憑藉個人能力的考試中,雖然一些官員能夠為自己的子嗣提供最好的資源,但要獲取更高的官職,還是要參加科舉考試,對一些大族的子弟通過考試也有一定影響。

掙扎的向上-科舉制下階層的流動

桐城張氏,曾父子兩代為相,成就當時一段佳話。

這也導致一些大族到後來因為科舉表現的不盡如意,而最終衰落,比如桐城的張氏,雖然位極人臣,最後卻因為後代的科舉失意,最終向下滑動。科舉考試作為一項政府選拔官僚的制度,是政府有意識控制階層流動的一個孔道,它在促進社會流動方面確實發生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否那麼大,就值得懷疑了,絕大多數百姓仍在社會底層掙扎。

參考文獻:

1.(春秋)左丘明:《左傳》;

2.(宋)汪洙:《神童詩》;

3.何炳棣:《明清社會史論》。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