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渾濁到清澈,水面下到底發生了什麼?

烏鱧 寵物 YEE水族世界 2017-07-16

水養好後下魚,投喂餌料,魚缸裡水質開始變得渾濁,把過濾增氧開到最大,一天兩天後,水質重又清澈起來。魚缸裡發生了什麼變化,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讓我們仔細分析一番。

1、為什麼渾濁。

從渾濁到清澈,水面下到底發生了什麼?

投放魚只後產生的分泌物和排洩物,投餵魚食後的殘餘,這些東西能讓水質渾濁。它們的存在還會為水裡的異營菌提供養料,異營菌大量繁殖,數量多到最後被我們的肉眼看到,於是魚缸水質更加渾濁。隨著水體營養的增加,藻類也開始繁殖起來,水質不但更渾濁,而且變得五顏六色了,不再是渾濁,簡直就是混沌世界了。

2、如何解決渾濁。

從渾濁到清澈,水面下到底發生了什麼?

首先從過濾下手,可能你的過濾器安裝有問題,做一些調整,讓更多的汙染物進入過濾系統。如果魚缸底部依然存在殘餘物,可以考慮增加一個造浪棒,讓底部的水體流動起來,讓過濾器最大限度地吸收汙染物。

隨著缸內汙染物的減少,異營菌沒有了食物,也開始減少,但魚缸裡不能沒有它,因為異營菌為硝化細菌提供食物,硝化細菌轉化的氨和亞硝酸鹽都是異營菌分解汙染物而來的。通過硝化細菌的辛勤工作,魚缸裡的有害物質轉化為無害的硝酸鹽,而硝酸鹽的積累又為藻類的繁衍提供了溫床,於是爆藻,水體重入混沌狀態。

從渾濁到清澈,水面下到底發生了什麼?

好吧,我們再來解決爆藻問題,其實藻類的存在對水體而言是有益處的,它能消耗生化過濾的產物硝酸鹽,低含量硝酸鹽是無害的,但累積到一定程度也會對魚只產生傷害。只不過我們追求的是觀賞效果,而不是去看綠油油霧濛濛的魚缸,所以只好採用滅藻劑殺菌燈或者人工清理等辦法去除藻類。

3、有沒有終極方案。

從渾濁到清澈,水面下到底發生了什麼?

答案是有的,為了追求最佳觀賞狀態,一開始要控制魚只數量,以減少汙染物的來源,同樣道理,要控制餵食數量和次數,讓魚只始終處於半飢餓狀態,發現食物立即吞食,不留一點殘渣。解決硝化系統的產生的硝酸鹽可以考慮用草缸,但水草的存在註定了你有太多的魚種不能飼養,這是很多魚友不能接受的。好吧,我們又不能指望藻類幫忙,只好採取換水的辦法了,這是維持水體內生態平衡的不二法門。

此時水質已經很清澈了,如果你還想再進一步,可以考慮用(TBS)分解酵素或者速可淨,會讓魚缸水質呈現出“空氣”般的存在。有這個必要嗎,你是看著舒服了,可魚兒舒服嗎?

從渾濁到清澈,水面下到底發生了什麼?

水清無魚,水黑魚肥,我們養魚追求的最終目標應該是模仿大自然,靠近大自然,還原大自然,不必一味追求水質清澈,而是儘量讓魚缸裡各種生物和諧共生,魚兒有回到家鄉的感覺。

我們能做到嗎,暫時可能不行,今後歲月漫長,讓一切慢慢來吧。

文章系意牌旗下YEE水族世界編輯整理,轉發引用請註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