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深圳已報告瘧疾4例 瘧疾是什麼病主要表現為什麼

傳染病 瘧疾 瘧原蟲 腹瀉 深圳之窗 2017-04-29

導語:今年我市報告瘧疾4例,均為境外輸入性病例,前往非洲、東南亞等瘧疾流行區的出國人員,注意做好預防措施。瘧疾是什麼病主要表現為什麼。

4月26日是第十個“全國瘧疾日”,今年的主題是“消除瘧疾:謹防境外輸入”。記者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瞭解到,今年1月以來,我市已報告瘧疾4例,其中惡性瘧2例,間日瘧2例,均為境外輸入性病例,由瘧疾流行的非洲或東南亞地區國家輸入。

瘧疾是全球廣泛關注的重要公共衛生問題。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報告,目前全球仍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流行瘧疾,每年有2-3億人感染瘧疾,近一百萬人因瘧疾死亡。

瘧疾是由稱為瘧原蟲的一種單細胞寄生蟲感染導致,通過蚊蟲叮咬傳播。瘧疾的潛伏期一般是2-4周,早期表現為乏力、倦怠,頭痛,四肢痠痛,食慾不振,腹部不適或腹瀉,不規則低熱等,類似感冒,容易誤診。典型的瘧疾發作表現為週期性出現的寒戰、高熱及出汗退熱三個階段。瘧疾包括間日瘧、惡性瘧、三日瘧和卵形瘧等不同類型,其中惡性瘧病人如果得不到及時治療,病情可迅速惡化甚至死亡。早期診斷及規範治療瘧疾將縮短疾病持續時間,避免死亡,並有助於減少瘧疾傳播。

深圳氣候溫暖潮溼,歷史上曾是瘧疾流行區。通過多年的努力,瘧疾的傳播流行得到有效控制,近年來我市瘧疾發病率一直控制在非常低的水平,且多為輸入性病例。近年我市輸入性病例呈上升趨勢,其中惡性瘧病例數超過一半。提醒前往非洲、東南亞等瘧疾流行區的出國務工、商貿和旅遊人員,注意做好以下預防措施:首先,出國前應當瞭解目的地瘧疾流行狀況。前往一些瘧疾高度流行的國家或地區時,最好是配備一定的瘧疾預防性藥物。藥物的服用需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其次,在瘧疾流行區要防止被蚊蟲叮咬。如穿長袖衣服,塗抹防蚊油,睡覺時安放蚊帳。

什麼是瘧疾

瘧疾是經蚊叮咬,或輸入帶瘧原蟲者的血液而感染瘧原蟲所引起的蟲媒傳染病,也是深圳口岸重點監測的傳染病之一,其臨床症狀表現為典型的週期性寒戰、發熱、出汗以及不規律發熱等。夏秋是瘧疾等蟲媒傳染病流行的高峰季節,檢驗檢疫部門提醒廣大旅客,前往瘧疾流行地區,應注意採取防蚊措施,如使用蚊帳、蚊香等,還可服用藥物預防,一旦在瘧疾流行地區出現發熱等症狀,入境時應主動申報。

症狀體徵

1.一般症狀 四種人體瘧疾典型的臨床發作大體相似,可分為前驅期、發冷(寒戰)期、發熱期、出汗期和間歇期。

(1)前驅期:患者有疲乏、頭痛、不適、厭食、畏寒和低熱。此期相當於肝細胞內的瘧原蟲(裂殖體)發育成熟裂殖子釋入血流。但因周圍血內的原蟲密度太低,鏡檢多為陰性。

(2)發冷期或寒戰期:持續數分鐘至1h,常伴頭痛、噁心和嘔吐。此時體溫多已超過38℃。鏡檢瘧原蟲時,大部分為裂殖體和環狀體。

(3)發熱期:一般持續3~4h,頭痛加劇,體溫高者可超過40℃。多次復發的病人,可只定時出現微寒和低熱、或頭暈、頭痛,肌肉關節痠痛和三叉神經痛而無明顯的高熱。發熱期所見的原蟲以小滋養體為主。

(4)出汗期:可微汗至大汗淋漓。在此期內體溫迅速恢復正常,上述各種症狀逐漸消失。

(5)間歇期:係指前後兩次發作的間隔時間。時間長短取決於蟲種和免疫力。就典型者的間歇期而言,惡性瘧病例很不規則,短僅數小時,長達24~48h,間日瘧和卵形瘧約為48h,三日瘧為72h。鏡檢所見原蟲除惡性瘧外,以大滋養體為主。

(6)潛隱期和復發:間日瘧和卵形瘧還有潛隱期和復發;惡性瘧和三日瘧只有復燃,沒有復發。初發與復發以及前後兩次復發間隔的時間,分別稱為第1和第2潛隱期。未經足量高效血內裂殖體殺滅藥治療後所見的類似情況,統稱復燃。各種瘧疾的臨床表現如下。①間日瘧:間日瘧多有前驅期。臨床急性發作以體溫超過38℃為準,發熱始於中午前後和晚上9點以前,偶見於深夜。開始一、二次症狀較輕,熱度較低,隨後日益加重。間日瘧發作中常見單純皰疹,多見於口脣周圍,也可延及鼻和兩耳,偶見於肛門周圍和外陰部。間日瘧預後良好,早年有良性瘧之稱;②惡性瘧:潛伏期6~27天,平均11天,多突然發病,無寒戰,僅有畏寒感。高熱者多見,常伴有頭痛、全身痠痛、噁心、嘔吐、貧血等。出汗期不明顯。熱型複雜,有的像間日瘧,隔天發作1次,與48h為一惡性瘧紅內期裂體增殖週期相符;有的每天發熱,熱型呈間歇型、弛張型或不規則型;有的持續高熱,發熱期往往長達20~36h;前後兩次發作的間歇期極短,致使體溫曲線呈“M”型。惡性瘧用高效裂殖體殺滅藥足量治療後,即可根治。若能及時治療,多數病例預後良好;③卵形症:臨床症狀與間日瘧相似。多數在下午5點以後或晚上發作。症狀較輕,無明顯寒戰,發作次數一般在6次以內,易自愈,遠期復發少,常見無症狀的帶蟲者。半數以上病例一開始就呈典型的間日熱型,熱度較低;④三日瘧:潛伏期18~35天,平均28天。通常無前驅期,發作前3~4天有疲倦、肌肉關節痠痛、寒冷感及頭痛,往往不易覺察而被忽視。多在午後發病,亦可見於中午時分。發冷、發熱和出汗三個時期較明顯,因退熱太快,有虛脫的可能。由於三日瘧原蟲的發育同步性較強,每72h為一發作週期亦較規則。三日瘧無復發,足量氯喹和奎寧均能予以根治。

2.凶險型瘧疾 主要見於惡性瘧。其他三種瘧疾極少見到凶險型。

(1)腦型:多見於無免疫力而又未及時治療者。臨床上分為嗜睡、昏睡和昏迷三級。

(2)超高熱型:以起病較急、體溫迅速上升至41℃以上並持續不退為特點。

(3)厥冷型:病人軟弱無力,皮膚溼冷、蒼白或輕度發紺,可有陣發性上腹劇痛,常伴有頑固性嘔吐或水樣便,很快虛脫以至昏迷,多因循環衰竭而死亡。

(4)胃腸型:有明顯腹痛、腹瀉和裡急後重感。本型是凶險型中預後較好、病死率較低一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