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梯山石窟也稱大佛寺,廣善寺。位於武威城南50公里處,地處中路鄉燈山村,創建於東晉十六國時期的北涼,距今約有1600年曆史。天梯山山峰巍峨,陡峭峻拔,高入雲霄,山有石階,拾級而上,道路崎嶇,形如懸梯,故稱天梯山。山巔常年積雪,俗稱"天梯積雪",為涼州八景之一。

甘肅武威市天梯山石窟(北朝至唐)(一)

乾隆<武威縣誌>:“大佛寺,城東南一百里,有石佛像,高九丈,貫樓九層,又名廣善寺。”這在<法苑珠林>等佛教經籍中都有記載。石窟造像別具一格,或石雕或泥塑,其規模宏偉壯觀,精美絕倫,千姿百態,可與敦煌莫高窟媲美;大佛含笑,高30米,右手指向磨臍山,雍容典雅,莊嚴肅穆,有氣吞煙霞,揮斥乾坤之勢。據有關史料記載:此石窟是北涼王沮渠蒙遜於公元412年至439年之間開鑿的。

甘肅武威市天梯山石窟(北朝至唐)(一)

2013年復原修葺之後的天梯山石窟大佛窟塑像

天梯山石窟是在天然 的基礎上創鑿的,距今已有1580多年的歷史。 元熙八年(412)十月,蒙遜由張掖遷都於姑臧,稱河西王,設置官署,修繕宮殿,建起城門諸觀。同時召集涼州高僧曇曜及能工巧匠劈山開路,伐木毀林,開鑿天梯山石窟,大造佛像。不久其母車氏病逝,特在窟中為其母先雕鑿5米高石像一尊,形似泣涕之狀,表示懺悔。

甘肅武威市天梯山石窟(北朝至唐)(一)

1995年的天梯山石窟大佛窟

因歷代戰亂,加上自然災害頻繁(主要是 ),石窟殘損嚴重,特別是1927年的大地震,對天梯山石窟造成毀滅性的破壞,九層貫樓和大部分洞窟頃刻間震毀,許多塑像受到損失,倖存比較完整的有8窟,大佛坐像安然無恙。

甘肅武威市天梯山石窟(北朝至唐)(一)

被圍堰大壩保護的大佛窟

石窟裡面有北魏、 、唐時期的漢藏手寫經卷,唐初絹畫 像,唐、五代、西夏(宋)、 、明、清各代塑像、壁畫、經卷等。天梯山石窟雖地勢險峻但蘊藏豐富。佛教興盛是五涼時期涼州文化發展的一大特徵。此窟的開鑿,引起佛教界注目,使西域高僧接踵而至,他們在涼州講經說法,翻譯佛經,使天梯山石窟更具盛名。 1959年,修建黃羊水庫。為了保護文物,甘肅省決定將天梯山石窟的壁畫、塑像全部遷移,在經過詳細調查、清理、記錄、拍照、臨摹等工作之後,將塑像、壁畫及其他文物全部搬遷到甘肅省 。

甘肅武威市天梯山石窟(北朝至唐)(一)

1959年12月4日,天梯山石窟勘察搬遷工作隊部分隊員和常書鴻隊長在第13窟大佛前合影。前排左起:張學榮、李承仙、孫紀元、何靜珍、張魯章、倪思賢、竇佔彪、任步雲。後排左起:段文傑、萬庚育、翟廣煒、常書鴻、丁桂昌、趙之祥、李貞伯、孫儒僩

據歷史記載,439 年,北魏滅北涼,從姑臧遷宗族吏民3萬戶到平城,其中有僧侶 3000 多人。這是個非常大的數字,既反映涼州的人口眾多,也說明佛教的興盛。這 3000 僧人實際上就是“涼州模式”的創造者,推動了北魏崇佛風氣日漸興盛。北魏滅北涼結束河西地區140餘年割據而繁榮的局面,曾經盛極一時的涼州佛教及藝術受到重創,涼州僧人紛紛外流,除遷平城外,部分向西遷往敦煌等地,由此也促進敦煌佛教的興盛,使敦煌成為繼涼州之後河西佛教中心,並推動 文化發展過程中的第二個高峰──敦煌石窟文化的迅速發展。敦煌石窟中盛唐大佛(130窟)和天梯山的大佛藝術風格相似,說明天梯山石窟開鑿及其藝術風格和建築風格直接影響到敦煌及河西石窟。

甘肅武威市天梯山石窟(北朝至唐)(一)

搬遷前,文物工作者孫儒僩在測量第13窟大佛造像

遷往平城的工匠、僧人裡不乏高僧法師。據《釋老志》和《世祖紀》、《高祖紀》記載,涼州僧人師賢到平城之後,任道人統(管理宗教事務的官職),並在公元452年建議並親自主持,開始造帝王化佛教石像。

甘肅武威市天梯山石窟(北朝至唐)(一)

當年,文物工作者在測量天梯山石窟總立面

公元460年,師賢去世,涼州高僧 曇曜繼其職,改道人統為沙門統,繼續主持造像工作,並在平城近郊開鑿雲岡石窟。他只用短短几年(460~465年)就完成雲岡石窟的代表作品“曇曜五窟”的建造,其第五窟大佛是雲岡石窟最宏偉的雕像與代表作。後經歷代開鑿,使雲岡石窟成為中國最大石窟群之一,雕造富麗,為全國石窟之冠。據《魏書·釋老志》記載,魏文成帝拓跋睿和平年間,由涼州僧人曇曜主持,開鑿石窟五所,即第16到20窟。之後陸續興建,前後歷60年,無數雕塑家在53個洞窟裡雕刻佛像、飛天等5?1萬多件。其間最主要工程完成在太和十八年(494)遷都洛陽之前。這些宏大精美雕塑,是雕塑家們智慧和藝術才華結晶,而涼州僧人及工匠起了極其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見,在佛教文化與石窟寺藝術方面,北涼與北魏是源流關係,即北涼為源,北魏為流。據《魏書·釋老志》記載,馳名中外的龍門石窟是繼雲岡石窟之後開鑿。太和十八年,北魏孝文帝遷都到洛陽,從這時起,歷經東魏和西魏、北齊直至明清,營建規模宏大的龍門石窟群,同時還開鑿鞏縣石窟和附近的幾座石窟。龍門石窟建造藝術風格,無不體現著天梯山石窟和雲岡石窟特點,具有強烈的南朝文化與中原傳統漢文化色彩,又有濃厚的北方文化因素。因此,天梯山石窟稱為石窟之鼻祖是當之無愧。

甘肅武威市天梯山石窟(北朝至唐)(一)

當年,文物工作者在測量第18窟

史料記載,莫高窟始創於前秦建元二年,即前涼昇平十年(366),炳靈寺石窟169號的題記是公元420年,天梯山石窟創建於412~439年。從年代上看天梯山石窟比莫高窟遲一些,與炳靈寺石窟基本相當。但這兩個石窟尤其是莫高窟影響非常大,一提石窟,必稱莫高窟和雲岡、龍門。但北魏時期的莫高窟並不有名,也沒有對雲岡、龍門產生直接影響,反而是涼州僧人及其天梯山石窟,聲名顯著,對莫高窟和敦煌佛教的發展產生過一定影響。專家們一致的看法是,莫高窟雖為中國內地最早的石窟藝術開創地,但它正式開窟建寺的時間要從420年北涼滅西涼之時算起。莫高窟歷史上出現的開鑿盛期是北魏孝明帝時(516~528年)。這時隨著洛陽的一批官宦、僧侶和工匠的進入,中原漢風在這裡開始流行。而這已經是天梯山石窟開鑿100年以後的事。從以上的簡單敘述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國石窟的影響過程應當是:天梯山石窟—雲岡石窟─龍門石窟─敦煌石窟。這裡並非有意貶低莫高窟而提高天梯山,而是從影響和源流關係上探索出中國石窟的一種發展脈絡,用事實說明,真正影響中原石窟風格的非天梯山石窟莫屬。

甘肅武威市天梯山石窟(北朝至唐)(一)

當年,文物工作者在臨摹第2窟的明代天王

甘肅武威市天梯山石窟(北朝至唐)(一)

文物工作人員在臨摹第2窟唐塑明妝菩薩

甘肅武威市天梯山石窟(北朝至唐)(一)

文物工作人員在揭取第1窟中心柱上的明代紙印千佛

甘肅武威市天梯山石窟(北朝至唐)(一)

文物工作人員在鑿取第6窟壁畫

甘肅武威市天梯山石窟(北朝至唐)(一)

正準備搬運第3窟大佛(唐塑明妝)

甘肅武威市天梯山石窟(北朝至唐)(一)

吊運第3窟大佛像

甘肅武威市天梯山石窟(北朝至唐)(一)

在臨時棧道上搬運第2窟剝下的大塊壁畫時的情景

甘肅武威市天梯山石窟(北朝至唐)(一)

武威天梯山石窟近景-1959年

甘肅武威市天梯山石窟(北朝至唐)(一)

保存天梯山石窟文物的庫房一角

甘肅武威市天梯山石窟(北朝至唐)(一)

文物庫房中的塑像殘件

甘肅武威市天梯山石窟(北朝至唐)(一)

文物庫房中的塑像殘件-菩薩面部

甘肅武威市天梯山石窟(北朝至唐)(一)

文物庫房中的塑像殘件-菩薩面部

甘肅武威市天梯山石窟(北朝至唐)(一)

文物庫房中的塑像殘件-蓮花座

甘肅武威市天梯山石窟(北朝至唐)(一)

文物庫房中的佛頭殘件

甘肅武威市天梯山石窟(北朝至唐)(一)

文物庫房中的文物殘件

甘肅武威市天梯山石窟(北朝至唐)(一)

1960年文物勘察、搬遷時的資料信息資料卡片

甘肅武威市天梯山石窟(北朝至唐)(一)

文物庫房中等待修復的佛頭殘件

甘肅武威市天梯山石窟(北朝至唐)(一)

甘肅武威市天梯山石窟(北朝至唐)(一)

甘肅武威市天梯山石窟(北朝至唐)(一)

甘肅武威市天梯山石窟(北朝至唐)(一)

甘肅武威市天梯山石窟(北朝至唐)(一)

甘肅武威市天梯山石窟(北朝至唐)(一)

甘肅武威市天梯山石窟(北朝至唐)(一)

甘肅武威市天梯山石窟(北朝至唐)(一)

甘肅武威市天梯山石窟(北朝至唐)(一)

甘肅武威市天梯山石窟(北朝至唐)(一)

甘肅武威市天梯山石窟(北朝至唐)(一)

甘肅武威市天梯山石窟(北朝至唐)(一)

甘肅武威市天梯山石窟(北朝至唐)(一)

甘肅武威市天梯山石窟(北朝至唐)(一)

甘肅武威市天梯山石窟(北朝至唐)(一)

甘肅武威市天梯山石窟(北朝至唐)(一)

甘肅武威市天梯山石窟(北朝至唐)(一)

甘肅武威市天梯山石窟(北朝至唐)(一)

甘肅武威市天梯山石窟(北朝至唐)(一)

甘肅武威市天梯山石窟(北朝至唐)(一)

甘肅武威市天梯山石窟(北朝至唐)(一)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