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號起標題沒靈感?大V只用1招吸睛,推薦量飆升1040萬

讀書 王家衛 重慶森林 大眾汽車 香港 美髮 雍正 歷史 頭條雙標題精選 2019-07-09
頭條號起標題沒靈感?大V只用1招吸睛,推薦量飆升1040萬

看到這幅圖時,你看到了什麼?

多數人都會說:汽車行駛在濘泥的路上,前邊有個大水坑。

現在,把手機調轉180°,你又看到了什麼呢?這次水坑變成了天空!

看到“泥濘”,說明你陷入了「思維定式」,也就是“慣性思維”。

文案大師約瑟夫·休格曼認為,打破思維定式能製造懸念、為讀者種下“好奇心的種子”,營造“驚喜感”。

今天雙標題君通過3個具體案例,看如何寫出能打破「思維定式」的標題。

01 反常規+娛樂性+神祕感

【案例分析1】

標題香港的警察隊伍,為何超過六分之一的警察,都是山東人?

閱讀量/推薦量:351032/1470089=23.9%

作者:繁華萬里

頭條號起標題沒靈感?大V只用1招吸睛,推薦量飆升1040萬

打破「思維定式」就是挑戰慣性思維,標題設置「反常規信息點」能迅速引起讀者注意。

本例標題首句以設問拋出「反常規」細節:香港警察超1/6都是山東人。

在大眾認知中,港劇裡的阿sir、Madam都是有著濃重香港口音的本地人,怎麼會有“山東大漢”呢?

一旦產生疑惑,好奇心就收不住了!

此外,標題自帶神祕感,香港離大眾生活較遠,內地人民主要了解途徑還是通過警匪刑偵類影視作品。

「有關聯但不瞭解」的內容會打開讀者知識缺口,激發探究欲。

【案例分析2】

標題來看下四爺雍正的真實發型!那些被影視劇篡改的歷史真相

閱讀量/推薦量:423548/3495684=12.1%

作者:讀史

頭條號起標題沒靈感?大V只用1招吸睛,推薦量飆升1040萬

發現了嗎,本例的「反常規信息點」是雍正的髮型。

在清朝影視作品中,王公貴族全是一條油亮大辮,這也固化成讀者認知。

標題卻點出「真實發型」打破讀者思維定式,製造懸念。

末句“下重藥”將其定義為被篡改的歷史,勾起讀者強烈好奇。


02 挑戰常識+接近性+綁定利益

【案例分析】

標題以為嫁給了暖男,婚後才知是巨嬰|對你好,是最不靠譜的擇偶標準

閱讀量/推薦量:60449/569469=10.6%

作者:冷愛

頭條號起標題沒靈感?大V只用1招吸睛,推薦量飆升1040萬

打破讀者「思維定式」,除了信息點反常規外,也可挑戰讀者常識。

越接近讀者的信息吸引力越強,尤其綁定讀者個人利益的內容。

結婚是一輩子的大事,誰都不想嫁個“巨嬰”給人當媽,首句跟讀者利益強相關,吸引力強。

關於兒女婚戀對象,中國家長有許多要求:有車、有房、有大城市戶口,就算什麼都沒有,也必須對你好,有一顆愛你的心。

標題末句亮出核心觀點「對你好,是最不靠譜的擇偶標準」,挑戰家長群體和適齡青年這兩大目標受眾的常識,迅速引發關注。

又如這例標題:

@心之助盧悅

離婚帶娃沒錢又怎樣,我照樣可以活得光芒萬丈

閱讀量/推薦量:41066/527942=7.8%

同樣是挑戰讀者常識,大眾對於離婚女人一直存在“過不好”的刻板印象,但標題末句卻直接擊碎慣性思維,鏗鏘有力的表明觀點“我可以活的光芒萬丈”。

頭條號起標題沒靈感?大V只用1招吸睛,推薦量飆升1040萬

截取3條評論區高贊留言,證明文章引發相似經歷的讀者共鳴和討論慾望,有利於粉絲轉化。


03 否定口吻+懸念+好奇心

【案例分析】

標題 “香港哪都能去,除了重慶大廈,去了你會後悔!”

閱讀量/推薦量:521997/10400083=5.0%

作者:電影爛番茄

頭條號起標題沒靈感?大V只用1招吸睛,推薦量飆升1040萬

打破「思維定式」的第三種方式,是直接否定讀者慣性思維,先聲奪人。

本例只用了一句直接引語作為標題,背景是王家衛家人告誡他的一句話。

採用直接引語的好處,一可規避標題過於主觀招致非議;

二可原汁原味呈現說話人的性格特徵、人生經歷、觀點思想等,降低噪聲。

本例末句“去了你會後悔”,如果摘掉引語樣式就顯得有些標題黨,像在恐嚇讀者。

但直接搬運王家人的話就顯得很有煙火氣,作者只是轉述,表達方式上更安全。

此外,標題讓人聯想到王家衛經典電影《重慶森林》,有2個巧妙之處:

1.港片中比較亂的地方是尖沙咀、旺角等,但標題卻說哪都能去就重慶大廈不行。

否定式口吻挑戰讀者慣性思維,製造懸念。

2.關於片名,電影故事並不發生在重慶,影片裡也沒有森林,為何要叫《重慶森林》,這也是困惑一部分觀眾的問題。

綜上,懸念層層遞進激發好奇心,促使人點擊標題一探究竟。


04 總結

總結一下,打破讀者思維定式可激發讀者好奇心、好勝心,提升點擊意願,有三種方式:

1.設置「反常規信息點」製造神祕感,激發讀者好奇心。

2.挑戰讀者常識或一些約定俗成的老觀念,利用接近性的話題綁定讀者利益。

3.直接否定讀者慣性思維並給出有說服力的證據,製造懸念勾起讀者求知慾。

作者:朱華藝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