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薑怎麼種植?這樣澆水、施肥...你學會了嗎'

生薑 農產品 玉米 青白江區農業農村局 2019-09-05
""生薑怎麼種植?這樣澆水、施肥...你學會了嗎

生薑是我區主要經濟作物之一

全區種植面積5000餘畝

主要分佈在丘陵和山區

"生薑怎麼種植?這樣澆水、施肥...你學會了嗎

生薑是我區主要經濟作物之一

全區種植面積5000餘畝

主要分佈在丘陵和山區

生薑怎麼種植?這樣澆水、施肥...你學會了嗎

生薑的主要品種

"生薑怎麼種植?這樣澆水、施肥...你學會了嗎

生薑是我區主要經濟作物之一

全區種植面積5000餘畝

主要分佈在丘陵和山區

生薑怎麼種植?這樣澆水、施肥...你學會了嗎

生薑的主要品種

生薑怎麼種植?這樣澆水、施肥...你學會了嗎

重慶的地方品種—白姜、四川眉山的竹根姜、蘆山的地方品種—坨姜三和雲南的黃姜等,種姜前的準備以上輪作制中,生薑和冬作物的生育期較長,易產生前後作物爭季節、爭肥料、爭陽光等矛盾,因此應注意選擇早熟、矮杆、高產的農作物品種,並適當調節二者的行株距,另外,採用生薑與玉米、生薑與芋頭等間種,可克服上述矛盾,提高複種指數,達到增產的目的。

選擇生薑適宜生長的環境條件

生薑雖為宿根多年生草本植物

但在亞熱帶、寒帶的大陸性條件下

一般為一年生經濟作物

"生薑怎麼種植?這樣澆水、施肥...你學會了嗎

生薑是我區主要經濟作物之一

全區種植面積5000餘畝

主要分佈在丘陵和山區

生薑怎麼種植?這樣澆水、施肥...你學會了嗎

生薑的主要品種

生薑怎麼種植?這樣澆水、施肥...你學會了嗎

重慶的地方品種—白姜、四川眉山的竹根姜、蘆山的地方品種—坨姜三和雲南的黃姜等,種姜前的準備以上輪作制中,生薑和冬作物的生育期較長,易產生前後作物爭季節、爭肥料、爭陽光等矛盾,因此應注意選擇早熟、矮杆、高產的農作物品種,並適當調節二者的行株距,另外,採用生薑與玉米、生薑與芋頭等間種,可克服上述矛盾,提高複種指數,達到增產的目的。

選擇生薑適宜生長的環境條件

生薑雖為宿根多年生草本植物

但在亞熱帶、寒帶的大陸性條件下

一般為一年生經濟作物

生薑怎麼種植?這樣澆水、施肥...你學會了嗎

(一) 溫度:姜起源於熱帶地區,喜溫而不耐寒,16℃--17℃開始發芽、生長以22℃--25℃為好。

(二)光照:姜發芽需黑暗,幼苗期需中強光,而不耐強光,旺盛生長期需稍強的光。

(三)土壤:姜對土壤要求不嚴,以土層深厚,土質鬆軟肥沃,有機質豐富,通氣而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最好。

(四)礦質營養:生薑全生育期吸鉀最多,其次是氮,再次是鎂、鈣、磷,在栽培中增施硼、鋅微肥,可以增加產量。

(五)水分:姜為淺根作物,吸收水肥能力較弱,葉面保護組織不發達,水分蒸發快,因此不耐乾旱,苗期需水不多,生長盛期則需大量水分,應經常澆水保持土壤溼潤。

選地與整地

選好和平整好姜地是高產穩產的基礎

也是減少病菌危害

改善生薑品質的重要措施

"生薑怎麼種植?這樣澆水、施肥...你學會了嗎

生薑是我區主要經濟作物之一

全區種植面積5000餘畝

主要分佈在丘陵和山區

生薑怎麼種植?這樣澆水、施肥...你學會了嗎

生薑的主要品種

生薑怎麼種植?這樣澆水、施肥...你學會了嗎

重慶的地方品種—白姜、四川眉山的竹根姜、蘆山的地方品種—坨姜三和雲南的黃姜等,種姜前的準備以上輪作制中,生薑和冬作物的生育期較長,易產生前後作物爭季節、爭肥料、爭陽光等矛盾,因此應注意選擇早熟、矮杆、高產的農作物品種,並適當調節二者的行株距,另外,採用生薑與玉米、生薑與芋頭等間種,可克服上述矛盾,提高複種指數,達到增產的目的。

選擇生薑適宜生長的環境條件

生薑雖為宿根多年生草本植物

但在亞熱帶、寒帶的大陸性條件下

一般為一年生經濟作物

生薑怎麼種植?這樣澆水、施肥...你學會了嗎

(一) 溫度:姜起源於熱帶地區,喜溫而不耐寒,16℃--17℃開始發芽、生長以22℃--25℃為好。

(二)光照:姜發芽需黑暗,幼苗期需中強光,而不耐強光,旺盛生長期需稍強的光。

(三)土壤:姜對土壤要求不嚴,以土層深厚,土質鬆軟肥沃,有機質豐富,通氣而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最好。

(四)礦質營養:生薑全生育期吸鉀最多,其次是氮,再次是鎂、鈣、磷,在栽培中增施硼、鋅微肥,可以增加產量。

(五)水分:姜為淺根作物,吸收水肥能力較弱,葉面保護組織不發達,水分蒸發快,因此不耐乾旱,苗期需水不多,生長盛期則需大量水分,應經常澆水保持土壤溼潤。

選地與整地

選好和平整好姜地是高產穩產的基礎

也是減少病菌危害

改善生薑品質的重要措施

生薑怎麼種植?這樣澆水、施肥...你學會了嗎

為提高土壤溫度,改善土壤物理性質,要求在秋季或冬季對生薑地進行深翻晒垡,在第二年的早春進行翻耙,同時畝施土雜肥或圈肥5000公斤,施過磷酸鈣50—75公斤待用。

準備種姜

種姜的好壞

是生薑生長好、產量高的基礎

一般畝用量300—350公斤

"生薑怎麼種植?這樣澆水、施肥...你學會了嗎

生薑是我區主要經濟作物之一

全區種植面積5000餘畝

主要分佈在丘陵和山區

生薑怎麼種植?這樣澆水、施肥...你學會了嗎

生薑的主要品種

生薑怎麼種植?這樣澆水、施肥...你學會了嗎

重慶的地方品種—白姜、四川眉山的竹根姜、蘆山的地方品種—坨姜三和雲南的黃姜等,種姜前的準備以上輪作制中,生薑和冬作物的生育期較長,易產生前後作物爭季節、爭肥料、爭陽光等矛盾,因此應注意選擇早熟、矮杆、高產的農作物品種,並適當調節二者的行株距,另外,採用生薑與玉米、生薑與芋頭等間種,可克服上述矛盾,提高複種指數,達到增產的目的。

選擇生薑適宜生長的環境條件

生薑雖為宿根多年生草本植物

但在亞熱帶、寒帶的大陸性條件下

一般為一年生經濟作物

生薑怎麼種植?這樣澆水、施肥...你學會了嗎

(一) 溫度:姜起源於熱帶地區,喜溫而不耐寒,16℃--17℃開始發芽、生長以22℃--25℃為好。

(二)光照:姜發芽需黑暗,幼苗期需中強光,而不耐強光,旺盛生長期需稍強的光。

(三)土壤:姜對土壤要求不嚴,以土層深厚,土質鬆軟肥沃,有機質豐富,通氣而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最好。

(四)礦質營養:生薑全生育期吸鉀最多,其次是氮,再次是鎂、鈣、磷,在栽培中增施硼、鋅微肥,可以增加產量。

(五)水分:姜為淺根作物,吸收水肥能力較弱,葉面保護組織不發達,水分蒸發快,因此不耐乾旱,苗期需水不多,生長盛期則需大量水分,應經常澆水保持土壤溼潤。

選地與整地

選好和平整好姜地是高產穩產的基礎

也是減少病菌危害

改善生薑品質的重要措施

生薑怎麼種植?這樣澆水、施肥...你學會了嗎

為提高土壤溫度,改善土壤物理性質,要求在秋季或冬季對生薑地進行深翻晒垡,在第二年的早春進行翻耙,同時畝施土雜肥或圈肥5000公斤,施過磷酸鈣50—75公斤待用。

準備種姜

種姜的好壞

是生薑生長好、產量高的基礎

一般畝用量300—350公斤

生薑怎麼種植?這樣澆水、施肥...你學會了嗎

(一)選好種姜:選頭年成熟、肥壯的、芽多、鮮嫩、茁壯的根莖,同時無病蟲、無機械損傷,未受低溫凍害的作為種姜。

(二)晒姜和困姜:姜種必須經過晒姜、困姜處理才能用來催芽、播種。

晒姜和困姜一般在播種前20—30天進行,大約在春分前後,選出的種姜用清水沖洗掉姜塊上的泥土,鋪在乾淨的地面晾晒1—2天(傍晚要收回,以免凍壞姜種)。困姜就是晾晒1—2天之後,把姜塊放在屋裡堆放3—4天,上面覆蓋草簾。晒姜和困姜需反覆進行,一般重複2—3次。

(三)消毒處理:①用40%甲醛溶液或0.5%的高錳酸鉀溶液浸種30分鐘;②用20%的草木灰溶液浸種10—20分鐘;③用0.1%的“401”抗菌劑浸泡1小時,或0.1%波爾多液浸泡10分鐘消毒,然後進行催芽和播種。

生薑的栽培管理

"生薑怎麼種植?這樣澆水、施肥...你學會了嗎

生薑是我區主要經濟作物之一

全區種植面積5000餘畝

主要分佈在丘陵和山區

生薑怎麼種植?這樣澆水、施肥...你學會了嗎

生薑的主要品種

生薑怎麼種植?這樣澆水、施肥...你學會了嗎

重慶的地方品種—白姜、四川眉山的竹根姜、蘆山的地方品種—坨姜三和雲南的黃姜等,種姜前的準備以上輪作制中,生薑和冬作物的生育期較長,易產生前後作物爭季節、爭肥料、爭陽光等矛盾,因此應注意選擇早熟、矮杆、高產的農作物品種,並適當調節二者的行株距,另外,採用生薑與玉米、生薑與芋頭等間種,可克服上述矛盾,提高複種指數,達到增產的目的。

選擇生薑適宜生長的環境條件

生薑雖為宿根多年生草本植物

但在亞熱帶、寒帶的大陸性條件下

一般為一年生經濟作物

生薑怎麼種植?這樣澆水、施肥...你學會了嗎

(一) 溫度:姜起源於熱帶地區,喜溫而不耐寒,16℃--17℃開始發芽、生長以22℃--25℃為好。

(二)光照:姜發芽需黑暗,幼苗期需中強光,而不耐強光,旺盛生長期需稍強的光。

(三)土壤:姜對土壤要求不嚴,以土層深厚,土質鬆軟肥沃,有機質豐富,通氣而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最好。

(四)礦質營養:生薑全生育期吸鉀最多,其次是氮,再次是鎂、鈣、磷,在栽培中增施硼、鋅微肥,可以增加產量。

(五)水分:姜為淺根作物,吸收水肥能力較弱,葉面保護組織不發達,水分蒸發快,因此不耐乾旱,苗期需水不多,生長盛期則需大量水分,應經常澆水保持土壤溼潤。

選地與整地

選好和平整好姜地是高產穩產的基礎

也是減少病菌危害

改善生薑品質的重要措施

生薑怎麼種植?這樣澆水、施肥...你學會了嗎

為提高土壤溫度,改善土壤物理性質,要求在秋季或冬季對生薑地進行深翻晒垡,在第二年的早春進行翻耙,同時畝施土雜肥或圈肥5000公斤,施過磷酸鈣50—75公斤待用。

準備種姜

種姜的好壞

是生薑生長好、產量高的基礎

一般畝用量300—350公斤

生薑怎麼種植?這樣澆水、施肥...你學會了嗎

(一)選好種姜:選頭年成熟、肥壯的、芽多、鮮嫩、茁壯的根莖,同時無病蟲、無機械損傷,未受低溫凍害的作為種姜。

(二)晒姜和困姜:姜種必須經過晒姜、困姜處理才能用來催芽、播種。

晒姜和困姜一般在播種前20—30天進行,大約在春分前後,選出的種姜用清水沖洗掉姜塊上的泥土,鋪在乾淨的地面晾晒1—2天(傍晚要收回,以免凍壞姜種)。困姜就是晾晒1—2天之後,把姜塊放在屋裡堆放3—4天,上面覆蓋草簾。晒姜和困姜需反覆進行,一般重複2—3次。

(三)消毒處理:①用40%甲醛溶液或0.5%的高錳酸鉀溶液浸種30分鐘;②用20%的草木灰溶液浸種10—20分鐘;③用0.1%的“401”抗菌劑浸泡1小時,或0.1%波爾多液浸泡10分鐘消毒,然後進行催芽和播種。

生薑的栽培管理

生薑怎麼種植?這樣澆水、施肥...你學會了嗎

(一)種植時間:適宜的種植期應是5釐米土層的土溫穩定在15℃左右的時期,全區大約在3月中下旬。

(二)種植密度:以畝種8000株較適宜,株行距在17—25×50釐米。

(三)施肥和培土:由於生薑的生長期長,產量較高,需吸收大量養分,因此除施基肥外,還必須進行追肥。而發芽期基本不追肥。

(四)幼苗期:在苗高13—16釐米時追提苗肥,畝施硫酸銨10公斤;苗高30釐米,具有1—2個分枝時,追壯苗肥,畝施複合肥15公斤,施肥時應注意開溝淺施,離苗5釐米左右為宜。

"生薑怎麼種植?這樣澆水、施肥...你學會了嗎

生薑是我區主要經濟作物之一

全區種植面積5000餘畝

主要分佈在丘陵和山區

生薑怎麼種植?這樣澆水、施肥...你學會了嗎

生薑的主要品種

生薑怎麼種植?這樣澆水、施肥...你學會了嗎

重慶的地方品種—白姜、四川眉山的竹根姜、蘆山的地方品種—坨姜三和雲南的黃姜等,種姜前的準備以上輪作制中,生薑和冬作物的生育期較長,易產生前後作物爭季節、爭肥料、爭陽光等矛盾,因此應注意選擇早熟、矮杆、高產的農作物品種,並適當調節二者的行株距,另外,採用生薑與玉米、生薑與芋頭等間種,可克服上述矛盾,提高複種指數,達到增產的目的。

選擇生薑適宜生長的環境條件

生薑雖為宿根多年生草本植物

但在亞熱帶、寒帶的大陸性條件下

一般為一年生經濟作物

生薑怎麼種植?這樣澆水、施肥...你學會了嗎

(一) 溫度:姜起源於熱帶地區,喜溫而不耐寒,16℃--17℃開始發芽、生長以22℃--25℃為好。

(二)光照:姜發芽需黑暗,幼苗期需中強光,而不耐強光,旺盛生長期需稍強的光。

(三)土壤:姜對土壤要求不嚴,以土層深厚,土質鬆軟肥沃,有機質豐富,通氣而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最好。

(四)礦質營養:生薑全生育期吸鉀最多,其次是氮,再次是鎂、鈣、磷,在栽培中增施硼、鋅微肥,可以增加產量。

(五)水分:姜為淺根作物,吸收水肥能力較弱,葉面保護組織不發達,水分蒸發快,因此不耐乾旱,苗期需水不多,生長盛期則需大量水分,應經常澆水保持土壤溼潤。

選地與整地

選好和平整好姜地是高產穩產的基礎

也是減少病菌危害

改善生薑品質的重要措施

生薑怎麼種植?這樣澆水、施肥...你學會了嗎

為提高土壤溫度,改善土壤物理性質,要求在秋季或冬季對生薑地進行深翻晒垡,在第二年的早春進行翻耙,同時畝施土雜肥或圈肥5000公斤,施過磷酸鈣50—75公斤待用。

準備種姜

種姜的好壞

是生薑生長好、產量高的基礎

一般畝用量300—350公斤

生薑怎麼種植?這樣澆水、施肥...你學會了嗎

(一)選好種姜:選頭年成熟、肥壯的、芽多、鮮嫩、茁壯的根莖,同時無病蟲、無機械損傷,未受低溫凍害的作為種姜。

(二)晒姜和困姜:姜種必須經過晒姜、困姜處理才能用來催芽、播種。

晒姜和困姜一般在播種前20—30天進行,大約在春分前後,選出的種姜用清水沖洗掉姜塊上的泥土,鋪在乾淨的地面晾晒1—2天(傍晚要收回,以免凍壞姜種)。困姜就是晾晒1—2天之後,把姜塊放在屋裡堆放3—4天,上面覆蓋草簾。晒姜和困姜需反覆進行,一般重複2—3次。

(三)消毒處理:①用40%甲醛溶液或0.5%的高錳酸鉀溶液浸種30分鐘;②用20%的草木灰溶液浸種10—20分鐘;③用0.1%的“401”抗菌劑浸泡1小時,或0.1%波爾多液浸泡10分鐘消毒,然後進行催芽和播種。

生薑的栽培管理

生薑怎麼種植?這樣澆水、施肥...你學會了嗎

(一)種植時間:適宜的種植期應是5釐米土層的土溫穩定在15℃左右的時期,全區大約在3月中下旬。

(二)種植密度:以畝種8000株較適宜,株行距在17—25×50釐米。

(三)施肥和培土:由於生薑的生長期長,產量較高,需吸收大量養分,因此除施基肥外,還必須進行追肥。而發芽期基本不追肥。

(四)幼苗期:在苗高13—16釐米時追提苗肥,畝施硫酸銨10公斤;苗高30釐米,具有1—2個分枝時,追壯苗肥,畝施複合肥15公斤,施肥時應注意開溝淺施,離苗5釐米左右為宜。

生薑怎麼種植?這樣澆水、施肥...你學會了嗎

(五)旺盛生長期:對肥料需求量大,必須重施追肥。畝施廄肥3000公斤,另加複合肥或硫酸銨15—20公斤。此時施肥應距離植株北側基部15—20釐米外溝施,並用土蓋嚴。

培土結合施肥和中耕除草進行,若收嫩姜,培土深些,培土次數一般3—5次,每次利用姜埂泥土培土,以後將姜埂變為姜溝,原來的栽植溝變為姜埂。

(六)灌溉和排水:生薑屬淺根性作物,喜溼潤又忌積水。土壤乾旱,影響生長,降低產量,積水易引起根莖腐敗病。出苗後到收穫前,土壤不夠乾旱,特別是7—8月,若氣候乾旱,應灌水;夏季雨水多時,注意排水。

(七)中耕除草:中耕要在幼苗出土時開始,做到雨後必鋤,有草必鋤,經常保持土鬆草盡,等苗一片青,中耕不宜過深,一般以10釐米左右為宜。

(八)病蟲害防治:

1、姜腐爛病(姜溫):選抗病、無病姜種,輪作換茬,用姜溫淨350倍,澆定根水。

2、姜葉枯病:用0.6%的福爾多液、75%的百菌清600—700倍、50%苯菌靈1300—1500倍。

3、姜炭疽病:70%甲基硫菌1000倍+75%百菌清1000倍,40%多硫懸浮劑500倍,50%複方硫菌1000倍。

4、姜螟(玉米螟)

5、姜弄蝶

6、斜紋夜蛾。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