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詩不厭千回讀。一首好詩,自然流傳悠久,經得起時間的考驗。而且,一首詩歌的好壞,往往也不是某個人或一個小集體所能確定的,而是在歷史的發展中由公眾綜合確認的。例如,唐詩是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座高峰,流傳在世的尚存4萬餘詩,然而,最受歡迎的是哪些詩歌呢?21世紀初通過計量分析得出的《唐詩排行榜》列出了關注度和影響力等綜合指標均為靠前的100首唐詩,其中的前5首可謂是貨真價實。是哪五首?

No.1 七律《黃鶴樓》:大氣磅礴,一瀉千里

黃鶴樓 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全唐詩中排名前5的詩歌,每首都堪稱經典

點評:關於此詩,其實古人就已經好評如潮。宋代嚴羽在《滄浪詩話》中說:

唐人七言律詩,當以崔顥《黃鶴樓》為第一。

這首圈粉無數的七律,究竟好在何處?一言以蔽之,就是:自然而然,意境深遠。這首七律是弔古懷鄉的佳作。詩人身登黃鶴樓,泛覽四方,即景生情,吟句成詩,一瀉千里。全詩自然宏麗,饒有風骨。詩歌雖不協律,但勝於協律,音節嘹亮,順暢無阻。同時,又以起伏輾轉的文筆,表現出纏綿不已的鄉愁,做到了言外傳情,畫外有音。結尾處,情景交融,令人回味無窮。傳說李白登此樓,目睹此詩,不禁大為折服。說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足見詩貴自然。另外,歷代寫黃鶴樓的詩很多,但都以此詩為榜首之作,足見其影響力之大。

No.2 七絕《送元二使安西》:詩意雋永,別詩絕唱

送元二使安西 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全唐詩中排名前5的詩歌,每首都堪稱經典

點評:王維的這首詩,也叫做《渭城曲》、《陽關三疊》,還被譜寫成古琴曲。此詩是唐人送別詩中的絕唱。全詩前兩句描寫渭城驛館風景,交代了送別時間、地點以及環境,為下面抒情營造出氣氛;後二句轉入傷別,而不著一傷字,只用舉杯勸酒來表達內心強烈的惜別之情。整首詩風格明朗自然,語言真摯感人,寫得情景相融,韻味雋永,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成為當之無愧的送別佳作。

No.3 七絕《涼州詞》(黃河遠上):氣象開闊,詩味濃郁

涼州詞 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全唐詩中排名前5的詩歌,每首都堪稱經典

點評:王之渙的《涼州詞》是一首組詩,然而最出名就是這一首。這首詩好在哪裡呢?首先,詩的開篇描繪出一幅蒼茫遼闊的邊塞景象,一下子就把人吸引住了。黃河滾滾東流,遠至天際,孤城零落荒陲,蒼茫無際,在這一派悲壯蒼涼的景色之中,隱隱流落出一股慷慨之氣;後兩句以邊塞的苦寒體現出了戍守邊防的徵人回不了故鄉的哀怨,然而這種哀怨不是消沉的,而是悲壯而慷慨的,整首詩歌,流露出明顯的大唐氣象,這首《涼州詞》,可以說是盛唐邊塞詩的代表作。

No.4 五絕《登鸛雀樓》:咫尺萬里,哲理深厚

登鸛雀樓 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全唐詩中排名前5的詩歌,每首都堪稱經典

點評:王之渙在唐代詩家中不是高產詩人,存詩僅六首,卻能有兩首詩進入前5名,確實做到了以質量取勝,這方面恐怕李、杜也要遜色不少。反觀這首五絕,詩的前兩句描寫自然景色,但開筆卻有咫尺通萬里之勢,後兩句寫意,更是將哲理與情景融合得天衣無縫,成為唐人五絕詩中的絕唱。詩人有感於大自然,悟出樸素而深刻的哲理,並能拋棄常人的淺見陋識,登高放眼,收攬四方於胸襟之中。清代的詩評家認為:

王詩短短二十字,前十字大意已盡,後十字有尺幅千里之勢。

此詩雖然只有二十字,卻以千鈞巨椽之手筆,繪下北國河山的磅礴氣勢和壯麗景象,氣勢磅礴、意境深遠,千百年來一直激勵著中華民族昂揚向上。特別是後二句,常常被人引用,藉以表達積極探索和無限進取的人生態度。

No.5 五律《登岳陽樓》:傷時感時,沉鬱頓挫

登岳陽樓 杜甫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全唐詩中排名前5的詩歌,每首都堪稱經典

點評:杜甫一直是位憂國憂民的詩人,這首詩更是體現出這位偉大詩人的胸襟。這是一首即景抒情的五言律詩,前兩聯寫出登岳陽樓之所見,以凝練的語言將洞庭湖水勢浩瀚無際的磅礴氣勢和宏偉壯麗的形象描繪的淋漓盡致,勾勒出一幅氣象萬千的畫面;頸聯則是表現自己政治生活之坎坷以及漂泊天涯、懷才不遇的心情;尾聯抒寫出自己看著國家動盪不安而又無能為力的感傷之情。整首詩內容上意蘊豐厚,抒情上吞吐自然,顯得雄渾而自然。宋代詩評家唐庚在《唐子西文錄》中說道:

過岳陽樓,觀杜子美詩,不過四十字爾,氣象宏放,涵蓄深遠,殆與洞庭爭雄,所謂富哉言乎者,太白、退之輩率為大篇,極其筆力,終不逮也。杜詩雖小而大,餘詩雖大而小。

可謂是深得杜甫此詩三味者。

以上便是排名前五的詩歌,每首都堪稱經典。其實,好詩往往不在於篇幅大小,能動人心、抒發真情的,往往能流傳千古而不衰,這也是唐詩的魅力所在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