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解TCL李東生的股價之惑?| 如數家珍'

"

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在8月13日半年報業績交流會即將結束時,給了媒體一個“彩蛋”——為何TCL股價這麼低,請幫求解。8月14日,TCL集團股價應聲上漲了4.64%至3.38元/股。即使這樣,TCL集團的市值也只有458億元,僅為京東方1343億元市值的三分一,市盈率不到後者一半。

作為中國第二大顯示面板企業華星光電的母公司,今年初借超高清、OLED概念,TCL集團在3月底股價一度衝高至4.34元/股,比年初2.50元/股上升了七成。今年4月1日TCL集團完成上市公司資產重組,把彩電、空調等家電業務剝離,轉型為以華星光電為主體的半導體顯示科技集團。

沒料到,4月份之後TCL集團的股價跌跌不休,8月更大幅下探至近3.10元/股。上半年,華星光電收入增長超三成,在行業低潮期仍然保持盈利,而且TCL集團花了15.6億元回購股份,李東生也增持了超過1.7億股,無奈股價仍然低迷。所以,李東生才發出“股價為何這麼低”的世紀之問。

誰能解李東生的股價之惑呢?

首先看大的宏觀環境。TCL集團處於製造業領域,而中國製造業今年內外承壓。外部,貿易摩擦、匯率波動帶來不確定性因素;內部,房地產市場疲軟,拖累彩電、手機以及上游面板的需求。TCL集團的股價也脫離不了這個大環境。

其次看行業。資產重組前,TCL集團以家電為龍頭,不過其白電處於二三線陣營,彩電處於一線陣營、全球銷量前三,但是彩電均價今年急速下滑、盈利大幅降低。今年二季度,剝離家電業務後,TCL集團並沒有更名,普通投資者對其以半導體顯示為主的科技集團形象,印象還不深。

李東生坦言,曾考慮把上市公司名稱改為華星光電或TCL華星,後來放棄。因為半導體顯示板塊,除了華星光電,還有華睿、聚華等新材料和新技術公司,此外還有金融板塊。

除了舊“帽子”沒變,TCL集團股價低迷更重要的原因是,全球半導體顯示產業正處於低谷期,至少還將延續兩三年。華星光電是全球第四大彩電面板企業,但彩電面板正陷於價格戰,連日韓企業都虧損,而其小尺寸面板增長很快,不過最熱門的柔性OLED屏要到年底才投產。

為了撫平面板業的週期性波動,TCL集團搭建了“產業+金融”的雙輪驅動業務架構,金融板塊投資了上海銀行、寧德時代、寒武紀等優質公司,單是上海銀行每年就可貢獻約10億元利潤。不過,金融業務再優秀,也是“綠葉”,“紅花”仍然是半導體顯示產業。

只有主業強大,才具備真正的投資價值。今年TCL集團首次向全球開放13個對外合作的技術項目,希望突破量子點材料、印刷顯示等關鍵技術,在下一代顯示技術領域搶佔先機。目前,中國面板業的核心設備、核心材料仍然依賴進口,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突破之日才是TCL股價的春天。

第三看企業。TCL集團目前市盈率為13.76,京東方則達到29.85,可以說TCL集團仍停留在家電類上市公司的估值水平。兩者比較,京東方面板業務規模更大、生產線佈局更完善,其彩電、手機、電腦、平板、顯示器的液晶屏出貨量均居全球首位;華星光電在面板業的地位有待進一步提升,未來幾年隨著兩條11代線和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的量產,其成長性和價值才會逐步體現。

京東方近年謀求在重資產與輕資產業務之間取得更好的平衡。面板業動輒百億的投資不可能無止境,在面板產能已經十分龐大的情況下,關鍵是應用,著力在物聯網時代,讓“顯示無處不在”變為現實。京東方在智慧顯示、健康醫療上鋪設新賽道,將顯示、傳感技術轉化為多種增值解決方案。

TCL集團的“產融互動”模式,其實是異曲同工。面板是重資產,資本折舊壓力大;金融是輕資產,利潤較高,一方面幫助面板業佈局產業鏈上下游生態,另一方面撫平面板業的週期起伏。借鑑同行經驗,TCL集團在結合各行各業需求,提供超高清顯示解決方案方面,還有很大發展空間。8月16日,TCL集團的兄弟企業TCL電子將在深圳發佈55英寸智屏產品,也許是一次新嘗試。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