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皆有可能》:生活不會一直“一團糟”,接受孤獨與不完美'

"

“我們都曾太過輕易地對生活下結論,給自己找各種各樣的理由和藉口,而其實人們相愛和互相背叛的路數大同小異,我們奮鬥、成功、失敗——大家都是這樣過的。”——伊麗莎白·斯特勞特

伊麗莎白·斯特勞特的作品似乎中,總是會迴盪著一種“孤獨”的主旋律,然而正是這種孤獨,卻可以讓我們感到親近,產生共鳴,坦白地講,有誰的生活中不曾感受過無力與困惑?又有幾個人不曾因為那些“剪不斷理還亂”的一團糟而愁眉不展過呢?

斯特勞特寫親人、寫朋友、寫愛人,寫各種橫亙在人與人之間的“天塹”。但她總是可以於絕望叢生的故事之中,注入一種力量,然後在那個孤獨的世界裡“扭轉乾坤”,將痛苦變成救贖,將“不完美”和“一團糟”化為“一切皆有可能。”

用孤獨趕走孤獨,是斯特勞特賦予“普通生活”的驚喜

伊麗莎白·斯特勞特第一次走進我的世界,是那部同樣揭露了孤獨與挫敗的《奧麗芙·基特里奇》,這部作品已經被改變成了短劇,無論是書還是影視作品,都打動了無數人,走進了每個人的心裡,因為它讓我們看到了一個不完美的普通人,為了生活而奔波忙碌的模樣,像極了我們自己,那個平凡而又真實的自己。

這不就是生活最本真的樣子?我們擺脫不了,但並非無法改變。

我們的身邊一樣會充斥著家長裡短,一樣會經歷生老病死,但同時,也一樣會對這個世界充滿無限遐想。

"

“我們都曾太過輕易地對生活下結論,給自己找各種各樣的理由和藉口,而其實人們相愛和互相背叛的路數大同小異,我們奮鬥、成功、失敗——大家都是這樣過的。”——伊麗莎白·斯特勞特

伊麗莎白·斯特勞特的作品似乎中,總是會迴盪著一種“孤獨”的主旋律,然而正是這種孤獨,卻可以讓我們感到親近,產生共鳴,坦白地講,有誰的生活中不曾感受過無力與困惑?又有幾個人不曾因為那些“剪不斷理還亂”的一團糟而愁眉不展過呢?

斯特勞特寫親人、寫朋友、寫愛人,寫各種橫亙在人與人之間的“天塹”。但她總是可以於絕望叢生的故事之中,注入一種力量,然後在那個孤獨的世界裡“扭轉乾坤”,將痛苦變成救贖,將“不完美”和“一團糟”化為“一切皆有可能。”

用孤獨趕走孤獨,是斯特勞特賦予“普通生活”的驚喜

伊麗莎白·斯特勞特第一次走進我的世界,是那部同樣揭露了孤獨與挫敗的《奧麗芙·基特里奇》,這部作品已經被改變成了短劇,無論是書還是影視作品,都打動了無數人,走進了每個人的心裡,因為它讓我們看到了一個不完美的普通人,為了生活而奔波忙碌的模樣,像極了我們自己,那個平凡而又真實的自己。

這不就是生活最本真的樣子?我們擺脫不了,但並非無法改變。

我們的身邊一樣會充斥著家長裡短,一樣會經歷生老病死,但同時,也一樣會對這個世界充滿無限遐想。

《一切皆有可能》:生活不會一直“一團糟”,接受孤獨與不完美

或許斯特勞特作品中的孤獨與生機,和她本人的成長過程有著一些關聯,斯特勞特生長於緬因州波特蘭市,並且她母親祖上八代、父親祖上十代都生活在緬因州,也正是她年少時生活過的這個小鎮中的回憶和經歷,成為了她之後諸多文學創作中的繆斯。

所以我們並不難發現,斯特勞特的作品多是以小鎮生活為故事背景,以普通人視角下的經歷為寫作素材,以對生活和人性的敏銳觀察為紮實基礎,塑造了那一個又一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不完美人生,她的語言舒緩而優美,卻又在無形之中讓這些看似平淡的故事,迸射出撼人心魄的力量與光芒。

儘管後來隨著經濟結構的調整,曾經的小鎮開始逐漸落沒,小鎮中的居民也接二連三離開了這裡,湧入了紐約那樣的大城市,斯特勞特也是如此,她也來到了紐約,然而在她的心裡對於紐約的愛,不過是愛它的人來人往,在心底深處真正想念的,依然是那個帶給她很多靈感的小鎮。

正如她在《奧麗芙·基特里奇》寫的那樣:“我害怕沒有邊際地傾訴生活,來路不明的情懷,不知所謂的抒情,卻不介意做一個龐雜日常生活的旁觀者。甚至是十分享受。”

斯特勞特從來不懼於龐雜的日常生活,因為她能很好地做一個旁觀者,去享受那個過程,將百鍊鋼化為繞指柔,然後舒緩地撩撥著人們內心最深處的那份悸動。

再出發,依然是“拼盡所能”的感動與美好

伊麗莎白·斯特勞特憑藉《奧麗芙·基特里奇》,斬獲了美國普利策小說獎,這之後,斯特勞特的新作再次佔據諸多圖書暢銷榜首位,這其中就包括《我叫露西·巴頓》和《一切皆有可能》,而這兩部作品,其實講述的都是同一個故事的不同側面。

其中,《一切皆有可能》依然延續了《奧麗芙·基特里奇》的行文結構,以露西·巴頓這個人物為線索,將幾個彼此之間互相關聯的短篇故事串聯在一起,而這個小鎮中的居民們才分別是每一個單元中的真正主角,他們的回憶和生活中都曾出現過露西·巴頓這個人,於是,通過他們的敘述,自己與露西之間的交集的描寫,讓露西·巴頓變得逐漸豐滿起來。

"

“我們都曾太過輕易地對生活下結論,給自己找各種各樣的理由和藉口,而其實人們相愛和互相背叛的路數大同小異,我們奮鬥、成功、失敗——大家都是這樣過的。”——伊麗莎白·斯特勞特

伊麗莎白·斯特勞特的作品似乎中,總是會迴盪著一種“孤獨”的主旋律,然而正是這種孤獨,卻可以讓我們感到親近,產生共鳴,坦白地講,有誰的生活中不曾感受過無力與困惑?又有幾個人不曾因為那些“剪不斷理還亂”的一團糟而愁眉不展過呢?

斯特勞特寫親人、寫朋友、寫愛人,寫各種橫亙在人與人之間的“天塹”。但她總是可以於絕望叢生的故事之中,注入一種力量,然後在那個孤獨的世界裡“扭轉乾坤”,將痛苦變成救贖,將“不完美”和“一團糟”化為“一切皆有可能。”

用孤獨趕走孤獨,是斯特勞特賦予“普通生活”的驚喜

伊麗莎白·斯特勞特第一次走進我的世界,是那部同樣揭露了孤獨與挫敗的《奧麗芙·基特里奇》,這部作品已經被改變成了短劇,無論是書還是影視作品,都打動了無數人,走進了每個人的心裡,因為它讓我們看到了一個不完美的普通人,為了生活而奔波忙碌的模樣,像極了我們自己,那個平凡而又真實的自己。

這不就是生活最本真的樣子?我們擺脫不了,但並非無法改變。

我們的身邊一樣會充斥著家長裡短,一樣會經歷生老病死,但同時,也一樣會對這個世界充滿無限遐想。

《一切皆有可能》:生活不會一直“一團糟”,接受孤獨與不完美

或許斯特勞特作品中的孤獨與生機,和她本人的成長過程有著一些關聯,斯特勞特生長於緬因州波特蘭市,並且她母親祖上八代、父親祖上十代都生活在緬因州,也正是她年少時生活過的這個小鎮中的回憶和經歷,成為了她之後諸多文學創作中的繆斯。

所以我們並不難發現,斯特勞特的作品多是以小鎮生活為故事背景,以普通人視角下的經歷為寫作素材,以對生活和人性的敏銳觀察為紮實基礎,塑造了那一個又一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不完美人生,她的語言舒緩而優美,卻又在無形之中讓這些看似平淡的故事,迸射出撼人心魄的力量與光芒。

儘管後來隨著經濟結構的調整,曾經的小鎮開始逐漸落沒,小鎮中的居民也接二連三離開了這裡,湧入了紐約那樣的大城市,斯特勞特也是如此,她也來到了紐約,然而在她的心裡對於紐約的愛,不過是愛它的人來人往,在心底深處真正想念的,依然是那個帶給她很多靈感的小鎮。

正如她在《奧麗芙·基特里奇》寫的那樣:“我害怕沒有邊際地傾訴生活,來路不明的情懷,不知所謂的抒情,卻不介意做一個龐雜日常生活的旁觀者。甚至是十分享受。”

斯特勞特從來不懼於龐雜的日常生活,因為她能很好地做一個旁觀者,去享受那個過程,將百鍊鋼化為繞指柔,然後舒緩地撩撥著人們內心最深處的那份悸動。

再出發,依然是“拼盡所能”的感動與美好

伊麗莎白·斯特勞特憑藉《奧麗芙·基特里奇》,斬獲了美國普利策小說獎,這之後,斯特勞特的新作再次佔據諸多圖書暢銷榜首位,這其中就包括《我叫露西·巴頓》和《一切皆有可能》,而這兩部作品,其實講述的都是同一個故事的不同側面。

其中,《一切皆有可能》依然延續了《奧麗芙·基特里奇》的行文結構,以露西·巴頓這個人物為線索,將幾個彼此之間互相關聯的短篇故事串聯在一起,而這個小鎮中的居民們才分別是每一個單元中的真正主角,他們的回憶和生活中都曾出現過露西·巴頓這個人,於是,通過他們的敘述,自己與露西之間的交集的描寫,讓露西·巴頓變得逐漸豐滿起來。

《一切皆有可能》:生活不會一直“一團糟”,接受孤獨與不完美

據說關於《一切皆有可能》的成書過程,還有一個有意思的小趣聞,斯特勞特在寫《我叫露西·巴頓》的時候,突然想到故事的主人公露西·巴頓和母親對話中提到的這些人物,也該有屬於他們自己的故事啊,於是,斯特勞特一邊寫《我叫露西·巴頓》,一邊將故事中提及的那些小鎮居民的生活場景構思並記錄下來,《一切皆有可能》的框架也逐漸形成了。

考慮到《我叫露西·巴頓》與《一切皆有可能》之間的這一些奇妙聯繫,這一次新經典引進並推出的中譯版便將二者合而為一,合集名字最終採用這兩部作品中的後者——《一切皆有可能》。

在前半部分的《我叫露西·巴頓》中,幾乎大部分的描寫都是,在講述暢銷書作家露西·巴頓在生病期間與母親的一些對話,我們從這些對話之中,得知巴頓一家都是別人眼中所謂的“怪胎”,因為他們身上臭烘烘,窮的買不起一塊肥皂,甚至常常在垃圾桶裡找吃的,父母更是毫無預兆的就會孩子們。

巴頓家的孩子受盡了冷眼和嘲笑,沒有人願意跟他們玩,他們更是為此感到羞恥,成為童年時代的心理陰影。於是露西拼盡全力想要逃離,誠然,她成功了,多年之後,露西已經定居在紐約,成為了一名暢銷書作家,然而從那之後的十幾年裡,她再也沒有回去過,也沒有見過她的家人。

“我們都是一團糟,我們拼盡所能,卻都愛得不完美,但這沒關係。人生就是不斷向前,一切皆有可能。”

然而她在感覺自己比別人高人一等的同時,似乎下意識地想要去和那個小鎮中的一切撇清關係,彷彿不回去,不再見他們,自己就不曾經歷過這一切。直到露西生病之後,很久沒有聯繫過的母親出現在了她的病床旁邊,無微不至地照顧著她,和她閒聊起小鎮居民們的八卦,還有巴頓一家以前的事情。

這讓露西忽然明白,即便是現在獲得了諸多成功,享受著獨立美好的新生活,自己其實仍是渴望著那份愛,同時也正是幼時那個讓她時刻想要逃離的“反常的家庭”,激發了她對於命運和出身的反抗情緒,流年經轉,時過境遷,原來貧窮與虐待並沒有改變自己對家人的愛。

“我們如何想方設法,感覺自己比另一個人或另一個群體的人高出一等。這種現象無處不在,無時不有。不管我們把這稱作什麼,在我看來,這是我們最卑劣的一面,這種非要找一個對象來貶低的需求”。

真正的高人一等,並不是通過貶低別人來實現的,而是一種內心的真正強大,一種拼盡所能之後的成就感。

"

“我們都曾太過輕易地對生活下結論,給自己找各種各樣的理由和藉口,而其實人們相愛和互相背叛的路數大同小異,我們奮鬥、成功、失敗——大家都是這樣過的。”——伊麗莎白·斯特勞特

伊麗莎白·斯特勞特的作品似乎中,總是會迴盪著一種“孤獨”的主旋律,然而正是這種孤獨,卻可以讓我們感到親近,產生共鳴,坦白地講,有誰的生活中不曾感受過無力與困惑?又有幾個人不曾因為那些“剪不斷理還亂”的一團糟而愁眉不展過呢?

斯特勞特寫親人、寫朋友、寫愛人,寫各種橫亙在人與人之間的“天塹”。但她總是可以於絕望叢生的故事之中,注入一種力量,然後在那個孤獨的世界裡“扭轉乾坤”,將痛苦變成救贖,將“不完美”和“一團糟”化為“一切皆有可能。”

用孤獨趕走孤獨,是斯特勞特賦予“普通生活”的驚喜

伊麗莎白·斯特勞特第一次走進我的世界,是那部同樣揭露了孤獨與挫敗的《奧麗芙·基特里奇》,這部作品已經被改變成了短劇,無論是書還是影視作品,都打動了無數人,走進了每個人的心裡,因為它讓我們看到了一個不完美的普通人,為了生活而奔波忙碌的模樣,像極了我們自己,那個平凡而又真實的自己。

這不就是生活最本真的樣子?我們擺脫不了,但並非無法改變。

我們的身邊一樣會充斥著家長裡短,一樣會經歷生老病死,但同時,也一樣會對這個世界充滿無限遐想。

《一切皆有可能》:生活不會一直“一團糟”,接受孤獨與不完美

或許斯特勞特作品中的孤獨與生機,和她本人的成長過程有著一些關聯,斯特勞特生長於緬因州波特蘭市,並且她母親祖上八代、父親祖上十代都生活在緬因州,也正是她年少時生活過的這個小鎮中的回憶和經歷,成為了她之後諸多文學創作中的繆斯。

所以我們並不難發現,斯特勞特的作品多是以小鎮生活為故事背景,以普通人視角下的經歷為寫作素材,以對生活和人性的敏銳觀察為紮實基礎,塑造了那一個又一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不完美人生,她的語言舒緩而優美,卻又在無形之中讓這些看似平淡的故事,迸射出撼人心魄的力量與光芒。

儘管後來隨著經濟結構的調整,曾經的小鎮開始逐漸落沒,小鎮中的居民也接二連三離開了這裡,湧入了紐約那樣的大城市,斯特勞特也是如此,她也來到了紐約,然而在她的心裡對於紐約的愛,不過是愛它的人來人往,在心底深處真正想念的,依然是那個帶給她很多靈感的小鎮。

正如她在《奧麗芙·基特里奇》寫的那樣:“我害怕沒有邊際地傾訴生活,來路不明的情懷,不知所謂的抒情,卻不介意做一個龐雜日常生活的旁觀者。甚至是十分享受。”

斯特勞特從來不懼於龐雜的日常生活,因為她能很好地做一個旁觀者,去享受那個過程,將百鍊鋼化為繞指柔,然後舒緩地撩撥著人們內心最深處的那份悸動。

再出發,依然是“拼盡所能”的感動與美好

伊麗莎白·斯特勞特憑藉《奧麗芙·基特里奇》,斬獲了美國普利策小說獎,這之後,斯特勞特的新作再次佔據諸多圖書暢銷榜首位,這其中就包括《我叫露西·巴頓》和《一切皆有可能》,而這兩部作品,其實講述的都是同一個故事的不同側面。

其中,《一切皆有可能》依然延續了《奧麗芙·基特里奇》的行文結構,以露西·巴頓這個人物為線索,將幾個彼此之間互相關聯的短篇故事串聯在一起,而這個小鎮中的居民們才分別是每一個單元中的真正主角,他們的回憶和生活中都曾出現過露西·巴頓這個人,於是,通過他們的敘述,自己與露西之間的交集的描寫,讓露西·巴頓變得逐漸豐滿起來。

《一切皆有可能》:生活不會一直“一團糟”,接受孤獨與不完美

據說關於《一切皆有可能》的成書過程,還有一個有意思的小趣聞,斯特勞特在寫《我叫露西·巴頓》的時候,突然想到故事的主人公露西·巴頓和母親對話中提到的這些人物,也該有屬於他們自己的故事啊,於是,斯特勞特一邊寫《我叫露西·巴頓》,一邊將故事中提及的那些小鎮居民的生活場景構思並記錄下來,《一切皆有可能》的框架也逐漸形成了。

考慮到《我叫露西·巴頓》與《一切皆有可能》之間的這一些奇妙聯繫,這一次新經典引進並推出的中譯版便將二者合而為一,合集名字最終採用這兩部作品中的後者——《一切皆有可能》。

在前半部分的《我叫露西·巴頓》中,幾乎大部分的描寫都是,在講述暢銷書作家露西·巴頓在生病期間與母親的一些對話,我們從這些對話之中,得知巴頓一家都是別人眼中所謂的“怪胎”,因為他們身上臭烘烘,窮的買不起一塊肥皂,甚至常常在垃圾桶裡找吃的,父母更是毫無預兆的就會孩子們。

巴頓家的孩子受盡了冷眼和嘲笑,沒有人願意跟他們玩,他們更是為此感到羞恥,成為童年時代的心理陰影。於是露西拼盡全力想要逃離,誠然,她成功了,多年之後,露西已經定居在紐約,成為了一名暢銷書作家,然而從那之後的十幾年裡,她再也沒有回去過,也沒有見過她的家人。

“我們都是一團糟,我們拼盡所能,卻都愛得不完美,但這沒關係。人生就是不斷向前,一切皆有可能。”

然而她在感覺自己比別人高人一等的同時,似乎下意識地想要去和那個小鎮中的一切撇清關係,彷彿不回去,不再見他們,自己就不曾經歷過這一切。直到露西生病之後,很久沒有聯繫過的母親出現在了她的病床旁邊,無微不至地照顧著她,和她閒聊起小鎮居民們的八卦,還有巴頓一家以前的事情。

這讓露西忽然明白,即便是現在獲得了諸多成功,享受著獨立美好的新生活,自己其實仍是渴望著那份愛,同時也正是幼時那個讓她時刻想要逃離的“反常的家庭”,激發了她對於命運和出身的反抗情緒,流年經轉,時過境遷,原來貧窮與虐待並沒有改變自己對家人的愛。

“我們如何想方設法,感覺自己比另一個人或另一個群體的人高出一等。這種現象無處不在,無時不有。不管我們把這稱作什麼,在我看來,這是我們最卑劣的一面,這種非要找一個對象來貶低的需求”。

真正的高人一等,並不是通過貶低別人來實現的,而是一種內心的真正強大,一種拼盡所能之後的成就感。

《一切皆有可能》:生活不會一直“一團糟”,接受孤獨與不完美

用生活本來的樣子,講述“生活本身”

《華盛頓郵報》評論這部作品說:斯特勞特的故事講的是我們如何肩負重擔行走於人生,儘管大聲承認傷痛能夠減輕我們的苦楚,但我們卻總是無聲地承受著。

的確,生活中的很多時候,我們別無選擇,甚至連抗爭都顯得那樣的無力,露西身上有我們的影子,後半部分的《一切皆有可能》更是寫盡了小人物們的百態人生,目睹母親出軌的“胖子帕蒂”,經歷過戰爭、並且有著戰後應激反應的查理,對於丈夫在自己家裡強暴了房客而視若無睹的琳達……

每一個人物都並沒有什麼過人之處,但每一個人物卻都默默抵抗著這生活中的孤獨與陰暗所帶來的的煎熬,他們依然善良,依然對這個世界抱有愛與期待。

《一切皆有可能》的閱讀過程,就像在聽著露西娓娓道來,真實地讓心中升起一種無力感,任何一份愛都不完美,無論父母之愛,兄弟姐妹之愛,夫妻之愛,不存在完美的愛,這也正是生活最真實的地方,我們明知不完美,我們也可能無力反抗,我們將孤獨與傷痛一併置入其中,然後拼盡所能之後,讓別人看到——一切皆有可能。

不完美有什麼關係?人生本就是一個不斷向前、彌補缺憾的過程,當我們的抗爭將生活的魔方扭轉至另一面,誰能確定不會看到另外一種可能呢?

英雄與偉人不過鳳毛麟角,在瑣碎的生活中,我們都是那個普通人,過著普通的生活,快樂是它,憂愁亦是它。但即便是不完美的普通人,我們的內心世界依然可以很廣闊,就像那些短篇故事中的“小人物”主角們,從“無可選擇”到“拼盡所能”,那便是發現自我的過程。

這是這部作品讓人驚歎之處,也正是它最動人的地方,每一個普通人都可以成為自己的主角。

"

“我們都曾太過輕易地對生活下結論,給自己找各種各樣的理由和藉口,而其實人們相愛和互相背叛的路數大同小異,我們奮鬥、成功、失敗——大家都是這樣過的。”——伊麗莎白·斯特勞特

伊麗莎白·斯特勞特的作品似乎中,總是會迴盪著一種“孤獨”的主旋律,然而正是這種孤獨,卻可以讓我們感到親近,產生共鳴,坦白地講,有誰的生活中不曾感受過無力與困惑?又有幾個人不曾因為那些“剪不斷理還亂”的一團糟而愁眉不展過呢?

斯特勞特寫親人、寫朋友、寫愛人,寫各種橫亙在人與人之間的“天塹”。但她總是可以於絕望叢生的故事之中,注入一種力量,然後在那個孤獨的世界裡“扭轉乾坤”,將痛苦變成救贖,將“不完美”和“一團糟”化為“一切皆有可能。”

用孤獨趕走孤獨,是斯特勞特賦予“普通生活”的驚喜

伊麗莎白·斯特勞特第一次走進我的世界,是那部同樣揭露了孤獨與挫敗的《奧麗芙·基特里奇》,這部作品已經被改變成了短劇,無論是書還是影視作品,都打動了無數人,走進了每個人的心裡,因為它讓我們看到了一個不完美的普通人,為了生活而奔波忙碌的模樣,像極了我們自己,那個平凡而又真實的自己。

這不就是生活最本真的樣子?我們擺脫不了,但並非無法改變。

我們的身邊一樣會充斥著家長裡短,一樣會經歷生老病死,但同時,也一樣會對這個世界充滿無限遐想。

《一切皆有可能》:生活不會一直“一團糟”,接受孤獨與不完美

或許斯特勞特作品中的孤獨與生機,和她本人的成長過程有著一些關聯,斯特勞特生長於緬因州波特蘭市,並且她母親祖上八代、父親祖上十代都生活在緬因州,也正是她年少時生活過的這個小鎮中的回憶和經歷,成為了她之後諸多文學創作中的繆斯。

所以我們並不難發現,斯特勞特的作品多是以小鎮生活為故事背景,以普通人視角下的經歷為寫作素材,以對生活和人性的敏銳觀察為紮實基礎,塑造了那一個又一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不完美人生,她的語言舒緩而優美,卻又在無形之中讓這些看似平淡的故事,迸射出撼人心魄的力量與光芒。

儘管後來隨著經濟結構的調整,曾經的小鎮開始逐漸落沒,小鎮中的居民也接二連三離開了這裡,湧入了紐約那樣的大城市,斯特勞特也是如此,她也來到了紐約,然而在她的心裡對於紐約的愛,不過是愛它的人來人往,在心底深處真正想念的,依然是那個帶給她很多靈感的小鎮。

正如她在《奧麗芙·基特里奇》寫的那樣:“我害怕沒有邊際地傾訴生活,來路不明的情懷,不知所謂的抒情,卻不介意做一個龐雜日常生活的旁觀者。甚至是十分享受。”

斯特勞特從來不懼於龐雜的日常生活,因為她能很好地做一個旁觀者,去享受那個過程,將百鍊鋼化為繞指柔,然後舒緩地撩撥著人們內心最深處的那份悸動。

再出發,依然是“拼盡所能”的感動與美好

伊麗莎白·斯特勞特憑藉《奧麗芙·基特里奇》,斬獲了美國普利策小說獎,這之後,斯特勞特的新作再次佔據諸多圖書暢銷榜首位,這其中就包括《我叫露西·巴頓》和《一切皆有可能》,而這兩部作品,其實講述的都是同一個故事的不同側面。

其中,《一切皆有可能》依然延續了《奧麗芙·基特里奇》的行文結構,以露西·巴頓這個人物為線索,將幾個彼此之間互相關聯的短篇故事串聯在一起,而這個小鎮中的居民們才分別是每一個單元中的真正主角,他們的回憶和生活中都曾出現過露西·巴頓這個人,於是,通過他們的敘述,自己與露西之間的交集的描寫,讓露西·巴頓變得逐漸豐滿起來。

《一切皆有可能》:生活不會一直“一團糟”,接受孤獨與不完美

據說關於《一切皆有可能》的成書過程,還有一個有意思的小趣聞,斯特勞特在寫《我叫露西·巴頓》的時候,突然想到故事的主人公露西·巴頓和母親對話中提到的這些人物,也該有屬於他們自己的故事啊,於是,斯特勞特一邊寫《我叫露西·巴頓》,一邊將故事中提及的那些小鎮居民的生活場景構思並記錄下來,《一切皆有可能》的框架也逐漸形成了。

考慮到《我叫露西·巴頓》與《一切皆有可能》之間的這一些奇妙聯繫,這一次新經典引進並推出的中譯版便將二者合而為一,合集名字最終採用這兩部作品中的後者——《一切皆有可能》。

在前半部分的《我叫露西·巴頓》中,幾乎大部分的描寫都是,在講述暢銷書作家露西·巴頓在生病期間與母親的一些對話,我們從這些對話之中,得知巴頓一家都是別人眼中所謂的“怪胎”,因為他們身上臭烘烘,窮的買不起一塊肥皂,甚至常常在垃圾桶裡找吃的,父母更是毫無預兆的就會孩子們。

巴頓家的孩子受盡了冷眼和嘲笑,沒有人願意跟他們玩,他們更是為此感到羞恥,成為童年時代的心理陰影。於是露西拼盡全力想要逃離,誠然,她成功了,多年之後,露西已經定居在紐約,成為了一名暢銷書作家,然而從那之後的十幾年裡,她再也沒有回去過,也沒有見過她的家人。

“我們都是一團糟,我們拼盡所能,卻都愛得不完美,但這沒關係。人生就是不斷向前,一切皆有可能。”

然而她在感覺自己比別人高人一等的同時,似乎下意識地想要去和那個小鎮中的一切撇清關係,彷彿不回去,不再見他們,自己就不曾經歷過這一切。直到露西生病之後,很久沒有聯繫過的母親出現在了她的病床旁邊,無微不至地照顧著她,和她閒聊起小鎮居民們的八卦,還有巴頓一家以前的事情。

這讓露西忽然明白,即便是現在獲得了諸多成功,享受著獨立美好的新生活,自己其實仍是渴望著那份愛,同時也正是幼時那個讓她時刻想要逃離的“反常的家庭”,激發了她對於命運和出身的反抗情緒,流年經轉,時過境遷,原來貧窮與虐待並沒有改變自己對家人的愛。

“我們如何想方設法,感覺自己比另一個人或另一個群體的人高出一等。這種現象無處不在,無時不有。不管我們把這稱作什麼,在我看來,這是我們最卑劣的一面,這種非要找一個對象來貶低的需求”。

真正的高人一等,並不是通過貶低別人來實現的,而是一種內心的真正強大,一種拼盡所能之後的成就感。

《一切皆有可能》:生活不會一直“一團糟”,接受孤獨與不完美

用生活本來的樣子,講述“生活本身”

《華盛頓郵報》評論這部作品說:斯特勞特的故事講的是我們如何肩負重擔行走於人生,儘管大聲承認傷痛能夠減輕我們的苦楚,但我們卻總是無聲地承受著。

的確,生活中的很多時候,我們別無選擇,甚至連抗爭都顯得那樣的無力,露西身上有我們的影子,後半部分的《一切皆有可能》更是寫盡了小人物們的百態人生,目睹母親出軌的“胖子帕蒂”,經歷過戰爭、並且有著戰後應激反應的查理,對於丈夫在自己家裡強暴了房客而視若無睹的琳達……

每一個人物都並沒有什麼過人之處,但每一個人物卻都默默抵抗著這生活中的孤獨與陰暗所帶來的的煎熬,他們依然善良,依然對這個世界抱有愛與期待。

《一切皆有可能》的閱讀過程,就像在聽著露西娓娓道來,真實地讓心中升起一種無力感,任何一份愛都不完美,無論父母之愛,兄弟姐妹之愛,夫妻之愛,不存在完美的愛,這也正是生活最真實的地方,我們明知不完美,我們也可能無力反抗,我們將孤獨與傷痛一併置入其中,然後拼盡所能之後,讓別人看到——一切皆有可能。

不完美有什麼關係?人生本就是一個不斷向前、彌補缺憾的過程,當我們的抗爭將生活的魔方扭轉至另一面,誰能確定不會看到另外一種可能呢?

英雄與偉人不過鳳毛麟角,在瑣碎的生活中,我們都是那個普通人,過著普通的生活,快樂是它,憂愁亦是它。但即便是不完美的普通人,我們的內心世界依然可以很廣闊,就像那些短篇故事中的“小人物”主角們,從“無可選擇”到“拼盡所能”,那便是發現自我的過程。

這是這部作品讓人驚歎之處,也正是它最動人的地方,每一個普通人都可以成為自己的主角。

《一切皆有可能》:生活不會一直“一團糟”,接受孤獨與不完美

伊麗莎白·斯特勞特的文字中,最讓人動容就是那種孤獨的救贖力量,我們無法選擇出身,無法選擇環境,無法控制別人的看法,無法與生命中太多的“事與願違”去抗衡,這就是生活中的不完美,也是它最美的地方。

生活就是由一塊又一塊的拼湊而成的拼圖,每一個環節,每一個在我們生命中出現過的人,每一段開心或心酸的過往,都是其中的一塊,缺一不可,消極逃離只會讓這幅生活的拼圖不再完整。

接受生活和自己本身的不完美,然而去拼盡所能地牢牢把握自己,人生路本就漫長,何不奮力向前衝一下,讓平凡的人生也有閃光點,並且,永遠不要放棄愛與希望。

生活不會永遠都是一團糟。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