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C爆紅!背後是Z世代主導的一次商業模式變革'

"

在一場KOC與KOL商業流量對比的競賽中,KOC似乎已贏得了最後的勝利。特別是在2019年這個頗為寒冷的年份,廣告主似乎越來越青睞KOC,正將自己的有限預算全部投入到KOC當中。

對於2019 年的營銷行業而言,無論是4A公司,還是KOL……都在不景氣的大環境下遭遇重創;反觀KOC,這一有著私域流量之王的新崛起者則成為當下的贏家,躺著賺錢已經成為KOC圈子裡的標配。

難道KOL真的不行了,而KOC才是未來營銷行業的王者?事實上,KOL在當下的被冷落以及KOC的突然崛起,其實是一種新營銷模式的崛起。在經濟不景氣,而頭部投放成本越來越高的當下,強調信任關係而又價廉質高的KOC順勢而起自然而然就成為甲方的選擇。

爭論KOL和KOC誰熱的話題其實已經落伍,因為他們是兩個不同本質的概念。重要的是,從廣告主和甲方主動選擇KOC的趨勢來看,這其實是“內容+社交+電商”新商業模式在電商流量紅利瀕臨消失下的一次主動亮劍,是一次對舊有商業模式的主動變革。

KOC走紅,背後是Z世代消費觀的變革

KOC走紅,其實是新營銷方式的一次升級換代,更是Z世代崛起的一次宣言。

KOL與KOC在本質上截然不同,是兩個群體。前者是推,而KOC是晒。從本質意義上而言,KOL是在某一行業內擁有話語權的人,是一種單向的意識輸出。一般而言,KOL是各個行業領域中較有知名度的網紅、大V或是流行明星。

廣告主或甲方在進行網絡營銷時,看中了他們在各類社交媒體上的影響力,於是簽約他們(如李佳琦、王自如)等網絡紅人和大V,通過他們來製造話題進而影響其粉絲購買傾向,成為電商平臺、品牌商在線營銷時爭搶的對象。

而KOC與KOL不同,他們本身是消費用戶,出沒在每一個消費者用戶的身邊。他們熱衷於分享各類好物,分享自身的真實感受,不侷限在某一產品或領域,並樂意與其他消費者相互交流,本質是“晒” 。

由此可見,KOL和KOC是不同的群體。前者是基於個人信譽的信用輸出者,而後者則是廣告主和品牌商最愛的消費群體。

群體意義的不同,帶來的感官也截然不同。具體到廣告主和品牌商,以前他們在進行網絡營銷時首要考慮的是KOL,而現在隨著Z世代們崛起,通過KOL帶貨已不能滿足Z世代們的需求,而且KOL要價過高而效果不佳的實際狀況也逼迫廣告主和品牌商主動求變。

與互聯網原住民不同,Z世代們的消費觀念有著自己獨特的需求。最大的一點在於他們對KOL的推薦變得不再敏感。不管KOL如何口舌生花,Z世代們也十分冷靜。相反,他們更願意相信身邊的KOC們,更願意在購買產品時關注他們的建議。因為相比KOL,KOC給出的建議更加真實。

造成這種狀況的發生,原因就在於KOC與高高在上的KOL不同,KOC的最大特點就是“親近自然,無距離”。雖然他們分享的建議沒有KOL那麼高大上,但勝在真實、自然。因為,他們都是這些產品的使用者。在快手上,一些KOC發佈的商品視頻評論區中,他們的意見被用戶熱捧即是明證。

KOC的另一個特點就是“平等”。於KOL強制向粉絲輸出自己觀點不同,KOC與關注自身的用戶的關係是平等的。他們更注重和粉絲的相互交流,自然而然就會與粉絲用戶更加親近、熟悉。因此,KOC的行業影響力雖然不如KOL,但在粉絲用戶之間,他們依靠早已形成的熟悉和信任感覺下,更容易帶貨成功,並最終形成 “自來水”效應。

KOC爆紅,是“內容+社交+電商”模式的崛起

KOC走紅,是Z世代的主動選擇,更是“內容+社交+電商”模式的崛起,對舊有電商模式的一次補充和變革。

從品牌和廣告主而言,KOL可以快速打造品牌的知名度,而KOC則利用自身特性,進而對用戶形成深度滲透。事實上,兩者之間的關係並不是競爭關係,而是協同互補關係。KOC強滲透的這一特性,才是其爆紅的重要原因。因為,它可以通過滲透社交,為品牌商和用戶提供粘性價值。

現在,很多流量平臺已看到KOC的價值。在這方面,做的比較突出的是快手、小紅書及抖音等平臺。其中,快手就基於自身龐大的KOC資源,建立了各種KOC庫,讓不同品牌客戶快速找到符合調性的KOC。

為此,快手接連發布“快UP計劃”、“雙十計劃”、“百萬遊戲創作者扶持計劃”、“快成長計劃”等,通過私域流量助力媒體號、遊戲創業者和MCN實現轉型和變現。私域流量不僅成為行業熱詞,也成為快手商業生態的發力點之一。

每一個KOC,都有著自己廣大的私域流量。而快手通過自己的大數據,可以幫助品牌精準找到KOC人群,從而將流量連接起來。在618電商節當天,拼多多和京東就出現在快手小店的購物車上,而此前淘寶、天貓也與快手打通。這說明擁有KOC這個龐大資源庫的快手,其商業模式已得到了當下主流電商的承認,KOC的帶貨能力也得到了整個電商行業的認可。

據“電商營銷價值”報告,84%的快手受訪用戶對主播推薦商品有復購意向,近半數用戶更是會在快手評論區尋求購買意見。“美妝行業營銷價值”報告指出,超過58%的快手美妝受訪用戶每月在個護彩妝上花費超過1000元。“遊戲行業價值”報告中,90%的快手遊戲受訪用戶在過去一年內有過遊戲付費行為。

巨大的流量加持和沉澱的社交關係,更為創作者打通了豐富的變現路徑。在7月23日,快手商業宣佈全方位升級社交生態產品,超級快接單和創作者激勵計劃將分別為創作者實現10億分成。這也進一步穩固了創作者在快手生態中KOC的關鍵地位:將創作(create)和消費(consume)融為一體,成為快手生態中的C位代言人。

具體到KOC而言,他們也通過自身創意頻出的內容而賺得盆滿缽滿。尼爾森調研數據顯示,通過快手平臺,平均每個視頻為商戶帶來 1068 元的收入。快手擁有更為直觀的一組數據顯示:今年618,快手創造者獲得了超過6000萬的收益分成;去年“雙十一”,“三一重工”直播1小時內賣出31臺壓路機,每臺售價35萬+。

中國傳媒大學教授周豔認為,現在討論KOL和KOC誰熱誰過時已經失去了意義,因為這本來就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很多人或許並不瞭解KOC或是KOL的意義,但這並不妨礙這些達人們在快手、小紅書或是抖音上賺錢。

在周豔看來,KOC現在爆紅、熱議的背後,其實是人口紅利、流量紅利枯竭帶來的行業焦慮。在這個碎片化時代,用戶的注意力越來越分散,流量也越來越分散。作為平臺,聚合分散的流量的能力越來越重要了,而KOC現在展出的私域流量誰也無法忽視,爆紅也就在情理當中。而快手不僅有公域流量對品牌曝光的支持,更有私域流量的形成強轉化效果。預計未來這種全新的營銷模式將成為營銷行業的主流模式。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