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石獅老街的“粿”香“粿”味

糕點 清明節 糯米粿 花生 人民網 2017-04-11
泉州石獅老街的“粿”香“粿”味

薯粉粿

泉州石獅老街的“粿”香“粿”味

滿月粿

泉州石獅老街的“粿”香“粿”味

菜包粿

泉州石獅老街的“粿”香“粿”味

發粿

清明時節的石獅鳳里老街,熙熙攘攘,人們忙碌著選購清明用品。除了石獅人清明必備的潤餅菜,一些粿品也十分暢銷,這不但是一種特色食品,還是石獅人逢年過節用的祭品,更是海外遊子心中的思鄉情愫。

1老街裡的多樣粿品

說起“粿”,大家都會想起石獅甜粿,大米加上白砂糖、金橘等輔料,經過制粉、溶糖、混合、入盒、上蒸籠等工序製成的粿品,是石獅特產的名片之一。記者在鳳里老街走訪中看到,不少食品店裡的粿品種類多樣,價格適中,深受大家歡迎。

“粿”字在《康熙字典》解釋為:米食也,但當下的粿可遠不止“米食”這麼簡單——粿的原料除了米,還有糯米、面、薯粉等,粿的類別不僅有有皮無皮之分,還有鹹甜之分等等。此外,粿品的吃法也有多種,可即食,也可蒸、炸、配菜炒。在鳳里老街,記者看到一個攤位上有著不同顏色的粿品,攤主小吳向記者介紹,自己賣的有紫薯粿、菜粿、芋頭粿、鹹粿等等,顧客常常以混搭的方式購買多種粿品。

在城隍廟附近的一個攤位上,記者看到了攤主小蔡正將新鮮出爐的糯米粿擺上,軟綿嫩白的糯米粿上撒著一層花生米,讓人看著垂涎欲滴。接著,小蔡又在一旁忙活起來,這回做的是菜包粿,小蔡的手法嫻熟,只見他先把菜包粿的外皮用手揉成一個圓球,然後慢慢展開成窩頭狀,之後再加入餡料,“裡面包蘿蔔乾、碎肉、蝦米、香菇等等”,小蔡一邊說著,一邊將菜包粿的皮合上,搓成橢圓狀,待蒸熟後,菜包粿即可出爐售賣。

“以前只有地瓜粿,現在種類更豐富了”,正在買菜的市民王女士告訴記者,舊時普通民眾的生活儉樸,只有逢年過節時才會蒸糕做粿,而隨著時代的變遷,如今的粿品種類愈加豐富,且可隨時購買。

2日常特色小食用途多

米味飄香的粿品,不僅是一道特色小食,其在石獅人生活中也起著不一樣的作用,婚事、生孩等紅白喜事乃至節日,粿品都可派上用場。

七夕的“糖粿”,大家一定不陌生,在搓好的糯米圓子中間壓一個陷,用來供奉“七孃媽”,這是許多閩南人的家鄉記憶。逢年過節時,在石獅人家中祭拜的供桌上,便會有甜粿、發粿、龜粿等可口點心,寓意討彩。其中,發粿、大粿最受歡迎,在和平路一家老字號粿品店中,店主小李拿出了一籠熱氣騰騰的發粿準備送貨,他介紹,發粿是由糯米、糖、水等發酵而成,發粿的特點便是需要蒸到像開花一樣炸出四瓣,寓意發財,有些人在除夕祭拜後,還會將發粿放到發黴,預示新的一年“會發”。“如果是碰上拜天公或是嫁娶的好日子,就會有很多人來定製大粿”,店主小李告訴記者,當下恰逢清明時節,需要大粿的客戶不多,因此店裡近期沒有做。

“小孩滿月、週歲需要滿月粿、龜粿等”,在賣魚街的一個小攤上,蔡阿姨指著滿月粿說道,只見滿月粿是圓形的,形狀較大,有的是紅色的,也有的印著“孝順”紅字,龜粿則有著烏龜的樣式,蔡阿姨告訴記者,這類粿品蘊含著讓孩子健康成長的美好祝願。

3海外遊子的思鄉味道

各式各樣的粿品大多表面油滑透亮,爽口清甜。在採訪中,記者嚐了一塊糯米粿,初入口,牙齒充分感受到了糯米的軟潤與彈性,接著甜味漸出,花生米與糯米的芳香令人回味。而有包陷的粿則是另一種風味,咬下的每一口都能品嚐到幾種餡料融合後所散發出來的鮮味,同樣令人意猶未盡。無論是早餐、下午茶,還是零食,粿品都是一道美味點心。

對於海外遊子來說,家鄉味道最是難以忘懷。“清明那天,一個從澳大利亞回來的婦女,特意到我這裡買了好幾個發粿,她說這種有粽葉的發粿,是從小吃到大的,她每次回家都要吃”,賣發粿的老施告訴記者,搭配粽葉且呈黃色的發粿最為經典,清明時節,經常有回鄉祭祖的人前來購買粿品,他們或是想重溫家鄉味道,或是準備帶到外地與他人分享。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