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創業,97%純外賣店的生死存亡指南(下)


餐飲創業,97%純外賣店的生死存亡指南(下)


上一篇和大家分享了現在的外賣市場越來越難做了,但是,已經入局的商家和即將入局的商家怎麼辦?這麼多投入成本不能直接扔了吧,所以要自救。

很多商家投身到“純外賣”餐飲戰場時,聽信了某些餐飲加盟公司“操作簡單、小白開店無壓力”,但是真正開起來就不一樣了。

大部分商家,會認為店鋪的營銷、運營是靠總部的,因為在加盟的時候,餐飲加盟公司會胡吹公司總部的營銷和運營指導。

大部分商家期待“加盟公司”幫助他們把生意做起來

  1. 雖然商家期待,但是可以去分析一下,做生意的對象是廣大的顧客,核心是服務,包含產品服務、堂食服務、外賣服務、售後服務等,然而大多數招商加盟公司要“服務”的是餐飲創業者,不是真正的廣大消費者,客戶群體不一樣;
  2. 第二,大部分加盟公司,他們其實並不懂如何去服務好顧客,單純從一些“所謂的數據”來說服你,引導你,告訴你顧客肯定會不會拒絕這個產品的;
  3. 很多餐飲創業者,加盟的時候的確會謹慎,但是遇到“9999+”、“堂食爆滿”、“外賣爆單”,就大機率失去理智。但是,現實是這樣的,很多加盟公司他們的“標杆店”或者當地其他“非標杆店”單量確實多,但是有“區域性”,一到了其他地方,就“水土不服”。
  4. 他們只需要花20萬砸出一家“標杆店”來,然後收攏幾個加盟商就妥妥的回本了,他們已經把想要服務的“客戶”服務好了,為什麼還要去花大量的錢,花大量的精力去培養這些加盟商?

這也是那麼多加盟商倒閉的主要原因。

大部分商家期待“第三方”-外賣代運營公司幫助他們把生意做好。

大部分入局“純外賣”餐飲戰場的“餐飲創業者”,對於外賣平臺的運營規則不瞭解,不重視,沒單了或者單量不穩定,就會去單純地調個滿減,增大滿減力度,不管自己有沒有利潤,看看管不管用。

  • 【管用】,就得過且過,然而並不知道自己的店鋪已經被判“死緩”。
  • 【不管用】,自己又不懂,有學習能力的,還會去學習“外賣運營”課程,但是大部分學的都是偏理論的,加上店裡事情多,學著學著就沒什麼耐性了;沒有學習能力的,就開始病急亂投醫了——找外賣代運營。

現在的許多代運營公司,他們的運營人員大部分出身於互聯網、電商、新媒體等,這些人很少有真正懂得餐飲。

  • 餐飲是從原材料、採購、運輸、加工、烹飪方式等一系列環節的統稱;
  • 餐飲,不是簡單的兩個字,是個龐大、複雜的系統;
  • 近好長一段時間,“互聯網餐飲”被吹起來了,但是核心還是“餐飲”,不是“互聯網”;

所以這些互聯網出生的外賣代運營人員對於“真正的餐飲”沒有充分的認知,肯定是不做好的。

真正去用心做外賣代運營,是一件“又髒又累”的活,為什麼?

想要做好一家餐飲店的生意:

不僅需要專業的餐飲認知和實戰經驗,同時也需要“用心的態度”。

  1. 跟餐飲商家充分溝通,食材來源、食材成本、出餐標準、用料規格、廚房動線優化等,降低成本、增加利潤、提高效率。但是很多商家在充分溝通後,有些會因為商家老闆自身認知不足的“侷限性”,還是不理解、不配合,這就很難受了。
  2. 外賣代運營這件事情,只有線上操作和線下店鋪充分配合才能做好的。

商家不配合,店鋪做不起來,這個怪誰呢?大部分商家會說“外賣代運營”就是個騙子,拿錢不辦事。所以目前的外賣代運營市場,真正用心去做外賣代運營的團隊,是很痛苦的。

正向地去引導一個商家老闆,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然而到最後,不一定會達成一些共識,結果自然也是不好的。

然而,是不是每一家店都能靠外賣代運營做起來嗎?

顯然不是,為什麼呢?

因為一個餐飲店鋪的核心是什麼?是產品!你的產品質量、口味、相對應的價格和相對應的服務,能否被你的目標顧客所接受,如果你的目標顧客因為你的產品問題,不接受不購買不回購,那這家店神仙也難救了。

餐飲創業,97%純外賣店的生死存亡指南(下)


然而目前大部分的代運營公司,善於包裝、過度宣傳,比如“找他們代運營一個月,爆單”,這些都是“展示結果,忽略細節”,他們花500推廣費,帶了50個單子,利用商戶“生意差”的擔憂,“希望生意變好”的焦灼,給商戶過度的承諾,無論是吸引還是誘導,拿錢之前,前呼後擁;拿錢後,差不多是斷了聯繫。

外賣運營全部交由電腦軟件操作,這個模式真的好嗎?

小紙條還看到過,某個代運營公司在兜售一款外賣運營軟件,外賣魔盒,吹的神乎其技,只要你用了這個外賣魔盒生意就一下子不用愁了,似乎是把外賣運營的手段全部數據化,應用化了,我想問,時代的發展如此跨越性嗎?

在我看來,不會的。外賣市場是一個零和遊戲,你的單量增加了,必然有別人的單量降低了,當這個商圈大多數商家都在使用這個魔盒的時候,真的都能讓你們賺到錢嗎?

大部分市場是遵循“二八定律”

也就是說一個商圈真正能賺到錢的商戶,只有20%。

原因很簡單,因為市場的目標群眾就在那裡,外賣平臺的排名規則就在那裡,外賣商家成批的湧入,千軍萬馬搶C位,但是“僧多粥少”。

強者恆強,弱者恆弱。

  • 強者不是指他的單量高,不是指他的流水多,更多的是他對平臺的理解和操作的手段。
  • 弱者不是指他的生意差,而是他的經營理念沒有匹配當地外賣平臺的政策。

生意的好壞,都是最終的結果,真正的本質還在於這個老闆自身能力不足所導致的。

做外賣的商家的“傳統思維”和現在的外賣“平臺思維”

很多商家老闆還停留在“賣一份賺一份”的傳統思維,然而外賣的賺錢是靠“平均每單利潤”思維。

平臺砸了數千億去養成用戶的習慣,而作為一個商家,既然要在平臺上賺錢,不去學習平臺的規則,妄圖讓市場來迎合你嗎?

想做好外賣,就要去學習美團、餓了麼的平臺規則

餐飲創業,97%純外賣店的生死存亡指南(下)


市場不是一成不變的,一家“純外賣店”想要做好外賣,為什麼不能靠自己把生意做起來?

一味的去依靠別人身上,等於把自己的生死存亡交在別人手中,你要掌握自己店鋪的命運。要主動學習,才不會被平臺拋棄。

我是餐飲小紙條,鼓勵商家自運營,可聯繫我來到學習小組,每天學習外賣實戰技巧,讓餐飲人真正學會做外賣。

唯有自救,才能得救。

主動學習,擁抱學習,致敬每一位餐飲人。

相關推薦

推薦中...