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關節周圍炎為一種慢性損傷性或退行性非細菌性炎症。中醫稱為“五十肩”、“肩不舉”、“肩凝”、“漏肩風”、“老年肩”等,多發於50歲左右的中老年人,尤以更年期以後的婦女多見。常因汗出當風、夜臥不慎、風寒外襲、邪鬱肌膚,或久臥寒溼之地、汗出後浸漬冷水、沐水雨淋、感受寒溼,或由內、外傷及慢性勞損等引發。

病變多發於一側,間或有兩側同時發病者,患者肩臂筋肉疼痛,尤其是上臂外展、內收上舉、外旋時加劇,進一步則上肢不能抬舉,疼痛加重,白天尚可,入夜痛劇,越痛越不敢抬舉,越不活動,疼痛就越劇烈;久而久之,則肩臂肌肉萎縮、僵硬、以致關節不能活動,穿衣、梳頭時均感不便。

治療上主張動靜結合,採取藥物、按摩、鍼灸、功能鍛鍊等相結合的綜合療法。筆者經多年的臨床實踐,認識到本病絕大多數為寒證,常兼有肝腎虧損、氣血不足、脈絡瘀阻,單純用溫經散寒、祛風勝溼之法治療獲效甚微,而以補肝腎、益氣血、祛寒溼之中配以活血通絡之品則收效滿意,“蠲凝湯”治療介紹如下:

黃芪30克,山茱萸20克,羌活10克,當歸10克,防風15克,薑黃20克,桂枝15克,穿山甲12克,每日一劑,水煎服。若畏寒重者加炙川烏10克,屈伸不利加伸筋草30克,疼痛劇烈加乳香、沒藥各10克,遊走性疼痛加蜈蚣兩條、地龍15克,剌痛有瘀血者加土元10克、川芎12克、紅花10克,氣虛加黨蔘15克,血虛加雞血藤30克,肝腎虧虛山茱萸加至30克以上。另外配合外用藥使用,藥用麥麩500克,蔥白50克(切碎),醋50克,將三味拌勻,分兩包,用布包好,上蒸籠蒸20分鐘,趁熱輪換多次敷疼痛處,再外貼狗皮膏藥,每日一次,一週為一療程,同時配以功能鍛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